Remove ads
中國歷史地名, 治今浙江上虞縣豐惠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郭沫若考證,殷商甲骨文中已有「上虞」一名。楚破越後,為楚地。秦王嬴政二十五年(前222年),置上虞縣,縣治在百官鎮,屬會稽郡。新朝始建國元年(9年),廢上虞縣入會稽縣。東漢建武初年,恢復上虞縣,屬會稽郡。永建四年(129年),分上虞縣南鄉入始寧縣,同屬會稽郡[1]。
隋朝開皇九年(589年),廢上虞縣、始寧縣入會稽縣,先後屬吳州、越州、會稽郡。唐朝初年,今上虞區仍為會稽縣的一部分,屬越州。貞元元年(785年),分會稽縣,復置上虞縣。長慶元年(821年),併入餘姚縣。次年(822年)復置,屬越州。縣治遷豐惠鎮[1]。
五代時,上虞縣屬吳越國東府。北宋時,屬越州。南宋紹興元年(1131年),改越州為紹興府,仍屬之。元朝時,為紹興路屬縣。明初,紹興路復為紹興府,隸之[1]。清朝時,有曹娥驛。康熙元年(1662年),裁撤驛丞。另有梁湖鎮巡司。上虞縣考評:繁,疲[2]。
民國初年,全國廢府,上虞縣屬會稽道。會稽道廢后,直屬於浙江省。1932年,屬浙江省第七行政督察區。1935年,屬第三行政督察區。1948年,屬第二行政督察區[1]。
1949年4月下旬,中國人民解放軍發起渡江戰役。5月,逐步攻占浙江全省。5月20日,解放軍第22軍由西向東渡過曹娥江,發起對上虞縣的進攻。21日,解放軍已攻占曹娥江東岸、上虞縣的三個大鎮——百官、崧廈、章鎮。當日晚間,上虞縣黨政官員得知解放軍渡江後,與浙江省保安司令部三百餘官兵,棄守縣城(豐惠鎮)。22日凌晨5時,解放軍第22軍65師先遣隊抵達縣城,占領縣政府。解放軍追擊至餘姚縣、上虞兩縣交界地帶的姜山村時,與上虞縣縣長吳馳湘[3](或寫為吳馳緗[4])交火。吳馳湘等人被擒。至此,上虞縣易手[3]。中共方面,由中共四明工委派雷行等率領虞東區署、區武工隊一行40餘人接管上虞縣城。在原上虞縣政府門口廣場舉辦群眾大會,宣布成立上虞縣臨時辦事處,雷行任主任、王超任副主任。5月23日,四明工委抽調城市學習班學員陳光裕等16人進駐豐惠,參與接管。不久之後,中共浙江省委分配的57名南下幹部抵達上虞縣。此隊南下幹部由時任河北省南皮縣縣長的何志民帶隊,他們來自山東解放區的寧津縣。6月7日,正式成立中共上虞縣委、上虞縣人民政府。縣委由陳子方、何志民、李長明、黃連、雷行等5人組成。陳子方任縣委書記(因病未到職),何志民任縣委副書記兼縣長。7月1日,召開全縣幹部會議。7月份,全縣6個縣轄區和33個鄉及426個村級的政權組織全部建立。8月左右,中共方面已完成對舊政權相關組織、機構的接管[4]。
1949年置紹興專區,上虞縣隸之。1952年2月起,屬寧波專區。1954年9月,上虞縣人民政府從豐惠遷至百官鎮。同年秋,紹興縣東關區及湯浦區的五個鄉(四峰、漁浦、湯霞、四村、勝江)和富盛區的四個鄉(長東、保山、長塘、會胡)劃入上虞縣。1956年11月,上虞縣豐惠區永興鄉和下管區王家莊、大嶺頂村劃歸餘姚縣,紹興縣川下村劃歸湯浦鄉。1960年8月及1966年1月,下管大公社的大山、隱地、黑龍潭、懸岩、溪山5村以及陳溪公社戴王、糜家2村劃歸上虞縣[1]。
1964年9月起,上虞縣屬紹興專區。1968年6月起,屬紹興地區。1983年8月起,屬紹興市。1992年10月18日,撤縣設市[1],即上虞市。2013年,改設上虞區。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