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武装部队(英语:Malaysian Armed Forces(MAF);马来语:Angkatan Tentera Malaysia(ATM)
اڠكتن تنترا مليسيا)扮演的角色是保卫马来西亚国土完整和主权独立,随时应付一切可能发生的威胁;在国家内部发生动乱时维持公共秩序;发生自然灾害的时候给予援助。同时也参于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的维和行动。马来西亚在全球军事综合力量排名中排名第44名。
马来西亚武装部队 Angkatan Tentera Malaysia اڠكتن تنترا مليسيا | |
---|---|
建立 | 1933年3月1日 |
军事部门 | 马来西亚陆军 马来西亚皇家海军 马来西亚皇家空军 |
总司令部 | 马来西亚吉隆坡国防部 |
领导 | |
三军统帅 | 苏丹依布拉欣·依斯迈 |
总理 | 安华·依布拉欣 |
国防部长 | 卡立诺丁 |
总参谋长 | 莫哈末阿都拉曼陆军上将 |
军力 | |
服役年龄 | 18岁 |
可用人数 | 15,919,573,18-49岁(2023年) |
适合服役人数 | 13,209,858,18-49岁(2023年) |
每年可征兵数 | 541,943(2023年) |
现役人数 | 110,000[1] |
备役人数 | 296,300 |
军费 | |
预算 | 177.4亿令吉(约合39.2亿美元,2023年) |
工业 | |
本国供应商 |
|
外国供应商 | |
相关 | |
历史 | 第二次世界大战 马来亚紧急状态 五一三事件 (马来西亚) 马来亚共产党叛乱 (1968年-1989年) 印尼-马来西亚对抗 砂拉越共产主义叛乱 摩加迪沙之战 2013年拿笃冲突 2019冠状病毒病马来西亚行动管制令 |
军阶 | 马来西亚武装部队军衔 |
马来西亚武装部队细分为以下三个分支:
编制
马来西亚武装部队是由最高元首所委任的总司令所领导,总司令的军阶为上将,他通过麾下的各司令部(JPP;Jawatankuasa Panglima-panglima)指挥和管理武装部队的运作。目前马来西亚武装部队的总司令是丹斯里莫哈末阿都拉曼上将(马来语:Jeneral Tan Sri Datuk Seri Mohammad bin Ab Rahman;英语:General Tan Sri Datuk Seri bin Mohammad Ab Rahman)。
总司令(PAT) (Panglima Angkatan Tentera) | |||||||||||||||||||||||||||
防卫情报组(BSPP) (Bahagian Staf Perisikan Pertahanan) | 武装部队司令部(MK ATM) (Markas Angkatan Tentera Malaysia) | ||||||||||||||||||||||||||
陆军司令部(MK TD) (Markas Tentera Darat) | 海军司令部(MK TL) (Markas Tentera Laut) | 空军司令部(MK TU) (Markas Tentera Udara) | |||||||||||||||||||||||||
武装部队司令部(MK ATM;Markas Angkatan Tentera Malaysia)是由军阶为中将的将领所领导,他负责拟定草案、监督军事任务和协调三支部队的运作并直接向总司令进行报告,司令部分为若干办事处:
- J1 - 秘书处(Sekretariat)
- J2 - 军人事务处(Perkhidmatan Anggota)
- J3 - 防卫演习和行动处(Bahagian Operasi dan Latihan Pertahanan)
- J4 - 防卫补给处(Bahagian Logisti Pertahanan)
- J5 - 防卫策划处(Bahagian Perancangan Pertahanan)
- J6 - 电子防卫和通讯处(Bahagian Komunikasi dan Elektronik Pertahanan)
- J7 - 公共事务处(Bahagian Hal Ehwal Awam)
- J8 - 后备部队处(Bahagian Pasukan Simpanan Angkatan Tentera)
- J9 - 卫生处(Bahagian Perkhimatan Kesihatan)
马来西亚陆军军衔
* 在战时使用
|
马来西亚皇家海军军衔
* 在战时使用
|
马来西亚皇家空军军衔
* 在战时使用 |
历史
早在英殖民政府统治马来亚半岛期间,马来亚军队就已经包含了三个主要的分支,随着马来西亚联合邦的成立和新加坡的独立,三个分支在这段时间内经过了几次的重组和改革,但陆海空三军的编制基本上是不改变的。
马来西亚陆军的前身是成立于1933年3月1日的马来志愿兵团(英语:First Experimental Malay Company;马来语:Skuad Percubaan Rejimen Askar Melayu),1938年3月1日,志愿军团被提升为马来第一军团(英语:First Battilion Malay Regiment;马来语:Batalion Pertama Rejimen Askar Melayu),并在1941年12月1日(二战前夕)成立了马来第二军团(英语:Second Battilion Malay Regiment;马来语:Batalion Kedua Rejimen Askar Melayu)。战后不久,马来亚半岛陷入紧急状态,陆军部队的规模扩大至7个军团。1952年9月1日,第一支联邦装甲兵团(英语:Federation Reconnaissance Squadron;马来语:Skuadron Kereta Perisai Persekutuan)成立。独立以后,陆军部队开始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
