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软骨鱼纲中鲨总目鱼类的统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鲨鱼是鲨总目(学名:Selachimorpha)动物的通称,属于软骨鱼纲中的板鳃亚纲,至今已经演化出约500个不同的种,划分为现存9目(由于分类学家的意见不一致):最小的鲨鱼为侏儒鲨(Etmopterus perryi),仅有17厘米(6.7英寸)长;最大的鲨鱼则为鲸鲨(Rhincodon typus),超过12米(40英尺)甚至更大。
鲨鱼有高度流线、适合游泳的外型;全身覆满了盾鳞,鳞除了保护鲨鱼免于受伤或被寄生虫寄生,还可以增进它们的流体动力,让它们游得更快速。鲨鱼体侧用于呼吸的鳃裂有5—7个。它们有数套可替换的牙齿[3]。鲨鱼分布于全世界的海域,甚至是1,000米(3,300英尺)的深海。少数鲨鱼如低鳍真鲨或露齿鲨属同时生活于淡水与海水水域[4]。
鲨鱼的感觉器官相当灵敏,甚至能嗅出几公里之外的鱼类血腥味。它们具有感应电的能力,并可以此发觉隐藏在沙底下的猎物。其种类包括鼬鲨、鲭鲨属、双髻鲨、长尾鲨、大白鲨、巨齿鲨等,不同的种类有不同的食物,有的是肉食性,可以吞噬海豹、海龟,有的只滤食浮游生物。多数鲨鱼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数量已大幅减少。有时船尾的常旋翼舵会搅断鱼类使其产生血腥味,所以多有鲨群尾随跟吃。
现代鲨鱼在侏㑩纪至白垩纪出现[5][6],鼠鲨目的牙齿在白垩纪早期就能发现。最晚演化出的鲨鱼为双髻鲨,在渐新世才有化石出现[7]。在中新世时,耳齿鲨科的鲨鱼演化出十分巨大的体型,包括著名的巨牙鲨。巨牙鲨的体长估计最长可达 23米(75英尺)[8],平均则约为 16—20米(52—66英尺)[9],远超过最大的大白鲨,8米(26英尺)[10]与 12.65米(42英尺)的鲸鲨[11][12][13][14]。鲨鱼的内部部分由灵活的软骨组成,而不是骨头。鲨鱼有软骨骨架,头部两侧有 5 到 7 个鳃裂,这些鳃用于呼吸和从水中提取氧气。
| ||||||||||||||||||||||||||||||||||||||||||||||||||||||
基于粒线体DNA的现存鲨总目系统发育[15] |
鲨鱼的牙齿并不是直接固定在颚上,而是嵌在牙龈中。它们的牙齿在一生中会不断地更新替换,有些鲨鱼在一生中甚至会替换掉3万颗以上的牙齿。替换用的牙齿原本长在上下颚内的沟槽中,接著慢慢像输送带一样往前移动替补。替换的频率从10天左右到数个月都有可能。大部分的种类都是一次替换一颗牙齿,只有巴西达摩鲨会一次替换整排牙齿[16]。
根据鲨鱼食性的不同,它们也有不同形状的牙齿:以软体动物或甲壳类为食的鲨鱼,有较平的牙齿容易辗碎食物;以鱼为食的有针状的牙齿用来紧咬猎物;而以更大的动物例如海洋哺乳类为食的鲨鱼,则有尖锐的下颚牙齿和锯齿状的上颚牙齿,分别用来抓住和切割猎物的肉;以浮游生物为食的种类,像是鲸鲨和姥鲨,则只有小型而无功能的牙齿[17]。
鲨鱼的骨骼和硬骨鱼及陆上的脊椎动物有很大的不同。鲨鱼和其它软骨鱼的骨骼是由软骨和结缔组织构成的。软骨耐用而且有弹性,但是密度只有硬骨的一半左右,由此减低了整副骨架的重量,对鲨鱼来说可以节省能量[18]。鲨鱼没有肋骨,所以如果鲨鱼在陆地上,它身体的重量会把自己压垮[19]。
鲨鱼的颚部没有和头骨相连。因为颚的表面会遭遇到巨大的物理压力,也由于颚部对于力量的需求,所以颚和鲨鱼的脊椎骨与鳃弧一样,都需要额外的支撑:颚部有一层小型的六角形板阵,是由钙盐结晶块组合成马赛克一般的结构而成[20],这层结构可以提供鲨鱼的颚部很强的力量,超过一般硬骨组织的能力。
普通的鲨鱼只有一层这种称为“纸皮石状晶层(tesserae)”的结构,但一些比较大型的鲨鱼,如公牛鲨、鼬鲨或大白鲨,可能有两、三层或更多,基本上这取决于鲨鱼的体型,有些大型的大白鲨就可能有五层[18]。鲨鱼吻部柔软和富弹性的软骨同样也有助于吸收冲击的力道。
它们有高度流线、适合游泳的外型,全身覆满了盾鳞,盾鳞除了保护鲨鱼免于受伤或者被寄生,还可以增进它们的流体动力,让它们游得更快速[21]。
