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虹灯招牌
通常用于广告招牌等用途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通常用于广告招牌等用途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城市霓虹灯招牌(英语:Neon Sign)属于一种特殊的大型氖灯。管内气体的实际成份为99.5%氖气及0.5%氩气,比纯氖气有较低的运作电压。霓虹灯(英语:Neon Lighting)是一种内含气体的灯,通常用于广告或招牌等用途。 “霓虹灯”是半英语音译:“霓虹”发音近似于英语的“neon”(氖)并在汉语里有彩虹的含义。
此条目包含过多图像或图表以致损及可读性。 (2021年12月31日) |
此条目论述以部分区域为主,未必有普世通用的观点。 (2021年12月31日) |
文字勾线通常有两种方法:“单勾”的霓虹光管按照文字笔划,而“双勾”以线条勾勒字的外框。
在香港,店铺多以双勾用于名称,再用单勾写上服务内容或英文译名,中文使用最多的字体分别有隶书[3]、行书[4]和楷书[5]。
框内除了文字外,空白位置或会加上几何排列图案,更可以随着不同光管的闪动频率造成动画。
在香港,横向书写的中文字在招牌两面通常在同一方向开始,即一面“香港茶楼”,另一面则写作“楼茶港香”,情况类似镜像。
招牌的边界通常设外框[4],形状各异,而且颜色有别于内框文字以作对比。外框亦未必单纯用上直线,像押铺般就有复杂的线条。
在香港,招牌的角落或许会加有相关的图案[6],如东南亚餐厅选用椰树图案为例。如果店铺名称与动物有关,也会纳入设计当中。
招牌会因应城市的楼宇设计和街道布局,选择出能够与行人和城市环境之间互动的展示方式。
在香港,在楼宇有三种常见安装的位置,分别是在建筑物上伸延、在建筑物外墙以及在店面三大类[7]。
霓虹灯在20世纪的广泛应用,也成为了一些城市的特色标志。
1910年12月,发明家佐治·哥迪在巴黎车展首次展示了霓虹灯[8]。
1913年,世上第一个霓虹灯招牌由一位巴黎发型师在蒙马特大道拥有,上面写有 Palais Coiffeur 的光管[9]。
1926年,日比谷公园里安装了日本第一个霓虹灯招牌[10]。
1964东京奥运后,国内对户外霓虹灯招牌的需求大增。除了1973年石油危机,往后的霓虹灯生产随经济发展而倍增,到1990年代达到顶峰之后明显减少[11]。
1926年,上海成为中国内出现首个霓虹灯招牌的地方。1920年代至1930年代,上海的商业活动频繁,同时租界使该地接触西方技术,令煤气灯及电灯得以较早普及[12],譬如1930年代的南京路已经布满霓虹灯的招牌广告。
后来,在1937年第二次中日战争爆发和1940年代国共内战的情况下,不少上海的霓虹灯师傅基于社会动荡南下香港,携带技术、资金等继续发展[13]。
霓虹灯原本为西方的产物,但香港昔日殖民地的身份使到大众接触到这种外来传入的技术,并将其加入本地的元素[14]。
同时香港的地理形势造就了稠密的市区,高密度的楼宇加上狭窄的街道[15],唐楼和综合用途建筑物的“下铺上居”建筑结构,让一个一个的霓虹灯招牌从墙身伸延至马路,组成有层次的景观,相比起其他城市较独特的街道面貌。
霓虹灯招牌的街道景观源于各个商铺不同的招牌设计,而当时政府没有刻意规管亦无规划,使商户可以大小、形状、高度等任意发挥,跟竞争者争艳斗丽[16]。
这景观不但代表香港,尤其经济起飞年代时被冠以“东方之珠”的称号[7],后来更引申到数码庞克的科幻题材,作为一个未来反乌托邦城市的视觉元素。这种蕴含乱中有序的理念亦出现于香港另一个曾经存在过的地方:九龙寨城,两者均启发不少科幻故事的背景[17]。
霓虹灯繁荣映衬了香港1960至1980年代的发展,在许多摄影师,如 Nick DeWolf、Greg Girard 的记录中出现[18][19]。
以前适逢香港制造业蓬勃,加上霓虹灯招牌大行其道,相关行业亦得以受惠。现在已退休,曾经在创办于1953年的“南华霓虹灯电器厂有限公司”[20]担当霓虹灯师傅的刘稳指出,香港1970至1980年代的霓虹灯订单几乎做不完,当时每一个霓虹灯都是订制,比起今时大量生产的招牌,对家庭生意和小本经营的店铺更有意义[21]。当大部份工厂北移,本地生产成本相对昂贵,更甚是霓虹灯的式微,使写字师傅、霓虹玻璃光管师傅、招牌安装师傅等在香港都成为夕阳行业[22]。
香港在二战后经济发展迅速,加上霓虹灯为当时较前卫的科技,不论大小公司都以此作为宣传方式,数量于1980至1990年代达到高峰[23],不过相反近年有减无增,可归纳以下原因:
