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濑神社(日语:高瀬神社/たかせじんじゃ Takase-Jinja */?)是日本富山县南砺市高濑的一座神社[1],社格是式内小社、越中国一宫、国币小社和别表神社[2],主祭神是大国主命,配神为天活玉命和五十猛命[1],别当寺是高丽山神保寺和高丽山深法寺劝学院[3]。氏子数目方面,《府县乡社明治神社志料》记载为111户[4],《日本社寺大观》记载约100户[5],《式内社调查报告》记载为108户[6],神社本厅出版的《神社名鉴》记载为30,000户[2],氏子区域是砺波郡[6]。文化财方面,神社是日本遗产“诞生自一把寺社木匠之凿的木雕美术馆 井波”(宮大工の鑿一丁から生まれた木彫刻美術館・井波)的一部分[7],神社与其御旅所遗址同为南砺市指定史迹[8][9],社藏“御物石器等两件”则是南砺市指定有形文化财[10]。
位置与名称
神社位于砺波平原东南部,高清水断崖层山麓的冲积扇[6],地处小矢部川水系支流东大谷川(大门川[11][12])流域[13],以西约四公里处则是庄川[14],面向八乙女山、大寺山和赤祖父山等山群,神社东南面约800米处是高濑遗迹[13],加越能铁道在距离神社约300米处则曾经设有高濑神社站[2]。行政区划方面,神社原属越中国砺波郡、东砺波郡高濑村以及井波町,大字是高濑,原本的字为神子畑,地号是6639[6]。
根据《高濑神社志》和《越中乡土史》记载,不少文献基于《类聚国史》指神社最初名为气多神社,在天平13年(741年)越中国兼并能登国后,为了避免与羽咋郡的气多神社混淆而改称高濑神社。其后,在能登国于天平宝字元年(757年)从越中国独立后仍然沿用高濑作为神社名称。不过,上述两书均否定此说法,指出这纯粹是《类聚国史》造假,神社自古便称作高濑[15][16]。
作为神社名称的高濑分别有Takase(タカセ)和Takaseno(タカセノ)两种训读,一般以前者为主,《延喜式》武田本、《新订增补国史大系》和《式内社调查报告》则采用后者。在近世时,神社也有高丽权现(かうらい權現)、高濑权现、高丽明神或高濑大明神等称呼。根据《越中志征》的说法,高丽权现的称呼是源于将高濑音读而来,从而指出神社起源自高丽[6][3],另一方面《越中国式内等旧社记》则指高丽是高濑的笔误[17]。
历史
根据神社官方说法,神社创建于神代或景行天皇11年(81年),当时大国主命亲自在此地祭祀守护神,在平定此地后将自己的灵魂作为国魂神安置于此,随后便返回出云国。不过根据宫永正运撰写的《越之下草》记载,来自高丽的神明在7月14日抵达此地,并且在河边清洗其足袋后将河流命名为旅川,在河边稍作休息后动身前往高濑,期间虽然突然下雨,但是神明依然冒雨前行,该地也因此得名为雨潜野村(现南砺市雨潜)。其后,神明每年以该处为御旅所,在该处称为宫守后,御旅所的遗迹如今则见于江田村(现南砺市江田)领。《越中志征》则指神明最初休息的地方便是江田村的宫地,其后成为御旅所,作为神社的神地附近一带则称作宫田岛[6][18]。
