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塞留号战列舰(法语:Richelieu)是黎塞留级战列舰的首舰,该级别也是法国建造的最后一级战列舰,同时也是世界首艘1922年华盛顿海军条约后建造的现代战舰,整体设计类似于敦刻尔克级战列舰放大版。本舰以法国第一任首相红衣主教黎塞留命名,于1935年在布雷斯特动工,该舰建造目的主要是为了对抗义大利维托里奥·维内托级战列舰,并是法国首艘标准排水量达35,000吨的作战船舰,其前甲板以超射布局装设2座四联装380毫米主炮炮塔,后甲板则不设主炮,取而代之是以品字形排列的3座三联装152毫米副炮。在装甲与水下保护,堪称是当时当代水准,只略逊于日本大和级战列舰。然而在防空上,该舰防空炮炮塔较少,并且只有光学射控系统。在航速上,试运行时其航速比欧洲同世代的战舰还要快一些,并优于当时美国的高速战舰。

Quick Facts 历史, 法国 ...
Thumb
黎塞留号在1943年9月改装后的情况,船尾甲板的原舰载机设备被取代为防空炮,以便加强该舰的防空能力。
历史
法国
船名 黎塞留号(Richelieu)
舰名出处 黎塞留
使用者
建造方 布雷斯特海军船厂
铺设龙骨 1935年10月22日
下水日期 1939年1月17日
完工日期 1940年4月1日
入役日期 1940年6月 / 1943年10月10日
退役日期 1967年
除籍日 1968年
结局 已除役拆解
技术数据
船级 黎塞留级战列舰
排水量
  • 35,000吨(标准)
  • 47,548吨(满载)
船长 247.9米(813英尺)
型宽 33米(108英尺)
吃水 9.7米(32英尺)
动力来源
船速 30节(56千米每小时)
续航力 8,500海里(15,740千米)
乘员 70名军官,1,550人
传感与
处理系统
1941年2月后装设米波雷达。[1]
武器装备
装甲
  • 装甲带:343 mm(13.5英寸)
  • 甲板:50至170 mm(2.0至6.7英寸)
  • 炮塔:445 mm(17.5英寸)
舰载机 3架罗尔130英语Loire 130飞行艇
飞行设施 两座弹射器、一座起重机、可容纳4架飞机的飞机机库。(改装前)
Close

1940年6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黎塞留号在布雷斯特基本建成,完工时舰上的主要设备已安装完毕,但都未经过调试。1940年6月15日,英法联军在陆上遭到严重打击,为避免被德军捕获,黎塞留号离开布雷斯特船坞,并朝法属西非达喀尔前进。6月18日,黎希留号抵达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并加入维希法国一方。在1940年达喀尔战役期间,黎希留号成功阻止英军与自由法国的入侵。1943年火炬行动后,黎希留号归入盟军指挥下,并开往美国纽约布鲁克林造船厂进行整修。1944年到1945年期间,黎希留号前往印度洋英国皇家海军会合,并归入英国远东舰队指挥。1945年,黎希留号回归法军,并抵达法属印度支那。黎希留号最后服役至1960年代。

建造背景

法国海军在一次世界大战后,在1932年起开始建造新一代主力舰敦刻尔克级战列舰,该舰主要针对德国海军在1929年批准建造的袖珍战舰德国号。除德国号外,德国海军还计画建造2艘与德国号同型的舍尔海军上将号施佩伯爵海军上将号,这些军舰的火炮都超越当时重巡洋舰规格。[2]在当时只有英国皇家海军的胡德号声望级2艘战斗巡洋舰可与德国的新一代军舰匹敌。[3]

敦刻尔克号标准排水量为26,500吨,配备8门330公釐50倍径1931年式主炮英语330mm/50 Modèle 1931 gun,最高航速29.5(54.6千米每小时;33.9英里每小时),装甲可抵挡德国号280毫米主炮[4]当时因为受到华盛顿海军条约,主力舰单舰标准排水量不得超过35,000吨,主炮口径不得超过406毫米;而在1926年到1932年期间,由英国人领导的国际联盟也致力于要各签约国遵守条约,法国海军为了遵守条约,于是在1920年代建造体积较小,装甲较薄的敦刻尔克级。

1934年2月,德国海军准备批准建造2艘新军舰,原先宣布这2艘舰属德国级,然而1935年在希特勒公开违反凡尔赛条约后,于签订英德海军协定前,这2艘新军舰在5月至6月间安置龙骨。这些新军舰随后归为沙恩霍斯特级沙恩霍斯特号格奈森瑙号,两艘舰属高速战舰,标准排水量达31,800吨,其性能超越敦刻尔克级,装甲防护也比敦刻尔克级还要好,主炮配置增至9门,不过仍然延用德国号的280毫米主炮。[5]义大利方面也认为敦刻尔克级的出现,改变了西地中海海军势力的平衡,因而在1934年宣布[6]准备建造2艘35,000吨,配备380毫米50倍口径1934年式主炮英语381mm / 50 Model 1934 naval gun的战舰来制衡。[7][8]为了因应新情势,法国海军在1934年7月24日开始建造敦刻尔克级二号舰史特拉斯堡号,并准备计画建造35,000吨战舰。[9]

1934年7月24日,法国海军部设备部门海军最高委员会法语Conseil d'amirauté公布新战舰预定规格,

  • 排水量:标准排水量35,000吨。
  • 主要武器:8至9门380/406公釐口径主炮。
  • 次要武器:能够同时兼具对水面目标与远距离防空火力
  • 速度:29.5至30节。
  • 防护:主装甲带360公釐厚、上层甲板160公釐厚、下层甲板40公釐厚、水下保护同敦刻尔克级。

