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宗桥,即“沙河北大桥”,俗称“沙河桥”,位于北京市昌平区中心以南10公里、沙河镇以北0.5公里的巩华城旁边,跨北沙河(温榆河),和横跨南沙河的“安济桥”(沙河南大桥)相对,两桥相距2.5公里。[1]
简介
明朝迁都北京之后,在天寿山建陵,即明十三陵,并且先后在明朝正统十二年(1447年)拆除南、北沙河水上的木桥,改建石桥,北边称“朝宗桥”,南边称“安济桥”。朝宗桥是北京通往明十三陵的大型石桥,也是北京通往塞北的交通要道,是明朝帝后、大臣谒陵、北巡的必经之道。朝宗桥与卢沟桥、永通桥(俗称八里桥)并称“拱卫京师三大桥梁”。[1][2]
朝宗桥下的北沙河发源自昌平区关沟山上,沙河的下游称为温榆河,汇入海河后流入渤海。北沙河又有南沙河、东沙河两个支流。旧时,每逢暴雨季节,洪水泛滥,辽金时期沙河上的木桥经常被洪水冲垮,交通阻断。南沙河与北沙河交汇处有沙河镇,明朝称“沙河店”,清朝改称“沙河镇”。明朝正统年间,拨专款兴建石拱桥,《日下旧闻考》记载:“安济、朝宗,二桥皆正统十二年命工部右侍郎王永寿建。”由此建成安济桥、朝宗桥,两桥当时是“拱卫京师五大桥”之一。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炮击朝宗桥,炮击痕迹留存至今。后来,安济桥由于年久失修,结构损坏,兴建高速公路(如今为京藏高速公路)时遭到拆除,原址兴建了钢筋水泥大桥。朝宗桥则保留至今,坚固如初。高速公路建在朝宗桥东侧,高速公路西侧的辅路仍在使用朝宗桥。明朝、清朝、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朝宗桥先后多次获得修缮。[2]
2012年1月,昌平区文化委员会工作人员在巡视中发现朝宗桥的一块石栏板、一块石柱、两块柱头散落,便将这4个散落的石构件回收保管,准备在今后的修缮中归回原位。[3]2012年4月,两辆大货车在京藏高速公路西侧辅路北运河北侧发生追尾,事故前方20米便是仍为京藏高速公路西侧辅路使用的朝宗桥。[4]
朝宗桥是一座七孔石桥,全长130米,宽13.3米,中间高7.5米,采用七孔联拱结构,此桥两侧有石栏柱53对。朝宗桥旁边不远处为巩华城,是明朝皇帝行宫和驻兵之所,用来拱卫京师的北面咽喉。朝宗桥北端东侧立有明朝万历四年(1576年)立的螭首方座汉白玉石碑一座,宽1.1米,通高4.08米,厚0.39米,碑额正面及背面均为篆书“大明”二字,碑身刻有大字“朝宗桥”。[2][1]朝宗桥是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1]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