马来西亚皇家海军的前身是在1934年4月27日成立于新加坡的海峡殖民地后备志愿军(英语:Straits Settlement Volunteer Reserve Force;马来语:Pasukan Simpanan Sukarela Tentera Laut Negeri-negeri Selat)。二战期间,英殖民政府在槟城成立分队并改名为马来亚皇家志愿海军(英语:Malay Section of The Royal Navy;马来语:Pasukan Sukarela Tentera Laut Diraja Malaya)。二战以后,由于资金缺乏,马来亚海军部队曾一度被解散;在紧急状态时期,海军部队又恢复运作。1952年,马来亚海军被英女皇伊丽莎白二世授于马来亚皇家海军(英语:Royal Malayan Navy;马来语:Tentera Laut Diraja Malaya)的名号。独立以后,海军部队把基地由新加坡岛迁移至马来亚半岛,并在1963年9月16日改名为马来西亚皇家海军。
马来西亚皇家空军的前身是成立于1936年的海峡殖民地志愿空军部队(英语:Malayan Auxiliary Air Force;马来语:Pasukan Sukarela Tentera Udara Negeri-negeri Selat);二战期间,部队改名为马来亚后备空军部队(马来语:Pasukan Simpanan Tentera Udara Malaya)。战后,空军部队曾一度被解散,但在1958年6月2日由国会通过空军法令(英语:Air Force Ordinance)恢复运作,重新运作的空军部队被名为马来亚皇家空军(英语:Royal Malayan Air Force)。1963年9月16日,空军部队又易名为马来西亚皇家空军(英语:Royal Malaysian Air Force)。
战备任务
马来西亚武装部队主要是驻守在马来西亚边界,特别是于紧急状态时期对抗游移在马泰边界的马共游击部队、防止菲律宾南部的叛乱组织入境以及消灭在马六甲海峡上进行攫夺活动的海盗。在国际上,马来西亚武装部队的主要工作是参于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的维和行动,目前已经有18名武装部队军人在维和行动中丧生。
马来西亚国土近代曾遭受的侵略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日本由马泰边界侵入马来亚半岛(当时的马来亚半岛在英国的殖民统治之下分为海峡殖民地、马来联邦和马来属邦三个区域)以及苏加诺任印尼总统时发生的印马对抗事件。
- 首次紧急状态(1948年至1960年)
- 刚果维和行动(1960年至1962年)
- 1,947名军人组成的派遣部队加入联合国刚果行动,这个派遣部队被命名为马来西亚驻刚果特遣部队。
- 砂拉越共产主义叛乱(1963年至1990年)
- 马印对抗事件(1963年至1966年8月11日)
- 马共叛乱(1968年至1989年12月2日)
- 两伊边界(1988年8月至1991年2月)
- 在两伊战争结束后,参于联合国伊朗-伊拉克军事观察团的监督行动。
- 纳米比亚(1989年4月至1990年3月)
- 参于联合国过渡时期援助团监督纳米比亚举行的选举活动及独立过程。
- 西撒哈拉(1991年4月至今)
- 安哥拉(1991年6月至1995年2月)
- 参于联合国安哥拉核查团二期协助安哥拉内战双方达致停火协议。
- 伊科边界(1992年至2003年)
- 参于联合国伊拉克-科威特观察团监测伊科边界的非军事区,遏制侵犯边境行动。
- 柬埔寨(1992年至1993年)
- 参于柬埔寨过渡时期联合国权力机构成立临时政府联合国柬埔寨临时权力机构(联柬权力机构,英文: United Nations Transitional Authority in Cambodia)并协助举行选举和柬埔寨的国家重建。
-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1993年至1998年)
- 利比里亚(1993年至1997年)
- 3名官员参于联合国利比里亚观察团支援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及利比里亚过渡政府与内战各方达致和平协议。
- 索马里(1993年至1994年)
- 参于联合国索马里行动二期的人道主义援助行动。
- 莫桑比克(1993年至1995年)
- 参于联合国莫桑比克行动监督莫桑比克政府与莫桑比克全国抵抗运动和平协定的执行。
- 西巴丹岛绑架事件(2000年至2001年)
- 阿富汗战争(2001年)
- 菲律宾南部(2003年)
- 在菲律宾政府的允许之下,在菲律宾南部区域监视莫洛回教解放阵线的活动。
- 南亚海啸(2004年)
- 克什米尔大地震(2005年)
- 东帝汶冲突(2006年5月)
- 驻守东帝汶协助镇压当地发生的暴乱事件。
- 2006年黎巴嫩联合国维和任务(2006年至今)
- 长期驻守黎巴嫩执行维和任务。
- 2013年拿笃冲突(2013年)
- 马来西亚航空370号班机空难搜救任务(2014年3月7日至今)
- 马来西亚航空17号班机空难(2014年7月)
- 印尼亚洲航空8501号班机空难(2014年12月)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