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於頭部或肩膊出現的痛症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頭痛(英語:headache),又叫頭疼,是一種在頭部、頸部或肩膊以上位置發生的局部疼痛。許多頭部和頸部問題的症狀都是頭痛[1]。頭痛表現種類繁多,可能是偏頭痛、緊縮型頭痛或叢集性頭痛[2]等。有時候頸痛也可解釋為頭痛的一種,因爲頸部的肌肉、關節或是枕骨神經受到壓迫。頻繁的頭痛會影響人際關係及工作[2]。有嚴重頭痛的人,患有憂鬱症的風險也比較高[2]。
頭痛有種種起因,原因包括疲勞、睡眠不足、壓力、藥物影響、娛樂性藥物影響、病毒感染、普通感冒、頭部受傷、食用很冷的食物或飲料,或是牙齒問題等,而像威脅生命的腦炎、腦癌、腦膜炎及顱內動脈瘤等。有許多有關頭痛的分類系統,其中最廣為人知的是國際頭痛協會的分類。
頭痛的治療和造成頭痛的原因有關,不過大部份治療還是包括用阿斯匹靈或撲熱息痛(對乙醯氨基酚)等鎮痛藥來止痛。頭痛是最普遍會遇到的身體不適症狀之一;瑜伽可改善緊張型頭痛患者的頭痛頻率、頭痛持續時間和疼痛強度方面的短期療效[3]。
一年中,大約會有一半的人出現過頭痛症狀[2]。
頭痛的種類有超過二百種以上,有些是無害的,有些則會威脅生命。需依照頭痛症狀的描述及神經系統檢查的結果才能確認是否還需要進一步的檢查,以及其治療方式[4]。
頭痛的成因有很多,而不同的成因,要用不同的方法去對付。因此,每當頭痛時立刻服用止痛劑,其實是一種不好的習慣。一般來說,輕微至疲勞、普通感冒、鼻敏感、牙痛、扁平足、頸椎病都可能會引起頭痛,嚴重的有可能是偏頭痛、腦腫瘤、中風、腦膜炎所引起的。每當頭部受傷,都一定會有頭痛。不過,其餘的可能成因,卻未必一定會引起頭痛。
飲食、環境及情緒亦可引起頭痛。當一個人緊張、甚至產生焦慮時,都會引起頭痛。亦有不習慣在空調環境生活,或從潮濕地區搬往乾燥地區生活的人,每當環境變得乾燥時,會感到頭部有一種被扯着的痛感。[原創研究?]此外,長期依賴咖啡因類飲品在開始停止飲用時,亦會感到頭痛,因為咖啡因有鎮痛的效果。
雖然感冒、流感、登革熱和日本腦炎等傳染病有時會導致頭痛,但頭痛不會傳染人。
還有發燒可能令腦部不適,也會有頭痛。
頭痛可以分為原發性(primary)及次發性(secondary)兩種[5]。原發性頭痛是良性的經常性頭痛,不是因為潛在的疾病或是其他結構性問題而造成。例如偏頭痛就是一種原發性頭痛。原發性頭痛可能會造成每天顯著的疼痛,甚至會影響生活,但本身沒有危險性。次發性頭痛是因為其他原因造成的頭痛,原因像是全身性感染、頭部外傷、血管疾病、蛛網膜下腔出血、腦腫瘤等。次發性頭痛可能無害,也可能有生命危險。若是出現一些警示信號的病情,可能就表示是有生命危險的次發性頭痛[6]。
原發性頭痛佔頭痛案例的90%,首次頭痛多半會出現在病患20至40歲時[7]。最常見的頭痛是偏頭痛及緊縮型頭痛[7],其特徵也有所不同,偏頭痛常見的症狀是抽痛、噁心、畏光及畏聲,緊縮型頭痛是在頭的兩側是頭部有緊繃、緊迫的感覺[8],不會有其他症狀[9]。其他較少見的頭痛如下[6]
頭痛也可能是因為其他頭部或頸部的疾病而造成的,其中有些是無害的,例如頸源性頭痛、因服用過量止痛藥產生的反彈式頭痛[4][10]。
以下則是一些較嚴重的次發性頭痛原因[6]:
