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氦-4的原子核;由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组成的放射性粒子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α粒子(英语:Alpha particle),也被称作α射线或α辐射,是由两个质子及两个中子组成的粒子,其与氦-4的原子核相同。它以第一个希腊字母α命名,可以写作α或α2+,通常在α衰变中产生。因为α粒子与氦原子核相同,有时也会写成He2+
或4
2He2+
以代表+2价(失去两个电子)的氦离子。当α粒子从环境中得到电子,它就会变成一般(电中性)的氦原子4
2He。
α粒子的自旋为0。由于标准α放射性衰变的机制,α粒子一般会有大约5 MeV的动能以及相当于4%光速的速度。(见下方“#能量与吸收”)。它是具高游离性的粒子辐射,通常(当其由放射性α衰变产生时)有较小的穿透深度(可以被数公分的大气层,或人类皮肤阻挡)。
然而,由三元分裂产生的所谓长射程α粒子能量及穿透深度都是原本的三倍。比起核分裂过程所产生的氦原子核,组成10~12%宇宙射线的氦原子核通常也有较大的能量,能够穿透人体及数公尺的固体屏障,而少部分由粒子加速器制造的高能氦原子核也具有相同的能量。
有些科学作家会把“双游离氦原子核(He2+
)”和“α粒子”当作相同的术语,但这个命名法并非定义良好。和β、γ粒子/射线一样,粒子的名字都隐含了它的制造过程及所含能量,但这些都没有被严格地应用。[3] 因此,当所指的是恒星的核融合反应(例如3氦过程),甚至是宇宙射线的一部分时,"α粒子"可以适当地作为术语使用,比α衰变所产生的还要高能的α是一种不常发生的核分裂-三元分裂的常见产物。然而,由粒子加速器(回旋加速器、同步加速器等)所制造的氦原子核比较不能够被称为“α粒子”。
α粒子广为人知的来源为重原子(>106 u)的α衰变。当原子在α衰变中放出α粒子,原子的质量数会因为失去α粒子的四个核子而减少四,原子序会因为失去两个质子而减少二,该原子会变成新的元素。例如:铀衰变成钍、镭衰变成氡即为这类由α衰变进行的核转换。
α粒子容易从所有具高放射性的原子放出,如铀、钍、锕、镭以及超铀元素。与其他衰变不同的是,α衰变必须要有一个最小的原子核以完成这一过程。迄今为止发现能够协助此过程的最小原子核为铍-8以及碲元素中最轻的核素,其质量数介于104到109之间。α衰变有时会把原子核留在激发态,而原子核会放出γ射线以释出多馀的能量。
和β衰变相比,α衰变中包含的基本交互作用是电磁力与核力的平衡。带正电的原子核与α粒子之间的库仑静电力[2]促使α衰变发生,而核力则会抑制它发生。在古典物理学中,α粒子并没有足够的能量脱离原子核内部强力形成的位能井。
然而,量子穿隧效应使α粒子能够在能量不足的情况克服核力。物质波的性质允许α粒子在距离原子核较远的区域停留,此时电磁力能够抵销核力。因此α粒子能够逃脱。
核分裂过程中若发生相对稀有(数百分之一)的三元分裂,会产生特别高能的α粒子。在此过程中,比起一般过程的两个,它会生成三个高能粒子,其中最小的粒子有90%的机率为α粒子,由于此类α粒子的能量高达16 MeV,它们被称为长射程α粒子,能量比起α衰变产生的α粒子还高出许多。中子诱发核分裂(发生在核反应炉的核反应)或是可裂变物质及可裂变锕系元素的核素(也就是可进行核分裂的重原子)进行自发核分裂(一种放射性衰变)时都可能发生三元分裂。无论是诱发或自发分裂,较重的原子核使长射程α粒子能够有比起α衰变产生的α粒子有更高的能量。
氦原子核可能参与星体的核反应,历史上我们偶尔会将其视为α反应(参见3氦过程)。
组成宇宙射线10~12%的超高能氦原子核有时会被当成α粒子,宇宙射线生成的机制目前仍争论不休。
α衰变放出的α粒子的能量有少部分和放射过程的半衰期有关,盖格-纳托法则表明半衰期时间在位数上的差异对能量的影响小于50%。
放出的α粒子所拥有的能量不同,虽然较大的原子核会放出较高能量的α粒子,但大部分α粒子的能量会介于3~7 MeV (兆电子伏特),其上下限对应到放射半衰期极短和极长的核素放出的α粒子。能量与波长的关系使其可以用α光谱测定法识别特定核种。
