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國寶雕刻列表收錄日本自1951年以後依照《文化財保護法日語文化財保護法》指定為國寶雕刻作品。這些塑像大多存放於寺廟、神社或者附屬的博物館內,題材包括佛陀、佛教神話人物以及來自中國或者日本國內的得道高僧。大多數塑像為木製,其餘多為黏土製、銅製或者乾漆制,僅有臼杵磨崖佛為石制。這些塑像的製作時間前後相距數世紀,許多流派的製作者參與其中。有部分來自中國古代的塑像被包含在國寶中,它們和其他在日本國內製作的塑像共同反映出古代中國對日本佛教文化以及雕塑技藝的影響。

Thumb
「乾漆八部眾立像」之一的阿修羅雕像(興福寺

日本國寶雕刻歷史

公元6世紀中葉,佛教百濟公開傳入日本日語仏教公伝,為原本已經停滯發展的日本雕塑藝術帶來了復興[1]。來自百濟的佛教僧侶、工匠和學者住在當時日本政權中心所在的大和國(現今奈良縣)附近,並將新技術傳授給當地工匠[2]。因此飛鳥時代(7世紀上半葉)早期的佛教雕塑受到了經由朝鮮半島傳入的中國南北朝時期雕塑風格的影響。以飛鳥寺主佛釋迦牟尼如來塑像(現存,已經過大範圍修復,屬於日本重要文化財[3])和法隆寺「銅製釋迦如來及兩脅侍像」為代表作的鞍作止利就是渡來人塑像雕刻師的代表[4]。止利所創立的佛像雕塑風格被稱為「止利樣式」[5]。其特點在於塑像人物具有杏仁狀的眼睛、仰月形嘴唇以及服飾上左右對稱排列的衣文(褶皺)等,且深受北魏晚期的濃重色彩風格的影響[6][7]。法隆寺夢殿的「木製觀音菩薩立像(救世觀音)」與止利式相類似,但在服飾下的身體形態的表現方面有不同於止利式的感覺。而法隆寺的「木製觀音菩薩立像」(百濟觀音)雖是7世紀中葉的作品,但其風格與止利一派完全不同[8]。綜上所述,認為飛鳥時代的雕塑不僅包括北魏,還包括中原以及朝鮮半島的各種雕塑風格。[9][10]

日本歷史從七世紀中葉到首都遷至平城京的710年,在日本藝術史上被稱為飛鳥時代晚期(也稱為「白鳳時代」)。在這個時代,除了此前木材為的主流材料之外,還將乾漆和泥雕用於雕像的製作。當時的中國正處於唐初時期,塑像手法出現了更多寫實風格的特點,例如富貴的身形、狹長的眼睛、柔和的面部表情、寬鬆的衣物、還帶有手鐲和裝飾品等。受這種初唐風格影響的日本雕塑包括法隆寺大寶藏院的「銅製觀音菩薩立像」(夢違觀音)和「銅製阿彌陀如來及兩脅侍像」(橘夫人念持佛)、當麻寺的「泥制彌勒佛坐像」、興福寺的「銅製佛頭」(原山田寺藥師如來像的頭部)等[11][12][13][14]

奈良時代(710年至794年),日本朝廷在各處(如東大寺)設立了造佛所,作為製作佛教雕塑的專門設施,並對加以庇護[15][16]。聖武皇帝尤其篤信佛教,他推崇興建寺廟、佛像以及謄抄佛經,並在東大寺建造了被稱為「奈良大佛」的「銅製盧舍那佛坐像日語東大寺盧舎那仏像[17]。彼時的官辦造佛所不僅使用銅,還使用黏土(泥制)、乾漆和木材(木製)來製作雕塑。這段時間的日本雕塑風格受盛唐風格的影響,其特徵是對人體的自然把握,均衡的造型以及在天部像上可以看到的逼真的描繪。作為這一時期的代表作品有東大寺法華堂的「乾漆不空羂索觀音立像」,同寺廟戒壇堂的「泥制四天王立像」,興福寺原西金堂的「乾漆八部眾立像」、「乾漆十大弟子立像」、唐招提寺的「乾漆盧舍那佛坐像」、「乾漆鑒真和尚坐像」等。藥師寺的「銅製藥師如來和兩脅侍像」和「銅製觀音菩薩立像」(聖觀音),因其風格和技巧,既有屬於奈良時代的說法,也有飛鳥時代晚期的說法[18][19]

