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彩虹族群(非異性戀、非順性別、非單性人等性少數群體的合稱)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LGBT是女同性恋者(Lesbian)、男同性恋者(Gay)、双性恋者(Bisexual)与跨性别者(Transgender)的英文首字母缩略字。
此条目可参照英语维基百科相应条目来扩充。 (2021年10月10日) |
1990年代,由于“同性恋社群”一词无法完整体现相关群体,“LGBT”一词便应运而生、并逐渐普及[1]。在现代用语中,“LGBT”一词、除了狭义的指同性恋、双性恋或跨性别族群,也可广泛代表所有非异性恋者[1][2]。另外,也有在词语后方加上字母“Q”,代表酷儿(Queer)和/或对其性别认同感到疑惑的人(Questioning),即是“LGBTQ”。LGBT现今已获得了许多英语系国家中多数LGBT族群和LGBT媒体的认同及采用。[3][4]
坊间有不少LGBT的资源中心,提供不少有关LGBT的中文文章,包括医学、心理学、社会科学及法律的文章,是一个研究LGBT议题人士搜寻资料的地方。然而,“LGBT”的用法并非没有争议[5]。部分双性人(intersex)认为自己也属于LGBT族群中,因此支持使用“LGBTI”[6][7]。也有个别族群不认为自己和LGBT所涵盖的其他族群有所关联[8]。有人基于“同性恋分离主义”思想,认为男、女同性恋者应脱离其他族群成为另一个团体[8][9],理由是跨性别和变性者与同性恋人士不同[10]。有人则认为“LGBT”这个用语太过政治正确,企图将多元性别族群划入灰色地带,意味著包含主流性别族群的问题和优先权都获得了平等的考量[10][11]。
1960年代性革命之前,社会上并没有专门指代非异性恋的中立词汇。最接近中立的词汇是1860年代出现的“第三性”,但这个词并没有在社会上得到广泛接受[12][13][14][15][16][17]。第一个广泛传播的词汇是“同性恋”,但是这个词在1950和1960年代被认为有贬义,所以一度被“同性爱”代替[18],1970年代被“gay”代替[12] 。随着女同性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gay”和“lesbian”的使用变得普遍[1]。女同性恋组织比利提斯的女儿在1970年代提出了女同性恋社群应该更注重哪个方向的争议——应该更关注于女权运动还是同性恋权益[19]。身兼女同性恋身份的女权主义者认为男女平等应优先考量,认为性别分工和男女气质被这个群体认为是父权的象征,不参与当时在酒吧流行的性别角色游戏,也回避男同性恋沙文主义;一些女同性恋的女权主义者不愿意和男同性恋者一起工作[20]。持本质主义观点的女同性恋认为自己生来即为同性恋,倾向于用“lesbian”这个词来形容自己的性倾向,并认为同性恋分离主义和女权主义者的愤怒观点不利于争取同性恋权益。这种态度迅速被双性恋和跨性别人士认可,并一起寻求更大社群的认同[1]。在石墙暴动后的一段时间,即1970和1980年代,男同性恋和女同性恋皆对双性恋和跨性别人士的接纳程度有所降低[21][22]。双性恋被认为是不敢出柜或不能自我认同的同性恋,而跨性别被认为其行为偏离了人们对性别的刻板印象[21]。每个社群都发展出了各自的自我认同,其中包括是否接受其他性别的族群以及如何与其他性别相处的问题,然而这些争论持续至今[22]。
“LGBT”第一次于1988年在美国出现[23]。1990年代,“LGBT”作为中立词汇被用来称呼这四个群体以表示尊重[22]。尽管LGBT群体内部对不同群体的接纳程度不一且有不少争论,但“LGBT”一词的使用还是被认为是包容的积极象征[22][24]。尽管“LGBT”一词没能体现非异性恋中的所有小群体,但这些未能体现的群体通常也被认为是“LGBT”所涵盖的一部分[2][22]。总的来说,“LGBT”一词一直尽量把被边缘化的群体包含到该词的意义里[22][24]。