拥有5 MeV 动能的典型α粒子其速度为15,000 km/s,相当于光速的5%。对单一粒子来说这个能量相当高,但高质量代表它比起其他辐射(例如β粒子、中子辐射)来说速度较小[注 1]
因为它的带电及质量,α粒子可以轻易地被材料吸收,它也只能在空气中移动数公分,它可以被卫生纸或人类的皮肤吸收,通常可以穿透皮肤40微米,相当于数个细胞的深度。
由于α粒子的吸收范围短且无法穿透皮肤表层,除非直接摄入或吸入会放射α粒子的物质,否则α粒子一般不会对生命造成危害。[5]因为其高质量及强吸收,若放出α粒子的放射性同位素进入人体(吞入、摄入或注射,1950年前二氧化钍悬浮液曾被当作X光的显影剂使用),它是游离辐射中游离性最强、最具破坏性的,可能引起任何种类的辐射中毒。估计同剂量α粒子对染色体的影响比β、γ辐射高出10到1000倍,平均为20倍。一项关于内暴露在钸和铀的α辐射,与欧洲核工人的有关研究发现,当相对生物效应为20时,其致癌率(以肺癌为例)与外部暴露在γ辐射一样。也就是说,摄入一单位的α粒子,其危险性与暴露在20单位的γ辐射相同。[6]强α放射物钋-210(1 mg的210Po每秒放出的α粒子与4.215 g的226Ra相同)被怀疑与肺癌和膀胱癌有关(烟草的成分之一)。[7]钋-210曾被用来杀死俄罗斯反政府人士,2006年被用于毒害前俄罗斯联邦调查局中校亚历山大·瓦尔杰洛维奇·利特维年科。[8]
α粒子放射性同位素被吞入时,它的危险度会远胜于预计的半衰期与衰变速率,因为其高相对生物效应会对生物造成伤害。比起同等活性的β或γ放射性同位素,α粒子的危险性在平均上高出20倍,若摄入α放射物则会提高到1000倍。[9]
在1899年,物理学家拉赛福(在加拿大蒙特娄的麦基尔大学工作)与维拉尔(在巴黎工作)以穿透性与在磁场中的偏折把辐射分类成三种,拉赛福将其命名为α、β与γ。[10]拉赛福将α定义为对一般物体穿透力最低的辐射。
拉赛福的工作也包含了测量α粒子的质荷比,让他有了α粒子是+2价氦离子的猜想(之后发现是氦原子核)。[11]1907年,拉赛福和托马斯终于证明α粒子确实是氦离子。[12]他们让α粒子粒子穿过一个真空管的玻璃薄壁,之后管中捕捉到大量的粒子。随后,他们让管中产生电火花,由光谱确认捕捉到的粒子为氦离子,并证实α粒子就是氦离子。
因为α粒子能自然产生,又带有能够参与核反应的高能量,因此对α粒子的研究可以带来早期的核物理学知识。拉赛福用溴化镭放出的α粒子推断汤木生的梅子布丁模型在根本上有瑕疵。在拉赛福的学生盖革和马士登进行的α粒子金箔散射实验中,一束α粒子被制造并射向金箔(几百个原子薄)。以硫化锌硫化锌当作光屏,α粒子撞上时会产生光线,拉赛福认为若原子的梅子布丁模型是正确的,则均匀分布的正电荷应只会让带正电的α粒子轻微偏转。
实验发现有些α粒子偏折的幅度比预期的大(在拉赛福的建议下进行确认),有些甚至几乎反弹回来,拉赛福认为若梅子布丁模型是正确的,则被反弹的粒子就像是15吋的炮弹射向卫生纸,但炮弹却被弹开一样。只有当原子的正电荷集中在中心时,才能将α粒子弹开,也就是原子核。
在这之前,没有人知道α粒子自己就是原子核,也不知道质子和中子。这次实验后,汤木生的的梅子布丁模型被遗弃,之后出现了波耳模型以及现代的波动力学模型。
在1917年,拉赛福意外地用α粒子进行了核转换。1901年之后一个元素转换成另一个元素被认为是自然的放射性衰变,但当拉赛福将α衰变产生的α粒子射入空气时,产生了新的辐射,后来被确认是氢离子(拉赛福命名为质子)。之后的实验发现质子是由空气中的氮气产生,而这个反应被推定是氮转变成氧的核转换。
这是第一个被发现的核反应。
在右边的布拉格曲线中,可看见α粒子在末段失去较多能量。[13]
2011年,STAR的成员在美国能源部的布鲁克黑文国家实验室中,利用相对论性重离子对撞机发现了氦原子核的反物质,也被称作反α。[14]该实验将金离子以接近光速对撞以产生反粒子。[15]
α放射性同位素可以用三种方式根除恶性肿瘤:针对特定组织进行不熔放射性治疗(镭-223),作为放射源置入肿瘤(镭-224)和作为肿瘤指向分子的连结物(比如抗体与抗原(肿瘤)的关系)。
1978年,Intel的DRAM(动态随机存取记忆体)晶片的"软性错误"被发现与α粒子有关。之后该公司借由严格控制半导体材料中的放射性元素包装解决了这项错误。[18]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