13个月后,法国海军技术与建造局(Service Technique des Constructions Navales,S.T.C.N.)确立建造项目。8月14日,建造项目提交给给相关部门审核,8月31日批准该建造案。1935年10月22日开始放置龙骨,并命名该舰为黎希留。至此,法国当局该思考的只有是否该主动违背华盛顿海军条约与伦敦海军条约的限制总吨位限制,以便建造新战舰。

然而,英国与德国在1935年6月18日签属英德海军协定,约定德国海军舰艇总吨位不超过华盛顿海军条约和伦敦海军条约所规定英国海军舰艇总吨位的35%,这等同于同意解除凡尔赛和约中对德国海军军备的限制,若继续遵守华盛顿海军条约与伦敦海军条约,日后法国海军将无以抗衡德国与义大利;但是法国当局仍认为,敦刻尔克级仍可对抗德国的沙恩霍斯特级;而要制衡义大利的利托里奥号英语Italian battleship Littorio维托里奥·维内托号英语Italian battleship Vittorio Veneto就只有黎希留级。

性能概况

Thumb
黎希留号内侧简介。
Thumb
性能
计画标准排水量:35,000吨
船体尺寸
船长:245米(804英尺)
船宽:33米(108英尺)
吃水深度:9.6米(31英尺)

时任法国海军参谋长英语Chief of Staff of the French Navy的乔治·迪朗-维尔(Georges Durand-Viel)海军上将对于黎希留级与前一型敦刻尔克级的承接关系非常关注。为了减少因设计与建造上的时间延误,并且维持目前法国海军作战集团战术,黎希留级的主炮与副炮摆置几乎预计以敦刻尔克级为参考目标。[10]

武器装备

Thumb
1943年于美国改装英语Refitting of boats后,黎希留号主炮英语main battery炮塔与20-毫米(0.79-英寸)防空用厄利孔20毫米机炮前甲板英语forecastle设置。

黎希留号的两座主炮炮塔是敦刻尔克级的放大版,使用总重2,476-公吨(2,437-长吨)1936年型四联装炮塔,由圣尚翁制造厂英语Saint-Chamond (manufacturer)制造,比接近 1,000公吨(984长吨)重的敦刻尔克级四联装炮塔与维托里奥·维内托级三联装炮塔还要重。[11][12][a]

黎希留号上的380公釐主炮每座重达110公吨(108长吨)[11],与当时同口径主炮相比较重一些。[b]

该舰主炮使用380毫米(15英寸)口径被帽半穿甲弹(在法国登记为Obus de Perforation ,OPf),该炮弹是以敦刻尔克级使用的330毫米(13英寸)口径1935式穿甲弹进一步研发而来。380毫米(15英寸)口径炮弹长1.905米(6.25英尺),重884千克(1,949英磅),与美国麻萨诸塞号战舰406毫米(16.0英寸)口径穿甲弹相比下较轻(1,224千克(2,698英磅))[14],该舰曾在1942年卡萨布兰卡海战英语Naval Battle of Casablanca与黎希留级二号舰让·巴尔号交火过;与英国巴勒姆号战舰英语HMS Barham (04)决心号战舰英语HMS Resolution (09)BL 15英吋 Mark I主炮所使用的炮弹较轻(875千克(1,929英磅))[15] ,两艘舰皆参加过1940年达喀尔战役,并与黎希留号交火过,而两舰造成的损伤却比黎希留轻。[17]

1935式穿甲弹的弹头与引信有设置弹头染色装置[c],以便在击中目标时标记著弹点。最初,没有380毫米(15英寸)口径高爆弹可供黎希留号使用。[18]

Thumb
1943年8月14日时黎希留号的后甲板武器配置[19],设有波佛斯40毫米(1.6英寸)口径四联装炮架,厄利孔英语Rheinmetall Air Defence20毫米(0.79英寸)口径防空炮。原舰载机设施(图片偏上方处),厄利孔20毫米(0.79英寸)口径二联装炮架设置在152毫米(6.0英寸)副炮炮塔顶上。

法国海军在1930年代开发高平两用炮管科技[20],并用于战舰上。7年后,为了克服缺点,使用130毫米(5.1英寸)口径与152毫米(6.0英寸)口径高平两用副炮、37毫米(1.5英寸)口径双管防空炮上,副炮俯仰机构设计成低射角, 再次一级的火炮俯仰机构设计成高射角,这种战舰上的新设计在当时德国与义大利海军皆有使用。[21][22][23]

在早期设计中,副炮预计使用130毫米(5.1英寸)口径火炮,并设置在五联装高平两用炮塔,此概念延伸自前一型敦刻尔克级,不过敦刻尔克级使用的是两座四联装炮塔。由于水面上的鱼雷攻击被认为比飞机攻击更危险,反舰英语Anti-surface warfare中的炮塔需要更重的火炮。

1935年4月,法国海军部决定升级敦刻尔克级的130毫米(5.1英寸)口径火炮炮塔,使用五座152毫米(6.0英寸)口径高平两用炮管炮座在黎希留号上。152毫米(6.0英寸)口径1936年式火炮装在三联装高平两用炮管炮塔中,其研发自拉·加利索尼埃级英语La Galissonnière-class cruiser埃米尔·贝尔坦号所使用的152毫米(6.0英寸)口径1930年式低射角炮塔。152公釐口径火炮经常与德国15厘米(5.9英寸)口径SK C/36炮塔,或是义大利152毫米(6.0英寸)口径1934年式与1936年式三联装炮塔相比较。然而在防空上,152毫米(6.0英寸)口径1936年式炮塔有著构造过于复杂、结构较脆弱、以及炮塔过重等缺点,在上升炮管时,其装置容易在高于45°的高度处卡住。

