ㄒㄧˋ[1](英語:lagoon),舊時也作ㄒㄧㄝˋ,是一種因為海灣沙洲珊瑚礁等封閉形成的近似湖泊的水體。許多潟湖本來是開放海灣,後來在海灣的出海口處由於泥沙沉積,使出海口形成了沙洲,繼而將海灣與海洋分隔,因而成為潟湖。潟湖與海洋之間有長期或間歇性的聯通水道。[2]當潟湖與海洋完全隔絕時,潟湖就演變成了沿海湖泊。某些淡水湖泊的前身就是潟湖,如西湖太湖

Thumb
義大利威尼斯潟湖

潟湖也可以指珊瑚環礁所圍成的水域,有的漲潮時可與海相通。這種潟湖稱為環礁潟湖(英語:atoll lagoon),而前一種典型的潟湖稱為海岸潟湖(英語:coastal lagoon)。

[3]漢語中是鹵鹹地之意,如《史記·貨殖列傳130》中載有「地潟」;《漢書》中載有「海瀕廣潟」,現較常見於日語,如新潟。「潟湖」曾一度被寫為「瀉湖」(如1983年版《現代漢語詞典》1276頁),但在1996年版《現代漢語詞典》中已重新規範為「潟湖」,在該版本《現代漢語詞典》1395頁的「瀉湖」詞條中寫道:「瀉湖,潟湖的舊稱[4]。」但仍有很多人把「潟湖」寫成「瀉(泻)湖」。

功能

  • 具有防洪的功能:潟湖可宣洩區域排水,因而很少發生水災。
  • 保護海岸的功能:由於外有沙洲的阻擋可防止颱風暴潮侵蝕沖刷海岸。
  • 是天然的養殖場:潟湖是螃蟹的孕育場,也是鄰近漁民的天然養殖場。
  • 由於潟湖外側往往有沙洲作為防波堤,其內風平浪靜,因此有時可以改建為人工港。

形成

潟湖多形成於泥沙質海岸,當海浪與海岸做垂直運動時形成壁障島這種堆積地貌,此外壁障島的發育還依賴較弱的潮差這一條件。潟湖原與外海相連,後來被壁障島或沙嘴等完全隔絕,與外海分離後,若淡水的注入量大於蒸發量,潟湖的鹽度便會降低,例如西湖就是從淺海灣變為內湖

環礁中的潟湖

Thumb
托克勞阿塔富環礁的衛星圖

環礁中潟湖的形成是因為珊瑚礁周圍的島嶼下沉時,珊瑚礁通常會向上生長。這就會形成環狀珊瑚岸礁,直到最終只有珊瑚礁仍高於或略低於海平面。與岸礁沿岸形成的潟湖不同,環礁潟湖中通常含有一些深水區域,通常在20米或更深

分布

全世界約有15%的海岸線有潟湖分布,而在某些地區如美國東部和墨西哥灣沿岸,則有75%的海岸線存在潟湖。

著名潟湖

亞洲

歐洲

非洲

美洲

大洋洲

注釋

參看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