人腦組織因為沒有傷害感受器,本身對疼痛不敏感。頭痛一般是因為腦部附近的痛覺感受結構出現感知。(頭部和頸部附近分別有九個痛覺感受結構,分別是顱骨膜、肌肉、神經、動脈、靜脈、皮下組織、眼、耳、鼻竇和黏膜)。
疼痛對人體的各大器官系統都會有不良影響,引發程度輕重不一的病症。以內分泌系統為例,疼痛使一系列激素皮質醇及醛固酮等升高。醛固酮的作用是維持人體血液中鉀離子及鈉離子的平衡,過高的醛固酮將導致高血壓;而皮質醇濃度的增加,則會引起血糖升高,破壞體內平衡,還有可能增加食慾及極度疲勞等現象。
對於消化系統,疼痛會引起噁心、嘔吐、腹瀉,乃至消化功能障礙或紊亂。因此,很多偏頭痛或其他疼痛的患者,也常常有類似症狀。
而對於循環系統來說,疼痛一般引起血壓升高、心率增快。對高血壓患者而言,這種作用尤甚。強行忍痛可能導致昏厥,甚至更嚴重的病症。因此頭痛發作,應及時就醫治療。針對不同的頭痛,會有不同的特異性藥品,比如緊張性頭疼,
國際頭痛協會的國際頭痛疾病分類(ICHD)是對頭痛的完整分類,其第二版是2004年發行[11],世界衛生組織也接受此分類方式[12]。也有其他的頭痛分類系統,最早的是在1951年出版[13],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也在1962年提出一個分類系統[14]。
國際頭痛疾病分類(ICHD)是由國際頭痛協會提出的階層式分類系統,其中包括了診斷頭痛時的診斷準則。其第一版ICHD-1是在1988年發行,現行使用版本是第二版,在2004年發行[15]。
國際頭痛疾病分類使用數學編碼。第一層用一組數字將頭痛分為14類,第1-4類是原發性頭痛,5-12類是次發性頭痛,最後二類是頭顱神經痛,中央和原發性的面部疼痛及其他頭疼等[16]。
NIH頭痛分類(國立衛生研究院頭痛分類)包括對一些頭痛的簡單敘述[17]。
NIH分類系統比ICHD更簡潔,只包括五類。以此分類來看,原發性頭痛是那些看不出器官或是結構原因的頭痛。在NIH分類系統中,頭痛只分為血管性、肌原性、頸部、收縮和炎症。
因為頭痛的症狀類似,在診斷時要區分出高風險性的頭痛並不容易[18]。若可能是高風險性的頭痛,需要進一步的進行檢驗及拍攝醫學影像以供診斷。
美國急診醫師學院(American College for Emergency Physicians)發行了低風險頭痛的判斷準則,如下[19]:
若頭痛符合一些條件,比較有可能是有潛在危險的病因,這類病因可能會危及生命或是會造成長期損害。若有這類警訊,就需要針對頭痛作進一步的神經影像檢查及實驗室分析檢查[7]。
一般而言,病人反應的第一次頭痛或是最嚴重的頭痛都需要拍攝醫學影像及進一步檢查[7],病人的頭痛若日漸嚴重也需要神經影像檢查,因為可能有腦瘤或是出血日漸嚴重,壓迫到周圍的組織,因此頭痛日漸嚴重[18]。若神經學檢查有特殊結果(如神經衰弱),也需進一步的檢查[18]。
美國頭痛協會(American Headache Society )針對有關次發性頭痛的警訊,提出了助憶字SSNOOP,代表以下這些需注意的事項[20]:
警訊 | 可能病因 | 為何推測有此病因的理 | 診斷檢查 |
---|---|---|---|
50歲以後新發生的頭痛 | 顳動脈炎,腦瘤 | 顳動脈炎是老年人在鬢角附近的血管炎,會使到腦部的血流減少,並造成頭痛,也會有太陽穴的壓痛及(或)咀嚼暫停的情形,有些腦腫瘤較容易出現在老年人身上。 | 紅細胞沉降率(顳動脈炎測試),神經影像檢查 |