自2010年起,每年约有3,000个被屋宇署评为危险的招牌被要求拆去,至今已有逾九成的霓虹灯招牌在香港的闹市中消失[32]。单计油尖旺区 ,由2015年至2018年11月四年间,总共有803个招牌拥有人承诺会遵从屋宇署的《小型工程监管制度》,或已经完成拆除工程[33]。
此章节需要扩充。 |
加勒比海岛国古巴,首都哈瓦那在20世纪中期也经历过霓虹灯繁荣,但在1959年卡斯特罗的古巴革命后,许多营业性场所关闭,使得霓虹灯招牌数量下降;之后美国贸易禁令也使得整体景气不再。伴随社会结构转变,哈瓦那也开始了霓虹灯的复苏迹象[34]。
健力士世界纪录曾记载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霓虹招牌,以下为历年打破纪录的例子:
位于美国内华达州拉斯维加斯的霓虹博物馆(Neon Museum),成立于1996年,旨在收集、保留、研究和展示标志性的拉斯维加斯霓虹灯招牌[48]。展馆内收藏数个从赌城大道和赌城市中心获得并完成修复的招牌,令它们得以继续运作;另外设有一个名为“霓虹墓地”(Neon Boneyard)的户外展览空间,入面收集超过150个退役的霓虹灯招牌[49]。
西九文化区与 Google 虚拟博物馆合办“NEONSIGNS.HK探索霓虹”网上体验项目,推出了“霓虹香港-电照不夜城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及“香港霓虹招牌今昔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数码展览[47],是次为 Google 首次拍摄夜间霓虹灯街景图[51]。此外,M+视觉文化博物馆表示会把少量清拆后的街头霓虹招牌收为馆藏,目前就分别有两块来自深水埗“信兴酒楼”和西环“森美餐厅”[52]。
长春社文化古迹资源中心获香港赛马会资助,透过社区文化遗产保育计划出版筹备近两年的《城市字海 – 香港城市景观研究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53],并举办导赏团及展出多位工匠的字体工艺作品[54]。
理工大学设计学院助理教授郭斯恒出版《霓虹黯色:香港街道视觉文化记录》一书,过程中走访了香港15条主要马路和40多条街道,记录了超过500多个霓虹灯招牌[55]。
北角油街实现举行小型怀旧霓虹灯展览“城街.招牌”,由建筑师冯达炜及麦憬淮组成的招牌保育组织“街招 streetsignhk”筹备,其中有一间放满霓虹字体的200呎镜房[56]。
法籍摄影师 Romain Jacquet-Lagrèze 推出名为“城市诗意”的个人企划,把所拍摄下的霓虹招牌相片印到瓷砖上,于湾仔及尖沙咀 K11 Musea 旗舰店旗舰店发售[57]。
非牟利机构“霓虹交汇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年中成立,以观察记录霓虹灯招牌的制作和保育为目的,同时举办各类展览及工作坊[58]。其首个大型项目为拆除并保留佐敦白加士街的翠华餐厅巨型招牌,总经理陈倩雯当时负责联络各方(包括招牌下方的小巴站负责人)协调沟通,最后工程顺利完成[59]。
2016年经历尼伯特风灾后,为了鼓励招牌受损的店家,台东县政府推动“小招牌大景观”计划重建街道景观[60]。建筑管理科会取缔并限期改善不符合建筑法规的招牌,县府亦有预算补助部分有意重制符合规范的招牌的店家[61]。
早于1970年代,美国建筑师 Robert Venturi、Denise Scott Brown 和 Steven Izenour 的著作《向拉斯维加斯学习》(Learning from Las Vegas),尝试从空间的文字(textual)与视觉沟通(visual communication)元素探讨当地本土建筑,而非时人着重现代主义提倡的建筑物本身[62]。他们认为,相比无个性的盒子楼宇,以及人类活动移师到室内,招牌需要变得更大更夸张以吸引人注目,尤其当时拉斯维加斯是个以汽车主导的城市[7]。所以书中提出,建筑就是符号(sign),而这样以沟通主导的建筑概念被视为“反空间”(antispatial)。
近年,两位对香港霓虹光管招牌感兴趣的学者 Brian Kwok(郭斯恒)及 Anneke Coppoolse,认为霓虹光管招牌是香港独有文化特色,决定透过 Designing the Spectacle 计画,收集招牌,进行修复外,亦探究它们字款设计和制作过程,对其起源、 工艺及演变进行深入研究[63]。
他们的研究发现香港霓虹灯比起其他地方不只限于娱乐场所,反而较多元化,并归纳为: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