根据《类聚国史》和《三州志来因概览》记载,在天武天皇9年(680年)4月,神社由于发生蝗灾,因此通过敕使获奉纳200屯,相当于400斤的绵花[注 1][1]。根据《续日本纪》宝龟11年12月14日(781年1月13日)条记载,神社以“高濑神”的名义叙从五位下神阶,其后按《日本纪略》记载于延历14年8月18日(795年10月5日)升至从五位上。承和7年9月29日(840年10月27日),按《续日本后纪》记载,神社升至从四位上。仁寿4年3月7日(854年4月7日),根据《日本文德天皇实录》记载,神社升至从三位。齐衡元年12月27日(855年1月19日),神社的祢宜和祝获准拿笏。天安3年正月27日(859年3月5日),按《日本三代实录》记载,神社升至正三位[6]。根据《再建记》,神社在贞观3年(861年)获授予勋一等[1]。根据《府县乡社明治神社志料》,神社在宽平9年12月2日(897年12月29日)升至从二位,永保元年(1081年)升至正二位,治承4年(1180年)升至从一位,元历2年(1185年)升至正一位[4][注 2]。
康和5年6月10日(1103年7月15日),根据《朝野群载》记载,神祇官就堀河天皇的健康状况进行占卜,在越中国内的神社中,高濑神与林神[注 3]、鹈坂神、白鸟神[注 4]和速川神[注 5]的社司均被处以中祓[6]。根据收录于《东大寺文书》内,康永2年(1343年,兴国4年)8月的《高瀬庄纳帐》记载,东大寺领高濑庄将年贡中的一百两给予神社的神官和社僧,与此同时根据同样收录于《东大寺文书》内,翌年2月的《高濑庄田地目录》记载,高濑庄的除田内的神田33町(约0.33平方公里)推测属于神社[18]。
根据收录于《加越能寺社由来》下卷内,社家八兵卫在贞享2年(1685年)撰写的《由来书上》记载,神社自古便有大量社僧,山号是高丽山,寺号为神保寺,社僧在经历乱世后均已离去。《越山下草》则指在两部神道中,神社称为高丽山深法寺劝学院,有真言寺约三百坊,在北条时赖巡回诸国时,经过当地时,对于社僧破戒奢侈之举感到气愤,便派佐野源左卫门手刃一众破戒僧,大量寺院也同时遭到破坏。永禄年间(1558年至1570年),上杉谦信进军越中时,剩馀的寺社也毁于战火。文明年间(1469年至1487年),本愿寺莲如开始在越中传教后,福光城主石黑氏被一向宗信徒消灭,领地也遭到押领,神官和郡民也逐渐改宗至净土真宗,神社也因此开始衰退,劝学院的僧人明空也改宗至净土真宗,寺号改为光源寺,其弟子明全则居于劝学院遗迹处的草庵,直至天正年间(1573年至1592年)),最终由于无人归依而拆除。安永年间(1772年至1781年),庄下(现富山县砺波市大门、矢木、坪内、高道和宫村)、山见(现南砺市山见)、高濑、井口(现南砺市井口)、能美(现南砺市能美)、山田(现南砺市山田)、石黑(现南砺市和泉、松木、八幡、中之江、法林寺、川西和间谷新的全域、桐木和游部的一部分)和院林(现南砺市梅岛)的居民同心协力下,神社才得已重建[6][18][19][11]。
文政8年(1825年)6月,神社获因幡若樱藩前藩主松平冠山奉纳版物。天保10年(1839年)3月,神社举行御迁宫祭,其后神社的修理费用开始由郡内负担。明治3年(1870年)7月,神社在金泽藩的祈年谷祭中获奉币。1884年4月,神社获奉币,其后每年奉币使均会到访神社。1903年6月,富山县知事李家隆介参拜神社。1923年8月26日,富山县知事伊藤喜八郎作为敕使到访神社。翌年7月,贞明皇后向神社献上《神明之路》(神ながらの道)。1928年昭和天皇即位时,1941年日本对英美宣战以及1945年日本投降时均有敕使到访神社[1]。
社格