非常突然的劇烈頭痛(雷擊性頭痛) | 腦出血(蛛網膜下腔出血、腫塊出血、腦動靜脈血管畸形)、垂體出血、腫瘤(特別是後顱窩) | 腦出血會刺激腦膜,因此引起疼痛。垂體出血(在大腦底部的垂體出血或血液供應不足)因為鄰近視交叉(眼部神經),常伴隨著著複視或視野缺損。 | 神經影像,若計算機斷層掃描為陰性,需進行腰椎穿刺 |
頭痛變頻繁且變劇烈 | 腦瘤、硬膜下血腫增大、過度用藥 | 若腦瘤變大,或是有硬膜下血腫,會日漸壓迫週圍的組織造成疼痛,若是過度用藥的頭痛,會因為藥量越來越大而導致頭痛惡化 | 神經影像、藥物篩檢 |
可能有HIV或是癌症的病患新出現的頭痛 | 腦膜炎(慢性或癌症),包括弓蟲症及遠端轉移的腦膿腫 | HIV或是癌症的病患因為其免疫抑制,可能會受到腦膜炎或是造成腦膿腫疾病的感染原。癌症可能會遠端轉移,或是透過血液或是淋巴到身體其他部位。 | 神經影像,若結果是陰性,需再進行腰椎穿刺 |
有全身疾病(發熱,頸部僵硬,皮疹)跡象的頭痛 | 腦膜炎、腦炎、萊姆病及自體免疫性疾病 | 若頸部僵硬或是頸部因疼痛而無法轉動都可能是腦膜炎感染造成,其他全身性症狀意味著感染 | 神經影像、腰椎穿刺、血清測試確認感染源 |
視乳頭水腫 | 腦瘤、良性顱內壓升高、腦膜炎 | 顱內壓升高會使大腦壓迫眼球,造成視乳頭水腫 | 神經影像,腰椎穿刺 |
頭部外傷後的嚴重頭痛 | 頭部出血(顱內出血、硬膜下血腫及硬膜外血腫),外傷後頭痛 | 外傷可能會使大腦流血或是振動到神經,引起頭痛 | 腦部神經影像及頭顱,可能也包括頸椎 |
肢體無法移動 | 動靜脈畸形、膠原血管病、顱內占位性疾病 | 局灶性神經系統體徵表示某物體在壓迫腦部控制此部位的組織 | 神經影像,針對膠原血管病的血液檢查 |
人格、意識或精神狀態的改變 | 中樞系統感染、顱內出血、腦瘤 | 心智狀態的改變意味著腦部整體的感染或是發炎,或是大規模的出血壓迫到大腦的意識中心 | 血液檢查,神經影像,腰椎穿刺 |
咳嗽,勞累引發的頭痛,或是在性交時出現的頭痛 | 腫塊,蛛網膜下腔出血 | 咳嗽和勞累會使顱內壓升高,可能會使血管破裂,造成蛛網膜下腔出血。腫塊本身就會升高咳嗽時的顱內壓,因此會加劇頭痛 | 神經影像,腰椎穿刺 |
約64–77%的人在其一生中曾出現過頭痛。每一年平均有46–53%的人會出現頭痛症狀[23][24]。大部份的頭痛都不致命,只有1-5%的頭痛病患因為其造成頭痛原因是重大疾病,需急診治療[25]。
超過90%的頭痛都是原發型頭痛[26],而其中大部份是緊縮型頭痛[24]。大部份的緊縮型頭痛都是陣發性的,症狀會出現一段時間,之後自然消失,成人中只有3.3%是一個月會頭痛超過15天的慢性緊縮型頭痛[24]。
世界上約有12-18%的人會有偏頭痛[24],女性患有偏頭痛的比率比男性要高。在歐洲及北美,男性中有5-9%患有偏頭痛,而女性中有12-25%有偏頭痛[23]。
叢集性頭痛非常少見,每一千人中平均只有一至三人會有叢集性頭痛,男性患有叢集性頭痛的比例是女性的三倍[24]。
第一個有記載的頭痛分類系統是由托馬斯·威利斯在1672年的De Cephalalgia書中提出。1787年時克里斯丁·鮑爾(Christian Baur)將頭痛分為特發性(原發性頭痛)及繼發性(次發性頭痛),並且定義了84種分類[27]。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