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通過奪取其他國家的領土和奴役其人民建立經濟及政治霸權的政治主張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現代漢語術語帝國主義的主要意思有兩類,分別為社會主義陣營和資本主義陣營所用,前者所着重的是實施方的經濟壟斷性,後者強調實施者的對外侵略性;縱然中文寫法一樣,其實翻譯來源是不同的概念,於是出現了這種同詞異義的現象。
此條目需要精通或熟悉政治的編者參與及協助編輯。 (2021年10月24日) |
「帝國主義」被定義做:
資本主義發展的最高階段。它的基本特徵是壟斷代替了自由競爭,形成金融寡頭的統治。
指帝國主義國家。
此章節需要擴充。 |
毛澤東認為,修正主義國家或「社會帝國主義國家」也可以實施帝國主義政策。他在關於帝國主義在中國侵略方面談論到「帝國主義列強侵略中國,在一方面促使中國封建社會解體,促使中國發生了資本主義因素,把一個封建社會變成了一個半封建的社會;但是在另一方面,它們又殘酷地統治了中國,把一個獨立的中國變成了一個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中國。」
列寧在1917年發表《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一書,共分十章,從經濟觀點較有系統地探討了帝國主義。他的結論是:帝國主義政策多在資本主義國家被實施,而且只有資本主義國家才有基礎實行帝國主義[2],帝國主義是壟斷的、寄生的、腐朽的、垂死的資本主義,是資本主義發展的最高和最後階段。
在列寧此後不久的另一篇文章《帝國主義和社會主義運動中的分裂》中,他做出了更簡要的勾勒:
自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西方國家對第三世界的政治及軍事干預轉趨細緻,但是這套富國輸出資本、在經濟上壓榨窮國的框架仍吸引了不少學者及左派人士。後起的依賴理論、世界體系理論等等,均可視為帝國主義論的餘緒。
帝國主義是一種政治主張或實踐,主要內容是一個國家通過奪取其他國家的領土和奴役其人民建立經濟及政治霸權,凌駕於別國之上。[3][4]
帝國主義一詞帶貶意及負面的,因為在被佔領的國家中,大多數人受到剝削,只有極少數的人從中得利。帝國主義經常被認為在道德上應受譴責,而且這個詞經常在國際宣傳中被用來譴責和詆毀對手的外交政策。[4]
帝國主義是「一個國家的政策,藉由殖民、軍事或其他手段擴張其國力及其影響力」[5]。帝國主義對現今的世界有很大的影響[6]。像西方國家及日本在十九世紀及二十世紀所實行之新帝國主義對亞洲及歐洲的政治、經濟地位。學者對帝國主義準確的定義仍有爭議,像愛德華·薩義德就用此詞來描述一個由中心國家及周圍國家形成,有支配和從屬關係的系統[7]。
牛津字典對帝國主義的定義是「不平等的人類及領土的關係,一般會以是帝國的形式出現,基於優勢及主導的行為,將權力及控制延伸到其他國家的人民。」[5]。帝國主義是一種意識形態,不僅強調政治主導權,也重視征服其他國家,使影響力擴張。帝國主義特別著重在一個國家可以掌控另一個國家[8]。帝國主義也有分為「正式」及「非正式」的,正式的帝國主義是指實體控制或是完全的殖民統治[8]。非正式的帝國主義不會如此直接,但仍然是有力的控制方式[8]。
美國社會學家劉易斯·塞繆爾·福耶爾將帝國主義分為二類:一種是「回歸式帝國主義」(regressive imperialism),其中只有征服、剝削、減少或消滅不想要的族群,讓想要的族群移居到國家以內,納粹德國即為這類的例子。[9]另一種是「漸進式帝國主義」(progressive imperialism),是以世界主義為基礎,希望可以提昇所謂的「落後社會」,淘汰所征服領土中的生活水準及文化,使其中的人民融入帝國社會中,像羅馬帝國及大英帝國即為這類的帝國[9]。