在平安時代,寺廟和市井的作坊逐漸取代官府設置的造佛所來負責製作佛教雕像,而木材也成為了主要材料,此後的塑像製作開始變得具有日本獨有的特色。奈良時代之前經常見到的由銅或黏土製佛教雕像已很少見,乾漆也更多的被用於木製塑像輔助裝飾(例如面部特徵和衣飾)的細節[20]

平安時代早期(以前稱為弘仁貞觀時代)到9世紀末的雕塑與10世紀之後的平安時代後期(藤原時代)的雕塑之間存在很大差異[21]。平安時代初期的佛教雕像主要分為以一整塊木頭(即獨木雕塑,稱之為「一木造」[22])製成,除了眼睛和嘴唇外沒有任何顏色稱為「檀像」的樣式;以及木雕與乾漆並用的樣式這兩種樣式流。前者的代表例子有新藥師寺「木製藥師如來坐像」、神護寺「木製藥師如來立像」以及法華寺「木製十一面觀音立像」等;後者的代表有觀心寺的「木製如意輪觀音坐像」和東寺講堂群像等。這一時期雕像風格特點是強調體積感的身形,神秘的表情,深沉而鮮明的着裝表達等。在服飾表現上常以大波浪和小波浪交錯的「翻波式」褶皺,以及用螺旋形來表現衣物邊緣的捲曲[23]。在近畿以外的地區都發現了這一時期佛教雕像,代表性的例子是福島勝常寺的「木製藥師如來及兩脅侍像」。

從10世紀中葉開始,越來越多更柔和,更優雅的雕塑見之於市,而這種趨勢在11世紀變得更加強烈。在這個時期,日本專門製作佛像的雕塑家被稱為「佛師」,其中最著名的當屬11世紀的定朝日語定朝[24]。他發展並完善了「寄木造」(意即將數根木材鉚接製作[25])技術,這是一種通過拼合多塊木頭來製作雕像主要部分(如頭部、軀幹以及腿)的技術[26][27]。定朝也是此後日本佛教雕塑三個流派,圓派院派以及慶派的鼻祖[27]。但是,現存被認為是定朝作品的僅有平等院鳳凰堂供奉的木製阿彌陀如來坐像[18][28][29][30]

隨着慶派的活躍,日本雕塑在鎌倉時代迎來了復興。受中國宋朝文化的部分影響,這一時期的雕塑有着諸如精緻的頭飾、珠寶和波浪形的衣服等現實主義特徵。雕像製作的原材料主要是木材,有些也使用青銅。另一個新元素是歷史上的名僧也被作為塑像的製作對象,作為佛像的脅侍[31]

自1897年開始,日本官方將特殊的文化資產認定為「國寶」[32]。「國寶」一詞最早出現在1897年的《古社寺保存法日語古社寺保存法》中。依照古社寺保存法和其後繼的國寶保護法所認定的「國寶」(所謂的舊國寶)等同於現行日本法律規定的「重要文化財」。根據1950年實施的《文化財保護法》,在此之前被認定為「國寶」的藝術品被重新認定為「重要文化財」,在這其中中,特別重要的文化財被重新認定為日本「國寶」(所謂的新日本國寶)。當前的國寶雕刻被文部科學大臣指定為「從世界文化的角度來看具有很高價值的,是不折不扣的國民瑰寶的重要文化財」(《文化財保護法》第27條第2款)。新制度下的第一批日本國寶於1951年6月9日被正式認定[33][34]

已有從7世紀的飛鳥時代到13世紀的鎌倉時代的134件雕塑被認定為日本國寶(截至2017年10月)。然而,由於有些是多尊雕塑被認定為一件國寶,因此實際的塑像數量超過134尊。被認定為日本國寶的雕塑(包括直接從中國傳入的雕塑)一般代表着佛教或神道教的創始人和神靈[34]

按材質、年份和地區劃分的國寶數量

列表

腳註

參考書籍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