在防空上,黎希留号参照敦刻尔克级的近距离防空武器,法国海军在预计使用自动化版本(37毫米(1.5英寸)口径1935年式ACAD)的37毫米(1.5英寸)口径半自动化双连装防空炮塔(1933年式CAD),其射速预计可达120rpm或以上。然而直到1940年11月,该武器无法在黎希留号完工前准时安装在战舰上。

为了加强防空能力,黎希留号的防空炮设置被大幅修改。原预计设置在船身的152毫米(6.0英寸)口径炮塔被取代为12座100毫米(3.9英寸)45倍径1930年式防空炮与6座100毫米(3.9英寸)口径1931年式CAD双联装防空机枪,该类型防空武器曾设置在阿尔及利亚号巡洋舰上。100毫米(3.9英寸)口径1931年式CAD双联装防空机枪是高平两用炮管类型,这些防空机枪是黎希留号在1943年改装前唯一可靠的武器,这是由于380公釐主炮只有过时的光学射控系统,而152公釐副炮缺乏防空射控系统。

为了更完善地防空系统,6到8座的13.2毫米(0.52英寸)霍奇克斯M1929重机枪装设在前船楼和后船楼的上方平台上。[24]

装甲防护

黎希留号的装甲重量为16,045公吨(15,792长吨),为总重的39.2%;在常规排水量为40,927公吨(40,281长吨),此时搭载燃料重2,905公吨(2,859长吨),为满载时的一半。[25]

以下为黎希留号装甲厚度资讯:[26]

  • 装甲带倾斜英语sloped armour15°24',共327毫米(12.9英寸)厚。前水密隔舱与后水密隔舱装甲共233毫米(9.2英寸)厚。前水密隔舱的第一与第二平台甲板之间装甲更加厚至355毫米(14.0英寸)。
  • 上层甲板部分,位于机械设备上方的装甲厚度为150毫米(5.9英寸),在主炮弹药库则加厚至170毫米(6.7英寸)。下层甲板厚约40毫米(1.6英寸),为了加强保护船体前半部,延伸到船骨的装甲厚度增至233毫米(9.2英寸)。
  • 主炮塔炮座以405毫米(15.9英寸)厚的装甲保护 ;炮塔正面倾斜30°,以430毫米(17英寸)厚的装甲保护 ;炮塔顶部装甲厚170毫米(6.7英寸)到195毫米(7.7英寸)之间;第一座炮塔后壁的装甲厚270毫米(11英寸);第二座炮塔后壁的装甲厚260毫米(10英寸)。

水下防护设计方面,黎希留号参照敦克尔克号,采用三明治防雷隔间、轻型水密隔舱、在隔间之间填充水或是泡沫橡胶等物质、多重内浮力隔舱等设施吸收来袭鱼雷的爆炸力[27],这些隔舱最大宽度为7米(23英尺)。与敦克尔克号相比,其隔舱宽度减少约0.5米(1.6英尺),这是因为黎希留号要容纳三个锅炉并排在锅炉房内。[28]

然而面对鱼雷时,防护再强的战舰仍有致命的弱点,例如1940年7月8日黎希留号在达喀尔遭鱼雷击毁传动轴,或是1941年5月俾斯麦号遭鱼雷击毁船舵等。[29]

推进系统

黎希留号的设计受到许多限制,包括必须能支撑4座380毫米(15英寸)炮座的33米(108英尺)船宽,船体长因海军造船船坞而限制在245米(804英尺),因而黎希留号船体长与宽比为7.3比1。法国海军部要求黎希留号推进系统必须产生150,000匹轴马力(110,000千瓦特),并能达到30节(56千米每小时;35英里每小时)航速。[30]该推进系统是当时安装在战舰最大机械功率的系统,之后只有美国爱荷华级超越它。

黎希留号上的推进系统由6具英德莱特法语Fonderie d'Indret蒸气锅炉与4具帕森英语Parsons Marine Steam Turbine Company齿轮传动汽轮机组成。这些蒸气锅炉属增压锅炉,以27 kg/cm²(384 psi)压力及350℃(662°F)下操作,但在强压循环和燃烧压力下,导致每立方公尺的蒸汽产量超过传统锅炉(14.4 kg/m³)。[31]其尺寸为6.30米(20.7英尺)长、4.65米(15.3英尺)高、4.50米(14.8英尺)宽,与敦克尔克级(长5.33米(17.5英尺)、高5.34米(17.5英尺)、宽6.50米(21.3英尺))相比,黎希留号锅炉相对较大。然而,因为黎希留号船宽大于2公尺,可在两个锅炉房中并排安装三个锅炉,取代敦克尔克级在三个锅炉房中安装方案。[32]

在和平时期,黎希留号最大燃料载荷量为5,866公吨(5,773长吨),但在战时为了将水下保护系统发挥到最大效率,最大燃料载荷量减为4,700公吨(4,600长吨),这是由于过多的液体会在装载舱舱壁上产生额外地压力,进而降低吸收爆炸压力的效果。在续航能力方面,黎希留号在16节(30千米每小时;18英里每小时)下,其续航半径达9,850海里(18,240千米;11,340英里),在20节(37千米每小时;23英里每小时)达8,250海里(15,280千米;9,490英里),若航速达30节(56千米每小时;35英里每小时),其续航半径会降至3,450海里(6,390千米;3,970英里)。[33]

在1940年4月船速测试时,黎希留号在接近42,000公吨(41,000长吨)排水量下,稳定地以123,000匹马力持续维持30节航速。在6月13日最大船速测试时,黎希留号在43,800公吨(43,100长吨)排水量下,以155,000匹马力维持32节航速达3个半小时,并在输出179,000匹马力时可达到32.68节(60.52千米每小时;37.61英里每小时)节航速。[34]