帝國主義這個詞起源於拉丁詞「imperium」,[10]這意味著「至高無上的權力」,「主權」,或「統治」。[11]它在1870年代首次在英國變得流行,當時它帶有負面的含義。[12]此前,該術語曾被用來描述拿破崙三世試圖通過外國軍事干預獲得政治支持的行為。[13]該術語過去和現在主要適用於在19世紀和20世紀,西方和日本在世界上的政治和經濟主導地位,特別是在亞洲和非洲。其確切含義繼續受到學者們的廣泛爭論。[14]
歷史上的羅馬帝國、阿拉伯帝國、土耳其帝國、蒙古帝國、波斯帝國、英國、法蘭西帝國、亞歷山大帝國、俄羅斯帝國、美國等及二戰中的軸心國納粹德國、意大利王國、大日本帝國等,都有以武力擴張領土,掠奪被占領土國家的資源,奴役當地人民,在此基礎之上直接強權統治當地人民,或者建立起當地人的傀儡政權按照侵略者的意願代理行使強權統治從而建立起本地人在武力脅迫下的政治經濟霸權的行為,因此也可以叫做「帝國主義國家」。但「帝國主義」一詞,是近代歐洲開始殖民征服世界後才正式出現。
帝國主義的形態不局限於對領土的占領和直接的政治統治,有着更為廣泛的涵義。帝國主義的本質在於強者對弱者的赤裸裸的剝削而非其採用的手段,如:以技術或者經濟優勢建立起技術和經濟話語權也可被認為是帝國主義的可能形態之一。
歷史上,大國的帝國主義更為引人關注,但是帝國主義並非強國的專利,小國往往也會有着驚人的帝國主義夢想。1978年12月,越南進攻柬埔寨就是其「印度支那聯邦」戰略的一個具體體現[15]。
孫中山對於帝國主義的論述,起先於興中會時期,在清朝在馬關條約後,認為統治階層無能及列強的威迫令中國陷入飽受列強瓜分的困境[16],孫中山所領導的革命黨人,認為令中國積弱慘受列強欺侮的根源在清朝,極力遊說列強不要瓜分中國與支持革命黨推翻清朝,至1912年建立中華民國[17][18]。
於1924年,在對於三民主義的演講上[19],對於帝國主義提出較為具體的論述:
前述要點,孫中山在1924年在日本神戶的「大亞洲主義」[20]的演講中,做出了極為深刻總結。指出西方挾船堅炮利侵略是功利強權的「霸道」文化,東方中國是感化懷德的「王道」文化。中日為亞洲最大民族,應當對於世界有所責任,武裝是用於自衛的,聯合亞洲所有民族抵制西方侵略。而孫中山的國事遺囑也再次強調「...必須喚起民眾及聯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奮鬥[21]。」
環境決定論曾成為一些國家統治其他地區及人民的道德理由。此論點認為一個地區人民的行為是由其地區的環境及氣候所決定,因此產生了統治這些地區的有效性。例如認為住在熱帶地區的人「較不文明」,因此殖民是正當的,帶有文明使命。在歐洲殖民主義在美洲、亞洲、非洲三波殖民主義時,即用此方式將當地人民分類。
若將全世界依氣候分類,環境決定論認為北美及大西洋中部的氣候會造成較勤勞、道德和正直的人,而地中海氣候會造成較懶散、性濫交的文化,在道德上也比較低落,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氣候則會造成較孩子氣的個性。因此歐洲人的入侵是要來幫助這些地區的人,因為他們無法面對他們本身的挑戰[22]。
曾被認為是實施帝國主義的有:亞述、匈奴、羅馬帝國、古希臘、突厥汗國、拜占庭帝國、波斯帝國、奧斯曼帝國、古埃及、大英帝國、法國、德國、蒙古、意大利、日本、奧匈帝國、俄羅斯、美國、蘇聯、印度等。像蒙古的成吉思汗統治各國時,帝國主義即為其中基本的元素。歷史上已知的穆斯林帝國即有數十個,撒哈拉以南非洲在歐洲殖民之前,也有許多帝國,像埃塞俄比亞帝國、奧約帝國、阿散蒂王國、盧巴帝國、倫達帝國及穆塔帕帝國。哥倫布前的美洲也有像阿茲特克、印加帝國之類的大帝國。
