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二氮䓬類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苯二氮䓬类

苯二氮䓬類藥物(英語:benzodiazepines,BZDs,benzos)又稱苯並二氮雜䓬類[1],是一類以環與二氮雜䓬環融合為核心化學結構的中樞抑制劑類藥物,屬一種精神藥物,常作為鎮靜催眠藥使用,也用作抗癲癇藥抗焦慮藥

苯並二氮雜䓬類最早的應用藥物是氯氮䓬英語Chlordiazepoxide(利眠寧),由Leo Sternbach在1955年偶然發現,後來由羅氏製藥生產銷售,羅氏製藥於1963年開始上市銷售地西泮(安定)[2]。1977年,苯二氮䓬類藥物已是全球最高處方量的藥物[3]

苯二氮䓬短期(2-4周)使用為安全有效,僅有偶爾產生認知缺陷和攻擊性或行為脫抑制英語disinhibition矛盾作用英語paradoxical effect的情況。[4]長期使用則風險大大增加,可導致思維受損或記憶力減退、焦慮和抑鬱、易怒、偏執、攻擊性。[5][6]此物會增加自殺風險。[6]長期使用會有藥物耐受性身體依賴苯二氮卓類藥物戒斷綜合徵英語benzodiazepine withdrawal syndrome,以及增加痴呆癌症的風險。[7][8][9][10]老年人面臨更高的短期和長期不良反應英語long-term effects of benzodiazepines風險,[11][12],因此,所有苯二氮卓類藥物均被列入不適合老年人使用的Beers清單英語Beers criteria[13]關於苯二氮卓類藥物在妊娠期的安全性存在爭議。雖然它們不是主要的致畸劑,但它們是否會導致少數嬰兒出現齶裂,以及產前接觸是否會導致神經行為影響仍不確定;[14]已知它們會導致新生兒出現戒斷症狀。

名稱

苯二氮䓬類,又稱苯二氮䓬類藥物,是一類中樞神經抑制劑,以其核心化學結構命名,苯代表環,䓬代表環,二氮代表嵌套在䓬環上的兩個氮原子。因「䓬」字為化學專用的罕見字,且讀音與漢字「卓」相同,所以誤用「卓」字來替代「䓬」字的情況很普遍,也有音譯為「苯二氮平」的情況。嚴格意義上的苯二氮䓬類藥物指的是有這種抑制神經效果的1,4-苯二氮䓬類,但更廣義的說法則可以包含所有帶苯二氮䓬類的化合物。

作用機理

此類藥物作用於體內抑制性神經遞質γ-氨基丁酸(GABA)的一種受體GABAA受體。此類受體由五個蛋白質亞基組成,體內負責受GABA調控讓氯離子通過。如果受體同時有一個α亞基和一個γ亞基就會組合成為一個苯二氮平類藥物位點。苯二氮平類藥物進入這個位點會提升整個受體對GABA的親和力,從而加強開放,增加氯離子流入胞內的數量,產生超極化而抑制突觸後電位,減少中樞某些重要神經元放電,引起中樞抑制。由苯二氮平類藥物的作用機理可知,這類藥物的效應是和腦內GABA水平密切相關的,如果腦內GABA水平較高,則此類藥物的效應會更加明顯。

傳統的1,4-苯二氮平類藥物僅對含有alpha1, alpha2, alpha3, alpha5的受體有效。alpha4, alpha6含有一個氨基酸改變,不能和1,4-苯二氮平類結合。目前認為催眠、鎮靜、幻覺、共濟失調等作用是由含α1的GABAA導致,而抗焦慮作用是由含α2、α3、α5的導致。[15]

用途

苯二氮平類的常見用途有:[16]

  1. 鎮靜催眠/失眠症:副作用少,對快速動眼期的抑制較輕,較不會引起宿醉作用。
  2. 抗焦慮/焦慮症:因有較高的治療指數(therapeutic index,簡稱TI),最有效且安全性高。
  3. 麻醉前給藥:使患者情緒鎮靜、解除焦慮,並誘導全身麻醉劑之作用。
  4. 痙攣:控制癲癇性痙攣
  5. 中樞性肌肉鬆弛/骨骼肌鬆弛
  6. 酒精戒斷症候群

由於此物長期運用危險,因此在較成熟的醫療系統內僅用於短期治療。例如焦慮症有更安全的抗抑鬱藥治療,可以在抗抑鬱藥起效前暫時使用。[7]

用於失眠有所謂的「Z藥」非苯二氮䓬類藥物[17]但是這類藥物作用位點一樣,[18]產生的依賴和戒斷反應也一樣,只是因為相對較新暫時報道較少。[19][20]

副作用

苯二氮平類的副作用包括了:[16]

  1. 倦怠、思睡、反應遲鈍
  2. 若並用其他中樞神經抑制劑(舉凡:酒精),會協同中樞神經抑作用,所以要避免一起使用。
  3. 大量使用下,易導致精神異常或突然有自殺的衝動。
  4. 具成癮性

盛行率

成人使用BZ類藥物的盛行率約為百分之二十,且隨年齡增長(以六十五歲以上老人為最高),女性高於男性。在長期使用上,儘管有所減少,但依舊以六十五歲以上老人為大宗,女性依舊高於男性。[21]