神社的社格分别是式内小社、越中国一宫、国币小社和别表神社[2]。根据《延喜式神名帐》,神社是在砺波郡内的七座神社中排第一位[13]。一宫方面,根据在镰仓时代编撰而成的《类聚既验抄》记载,神社以高濑大明神的名义获视为越中国的一宫,《中世诸国一宫制的基础研究》指这是神社作为一宫在文献上首次有记载[3],成书于室町时代后期的《大日本国一宫记》则将高濑神社与气多神社混为一谈的前题下视为一宫[18]。《神道事典》认为这两座神社均称为一宫是由于越中国的国府在平安时代末期从射水郡转移至砺波郡所致[20]。其他称为越中国一宫的尚有射水神社和雄山神社[6]。
1873年8月,神社获指定为县社[1],1907年3月12日获指定为神馔币帛料供进社[4],1923年6月16日升至国币小社[1],1948年9月30日,神社本厅制定“干部和职员去留相关规定”(役職員進退に関する規程,《规程第15号》),神社列于其中第五条提到的“记载于别表的神社”(別表に掲げる神社)之内,即别表神社[21]。
祭神
神社的主祭神是大国主命(大己贵命),配神为天活玉命和五十猛命,末社有神明宫、风宫、稻荷社以及从太宰府天满宫劝请而来的天满宫,祭神分别是天照大神、级长户边命、宇迦之御魂神和菅原道真,功灵殿则供奉在甲午战争、日俄战争至大东亚战争期间,南砺市、砺波市、小矢部市和高冈市出身的战死者以及在当地开拓有功者,总共6,400人[1][22][23]。另一方面,根据《延喜式神名帐头注》、《神祇宝典》和《特选神名牒》记载,神社的祭神只有大己贵命,《越中国式内等旧社记》和《神名帐考证》记载只有五十猛命,《神祇拾要》和《三州地理志稿》记载只有天活玉命,《越中式内并式外之觉》则记载是素戋呜尊和五十猛命。大己贵命、天活玉命和五十猛命的三神说则见于《神社核录》、《越中宝鉴》和《越中志征》等文献。对此,《式内社调查报告》认为这是由于社家八兵卫编撰的《由来书上》指出神社建立者不明而造成,并且推测神社最初的祭神其实就是与地名一致,守护当地的高濑神[6]。
境内
根据1865年6月的《高濑神社明细》记载,神社境内面积达1157坪(约3824.79平方米),升至国币小社时是约3000坪(约9917.36平方米)[6],《日本社寺大观》记载为3356坪(约11094.21平方米)[5],《神社名鉴》指是5000坪(约16528.93平方米)[2],《式内社调查报告》则主张是约7000坪(约23140.5平方米)。神社朝南而建,社殿和社务所在1942年开始改建,其中本殿在1947年完工[6],占地9坪(约29.75平方米)[2],为流造,正面宽4间2尺(约7.88米),长3间(约5.45米)。币殿和拜殿在1948年完工,其中币殿是正面宽4间(约7.27米),长6间3尺(约11.82米),两旁各有一社殿,均是正面宽1间4尺(约3.03米),长4间(约7.27米),拜殿则为入母屋造,铜板屋顶,正面宽(约13.33米),长4间(约7.27米)。1965年,社务所在朝拜殿方向的左前方处建成[6]。1987年,唐破风的向拜殿建成[22]。
社殿左方建有功灵殿,本殿为流造,正面宽1间1尺(约2.12米),长1间3尺(约2.73米),原为天保7年(1836年)建成的本殿,其后在1949年移至此地重建,拜殿则建于1951年。1970年,伊势神宫的外宫的手水舍移至神社重建,为神明造,正面宽4间(约7.27米),长1间4尺(约3.03米),铜板屋顶,内有以只见川上流的石头制成的水钵。此外,境内尚有在1978年从伏见稻荷大社劝请而来的高濑稻荷社、基于传说因幡之白兔而制的抚兔(なでうさぎ)、《君之代》中提到的细石、茶筅冢、由岩川毅在1984年11月寄进的宝物殿以及GOLDWIN创办人西田东作为了庆祝昭和天皇在位60年,而在1985年寄进的大鸟居等建筑物[6][22]。