文化帝國主義是指若一個國家在其社會制度及文化上有其影響力(即軟實力),因此用其影響力而改變另一個國家在道德、文化及社會上的價值觀。文化帝國主義不只是外國音樂、電視劇或電影等會在年輕人中風行的娛樂而已,而是整體的流行文化,使人們對生活的期待及對自己國家的渴望越來越接近流行文化中描繪的外國。例如在冷戰時期,Dallas影集中描繪的美國生活就改變了羅馬尼亞人對生活的期待。更近的是韓國影片在朝鮮的風行。軟實力在專制政權中仍有其影響力,因此專制政權會禁止外來流行文化的影響、管制網路及衛星天線。文化帝國主義也不是近代的產物,羅馬帝國也會特意向當地的精英階級表示羅馬文化及生活方式的好處及奢華,目的是讓他們比較願意支持羅馬帝國。
英國的帝國主義在十五世紀時已經開始,在1599年成立了英屬東印度公司,第二年伊莉莎白女王給予特許權[23]。英屬東印度公司建立印度的貿易據點,貿易實力和之前已在印度設置貿易據點的葡萄牙相當[23]。1767年的政治活動造成對東印度公司的剝削,也影響了當地的經濟,甚至幾乎讓英屬東印度公司破產[24]。
1670年英國也在洪都拉斯、安地卡島、巴巴多斯、牙買加及新斯科舍等地建立了殖民地[24]。
由於歐陸國家帝國主義的野心,英國及法國有數次的衝突,像兩國在加拿大的殖民即為一例。喬瓦尼·卡博托以英國為名,命名為紐芬蘭島,而法國在聖勞倫斯河河畔建立殖民地,稱為「新法蘭西」[25]。
英國也在紐西蘭及澳洲建立殖民地,當時這些地區已有原住民,有自身的土地及文化[26]。英國建立了這些大英國協的國家,其中有共通的國家認同[27]。
法蘭西殖民帝國是法國的第一個殖民帝國,在1814年失去了許多的殖民地,殖民帝國結束。第二個殖民帝國在1830年攻占阿爾及爾時成立,在1962年阿爾及利亞開始獨立時結束[29]。法國歷史的特點是許多大大小小的戰爭,也是這些戰爭使法國成為殖民國家[30]。
16世紀起,法國在美洲建立了新法蘭西,開始了法國在美洲的殖民,之後17世紀在非洲及亞洲建立了殖民地,亞洲的是由法國東印度公司管理。
在19世紀及20世紀時,法國是第二大的殖民帝國,僅次於大英帝國,面積最大是在1920年代及1930年代,為12,347,000 km2,面積約佔世界陸地面積的1/10,在二次大戰前,人口有一億一千萬人,約為當時世界人口的5%[31]。
德國的帝國主義始於十九世紀。在拿破崙戰敗後,普魯士參與了歐洲協調,後來統一了奧地利外的日耳曼民族,在普法戰爭後成立了德意志第二帝國。普魯士王國首相奧托·馮·俾斯麥(1862–90)一直反對殖民,認為殖民地的獲得、維持等成本超過可以從殖民地的獲利,而且會讓德國遠離其主要關注的地區,歐陸本身[32]。
德國民眾希望德國用建立殖民地來提昇名望,俾斯麥因此被迫執行殖民政策[33]。由1884年建立德屬新幾內亞開始[34],德國也開始發展自己的殖民地。德屬東非、膠州灣租借地也曾是德國的殖民地。
日本近代帝國主義的發展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孕育形成階段,從明治政府成立起到西南戰爭結束的1877年。在這期間,日本確立和鞏固了以天皇為中心的中央集權政府,建立起帝國主義的經濟基礎,建立了帝國主義的武裝和警察、監獄,並開始對外實行侵略擴張。
第二階段是近代日本帝國主義體制完全確立階段,以陸軍卿山縣有朋發布《軍人訓誡》和《參謀本部條例》的1878年至日本發動甲午戰爭的1894年。這一時期,日本在政治、軍事、經濟、文化思想各領域均確立起帝國主義體制。
第三階段是發展與演變階段,從1895年在甲午海戰中擊敗大清國至1945年在太平洋戰爭中被盟軍擊敗。日本近代帝國主義確立後,幾乎是每5年就對外用兵一次,而在1936年軍政府上台後,則是近代日本帝國主義的極端表現形式。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