“LGBT”有许多变体用法,有些只是改变其字母排列顺序。“LGBT”和“GLBT”是最常用的两种[22]。有些人会使用“LGBT+”来表示LGBT和相关社群[25]。在不包含跨性别者时,它就变成“LGB”[22][26]。它也可能加入两个“Q”来代表酷儿与疑性恋,变成“LGBTQ”或“LGBTQQ”[8][27][28][29];加入一个“I”来代表双性人,变成“LGBTI”;加入另一个“T”来代表变性人或异装癖,变成“LGBTT”;加入一个“A”来代表无性恋(asexual)或直同志,变成“LGBTA”[30]。如果以上全部都包含进去的话,就变成“LGBTTIQQA”,不过这种用法极为少见。进入2010年代后,“LGBTQIA”因作为更广泛,更有包容性的缩写词而开始流行起来[31]。(释义:其中 “Q”表示 “Queer”或“Questioning”,即酷儿与疑性恋;“I”表示“Intersex”,即双性人;“A”表示无性恋(“Agender”)或直同志(“Ally”))台湾则有“LGBTSQQ”的用法[32],其中的“S”指的是“直同志(Tonzhi-Friendly Straight)”。此外还有表示“不确定”的“U”;双灵的“TS”和“2”;多角恋或泛性恋的“P”;好奇的“C”;和代表全性恋或其他的“O”,连写可为“LGBTQQIAAPPO2S”[33][34][35][36][37][22][38][39]。在印度,“LGBTIH”被用于包含第三性别身份的海吉拉及相关亚文化,“H”代表受艾滋病毒影响的人[40][41]。
泛性恋和酷儿经常被归类在双性恋之下;变性人和双性人被部分人归类在跨性别之下,但这种归类遭到变性人和双性人的反对。各种变体的字母顺序并不统一,除了上文提到的以“LGBT”或“GLBT”两种,也有其它以任意顺序排列的情况,但不如前两种常见[22]。LGBT一词的各种变体并没有任何政治意味,但是反应了使用者对不同群体或个体的偏好[42]。
非裔美国人同性恋社群为了与白人主导的同性恋社群区分,倾向保用“同性之爱”(Same gender loving)[43]。医学界倾向于使用“MSM”(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来形容一个人的同性倾向。在2000年代,“性与性别认同少数群体”(Minority sexual and gender identities)被引入以形容以上所有的群体[44][45]。其它的首字母缩略字,如“QUILTBAG”、“LGBTetc”、“LGBTQetc”等曾被提出但没有得到广泛使用[46][47][48]。
“LGBT”或“GLBT”并没有得到所有人的认同[5]。一些人认为跨性别及双性人和同性恋及双性恋并不同,因此前者不应该和后者放在一起[10]。这种观点认为跨性别的焦点在于性别认同而与性倾向无关,而LGB群体的焦点在于性倾向或者被何种性别吸引[22][22]。这种区别带来的显著影响是LGB群体与跨性别的政治诉求不同。LGB运动通常在于争取同性婚姻的权益以及人权,而跨性别的政治诉求不在于此[22]。同样,双性人希望加入LGBT群体而合称为“LGBTI”,但是部分人认为双性人与LGBT群体不同而希望将他们排除在外[6][7]。
与前面提到的问题相反的是,LGBT社群里存在同性恋分离主义[8][9]。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男同性恋和女同性恋应该与LGBTQ群体分开成立自己的社群。尽管并没有明显的个人或组织推动相关的提议,但这种呼声一直都存在于LGBT社群中[9][49][50]。有时候男女同性恋会否认任何非单性恋的存在,也拒绝承认非单性恋的平等权利[50]。这可能会导致公开的双性恋恐惧症和跨性别恐惧症[9][50]。
许多人寻求更合适的词汇来代替现有的“LGBT”,比如“酷儿”和“彩虹”[51],但是这些词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50][52]。“酷儿”有太多的负面联想,尤其让年长的人想起LGBT群体受到迫害的时期[50][52]。许多年轻人也明白“酷儿”比“LGBT”拥有更多的政治含义[52][11]。而“彩虹”则容易让人想起嬉皮士和新纪元运动。
“LGBT社群”或“LGB社群”无所不包的含义不受部分男女同性恋者的欢迎,一些人并不接受争取LGBT权益总与骄傲游行联系在一起[8][53][54][53][54]。也有人认为将所有的非异性恋归在一起会强化同性恋和双性恋与其他人不同的刻板印象[8][53]。和主流同性恋活动人士相比,持这种观点的人较少[53][54]。由于异性恋缺乏对LGBT群体内部的了解,人们通常认为所有的LGBT人士都支持LGBT权益和提升性别和性倾向少数群体在社会中的可见度。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