服役历程

法国第三共和时期

1935年10月,黎希留号于布雷斯特海军造船厂英语Brest Arsenal放置龙骨,并在1939年1月17日下水。因为造船厂内的船坞只有200公尺长,所以该舰的43公尺船首与8公尺船尾在其他地方建造,之后再运来船坞组装[35][36]。从放置龙骨到下水,黎希留号的建造工程共花费39个月之久,比史特拉斯堡号(25个月)、乔治五世号英语HMS King George V (41)(26个月)、威尔斯亲王号战舰(29个月)、维托里奥·维内托号英语Italian battleship Vittorio Veneto(33个月)、利托里奥号英语Italian battleship Littorio(34个月)还要费时。

由于法国国内在1936年严峻地社会气氛,加上英国政府要求法国遵守1922年华盛顿海军条约与1930年伦敦海军条约,为等待条约至1937年1月1日失效,导致黎希留号建造时程长期延宕。

1940年1月,在黎希留号下水1年后,380公釐主炮终于安置在舰上;1940年4月,前三座100公釐防空炮与右舷舰载机弹射器安置在船上。首次船速测试同时于1940年4月执行,在1小时测试时间内,黎希留号稳定地以123,000匹马力持续维持30节航速。同年4月底至5月初,所有100公釐防空炮炮塔皆安置在黎希留号上,并加装适合380公釐主炮与152公釐副炮的设控系统。

在6月13日最大船速测试时,黎希留号以155,000匹马力维持32节航速达3个半小时,并在输出175,000匹马力时可达到32.6节航速。在6月14日火力测试期间,黎希留号每座380公釐主炮与100公釐防空炮各发射6发炮弹,测试中状况良好,但是主炮在补充炮弹与装填火药粉时需费时四分之一小时,因而其装填系统受到关注。

6月15日,黎希留号归入法国海军西方舰队指挥下,西方舰队总司令让·德·拉波尔德英语Jean de Laborde收到命令要将黎希留号移往克莱德河避难。然而在6月18日早晨,这项命令改成前往法属殖民地,协助当地法军撤军。因德军在法国北部迅速推进,黎希留号在6月18日驶离布雷斯特,并在驱逐舰暴躁号英语French destroyer Fougueux(Fougueux)与投石号英语French destroyer Frondeur(Frondeur)护卫下,驶往法属西非殖民地首府达喀尔。黎希留号离开法国时带著250发主炮炮弹,但是舰上的火药存量只够发射48发,并且未装载152公釐火炮炮弹。[37][38]在6月20日经国葡萄牙圣文森角时,护卫任务改由驱逐舰钝剑号(Fleuret)执行。舰队最后在6月23日抵达达喀尔。[39][40]

维希法国时期

Thumb
1941年,黎希留号停靠在达喀尔。舰上前方上层建筑有著三座射控系统指向器,在第二座主炮外观还有代表中立的三色带。

1940年6月末,法属西非总督莱昂·凯拉法语Léon Cayla与法属西非海军总司令普朗颂(Plançon)海军少将倾向加入英国阵营,继续对抗德国。此时英国竞技神号航空母舰也同时达喀尔港内。此时法国正与纳粹德国签署法德停战协定,黎希留号舰长马尔津(Marzin)收到海军上将达尔朗的指示,要求黎希留号留在维希法国旗下,若不接受就得逃到美国避难,但马尔津认为逃亡美国是英国的陷阱。由于马尔津与凯拉的意见相左,因而决定将黎希留号驶离达喀尔[41],并准备前往卡萨布兰卡。6月25日,驱逐舰钝剑号(Fleuret)与黎希留号会合,而普朗颂也向卡萨布兰卡海军驻军单位通知黎希留号与钝剑号两舰驶离达喀尔,准备前往卡萨布兰卡。

英国海军部得知黎希留号的意图后,担心该舰回到维希法国指挥,立刻要求胡德号巡洋舰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两舰立刻驶离直布罗陀,并预定在加那利群岛海域准备拦截黎希留号。法国海军部收到英军动向后,担心黎希留号可能会被英国强行扣留,因而立刻要马尔津将黎希留号开回达喀尔,马尔津收到命令后便在6月27日将黎希留号驶回达喀尔,然而英国多塞特郡号巡洋舰英语HMS Dorsetshire (40)尾随在黎希留号后方,而竞技神号已经驶离达喀尔。为了避免凯比尔港海战重演,黎希留号停留在外海处,避免在港内遭到英国空军击沉而堵塞港口。马尔津进一步将一些英国籍货船扣留,并强制将这些货船停靠在黎希留号两旁,这是为了主要保护港口以及战舰,避免从东北方来的飞机从空中进行鱼雷攻击。

英国空袭:1940年7月8日

Thumb
1940年7月7日,竞技神号准备派遣飞机,投射鱼雷攻击黎希留号,多塞特郡号在其后方。

1940年7月7日,在凯比尔港海战6天后,竞技神号舰长理查·奥斯洛(Richard Onslow)照凯比尔港海战前模式,向达喀尔发送最后通牒,由米尔福德号芬兰语HMS Milford (L51)舰上无线电发送。法国当局没有理会该通牒,但也知道英国不是虚张声势,马尔津随后决定准备对竞技神号与多塞特郡号交战。当日夜间,英国突击队中尉指挥官布里斯托(Bristowe)带一小队,搭乘快速机动小船潜入达喀尔港内,并在黎希留号船尾放置深水炸弹,但炸弹没有引爆。虽然如此,布里斯托然因这次行动获得杰出服务勋章

