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上帝已死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虚无主义(英语:Nihilism,源自拉丁语nihil),指的是一系列哲学观点的集合,它拒绝承认某个人事物的存在意义,并且认为想证明它有意义的举动全是徒劳的[1][2],例如人类对客观、真理、知识、道德、价值观等概念的看法[3][4]。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21年3月13日) |
此条目可参照英语维基百科相应条目来扩充。 |
虚无主义分为很多个流派,每派的立场均不相同。虚无主义的支持者认为,正是因为虚无的本质,所以人们才没法对虚无主义统一意见,这恰恰证明人类的所有价值观都是毫无根据的,想理解所有的知识也是不可能的,某些生命的存在与否对我们的现实根本毫无影响[5][6]。支持虚无主义的学者可能认为它只是一个贴在各种不同哲学上的标签[7],或是一个由唯名论、怀疑主义和哲学悲观主义产生的独特历史概念,也可能来自基督教本身[8]。
现代欧美社会对虚无主义的理解,很大程度上源自于尼采的“虚无主义危机、上帝已死”说法,但尼采的思想只是虚无主义中的一个派别,他最终倡导的也不是虚无,而是“更高价值的破坏”和“对生命的反对”[9][5]。然而,早期的虚无主义可能更有选择性地否定社会、道德、政治和美学,不会全盘否定,只是挑选其中的某些领域来否定,即“反霸权思维”[10]。“虚无主义”这个术语有时又与“失范”的概念一起结合使用,以便解释“对人类和社会制度的绝望情绪”。虚无主义也被描述为在某些历史时期显著或构成某些历史时期。例如[11],尚·布希亚[12][13]和其他人将后现代性描述为虚无主义的时代[14]或思维方式。[15]。
同样,一些神学家和宗教人士表示,后现代性[16]和现代性的许多方面[17]透过否定宗教原则来代表虚无主义。然而,虚无主义被广泛归因于宗教和非宗教观点。[8]在普遍使用中,该术语通常是指存在虚无主义的形式,根据这种形式,生命没有内在价值、意义或目的。[18] 虚无主义中的其他突出立场包括拒绝所有规范和伦理观点(道德虚无主义),拒绝所有社会和政治制度(政治虚无主义,英语:Political nihilism),认为没有知识可以或确实存在的立场(认识论虚无主义,英语:Epistemological nihilism),以及许多形而上学立场断言非抽象对象不存在(形而上学虚无主义,英语:Metaphysical nihilism),复合对像不存在(分体虚无主义,英语:Mereological nihilism),甚至生命本身不存在。
英文“Nihilism”这个词最早来源于拉丁语中的“nihil”,意为“什么都没有”。牛津英语字典认为它于1817年进入英语词汇,而Alain Ray的Dictionnaire historique de la langue française(1995年修订版)认为它在1787年进入法语词汇,nihiliste最早于1761年使用;不过那时,指宗教意义上的异教徒。Ray同时认为1829年出现在俄语中的nigilizm,是由于这个词对于现代语言的浸透。
拉丁语中的不定代词nihil 由nihilum减缩而成。
虽然屠格涅夫使虚无主义这个词众所周知,但它是由弗里德里希·海因里希·雅各比首先引入哲学领域。雅各比想用这个词展现出理性主义特色,特别是康德的批判哲学。他认为所有的理性主义都可以减到虚无,这样我们应该试图去避免它,回归到某些信仰。
尼采晚期的作品主要是关于虚无主义的。《权力意志》的一卷,由尼采1883年到1888年的笔记精选组成。他将之命名为“欧洲虚无主义”并认为这是19世纪的主要问题。尼采将虚无主义定义为:使世界,特别是人类生存没有意义、目标、可以理解的真相和本质价值。
虽然后现代主义被一些人取笑为虚无主义,但就虚无主义者倾向于失败主义来说,它并不符合上述虚无主义的公式。后现代主义哲学家试图去寻找庆祝他所探索的形形色色独特的人类关系的力量和原因。怀疑论不必对道德概念的现实做出任何结论,他们也不用在没有可知事实的情况下讨论有关存在意义的问题。
在伦理中,“虚无主义者”或“虚无主义”是用来指彻底拒绝一切权威,道德,社会习惯的行为,或声言要这样做的人。或是通过拒绝一切既定的信仰,或是通过极端的相对主义或怀疑主义,虚无主义者认为那些对于权力的掌控都是无效的并应被对抗。在虚无主义者看来,道德价值的最终来源并非文化或理性,而是个体本身。
后现代主义思想将认识论及伦理体系推至极端的相对主义。这在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及德里达的作品中尤其明显。这些哲学家试图否认西方文明真理、意义、历史进程、人文主义理想以及启蒙运动所建立的基础。虽然原则上后现代主义被认为是虚无主义哲学,值得注意的是,虚无主义接受后现代主义的非难。虚无主义是对宇宙真理的宣称,这正是后现代主义所拒绝的。
有许多艺术运动如超现实主义、立体主义都被人们批评说有虚无主义嫌疑。另一些艺术运动如达达主义则公开将之奉为信条。广泛地说,现代艺术被认为是虚无主义的。正像在纳粹党的堕落艺术展上的作品一样,现代艺术通常有一种非表现性的本质。
达达主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首先被使用,这酝酿了后来从1916年持续到1923年的运动。达达主义者声称达达运动不是艺术运动而是反艺术运动。有时他们从别的作品中拿出部分将之拼接起来,很像是重拼诗(found poetry),这样他们削弱了艺术的含义与定义。其它时候,达达主义者关注审美趋向以求避免它,试图使他们的作品没有意义及审美价值。
虽然“虚无主义”这个词是近代历史的产物,它所代表的态度却不是。我们可以参见麦克白接近结尾处的著名篇章。麦克白虽没有谈论宇宙的崩塌或扩张,但他谈论的是更残忍、更与人相关的“死亡”。
在19世纪,俄国小说家屠格涅夫在他的小说《父与子》(1862年)中描写了俄国兴起的“多余人”的观点,这使得虚无主义名声鹄起。“多余人”多是上层社会的学生,他们对于改革主义者的慢步子已不抱幻想。这种崭新哲学的代表是德米特里·皮萨列夫,他主张改革实用主义并宣扬用暴力改革社会,他就是《父与子》中“巴扎洛夫”的原形,他对“巴扎洛夫”这个以他为原型的,同时是英雄与恶人的虚构形象十分满意。
自从虚无主义通过“巴扎洛夫”这个形象闻名后,这个词很快成为了嘲笑年轻的更为激进一代的万能词。这个词经常用来指一个其中的发言者没有道德意识,不相信真理、美和爱的群体或哲学(不管怎样发言者与他的听众不在乎社会准则)。
在左拉1885年的作品《萌芽》中,虚无主义者苏沃林组织了矿井工人暴动,造成了灾难性的场面,他戏剧化了虚无主义的危险。
加缪的作品一直探讨虚无主义。
在当代文学中,虚无主义主题可以在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