不良反應

催眠劑量的此類藥物可引起眩暈、睏倦、乏力、精細運動不協調等不良反應。大劑量應用會造成共濟失調、運動能力障礙、皮疹、白血球減少及暫時性記憶缺失,久服會引起耐受依賴

長期使用

使認知功能與心理功能有所受損,導致發生骨折、交通事故與跌倒的機率增加,也引發耐受性、依賴性甚至濫用的情形。其中,研究發現發生耐受性的時間長短和其作用有所相關(鎮靜安眠較抗癲癇作用早);在濫用上,大多並非單純使用,而是曾濫用如酒精、鴉片類藥物等相關。[22]

依賴

  • 依賴問題的發生:苯二氮平常作為處方藥,由醫師開立給有失眠、焦慮等症狀的病人,這樣的情境往往降低了使用者對其依賴性的警覺,而陷入長期使用,導致依賴性產生。
  • 產生機制:由於此類藥物的部分受體位在與大腦成癮機制相關的路徑上,當藥物抑制了含有GABA受體的中間神經元,將促使該路徑中的多巴胺釋放,促進大腦的正回饋系統[23],因此長期使用容易產生依賴。
  • 戒斷症狀:在依賴性產生之後,使用者一旦停藥,便會出現戒斷症狀。生理方面,常見躁動、顫抖、虛弱、出汗、頭痛;精神方面, 常見焦慮、恐慌發作、躁動、精神激越、憂鬱、情緒波動、失眠、夢魘;知覺方面,對聲音、光線、觸碰會變得極為敏感。從高劑量突然斷藥者,甚至可能引發癲癇[24]
  • 治療:苯二氮平依賴性問題屬於精神科的範疇,因此包含藥物治療和精神治療。由於苯二氮平會損害認知及記憶能力,目前的治療目標以完全戒斷(abstinence)為主。
    1. 藥物治療:如同一般的藥物戒斷治療,以逐漸縮減藥量(Taper)的[25]方式進行,並在療程初期將病人調整為服用相同當量但長效型(long-acting)的苯二氮平藥物,以減少嚴重戒斷症狀的發生和持續用藥對依賴性的強化。此外,由於苯二氮平的使用者多具有精神疾病史,需輔以其他鎮靜安眠、抗焦慮之精神科藥物(臨床上常見carbamazepine, pregabalin等藥物的使用案例[8]),協助控制治療過程中的精神病理症狀。
    2. 精神治療:常見認知行為治療、團體治療、動機式晤談,此外適當的衛教(睡眠衛生教育、成癮物質衛生教育)以及社會、心理支持亦是有效的治療方式[26]

依賴的預防

尚未長期服用:請遵照醫師處方用藥,且盡量避免長期使用,而是嘗試單次劑量或間歇性服用。

已經長期服用:如果想要停藥,請先詢問醫師並依照其方法使用,而非自行調整用藥或停藥,因戒斷反應較為痛苦。

另外,減少精神壓力和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例如適度運動、維持良好的睡眠和飲食習慣;又或者使用替代療法法,例如心理治療、冥想等,以減少對藥物的需求。如果有任何疑慮或困擾,請隨時向醫師尋求建議和協助。

特殊群體長期使用:中風者

  1. 中風後的疼痛與中風後SSD長期使用BZ類藥物顯著相關,導致患者處於不舒服的狀態,無法保持平靜,進而影響睡眠。[27]
  2. 溝通障礙與長期使用BZ類藥物中風後SSD患者有關。[27]

發展歷史

此類藥物是近40年來發展起來的,最早的苯二氮平類藥物是1960年用於臨床的氯氮䓬,此後人們通過消除與生理活性無關的基團,和對分子結構中活性較高的部分進行拼環等改造,開發出了副作用更小,在體內更穩定的苯二氮平類新藥,其中的地西泮又名安定,是目前臨床應用較多的。

其中有一些藥理較為特別的藥是GABA-A受體的拮抗劑或者部分激動劑。例如氟馬西尼英語Flumazenil是拮抗劑,可用於解除過量使用苯二氮䓬類鎮靜劑導致的毒性。但是快速解毒也相當於快速戒斷,有造成癲癇的可能。並且其半衰期也小於不少苯二氮䓬類鎮靜劑,導致代謝完之後患者又回到中毒狀態。[28]在一項有 326 人參與的雙盲安慰劑對照試驗中,4 人出現嚴重不良事件,61% 的人在使用氟馬西尼後再次出現鎮靜。[29] 該藥存在多種使用禁忌症。有長期使用苯二氮卓類藥物史的人、攝入過降低癲癇發作閾值或可能導致 心律失常 的物質的人以及生命體徵異常的人禁用該藥。[30]一項研究發現,只有 10% 的苯二氮卓類藥物過量患者適合用氟馬西尼治療。[31]

又如氯巴占(屬於1,5-苯二氮䓬),有抗癲癇、抗焦慮作用,但基本沒有鎮靜安眠作用。[32]氯巴占的選擇性是因為它的活性代謝產物對GABA受體亞基的種類有選擇性,相比含有α1的GABAA更喜歡含有α2的。[33][34]米達西尼(屬於咪唑並1,4-苯二氮䓬)有抗焦慮作用,可以解除其他BZD藥品的鎮靜作用,但是不會解除其他BZD藥物的抗癲癇作用。[35]米達西尼在α1僅起部分激動劑作用,在α5起完整激動劑作用。[15]

相關藥物

參考文獻

延伸閲讀

外部連結

參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