英国夏令时5点整时,由6架剑鱼式鱼雷轰炸机组成的第814舰载航空中队在中尉指挥官卢阿德(Luard)带领下,开始袭击黎希留号,此时黎希留号与布干维尔号英语French aviso Bougainville两舰的防空火炮尝试阻止这波攻击。一枚鱼雷在黎希留号右舷四分之一处爆炸,虽然英国人在报告中表示他们的飞机在是攻击船舰靠近港口一侧。具有磁性弹头的鱼雷可能在爆炸前就从龙骨下方通过,[42] 或实际上飞机是朝右舷攻击。[43]该鱼雷爆炸对黎希留号造成严重伤害,推测这是由于船舰停泊在浅水海域,而鱼雷在黎希留号龙骨下方不足五公尺深的水域爆炸所致。此外,也有可能是鱼雷的爆炸造成连锁效应,引爆前一晚布置在船尾处的深水炸弹所致。

黎希留号上的防空炮,试图追踪并攻击飞机。[44]鱼雷的爆炸导致黎希留号主舵发电机伺服机构完全无法使用,涡轮发电机严重晃动,右舷轴严重损坏,外侧轴变形,内侧轴则被堵住。爆炸还对船体造成一9.3米(31英尺)长和8.5米(28英尺)高的裂口,使后装甲舱壁之后的舱室迅速淹没,所以导致核心装甲区透过输电系统不在是水密状态。

7月9日,奥斯洛向普朗颂发送无线电,向普朗颂表达他真诚地希望前天的行动没有杀死或伤害任何法国人员。[45]事实上,确实没有任何法国人员受伤。

黎希留号后来迅速地移动至港内,但使用泵抽水开始出现一些困难。操作强而有力的水泵在当时不容易获得,然而达喀尔没有适合黎希留号的旱坞排水。[46]

维希法国法国随后派遣德拉保德(de Laborde)海军上将前去探查损坏状况,德拉保德在1940年7月14日抵达达喀尔。3天后,因凯拉与普朗颂亲英,因而被调离职位,凯拉最后被调往马达加斯加法属赤道非洲总督皮埃尔·布瓦松法语Pierre Boisson随后接替之,并同时掌管法属西非与法属赤道非洲。普朗颂的职位先由普拉颂(Platon)海军准将代理,并在8月17日由朗德里奥(Landriau)海军准将取代。

Thumb
决心号战舰曾在1940年7月参与凯比尔港海战,并在9月参与威吓行动

达喀尔战役:1940年9月23日–25日

修复黎希留号的工程在1940年7月到8月间进行,主要目标是控制进水、修理船体、确保主炮塔能够尽快有效地发动攻击。为了修补船体的缺口,于1940年9月初使用11.5平方米(124平方英尺)大的泡沫垫及钢索固定在缺口上。达喀尔船舶建造局(Dakar Direction des Constructions Navales,Dakar D.C.N.)后来更建造一钢制围堰英语Cofferdam,并在10月开始放置,以便将剩馀的积水从船内排出。

黎希留号第1座380公釐主炮被移至维德角半岛最南端曼纽尔角(Cape Manuel)海岸防御工事上。只有第2座380公釐主炮与第7座152公釐副炮可以使用,而后者仅只能用于反舰任务,而装置在152公釐副炮的防空射控系统没有使用过。由于黎希留号离开布雷斯特时只有带198组SD21火药粉末,为了补足缺口,只好动用原使用于史特拉斯堡号330公釐主炮上的800组SD19火药粉末(两者化学成分同样都是64-65%硝化纤维、25%硝化甘油和7-8%中定剂; 然而两者的火药粒大小存在差别: SD19是比较小的外径14mm,内径4mm,燃烧时间和效率的差别导致该舰使用主炮时埋下隐忧)存货,其中600组用于380公釐主炮上。

1940年7月末,自由法国已经控制法属赤道非洲4个主要殖民地中的3个,分别为法属刚果乌班吉沙立查德,当时只剩喀麦隆还未倒戈。随后,温斯顿·丘吉尔戴高乐决定组织威吓行动,以类似手法控制法属西非。1940年8月26日,由运兵船英语Troopship运送8,000多名英国人员组成部队以及英国数艘巡洋舰组成的M舰队(M代表威吓的英文Menace),护送自由法国的飞机与小船离开利物浦,并在中途与从直布罗陀前来的两艘战舰与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会合,然后转向狮子山自由城航向。

同一时间,维希法国获得德国停战委员会英语German Armistice Commission授权,由3艘7,600吨轻巡洋舰组成的第4巡洋舰队,以及由3艘大型驱逐舰组成的Y舰队,在布拉盖(Bourragué)海军准将带领下,于1940年9月9日从法国土伦送往加彭自由市。布拉盖的舰队随后在几内亚湾被英国巡洋舰拦截,英国试图将其舰队赶往卡萨布兰卡,但布拉盖带著旗舰乔治·雷古斯号英语French cruiser Georges Leygues蒙卡尔姆号英语French cruiser Montcalm2艘巡洋舰于9月19日到达喀尔避难。9月21日,前法国海军的急袭舰队英语Force de Raid第一轻型中队指挥官拉克鲁瓦(Lacroix)海军中将随后前往达喀尔取代布拉盖的职务。

1940年9月23日,自由法国的部队在无英国人随扈下前往达喀尔,该部队试图在达喀尔东南方25千米(16英里)处的吕菲斯克一带登陆,然而抵达时立刻爆发枪战。在接下来两天,停靠在达喀尔港内的黎希留号,接连遭受巴汉姆号英语HMS Barham (04)决心号英语HMS Resolution (09)BL 15英吋 Mark I舰炮射击,另外还遭到皇家方舟号的轰炸机轰炸,然而黎希留号只受到轻微损坏。[47][48]

