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陆军士官学校,简称陆士、士官学校,为养成大日本帝国陆军现役兵科将校(日本的士官指军官,即将校)的教育机关。
![]() |
![]() |
该校于日本明治维新期间开办,前身是1868年8月开办的“京都军校”,于1874年正式成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陆军士官学校直接废止,原址作为美军的座间基地。该校原大讲堂成为二战后审判战犯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也是基地内至今唯一仍保存的日本士官学校建物。该校东京校地在今名刹浅草寺附近,但校在1945年战败后,被盟军名将麦克阿瑟视为日军二战军事设施已予拆除。
该校为著名的学校,其毕业生均是日本近代军队的骨干,陆军所有将校几乎都曾在该校接受培育。当时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员毕业后在皇军部队见习半年后,即可成为天皇任命大权委任之高等官:少尉六等奏任官[1]。在尚武的日本社会有极高的声望和影响力,也有许多皇族、华族人士选择进入该校就读,其影响力甚至超过当时的东京帝国大学。
先读两年陆军士官学校预科。然后分兵科,以少尉候补生身份(佩戴上等兵军衔)进入部队实习5个月(战时缩短为3个月)。部队实习结束晋升为军曹军衔,进入陆军士官学校本科或者陆军航空士官学校学习1年10个月(战时缩短为1年半)。本科毕业后,以见习士官身份(佩戴曹长军衔)回原部队实习数个月,实习结束后获得现役少尉的任命书。因此中学毕业生从入校到获得少尉军衔至少需要5年。
中国留学生在陆军士官学校就读留学生班,学制一年,单独开班授课。毕业后不能获得日军军籍军衔。中国留学生士官学校第10期毕业时间是1915年夏。日本学生的陆军士官学校第10期是1898年11月毕业。
陆军士官学校起源于1868年(明治元年)8月,在京都设立的军校,同年9月即迁至大阪,成为大阪军事学校。3年后,1871年(明治4年),大阪军校分为陆军学校和海军学校,陆军学校于12月7日迁至东京和田仓门外。1872年12月28日(明治5年),陆军学校设立了“士官学校”、“幼年学校”及“教导团”三个区块。
根据1874年11月2日(明治7年)大日本陆军学院条例[2],12月在东京市谷台开设日本陆军学院,1875年2月(明治8年)第一期学生入学,即所谓的陆军士官学校。早期的教育体制是采取法式的军官生徒制度,邀请法国陆军的教官前来指导。
学习时间因军事部门而异,步兵和骑兵最初是2年制,之后改为3年制。炮兵和工兵最初是3年,之后分别延长为4年和5年。炮兵和工兵在校学习时间很长,因此在校即可任命为少尉,又称为生徒少尉。但法式教育制度在第11期之后,即停止不再继续[3]。
在校生学习内容,一年级为几何、代数、力学、科学、化学、地球科学。二年级学习军事政治、军事艺术、城堡建设、铁路通信等。该教育体系特点是对于炮兵和工兵的长期教育,有利培养专业兵种,但不同于后来的学员制(德国陆军的学员制)。法式教育目标是直接培养军中的精英,受教者无需具备士兵或士官的经验,这对当时亟需现代化军官的日本而言,是有效的军事教育制度。
不过,成立之初的学生都是粗暴之人,远谈不上精英训练,在校的打架冲突不断,步兵部门许多学员的品行甚至为零分。尤其是2期与3期学员间的大规模冲突不断,甚至有学员在军法会中被开除学籍。
而且在菁英制度的训练下,学员缺乏行伍经验,毕业后即使成为军官,往往不能担任军中的领导工作,不少人在中途即选择退伍。特别是1886年第15号敕令《初中条例》颁布之前,日本普遍还没有成立新制中学,许多学员教育程度是连中学生的水准都没有。一直到《帝国大学令》和《初中条例》颁布之后,在1890年第25号敕令中,正式颁布采行德式的军事教育体制。
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学员不仅来自幼年学校的毕业生,还有经历过戊辰战争(王政复古过程中的皇军与幕府战争)的下士官,也进入学校受教。学校最大的特点,就是要接纳具有行伍经验的下士官,培养为军官干部。由于持续的干部培养,在皇军中,逐渐以陆军将校团为主轴,取代过去以长州蕃和萨摩蕃为中心的势力。
1887年(明治20年),陆军士官学校成为德式教育风格的学员制度。 1889 年(明治 22 年),新制第1期学生入学,学员来自陆军幼校或中学毕业生,在指定的部队中担任下士官,经过军事勤务适当的历练之后,方进入陆军士官学校。
中学毕业生于每年12月以一等兵入伍,次年6月晋升为上等兵。从陆军幼年学校毕业者,在中学毕业生成为上等兵的同时,也会同时晋升成为上等兵,之后在 8月成为下士,在12月成为中士。接著,在晋升为上士的同时,学员正式进入日本帝国陆军士官学校就读。从军校毕业后,毕业生将被提升为上士,并以见习军官的身份回到原部队。大约半年之后,在原部队将校团的推荐下,正式任命为少尉军官。
1896年5月(明治29年),日本制定陆军中央幼年学校条例和陆军地方幼年学校条例,在东京设立陆军中央幼年学校1所,另在东京、仙台、名古屋、大阪、广岛和熊本设立陆军地方幼年学校各1所。幼年学校毕业者会在当地的幼年学校学习3年,再进入中央幼年学校学习2年,有强烈的同窗情谊,因此陆军幼年学校的毕业生与一般高中毕业生逐渐出现强烈的差别意识。在新的学员体制下,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15期以后的学员大多来自中央幼年学校的毕业生。
