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中國歷史上的地方政權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東海,通稱東甌,又稱甌越,是越人在戰國時期建立的國家,遭秦廢黜後,又因參與反秦戰爭和佐漢滅楚而獲西漢朝廷的冊封而重立復國[3][4][5],位於今中國浙江省南部甌江和靈江流域一帶,其疆域包括今天的溫州、麗水與台州。相傳其首領為越王勾踐的後裔[6]。
吳越地區歷史 | |||||||||
---|---|---|---|---|---|---|---|---|---|
史前 時期 約前9000 | 約前1100 |
上山文化 | ||||||||
跨湖橋文化 | |||||||||
河姆渡文化 | |||||||||
馬家浜文化 | |||||||||
崧澤文化 | |||||||||
良渚文化 | |||||||||
錢山漾文化 | |||||||||
馬橋文化 | |||||||||
周 約前 11世紀 |
勾吳 約前1100﹣前473 |
于越 約前1100﹣前306 | |||||||
東甌 前472﹣前138 |
|||||||||
楚 前306﹣前222 | |||||||||
秦 前222﹣前209 | |||||||||
西楚 前209﹣前201 | |||||||||
漢 前202﹣196 |
吳(劉濞) 前202﹣前153 | ||||||||
孫吳 196﹣280 | |||||||||
晉 280﹣420 | |||||||||
南朝 420 | 589 |
宋 420–479 | ||||||||
齊 479–502 | |||||||||
梁 502–557 | |||||||||
陳 557–589 | |||||||||
隋 589﹣618 |
高智慧 劉元進 沈法興 | ||||||||
唐 624﹣907 |
陳碩真 袁晁 裘甫 董昌 | ||||||||
吳越 907﹣978 |
楊吳 902﹣937 | ||||||||
南唐 937﹣975 | |||||||||
宋 978﹣1276 |
方臘 | ||||||||
元 1276﹣1355 |
楊振龍 陳空崖 方國珍 | ||||||||
張士誠 1355﹣1367 | |||||||||
明 1368﹣1644 南明 1644﹣1646 |
葉宗留 | ||||||||
清 1646﹣1911 |
|||||||||
錢寶通 1708 張念一 1709 | |||||||||
上海公共租界 1845﹣1943 | |||||||||
上海法租界 1849﹣1943 | |||||||||
太平天國 1853﹣1864 | |||||||||
中華民國 1911﹣1949 |
日據 1937﹣1945 |
上海市大道政府 1937–1938 督辦上海市政公署1938 | |||||||
上海特別市政府 (日占時期) 1938–1945 | |||||||||
中華人民共和國 1949﹣今 |
分屬浙江省人民政府、江蘇省人民政府(蘇南)、上海市人民政府、 安徽省人民政府(皖南)、江西省人民政府(上饒市)等 | ||||||||
標註之年份為該政權統治吳越地區的時間 |
東甌相傳是古代越王后裔的封地,越國滅亡之後其王族後裔紛紛自立。秦國滅亡楚國後,隨即「南征百越之君」。先是降服越君,在浙北一帶設會稽郡,而後又宣布將東甌王、閩越王廢為君長。秦漢之際,越人首領騶搖參與攻打秦軍,並在楚漢戰爭中支持劉邦,因而於西漢惠帝三年五月(前192年5月31日—前192年6月29日)獲封為東海王(世稱東甌王),建立東甌國。漢武帝建元三年(前138年),因擔憂閩越軍事威脅,末代東甌王騶望請求舉國內遷漢朝,被安置於江淮流域[7],東甌王國就此終結。
東甌的歷史主要見載於《史記》和《漢書》中,其記錄較少,留下諸多爭議,如東甌與其他百越民族的關係、東甌王與越國王室的血緣、東甌國都的所在地等。近代,因「甌」為浙江省溫州市的簡稱,使不少人都認為東甌國的國都在溫州。大溪東甌古城遺址的考古發掘結果則引發東甌國都在今浙江台州溫嶺境內的主張。