9月24日,黎希留号以380毫米(15英寸)主炮还击,但因为炮弹过早爆炸,导致第2号炮塔的三座炮管严重损坏,这可能是第一次使用SD19火药粉末所致。然而,由庞芬特尼奥海军上将法语Hervé de Penfentenyo的损害调查报告中指出,因炮弹底座而造成爆炸是一种误解,真正原因是建基于主炮炮弹设计问题以及装填手处理发射药比例不当。[49][50]9月25日,马尔津下令重新使用第一座380公釐主炮,并向巴汉姆号发射20轮主炮,但没有造成任何损伤,也没发生任何意外事故。之后因可畏级潜舰英语Redoutable-class submarine (1931)贝弗济耶号英语French submarine Bévéziers (Q179)击伤决心号,M舰队才先行撤退。

1940年10月至1943年1月

1940年10月,船体修复工程再次进行,先前使用泡沫垫修补裂缝没有效果,而类似压载舱的围堰在12月中旬之前也没有设置。船体裂口在2月28日先密封,损坏的炮塔因德国停战委员会阻挠而无法修复。[50]达克尔的船坞能力只能用水上起重机拆卸右舷的中央螺旋桨,无法修复内侧轴则被堵住的损坏。为补强防空能力,舰上加装白朗宁13.2公釐口径重机枪与4座双联装37公釐口径1933年式CAD机枪,这些武器部分来自于受损的大胆号驱逐舰英语French destroyer L'Audacieux,然而152公釐副炮仍无法朝空中目标射击。

1941年2月24日,德拉蒙(Deramond)接替马尔津的职务,成为新任黎希留号舰长。[51]1941年4月24日,黎希留号能使用其中3组发动机,航速可达14节(26千米每小时;16英里每小时)。

1941年4月,黎希留号成为首艘安装法国早期雷达的战舰,其被称为电磁探测器(Détecteur Electro-Magnétique,D.E.M.),该装置是由可怖号驱逐舰于1940年11月从法国本土海运过来的。雷达工作范围在2公尺波长,两座发射天线安装于前船楼,两座接收天线则安装于后船楼上。雷达的侦测范围为80千米(50英里)时,可侦测1,500米(4,900英尺)范围内的敌机,侦测范围为50千米(31英里)时则可侦测1,000米(3,300英尺)范围内的敌机,以及10至20千米(6.2至12.4英里)范围内的敌舰。1941年7月,从布雷斯特来的E4中队将3架罗尔130英语Loire 130水上飞机运送至达喀尔,这让黎希留号上的弹射器可以在10月时进行测试。[52]

1942年11月,同盟国开始执行火炬行动,由英美为首的联军成功地在卡萨布兰卡奥兰阿尔及尔登陆,在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突尼西亚的维希法国势力逐步倒戈到同盟国阵营下。1942年12月,借由总督布瓦松与美国驻达喀尔领事馆有良好地关系,双方会谈后同意将法属西非势力归入倒戈至盟国的海军上将达尔朗指挥之下。

该决定很快地影响黎希留号,因为美国此时愿意协助改装该舰。黎希留号后方两座弹射器、37公釐口径高射炮、13.2公釐口径重机枪预计在改装时移除。[53]1943年1月30日,黎希留号与蒙卡尔姆号英语French cruiser Montcalm离开达喀尔,并在2月11日抵达纽约纽约海军造船厂[54]然而此时黎希留号领导人员仍对1940年的战争片段有著强烈记忆;当黎希留号在纽约展示期间,夏尔·戴高乐代替阿德里安·蒂歇尔英语Adrien Tixier于台上致词表示自由法国在接下来年仍持续不停地对敌人战斗时,德拉蒙舰长当场直接从正面看台离席。[55]

同盟国时期

Thumb
黎希留号带著受损的炮塔抵达纽约,为了能通过布鲁克林大桥,前船楼最上方的射控系统必须被移除。

纽约改装

1943年4月,兰伯特(Lambert)接替德拉蒙的职务,成为新任黎希留号舰长。[51]

由于在非洲热带海域两年半并且没有停靠于码头,使得黎希留号迫切需要到船厂进行检修。在纽约海军造船厂期间,因英国空袭而造成受损的船体部分开始修复,变形的右舷外侧轴被拉直,内侧轴则换成伯利恒钢铁制造并在6月交付的新品。

黎希留号主炮塔三座受损的炮管则是将同型舰让·巴尔号主炮塔上使用的炮管拆卸下来并取代之,而让·巴尔号最后一门炮管则于达尔格伦英语Dahlgren, Virginia射击场英语Naval Surface Warfare Center Dahlgren Division当试验品。[53]然而,黎希留号上的主炮弹药仍严重不足,这是因为在1943年3月最后一次补给时,黎希留号只带407发穿甲弹,比原先设计时预设832发携带量还要少,此时该舰无法从被占领的法国本土补给弹药,而美国海军战舰普遍非使用380公厘口径主炮,也无法补给炮弹给黎希留号。

最初主炮炮弹不足问题,预计以舰上使用的法制炮弹为样本,在美国生产930轮炮弹。新生产的炮弹为380公釐口径被帽半穿甲弹1943年型,炮弹长度1.882公尺、884公斤重,其内部设计类似于当时美国海军使用的356公釐英语14"/50 caliber gun炮弹;[56]但实战中,美制的MC420型火药粉末(也称作SPD火药,化学成分是99.5%硝化纤维、0.5%二苯胺,因此容易出现燃烧不完全而出现火药残渣阻塞燃烧室的情况)在射击时经常溅出至燃烧室,因而须经常清理,这使得炮塔须因清洁火药粉末而经常性停止作业。