1920年(大正9年),常规陆军中央幼年学校主课成为陆军士官学校预备课程,常规陆军士官学校成为陆军士官学校主修课程。
陆军士官学校预备课程的入学时间是每年的4月1日,两年后的3月毕业。就读预备学校时不授予军阶,但在毕业时授予军阶(上等兵)、兵科和指定部队。 4月开始在部队工作半年(晋升为下士),并于10月进入陆军士官学校本科,授予中士军衔,学习时间1年10个月,次年7月毕业,成为见习军官(军阶为上士)。 适用预备/主修课程体系之新系统,首届毕业生为37期的学员。
1937年,日本陆军学校本科更名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日本陆军预科学校更名为日本陆军预科士官学校。同年8月,日本陆军士官学校迁往神奈川座间,昭和天皇出席毕业典礼,赐名学校为相武台。同年10月1日,日本帝国陆军士官学校成立分校,以培养航空军官;次年(1938年) 12月,分校独立为日本陆军航空士官学校,1941年天皇赐名为修武台。一般情况下,飞行学员提前进入学校接受专业教育,入学前不需要参与一般部队的勤务历练。 1941年,陆军预科学校迁往埼玉县朝霞,天皇授命为振武台。
二战期间,1938年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学习期限缩短为1年8个月,1941年又再缩短为1年。1945年6月(昭和20年),第58届毕业生毕业,被任命为少尉,是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最后一届授予少尉。日本在二战战败后,陆军士官学校关闭,当时仍在校内的59期学员获得特别提早毕业资格。
1945年8月28日,日本内阁决定第60代成员无需笔试可转移到文部省所辖的学校,但当时的第一高等学校未接受指示,仍然进行学员的转移考试。[4]二战结束时,第61期学员是陆军预备士官学校的最后一期。
陆军士官学校在1937年搬迁往座间之前,东京市谷区营区成为陆军士官学校本部,之后学校搬迁往座间后,原地成为陆军预备士官学校本部。在1941年预备士官学校搬迁往埼玉县朝霞之后,该地曾做为日本陆军大臣办公室。目前日本防卫省成立有市谷纪念馆,向公众开放 [5]。
在神奈川座间营区,为驻日美军所使用,仍保留著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大礼堂。1978年,地面自卫队将座间陆军士官学校(相武台)的皇族房舍迁移,搬移至前预备士官学校(振武台)所在朝霞营区。[6]。
在埼玉县入间空军基地,日本陆军航空士官学校(修武台)本部做为修武台纪念馆;由于房舍老化,纪念馆于2005年关闭并拆除。但在2012年,重新修建陆军航空士官学校本部时代面貌的修武台纪念馆(包含修武台教育讲堂・航空历史资料馆修武台纪念馆),并对公众开放。该纪念馆以过往陆军航空队的史料为中心,成为今日日本航空自卫队教育设施的一部分。[7]
※士官学生任官一律以少尉任官,毕业的每个兵科有所差别。
晚清中国军事的积弱造成中国很多有识之士向国外学习先进的军事理念和技术。其中向日本派驻的留学生最多,对中国近代史影响也最大。一般学生先进入东京振武学校,其后再进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其中曾经于日本士官学校留学的中国人有[8]
第一期40人,1898年冬和1899年春到达日本,进入振武学校补习文化课和日语。1900年7月45名中国留学生从成城学校毕业,根据所选之科目分别进入日本近卫步兵第四联队、日本近卫野战炮兵联队、日本近卫骑兵联队、日本近卫工兵联队经历半年的入伍期实习。1900年12月40人进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十三期学习,1人在学习期间病逝外,其余39人1901年11月毕业。
第二期25人:1901年12月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十四期学习,1902年11月毕业。
第三期95人,1903年12月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十六期学习,1904年11月毕业。
第四期83人。从此开始单独编为中国留学生队。1906年12月-1908年5月在校学习。
58人。1907年7月至1908年11月
143人。1907年12月入学,1908年11月毕业。
55人。1908年11月至1910年5月
54人。1909年12月至1911年5月
37人。1910年12月入学,1911年11月因辛亥革命而退学
34人,1914年2月至1915年5月
19人,1914年12月至1916年5月
20人 1917年12月至1919年5月
18人,1920年10月至1922年7月
19人 1921年10月至1923年7月
22人 1922年11月至1923年7月
2人,1923年10月至1925年7月
4人,1924年10月至1926年7月
24人,1925年10月至1926年7月
79人 1926年10月至1928年7月
152人 1927年10月至1929年7月
94人 1928年10月至1930年7月
118人 1929年10月至1931年7月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