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玄洋社(日语:玄洋社/げんようしゃ Gen'yōsha)是日本已解散的政治团体,于1881年(明治14年)成立,1946年解散,以旧福冈藩(黑田藩)的藩士为中心,奉行泛亚主义,也是日本最早的右翼团体[1] 。与当时其他日本右翼团体相同,玄洋社认为必须对抗西方殖民主义,保卫国权。对外设想泛亚主义,支持亚洲各国独立,透过此泛亚洲结盟对抗西方国家。主要手段则是占领中国领土[2]。
1881年(明治14年),以旧福冈藩藩士为中心,杉山茂丸、头山满、箱田六辅、大原义刚、福本诚、内田良五郎(内田良平父)、进藤喜平太(进藤一马父)、月成功太郎、末永纯一郎、武井忍助、古贺壮兵卫、的野半介、月成勋、儿玉音松等人,创刊《福陵新报》,与吉田矶吉等“侠客”、《二六新报》主编铃木天眼关系匪浅。
战前、战间期,玄洋社在军部、官僚、财阀、政治界方面具备强大影响力。甲午战争、日俄战争、一战和二战等与日本相关的战争中,玄洋社参与了情报收集和地下工作。在泛亚主义的旗帜下,玄洋社支持亚洲各国的独立运动家,如中国的孙中山、朝鲜的金玉均、西方殖民地的泛伊斯兰主义者。然而,陈舜臣批评玄洋社过度夸大自身影响力,如在东学党之乱中扮演的角色。[3]
玄洋社社规,是“尊皇”、“爱国”、“固守民权”,亦是明治期想打破萨长藩阀、要求开设议会的政治力量之一。其形象成为了日本右翼团体的典型形象。然而,在议会开设之后,玄洋社反而与政府合作,转向干预选举。借此,对抗主张“民力休养・政费节减”、企图削减军事预算的议会,寻求政府与清国开战。
玄洋社为达目的,不惜发动恐怖攻击。
与玄洋社有关的著名事件是1889 年(明治 22 年)的大隈重信暗杀未遂案。时任外相的大隈重信试图修改幕末日本签署的不平等条约,以允许外国人当任法官的方式,收回领事裁判权,但此交换不能满足国内,引起反对,即外国人司法官任用问题。玄洋社的来岛恒喜,自杀炸弹攻击大隈。大隈在事件中失去了右腿,事后因明治政府方针改变,大隈去职,改正案受到推延。
玄洋社高举的“大亚洲主义”,据闻来自孙中山的神户演说。玄洋社庇护韩国亲日开化运动家金玉均、朴泳孝等,印度独立运动家博斯等人,运送军火给菲律宾的阿奎纳多,协助其与美国的独立战争。
1901年(明治34年),内田良平成立黑龙会,负责玄洋社的海外工作。许多日本的大陆浪人对抗清政府和随后的军阀政府,支持孙中山的革命。
昭和时代,与玄洋社关系匪浅的中野正刚,主张大日本帝国宪法也推行至殖民地的台湾与朝鲜,让内地与殖民地在法律上平等,即内地延长。另一方面,与头山满关系密切的苇津耕次郎等人则认为在韩国具备自我治理的能力之后,应放手让韩国独立。日后,苇津亦反对关东军对满州国的政治指导。
1887年8月(明治 20 年)创刊《福陵新报》。1898年,更名为《九州日报》。1942年,随著报禁,与《福冈日日新闻》合并至《西日本新闻》。
邻接福冈市中央区舞鹤玄洋社遗迹的“玄洋大楼”内,曾有收集玄洋社相关资料的玄洋社纪念馆。1978年11月开馆,2008年5月下旬闭馆,资料寄托福冈市博物馆[4] 。
玄洋大楼日后遭拆除,NTT DoCoMo舞鹤大楼一角设置纪念碑。[5]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