152公釐副炮在这次改装时彻底检修,检查后确认美国海军布鲁克林号英语USS Brooklyn (CL-40)或其相似地轻巡洋舰所使用的炮弹适合给黎希留号上的152公釐副炮使用,这是因为这些美国巡洋舰所配备的是152公厘/47倍口径Mark 16型火炮。美国海军152公釐火炮使用的穿甲弹重58.8公斤,高爆弹则重48公斤,该炮弹在法国海军登记为152公釐OPf Mle 1943年型,用于水面反舰,而OEA Mle 1943年型用于防空。[56]

短程高射炮在改装中被大规模强化,14门波佛斯40公釐高射炮和48挺单装厄利孔20毫米机炮安装在舰上,取代原本37公釐半自动高射炮和13.2公釐霍奇克斯M1929重机枪。四分之一数量的波佛斯40公釐高射炮以4门为一组,在分成三组的情况下分别安装在后甲板以及围绕在前后船楼旁,另外2门则安装在第二炮座舷向位置。厄利孔20毫米单装机炮配置则以9挺为一组,分成2组并安装在前航空机机库上方与前甲板英语forecastle破浪器后方。剩馀的20毫米机炮分别安装在船艛建筑、以及第2座与第7座炮塔上。这种各个防空炮设置距离密集的美式配置,在提供弹药上较为便利。

黎希留号前船楼改装后只剩下两组射控系统 ,最上方的射控系统供防空高射炮使用,后船桅则被缩短。舰上另配备空中和水面警报雷达,SF型雷达可对海面进行监视,这种用于小型军舰的雷达安装于后船楼桅杆上,SA-2型雷达则用于空中监视,其雷达天线罩英语Radome安装于前船楼射控系统之上。[57][58]关于炮术射控雷达安装方案,因美国海军反对而未提供。[59]

该装后,其排水量增加3,000吨。在切萨皮克湾航海试验中最大航速可达30.2节后,改装工程于1943年10月10日宣布完成。[60][61]

欧洲海域

1943年10月14日,黎希留号驶往凯比尔港阿尔及尔,并加入英国地中海舰队英语Mediterranean Fleet。随著义大利的投降,投降的义大利舰队被扣留在大苦湖,而地中海海域已经被盟军掌控,不需要现代化战舰的战力。黎希留号接著前往斯卡帕湾,并在11月20日抵达该海域。在那里,黎希留号加入英国本土舰队,并随时监视留在挪威的大型德国军舰。由于黎希留号缺少炮术雷达,因而没有参与北角海战,在那场海战中,纳粹德国的主力舰沙恩霍斯特号于1943年12月26日被击沉。1944年初,黎希留号上安装英国制284 P4型炮术雷达。[62]随后在1944年2月10日至12日间,黎希留号参加挪威北部海岸的驿车喇叭行动(Operation Posthorn),掩护前往攻击德国海上运输线的英国本土舰队航空母舰群。[63]由于英国皇家海军调遣3艘乔治五世级战舰对付德国海军铁必制号战舰,黎希留号改为与纳尔逊号战舰参与诺曼地登陆行动中海上舰炮支援任务;但因该舰没有适用于攻击陆地目标的高爆弹,最后被指定加入在印度洋的英国远东舰队,以顶替正在进行改装的英国战舰。

英国远东舰队:印度洋海域

Thumb
黎希留号与萨拉托加号于印度洋并肩航行,其船员们在飞行甲板上远望黎希留号。萨拉托加号于1944年5月18日离开印度洋,前往太平洋。

1944年4月10日,黎希留号抵达锡兰亭可马里,并即时参与4月19日第65特混编队攻击沙璜座舱行动英语Operation Cockpit[64]泗水气窗行动)等任务。在调遣回可伦坡时,东南亚战区最高总司令路易斯·蒙巴顿前往视察该舰。[65][66]随后,黎希留号参与踏板行动(Operation Pedal),掩护空袭安达曼-尼科巴群岛布莱尔港的轰炸机群。[67]7月22日,黎希留号参与深红色行动英语Operation Crimson,前往攻击沙璜与苏门答腊[68]

在这次行动中,美国制的火药粉末其缺点一一显现,自5月初新任的舰长梅尔韦耶·迪维尼奥法语Gabriel Marie Jean Merveilleux du Vignaux决定接下来作战使用剩馀的SD21火药粉末。在实战时,穿甲弹确实有效地贯穿混凝土结构,然而最后没有爆炸,并在撞击地面后埋进地底。为解决此问题,最后决议从英国制造商订购专门设计的380公釐高爆弹,该炮弹在战后法国弹药库存登记为380公釐OEA 1945年型。[69]

黎希留号接下来与豪号英语HMS Howe (32)接替,并返回欧洲。在离开法国本土52个月后,黎希留号于1944年10月1日经由阿尔及尔抵达土伦,法国海军总参谋长安德烈·勒莫尼耶法语André Lemonnier (amiral)海军上将登舰欢迎黎希留号回来。[70]由于法国本土船坞多半在战时损毁,并还未整修完工,黎希留号于是在1944年10月10日航行到卡萨布兰卡,进行大修。在这段期间,黎希留号更换成新型英国制雷达,前船楼船桅设置Type 281 B型防空预警雷达,Type 285 P型射控雷达与另2组自动火力攻击装置(Auto barrage units, ABU)设置在第二指示器旁。新型美国制SG-1型水面监控雷达同时安装在前船楼船桅上,而原本在纽约安装较小型的SF型雷达移至司令塔顶上。舰上另装设FV1型干扰器,以便抵抗德国的弗里茨 X亨舍尔 Hs 293英语Henschel Hs 293滑翔炸弹,该类型炸弹曾在1943年9月炸沉义大利罗马号英语Italian battleship Roma (1940)战舰,并重创过英国厌战号战舰[69]

