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马石油有限公司诉总检察长(英语:Burmah Oil Co Ltd v Lord Advocate[1965] AC 75),是一个在苏格兰提告的法院案件,其最终在英国上议院中做出裁决。该案件是英国宪法中的一个重要决定,在当时具有不同寻常的法律影响,并引起极大争议。[1][2]

Quick Facts 伯马石油有限公司 诉 总检察长, 法院 ...
伯马石油有限公司 诉 总检察长
Thumb
法院上议院
判决下达日期1964年4月21日
判例引注[1965] AC 75
转录上议院裁决
案件历史
后续行动1965年战争损害法令
法庭成员
法官李特勋爵、拉德克利夫子爵、霍德森勋爵、皮尔斯勋爵、阿普约翰勋爵
Close

经过

这起案件涉及1942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军队缅甸油田的破坏。英方为了防止在其撤退后石油装置等有关战略性设施落入推进的大日本帝国陆军的手中,下令进行在缅甸采取“焦土政策”的军事行动,并炸毁其公司在缅甸的油田及设施。而事后,英国政府拒绝伯马石油公司的赔偿要求,且并未做出任何赔偿;其直接影响了伯马石油有限公司,因此该公司对英国政府采取法律行动。而英国政府方由苏格兰检察总长Lord Advocate)代表。[3][4]

苏格兰高等民事法院英语Court of Session外庭英语Outer House基尔布兰登勋爵英语Lord Kilbrandon发现了支持伯马石油的理据。当局提出上诉。高等民事法院内庭英语Inner House第一分部一致推翻了以下决定。随后,伯马石油向上议院提出上诉。

大法官

上议院一共委任了5个大法官,负责最终的裁决结果。他们分别为:李特勋爵、拉德克利夫子爵、霍德森勋爵、皮尔斯勋爵、阿普约翰勋爵。最终,上议院以3比2通过判决,裁定英国政府需要赔偿伯马石油有限公司在缅甸军事行动中,炸毁的设施所造成的财产损失。

以下为各法官的观点[1]

同意

霍德森勋爵

霍德森勋爵(Lord Hodson)认为:“在这项上诉中产生的核心问题是:对于财产根据其特权权力销毁的财产是否应当支付或不支付赔偿金以防止其落入敌人手中。”[注 1]

皮尔斯勋爵

皮尔斯勋爵(Lord Pearce)认为:“在阁下之前,官方摧毁追讨者财产的权力范围就一直备受争议。双方都同意破坏是合法的。我有点怀疑这是凭借官方的某方面特权来完成的,因为这是在战争和危险时期保护其领土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注 2]

阿普约翰勋爵

阿普约翰勋爵(Lord Upjohn)认为:“我发现我自己与我那高尚和学识渊博的朋友——李特勋爵和皮尔斯勋爵——所表达的观点达成了如此普遍的一致,他们的观点我有机会阅读;我不打算耽搁阁下很长一段时间。我也发现苏格兰高等民事法院外庭法官(Lord Ordinary)的判断非常引人注目,我已经为他找到了充分的权威引用。”[注 3]

反对

拉德克利夫子爵

拉德克利夫子爵(Viscount Radcliffe)认为:

李特勋爵

李特勋爵(Lord Reid)认为:

又认为:

判决

英国上议院以3比2大比数通过,然而拉德克利夫子爵英语Viscount Radcliffe霍德森勋爵英语Lord Hodson则存有异议。上议院认为:“虽然损害是合法的,因其相当于征用财产;但任何征用行为都是为了公众的利益而进行的,是为了牺牲了个人而获益大众。因此,其财产所有人应该从公共资金中获得补偿。”

上议院大法官裁定石油公司有权向政府索赔,“不受惯用的‘战争损失无须赔偿’的法例限制”[注 7][1]。政府需向伯马石油公司支付四百六十万英镑[5]

结果

在伯马石油有限公司诉总检察长案宣判后,英国政府为避免引发大量战争索偿上诉,于国会通过《1965年战争损害法令》。该法令在伯马石油有限公司诉总检察长案之后颁布,是一项十分罕见的具有追溯效力的英国法令。

其行为导致本判例与《1965年战争损害法令》在当时广为讨论,民众开始对法律出现信任问题[6]

影响

英国

最终,英国政府为避免伯马石油有限公司诉总检察长案引发大量战争索偿上诉,立刻在同年修例[7]。国会通过《1965年战争损害法令》(War Damage Act 1965),此法令订明具有追溯性,成为“具追溯力法律”(Ex Post Facto Law),定明可涵盖过去的两次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

由于通过了一项追溯性国会法令(即《1965年战争损害法令》;War Damage Act 1965)导致判决结果被阻扰,令大众[谁?]失望。该法令追溯豁免除官方在其所从事战争期间、在其预期的战争中由于官方合法行为而对财产造成的损害、或毁坏等等之赔偿责任。

由于英国政府通过新立具追溯力法律,直接阻扰了判决,绕过了判决的约束[7]。此案后续发展事情违反了法治精神中的不溯及既往原则、“法庭的决定是维护人权的最后防线”原则[8]

乌干达

乌干达共和国阿鲁阿高等法院在判决时,引用了该案例[9]。文中说道:

并提到:

香港

有支持全国人大第五次释法者认为:“此次判例涉及在判决前几十年发生的行为,跟人大释法关于港独议员在上月的辱华宣誓非常类近,都对未审结案件具有法律约束力,无需订明追溯性。”[10][11]

其他条目

参考内容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