神职
根据神社官方说法,神社最初的宫司是中臣家成,其子中臣御成在就任砺波的郡司后由于公事繁忙,无法兼顾宫司的职务,因此在仁寿2年11月7日(852年12月21日)任命奈良的藤井家第14代秀方为宫司,藤井家的祖先相传是天智天皇次子施基亲王。到第48代秀俊时期,藤井家组织百姓对抗莲沼城主越中守护代游佐氏的代官,为北陆道最早的土一揆。文明13年(1481年),神社在越中一向一揆时期毁于战火后,藤井家避难至东西原村(现南砺市东西原[11]),其后越过雄神川再逃进五箇山[24][25][26]。
根据《高濑神社明细》记载,当时神官转移至雄神神社,藤井家直到第67代秀直时仍然居于该处,雄神神社本身也是高濑神社的兼务社,在高濑神社南面的字大宫司则相传是藤井家原本的住处[6]。1995年9月,当地的有志者提出替秀直建立显彰碑,并且成功邀请井波町长清都邦夫担任发起人代表。翌年3月7日,众人决议制作纪念册和兴建铜像,纪念册由秀直的女婿,任职于报社的藤村克明策划,铜像则由日本美术展览会评议员横山丰介负责[24]。
祭事
月次祭(每月1日和13日) | |||||||
1月1日 1月3日 1月25日 |
元旦祭 元始祭 天神祭 |
4月3日 4月10日 4月29日 |
神武天皇祭 春季祭(大祭) 昭和祭 |
7月7日 海之日前的星期日 土用的第三天 |
七夕祭 玩偶感谢祭 除热祭 |
10月第一个星期日 10月17日 |
村祭 神尝奉祝祭 |
2月3日 2月11日 2月17日 2月23日 |
节分祭 纪元节祭 祈年祭(大祭) 天长节祭 |
5月 | — | 8月16日 | 中礼祭 | 11月3日 11月13日 11月15日 11月23日 |
明治节祭 神明宫例祭 七五三祝祭 新尝祭 |
3月8日 春分 |
镇火祭 春季皇灵祭 |
6月10日 6月19日 6月30日 |
祈年谷祭(大祭) 风宫例祭(6月19日) 稻荷社例祭、夏越之大祓 |
9月13日 秋分 |
例祭(大祭) 秋季皇灵祭 |
12月31日 | 师走之大祓 除夜祭 |
在4月10日举行的春季祭时,由年龄差不多相当于小学三年级生表演舞狮,囃子为神乐,为春祭独有的仪式。其后,举行直会式,让氏子与神明一同用膳,由于数字15有心想事成的意思,因此能够参与此仪式的氏子也仅限15名,直会的膳食也全部以盐代替酱油来调味。直会式上,在众人入席后奏上祝词,随后便开始用膳。仅接是巡杯,只有一名巫女的时候,各人各自拍一下手后接过酒杯,在饮用后给下一位时再拍一下手,最后一位则将酒杯给斋主后拍一下手,两名巫女的时候则是各人各自拍一下手后,从巫女所持的三宝处接过酒杯,饮用后放回去再拍一下手。其后,众人各自以自己的酒杯喝酒,巫女则负责伺候。在奏上直会结束的祝词后,转移至第二直会场[28]。
6月10日举行的祈年谷祭源于当地古时蝗虫肆虐,为此便点燃松树的根作为诱蛾灯,从而驱赶蝗虫。虽然一度中止,但是在1886年起再次举行,当时的做法是分发神火的火苗至郡内各村,点火时以打火石或铁等来取火,后来不再分发火苗,改为以神舆带著神火巡游郡内[28]。2022年,神舆巡游了南砺农业协同组合、福光农业协同组合、稻叶农业协同组合和砺波野农业协同组合,并且由两名巫女奉纳浦安之舞,责任役员奉上玉串,神火则以柴来点燃[29]。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