1945年1月,黎希留号前往直布罗陀整修,并重新加入英国东印度舰队对抗日本到战争结束为止。1945年3月20日,黎希留号返回亭可马里。[71]随后与东印度舰队第65特混编队于4月前往沙璜轰炸,并参与翻车鱼行动英语Operation Sunfish,驶往苏门答腊巴东炮击,欺骗敌方空军的空中攻击,实质上掩护包括盟军对南马来亚海岸空中侦察作业,以准备秋天登陆该地。当日本修复在卡尔尼科巴岛安达曼群岛上的军机场时,因其威胁到在缅甸作战的盟军西侧,黎希留号因而参与主教行动(Operation Bishop),向两岛实施沿岸射击。接下来在公爵行动中,黎希留号与坎伯兰号英语HMS Cumberland (57)重巡洋舰试图拦截前往补给安达曼群岛的羽黑号重巡洋舰,然而两舰在接触前,羽黑号就被第26号驱逐舰队击沉。[72]

1945年7月18日至8月10日间,因为在印度洋航行期间经常排放大量黑烟,黎希留号因而在德尔班针对锅炉进行大修[73]。8月18日,黎希留号经由迪亚哥·苏亚雷斯抵达亭可马里,而日本却在8月15日时就已经投降。[74]9月5日,黎希留号离开亭可马里,并参与泰德雷斯行动英语Operation Tiderace,驶往新加坡。[75]当黎希留号在9月9日航行在马六甲海峡航线时,于7:44时右舷遭水雷炸出17米(19码)裂缝,最后在9月11日中午才抵达新加坡。[76]

在停靠港口后,黎希留号舰长下船与菲利普·勒克莱尔将军一同参与9月12日板垣征四郎在新加坡对路易斯·蒙巴顿的投降典礼。

战后

Thumb
一具从黎希留号380厘米口径主炮拆卸下来的炮管,并展示在布雷斯特庞费勒河岸上。

日本投降后,在1945年最后4个月期间,黎希留号运送法国海军陆战枪兵英语Fusiliers Marins及武器补给至法属印度支那芽庄市。当黎希留号准备离开法属印度支那返回法国时,船员们收到来自印度支那的菲利普·勒克莱尔祝贺。[77][78]1945年12月29日,黎希留号准备返回法国本土,并在隔年2月11日抵达土伦

黎希留号在战后和平时期成为一艘经典战舰。训练时期与阿尔罗芒谢莱班号航空母舰英语French aircraft carrier Arromanches (R95)轮流交替作业,并在1946年访问葡萄牙[79],以及在1947年载著法国总统前往访问法属西非。[80]

1947年到1948年间,黎希留号成为法国干预舰队(Force d'Intervention)旗舰,该舰队由战舰黎希留号、巡洋舰、以及航空母舰阿尔罗芒谢莱班号组成,贾克乔札(Jaujard)中将担任该舰队指挥官。由于该舰的指挥室过于陈旧,无法胜任完成任务,因而在舰上配备一新的通讯中心和战情中心。[81]

在与英国东印度舰队舰炮射击时表明,黎希留号的主炮在发射时,同一座炮塔的两侧炮管因发射初始时间不一而导致炮散距离较大。为解决此问题,舰上的主炮炮管在1948年3月于瑟堡安装减速装置,当炮弹发射初始时间延迟60毫秒时,炮弹之间距离相当于50米(160英尺),使炮散距离比原本减少三分之二,这在1948年5月于凯比尔港测时已获得证明。[82]

装设在黎希留号上的100公釐口径高射炮,其射速与射控系统在1940年代末期急需升级,以因应新型战机袭击。1949年,一项用德制10.5公釐口径双联装SKC 33型防空炮或原让·巴尔号上的100公釐口径1945年型CAD替换黎希留号上1931年型CAD的提议被提出来。然而这些炮架都是双联装的,其重量约26.6或27吨,而原本的防空炮却只有约13吨重,为了保持战舰浮力,黎希留号可能需要改装以便适合更新至双联装防空炮。然而,由于当时经济限制,该计画被推迟。[83]

在1951年于土伦维护时,黎希留号上380公釐4主炮第二炮塔被移除,主要武器由第一炮塔取代,而第一炮塔的380公釐口径火炮其中三座也更换成最新的,这些更新的火炮在1940年前完成,原预计装置在让·巴尔号上,在纳粹德国占领下被拿去用在挪威与诺曼第海防工事上,还有一门被克虏伯移至德国梅彭英语Meppen火炮试验场进行测试。152公釐口径副炮轴向炮塔更新为加拿大制的新品。[84]

1952年的改装实验中,黎希留号最后一次使用380公釐口径火炮射击。黎希留号在实验后在土伦被指派为炮击训练船,并挂载著地中海军学校舰队的旗舰军旗。1954年,用于380公釐口径火炮的英制射控雷达被替换,新的雷达为法国建造的DBRC[d]10A型雷达,该雷达为训练用,并在1951年安装在让·巴尔号上。

1955年10月,让·巴尔号取代黎希留号成为海军学校南方舰队的旗舰。1956年1月30日,黎希留号在服役最后一段时间里,与让·巴尔号一同参与演习数小时,随后黎希留号停靠在布雷斯特港内。从1956年5月25日起,黎希留号在布雷斯特当作舰队训练用居住船,并于1958年转为后备役。1968年1月16日,黎希留号被更名为Q432号舰。1968年9月,黎希留号于义大利热那亚圣玛丽亚造船公司(Cantieri Navali Santa Maria)被拆解,其一门380公釐口径火炮于布雷斯特港展示。[85]

后世创作

  • 2019年12月1日,黎塞留做为八阶科研船登场于战舰世界的0.7.2的版本[86]

注解

注脚

参考书目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