周顯王三十五年(公元前334年),越王勾踐七世孫無彊與楚威王作戰,戰敗被殺,越國於是瓦解,其王室諸族子分散流落在東海沿岸,稱王、稱君[8]。秦滅六國、征百越後,秦始皇將東南沿海的閩越王無諸[9]和閩君搖[8]廢為君長,在其領土上設置閩中郡,但「秦雖置郡,仍為無諸和搖所據,秦不得而有之」,實際上仍由越人首領統治。[10][11][12][13]
秦二世繼位後,陳勝、吳廣發動起義,各地紛紛響應,無諸和搖跟隨鄱陽令吳芮反秦。秦朝滅亡後,項羽封吳芮為衡山王,但因楚、越有舊隙,擔心閩越強大對楚不利,不封無諸為王,而搖則僅為都尉。兩人於是改投劉邦一方,協助平定三秦,征討項羽。無諸於漢高帝五年(前202年)獲封為閩越王,定都東冶(今福州境內);搖於漢惠帝三年(前192年)獲封為東海王,定都東甌(今浙江東南),世稱東甌王。[10][11]
漢景帝三年(前154年),吳王劉濞發動叛亂,史稱七國之亂。劉濞遣使遊說閩越和東甌,閩越沒有響應,而東甌率兵相助。東甌軍隊北上至長江,修築越城(在後世上元縣南,今南京境內),駐軍於此[a]。七國兵敗,劉濞先逃至越城,再逃往丹徒。在漢廷的重金懸賞之下,東甌王弟夷烏將軍在丹徒殺死劉濞,東甌王因此得到赦免,獲封「彭澤王」,夷烏將軍則被西漢封為「平都王」。[10][11][16][17][18][14]
劉濞之子劉子駒逃亡至閩越,得到閩越國王郢的保護。為報殺父之仇,劉子駒多次勸說閩越王出兵討伐東甌。建元三年(前138年),閩越王郢出兵包圍東甌城,東甌遂遣使向漢廷求救。太尉田蚡認為越人互相攻擊是常見的事,反覆無常,「中國」自秦朝以來就放棄了那裡,不必插手其內部紛爭[19]。中大夫莊助則認為幫助告急的小國是天子的義務。漢武帝派莊助從會稽發兵,自海路馳援東甌,但尚未到達閩越軍隊就已撤退。為躲避閩越的軍事威脅,東甌王望請求舉國內遷,率領四萬多人北上,被漢廷安置在江淮一帶的廬江郡[7],東甌國於是覆亡。[10][11][20][21]
東甌王室姓騶,《史記》中有明確名字的只有搖和望兩人[b],相差超過一代。[10][21]《史記》記載騶搖是越王無彊的七世孫,《漢書》記為十世孫,後世部分學者則質疑東甌王並非越王的後裔。[8][26][27][12]
越人勇之在向漢武帝推薦長生之術時,曾提及一位傳說中的前東甌王,因虔誠敬鬼而活到160歲,但未提及其具體名字和年代。[28]
東甌與閩越聯繫緊密。後世學者對兩者的關係存在不同看法。一種觀點認為,越國瓦解後,于越上層貴族南下至今浙江南部、福建北部,與當地原住民融合,形成閩越文化。漢初建立的閩越和隨後分出去的東甌,同屬於閩越一族。[29][30]另一種觀點則認為,東甌與閩越在分別建立郡國之前,即為兩個不同的百越支系。[12]
東甌國留下的考古遺存較少。2006年,浙江省考古所對浙江台州溫嶺大溪鎮的古城遺址和塘山大墓進行發掘,認定其為漢初東甌國的遺存,填補了東甌國考古的空白。[31]發掘報告亦引發了關於東甌國都所在地的爭議。一派認為,大溪古城即東甌都城,塘山大墓乃東甌王陵。[31][15][32]另一派堅持傳統觀點,認為東甌國都在甌江下游南岸(今溫州市區)或北岸(今溫州永嘉甌北),大溪古城是東甌國北疆的軍事城堡。[33][34]
溫州市區西山甌浦垟建有東甌王墓。據地方志記載,王墓原位於山頂。現存王墓位於山腳,為紀念性質,最初修建於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文化大革命中遭破壞,1996年重修,2012年翻修、擴建為東甌王墓文化公園。[35]:93[36][37]
溫州老城內華蓋里建有東甌王廟。明朝洪武年間,朝廷詔封騶搖為東甌王,每年三月初八致祭。王廟原位於海壇山麓;明成化年間遷至華蓋山麓原東嶽廟。1949年後,王廟改造為學校校舍,原建築拆除,只留存門台。2013年,新建正殿及配殿,闢為東甌國歷史陳列館。[38][35]:147[39]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