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罗伯特·托马斯·巴克(英语:Robert Thomas Bakker,1945年3月24日—)是一位美国古生物学家,帮助重塑恐龙的现代理论,特别是为部分恐龙是温血动物的理论提出佐证。罗伯特·巴克与他的导师约翰·奥斯特伦姆,一起发起正在进行的恐龙文艺复兴古生物研究,1975年4月开始,罗伯特·巴克于《科学美国人》杂志中内首度提出恐龙文艺复兴。他专攻的领域是生态环境和恐龙的行为。
罗伯特·巴克主张恐龙是有智慧、行动快速、适应能力强的温血动物。1968年,他出版了第一篇论述恐龙是温血动物的论文;1986年,他出版了一部开创性作品《恐龙异说》(The Dinosaur Heresies);他是首位将异特龙亲龙在巢中照料后代的证据揭示给世人的学者;此外,罗伯特·巴克是曾是电影《侏㑩纪公园》,以及1992年PBS制作的电视剧《恐龙!》的顾问。他还从恐龙族群数量的变化中发现证据支持尼尔斯·艾崔奇和史蒂芬·古尔德的间断平衡理论。罗伯特·巴克目前担任休斯顿自然科学博物馆的馆长。
罗伯特·巴克出生于新泽西州卑尔根县。他将他对于恐龙的兴趣归诸于一篇刊载于1953年9月7日发行之生活杂志上的文章。1963年,毕业于里奇伍德高中。[1]
在耶鲁大学,罗伯特·巴克师从约翰·奥斯特伦姆,一位引入恐龙现代观点的先驱研究学者。后来巴克在哈佛大学取得博士学位。他起初于巴尔的摩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地球科学、解剖学,并曾于地科领域指导后来知名的古生物插画家格雷戈里·保罗。他大多数的野外调查都在怀俄明州完成,特别是在科莫崖,但他也曾为了研究恐龙栖息地而远道前往蒙古和南非。
在1986年的作品《恐龙异说》中,罗伯特·巴克提出恐龙是温血动物的理论。他的证据如下:
罗伯特·巴克首先以《恐龙异说》使他受到人们的关注。 他1995年出版的小说《猛禽红》(Raptor Red)以白垩纪时期一只雌性犹他盗龙为主角,描述了它一年之中的生活。在本书中,巴克尽其所能地阐述了奔龙类已知的各种行为。
作为一个普世教会合一运动的牧师,罗伯特·巴克认为宗教和科学之间没有真正的冲突。他建议非信徒和神创论者阅读圣奥古斯丁提出的意见,圣奥古斯丁提出创世纪不应由字面来理解[6]
在导演史蒂芬·史匹柏的电影侏罗纪公园:失落的世界中,有一位留著大胡子、被霸王龙吃掉的罗伯特·伯克博士( Dr. Robert Burke),影射了现实中的罗伯特·巴克。巴克主张霸王龙为掠食性动物的说法,与另外一位古生物学家杰克·R·霍纳(John R. Horner)的食腐动物说相抵触。根据霍纳的说法,导演史匹柏安排罗伯特·伯克在电影里被吃掉,以示其较赞同霍纳的主张;电影推出后巴克认出了他在电影里的分身,不但喜欢这种幽默的嘲讽,还告诉霍纳:“看吧,我就说暴龙是掠食者!”[7]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