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間隔號
一種標號,用於分隔人名內的各部分、書名和篇名(或章節標題、卷次)以及月份和日期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間隔號(·)是一種標點符號,用於某些人名內部或書目當中。[1]間隔號由音界號(又叫分讀號)演變而來;除了原有音界號的功用外,還加入了間隔書名與篇章的新功用。
![]() |
間隔號用於:
- 非漢字文化圈民族之人名音譯內各部分的分界。
- 書名與篇(章、卷)名之間。
- 套書與單本書名之間。
Remove ads
範例
間隔號「·」一般居中,占一個字的位置[註 1]。在阿拉伯數字書寫的日期中,間隔號占半個字的位置[註 2]。然而,GB/T 15834—2011規定「間隔號在需要隔開的項目之間,占半個字的位置」[2],但實際出版物中間隔號均占一個字的位置[註 3][3][4]。台灣曾使用「.」[註 4]、「‧」[5][6][註 5],居中,占一個字的位置[1][註 4][註 6]。
電腦應用
在部分轉碼實踐中,間隔號被映射至 U+30FB ・ KATAKANA MIDDLE DOT(片假名中點),例如早期 ftp.unicode.org 提供的 GB 2312.txt 以及部分 Big5 映射表[8]。然而,片假名中點主要用於日文場景,W3C 的《中文排版需求》草稿中不建議在中文排版中使用此符號,以避免混淆。[9]
根據W3C《中文排版需求》草稿的建議,間隔號應使用Unicode字符U+00B7 · MIDDLE DOT,無論直書橫書,均佔全字,而中國大陸則在分隔日期(如 「9·11」)等情況時可以用半字。[9]
全角句點「.」對應 Unicode 的 U+FF0E(FULLWIDTH FULL STOP,「全寬句號」),是全角英文句號,常用於科技文章中替代句號。在繁體中文字庫中,由於標點符號通常置中,中文句點常被誤認為間隔號[註 4]。然而,在簡體中文的大多數字型中,此句點位於左下角,而非正中,與間隔號的置中設計明顯不同。
在中國大陸通行的計算機QWERTY格式鍵盤的中文拼音輸入法中,間隔號的位置依輸入法的不同而不同,但最常見的是數字鍵2的上檔位置和「`」鍵(位於數字鍵1左側)。由於中國大陸通行的計算機大都採用美式鍵盤,鍵盤本身並沒有表示間隔號的位置,因此一般人,包括一些論壇和網絡媒體在輸入非漢字文化圈人名時會以連字符「-」代替間隔號。
在繁體中文電腦環境,由於間隔號和連字點輸入大多不方便,很多人會誤用全形英文句號「.」代替。[註 4]
在倉頡輸入法要輸入中國大陸的間隔號(U+00B7),應鍵入zxaq(非所有系統支援)[註 7];如要輸入台灣的間隔號(U+2027)[5],應鍵入zxaf(根據中文鍵盤)。速成輸入法中輸入間隔號方法為鍵入zq2。
在微軟新注音輸入法要輸入間隔號,可以使用組合鍵Ctrl+.或依順序鍵入`.後,按下↓選擇;也可以直接輸入`+U2027或`+UB7後按下Enter鍵或空格鍵;或者在輸入法整合器(可使用組合鍵Ctrl+Alt+,開啟)內查詢。
Remove ads
下表顯示Unicode內與間隔號外觀(一個置中圓點)相似的部分符號。紅色虛線外框表示其相對寬度;部分符號可能無法正常顯示。
Remove ads
註釋
參考來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