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参拜是指到庙宇、佛寺、神社、祠堂、墓葬等祭祀场所对祭祀对象表达敬意且含有宗教祭祀性质的礼仪,通常包括特定的动作、姿态,如合十、跪拜、叩头等。视乎对象,又有拜神、拜佛、祠祭、墓祭等不同名称。
台湾民间信仰认为人与人之间沟通使用语言、文字,而人与神之间沟通的方式是“撚香祝祷”。在道教,“焚香”是一切“科仪”的起始式,为开启人、神两界沟通的敲门砖。又人际间的往来要注意“礼节”,而人与神之间要遵守“礼仪”,并且首重诚心,谓之:“心诚则灵”。在台湾的传统宫庙,其参拜仪轨多以持香行跪拜礼为原则,但通常视信徒的自身状况会不予强制。一般庙宇三川殿有左、中、右三个门,出入庙宇时须左进右出,取“入龙喉、出虎口”之意。入龙喉象征“跃龙门”,出虎口则寓意除煞;中门则多用栅栏或矮板阻挡不供信徒出入,因中门为神明、帝王的专用通道。宫庙通常规范有缜密的参拜动线,信徒撚香后首先到庙宇前殿前侧的天公炉后侧面朝外侧向上天祝祷,再往前殿内敬拜正殿中央主神,而后依古礼“尊左卑右”的原则,先拜谒主神左侧(龙边)的配祀神明,再拜祭主神右侧(虎边)配祀神,如主神神桌下供奉有虎爷、土地公等小型神祇时,则于拜祭完配祀神后祭之。最后参拜后殿供奉的其他神祇,参拜方式是在后殿外面朝殿内圣尊参拜,随后即完成整个宫庙的参拜程式。[1][2]
掷筊是华人社会参拜神明时向神明请示意旨最常见的方式,通常双膝下跪以示尊敬,但信徒体能不允许长跪者可不在此限。又因该仪式的主要使用器具“筊杯”为神器之一,是故信徒于掷筊时以双手捧筊,高捧掷出后随诸自由落下,并应避免筊杯落地时滚落至掷筊者胯下,以示庄重。[1][3]
在日本,参拜神社或寺院时穿过鸟居或大门之前首先脱帽鞠躬,随后在手水舍洗手并漱口,作为拜谒神佛前洗净世俗凡尘的自我净化。接著于拜殿摇铃,将供养金轻放投入赛钱箱内,之后开始祭拜。通常神社为“二拜二拍手一拜”(每一拜都需深切、诚心的行鞠躬礼)的流程,寺院则是双手合十。但有些寺庙和神社的参拜方式可能与上述不同,而且许多寺庙和神社都有如此的规制,如出云大社和宇佐八幡宫使用四次拍手而不是二拍手。伊势神宫和热田神宫也有一种特殊形式的拍手,但只有神道教的祭司需要做,参拜者不必照做。另外根据神社的不同规范,有时会规定第一次鞠躬浅,第二次鞠躬深。一般在二拍手和一拜的流程之间或双手合十时向神佛祈祷。佛寺里的双手合十习俗起源于印度等南亚与东南亚国家的问候方式,性质与拍手不同。在神社念诵祝词时,是在“二拜二拍手一拜”之间进行,或是于再拜时诵毕祝词后再次鞠躬两次、拍手两次然后鞠躬。[4][5]
以上是平时非正式的参拜流程,正式的参拜仪式(昇殿して)需先前往社务所预约正式参拜再前往拜殿,由神职人员协助净化并念诵祈愿文后,在神明面前供奉玉串进行参拜,同样走过“二拜二拍手一拜”的流程但须遵循神道祭司的指示,祭仪过后举办直会并受享神酒。[6]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