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物質間的吸引力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引力或重力(gravitation/gravity)是造成所有具質量或能量的物質之間相互吸引的作用,屬一種基本相互作用;其為地球表面物體重量的來源[1]。
由於物理學概念的發展,術語語義也隨時代有變化;在嚴格區分術語的定義下,引力(gravitation)或稱萬有引力,用於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 ,而重力(gravity),用於地球對其上物體的作用。儘管引力與重力的差值非常小,兩者仍可作區別。當考慮地球自轉時,地表參考系屬旋轉參考系並非慣性系,因此重力是「地球的萬有引力與慣性離心力的合力」,此受離心力影響的重力,可精確描述為「表觀重力」[2]。
引力與電磁力、弱相互作用及強相互作用一起構成自然界的四大基本相互作用。在這四種基本相互作用中,引力是最弱的一種,但同時也是一種長程有效作用力[3]。在現代物理學中,引力現象一般由廣義相對論來精確描述,認為引力反映了物體的慣性在彎曲時空中的表現。而經典力學中的牛頓萬有引力定律則是對引力在通常物理條件下的極好的近似描述。
在地球上,物體受地球引力產生了重力加速度,其方向為豎直向下而使物體落向地面,此引力並賦予物體重量。在宇宙中,引力讓物質聚集而形成天體,同時也讓天體之間相互吸引,形成按照軌道運轉的天體系統。此外,月球以及太陽對地球上海水的引力,形成了地球上的潮汐。
在1687年,艾薩克·牛頓在他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一書中發表了萬有引力定律。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的陳述如下:
宇宙中每個質點都以一種力吸引其他各個質點。這種力與各質點的質量的乘積成正比,與它們之間距離的平方成反比。
Every particle in the universe attracts every other particle with a force that is directly proportional to the product of their masses and inversely proportional to the square of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m.
— 艾薩克·牛頓, 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
如果兩個質點的質量分別為、,並且在它們之間的距離為,則它們之間的萬有引力為
其中,是被稱為引力常數(或萬有引力常數),2018年CODATA推薦的引力常數值是。註:只有當兩個物體之間的距離遠大於物體的幾何尺寸時,物體可以近似看作質點,這個公式才是適用的。否則應當把物體分割為足夠小的質點,兩兩之間計算引力,而後進行積分。
重力的單位有牛頓(N)或是達因(dyn),在國際單位制中,1公斤的物體在地球表面的重量大約是。在CGS制中,1克的物體在地球表面的重量大約是。
1916年,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發表廣義相對論,用幾何語言描述的引力理論,它代表了現代物理學中引力理論研究的最高層級。廣義相對論將經典的牛頓萬有引力定律包含在狹義相對論的框架中。在廣義相對論中,引力被描述為時空的一種幾何屬性(曲率);而這種時空曲率與處於時空中的物質與輻射的能量-動量張量直接相聯繫,其聯繫方式即是愛因斯坦場方程(一個二階非線性偏微分方程組)。
對於引力傳播的速度基本有三種理論:
各個行星天體,包括地球,都具有其自身的萬有引力特性。假設一個球形對稱的物體,對一特定位置的引力強度和物體質量成正比,和物體球心的距離平方成反比。
一位置的引力場強度等於一物體放置在該位置時,受影響而產生的加速度。地球表面的自由落體加速度被表示為g,可以用以下的標準重力表示:根據國際度量衡局(BIPM)的資料,標準重力為9.80665m/s2或者32.1740ft/s2[4][5] 。
這表明,如果忽視空氣阻力的影響,在地表附近正在自由落體的物體速度每秒將增加9.81 m/s(大約22mph)。因此,一個從靜止開始下落的物體在一秒後的速度將達到9.81 m/s,第二秒將達到19.62 m/s,以後的情況也將依此類推。
根據牛頓第三運動定律,地球同時也受到下落的物體等值反向的力的作用,意味着地球也將加速向物體運動。但是,由於地球巨大的質量,這個加速度小到難以察覺。
在一般情況下,物體因不變的重力持續作用而運動時,一組動力學方程組可描述它運動的軌道。例如,牛頓萬有引力定律給出了一個簡單的方程F = mg,其中m代表物體的質量。當物體自由落體向地球的距離可以以我們日常用到的距離衡量時,這個猜想是合理的;但若用於對大距離譬如太空船的軌道進行計算時,這將導致極大的誤差。
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的發現和應用被用於計算和了解我們的太陽系內各個行星的詳細信息、太陽的質量、恆星間的距離,甚至被用於推測暗物質理論。儘管人類還沒有去過太陽和其他星球,我們都可以知道它們的質量。這些都是通過萬有引力定律研究得出的。在空間中任何物體都按照一定的軌道圍繞某些大質量物體運轉,它們之間的萬有引力保持着它們的軌道。行星圍繞恆星運轉,恆星圍繞星系中心運轉,星系圍繞星團中心運轉,星團圍繞超星系團運轉。
在上個世紀,另外三大基本相互作用:強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和電磁相互作用的產生機制已經通過傳遞相對作用的規範玻色子的觀念加以解決。現在人們正在嘗試將規範玻色子、相對論與萬有引力聯合成為一個統一的整體。因此,重力相互作用是如何與其他三個基本作用互相影響的是一個未決問題。
極大數量的機械發明的正常運行在某種程度上依賴於重力而實現。例如,高度差可以提供有用的液壓,這是靜脈滴注和水塔的運作原理。利用水的重力勢能發電的水力發電裝置亦可以用這種能量將電車推上斜坡。同樣,纜繩上懸掛的重物可通過滑輪使纜繩及纜繩位於滑輪另一邊的那一部分持續地繃緊。
還有更多的例子:比如說熔鉛,當鉛水從霰彈塔的頂端灌入後,會變成一顆顆如雨點一般散落的鉛彈——首先被分離成為多個小液滴,形成熔融狀態的球體,之後逐漸凝固為固體,並在被眾多相同的熔融石的共同作用下,最終在自由落體中冷卻形成球形或近球形。重力驅動時鐘由重力勢能提供運行的能量,擺鐘則依賴於重力來校準時間。人造衛星的正常運行則是運用牛頓《原理》計算的結果。
歷史上的各種理論
最近的各種理論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