软骨鱼纲的鱼类都具有鳃裂,鳃裂不能像其他硬骨鱼的鳃盖,能用肌肉主动鼓动造成水压,让水循环过鳃,而只是水流出口。因此,有些种类的鲨鱼必须不断的游动,让海水进入口中,经过鳃进行气体交换后,再从鳃裂外流进去。然而,有不少的鲨鱼种类不必游动也能进行呼吸,如鲎鲛等。
鲨鱼全身上下约有6-8片鳍,都各有各的功用。胸鳍控制方向,背鳍保持平衡,尾鳍提供前进的力量。有些底栖性鲨鱼背鳍上具有硬棘,可供自卫,有些甚至制造毒素。
鲨鱼的尾鳍跟其他鱼类一样,都具有提供前进及改变方向的功能,但各种鲨鱼的尾鳍在协助其猎捕及行动上都有各种的帮助。一般在大洋中活动的鲨鱼,为了能在海中追逐猎物,因此其尾鳍通常上叶都与下叶差不多等长(例如大白鲨),可进行短距离的冲刺。还有一种是上下叶不对称,平时在海中游速缓慢,但在偷袭时具有爆发性的冲刺。长尾鲨科的鲨鱼尾鳍上叶特长(长尾鲨的尾鳍上叶长度可超过身体的一半),可击昏猎物,亦可防御。其他像扁鲨或护士鲨这类底栖性鲨鱼,尾巴几乎没有了下叶,好方便于海底活动。
鲨鱼的感觉器官相当灵敏,甚至能嗅出几公里之外的鱼类血腥味。它们具有感应电流的能力,并可以此发觉隐藏在沙底下的猎物肌肉或心脏所发出的微弱生物电。
大白鲨的幼胎在肚子中孵化时,会在母鲨的子宫内同类相残,吃掉其他的兄弟姊妹,或是未孵化的鲨卵。由此可见这种杀手本能是从未出生时就开始养成。 鲨鱼的成长相当的缓慢,这段期间它们会捕捉小鱼、软体动物、甲壳类。公鲨平均9岁时才算性成熟,母鲨则可能必须要10年以上。
不同种类鲨鱼的繁殖方式各异,有卵胎生、卵生或胎生的方式[22]。
公鲨鱼的腹鳍后方有一对类似于哺乳动物的阴茎的器官,被称为鳍足,以体内授精方式繁殖的鲨鱼会透过插入鳍足将精子送入母鲨鱼中。
鲨鱼的寿命长度因种类而不同,大多数的鲨鱼的寿命在20到30年间,白斑角鲨的寿命,可以超过100年[23],鲸鲨可能也有超过100年的寿命[24],格陵兰鲨鱼寿命可达400岁,是地球上已知最长寿的脊椎动物,其长寿主因是,这种动物的生长速度非常慢,大约每年只长1公分,在150岁时性发育才达成熟阶段。依放射性碳定年技术测得资料推算,格陵兰鲨鱼的平均年龄大约为272岁,最长寿命绝对超过400岁。科学家说,它们长寿的重要因素就是“慢慢长”加上“慢慢活”[25]。
大型的鲨鱼通常都单独行动(如果有必要,也会成群行动)。大白鲨和鼬鲛有成群合作猎食鲸豚的纪录[26][27]。很多真鲨科的鲨鱼则会成群聚集,甚至也会有如海豚般成群合作狩猎。
鲨鱼依据种类的不同,捕食的方法最多能分成四种。
这类鲨鱼包括鲸鲨、姥鲨、巨口鲨等。滤食性的鲨鱼通常口极大,但牙齿细小,因此在海中必须将嘴巴张大,滤食被吸进来的小鱼小虾、乌贼或浮游生物,多馀的海水再从鳃裂排出。
这是大多数鲨鱼广泛的捕食习性。这类鲨鱼通常具有尖锐的牙齿,且速度较为敏捷,在海中捕食鱼类、乌贼、海鸟、海洋哺乳动物为食。掠食性鲨鱼捕食猎物食,通常采取偷袭或短距离追捕等方式,有些鲨鱼是让猎物失血过多而死。如大白鲨,它们在攻击海面上的海豹时,会先在水底埋伏,因为大白鲨背部的颜色与海水深处的黑色极像,因此猎物不容易察觉。而长尾鲨的猎食方式则较令人惊奇,它们利用长型尾将猎物击昏或劈砍,再进而进食。
这类鲨鱼通常居住在深海,因此寻找食物不易,因此大多吃沉入海底的动物尸体为主。不过若在食物不充足的情况下,亦捕捉鱼类或软体动物、甲壳类等。这类鲨鱼包括灰六鳃鲨。但食腐其实是鲨鱼的天性,掠食性鲨鱼也会吃腐肉,曾有人目睹一群鲨鱼在海岸啃噬鲸鱼的尸体,但也不表示鲨鱼特别倾爱腐肉。
这类鲨鱼体型通常不大,其口部特化,能吸附在鲸豚或鱼类的身上,啃食其肉,如雪茄达摩鲨。被寄生后的海豚,通常都会因身体衰弱而搁浅,因此在很多的海豚搁浅案件中,不少都是因遭达摩鲨咬伤而造成。但达摩鲨并非完全靠寄生过活,它们亦会捕捉软体动物、甲壳类动物。
鲨鱼是非常聪明的动物,拥有优秀的学习能力[28][29][30][31]。此外,鲨鱼也可以像鲸豚和海狮一样被训练[32]。
从沿岸浅海,一直到大洋区、深海,都一直有鲨鱼的踪影。鲨鱼是海洋食物链中的高级消费者甚至顶级消费者,也因为如此,在人类不断滥捕的情况下使鲨鱼的数量严重减少,若再继续猎捕下去,最终使海洋的生态系崩溃。因此鲨鱼是海洋中绝对不可少的鱼类。
大多数的鲨鱼都被电影情节丑化,而成为可怕的吃人怪兽。事实上在数百种的鲨鱼之中,只有几种才会对人类有威胁与吃人的纪录。所有鲨鱼中,以大白鲨、鼬鲨(Tiger shark)、公牛鲨这3种危险性最高,而亦有报告指出远洋白鳍鲨也可以包含在高度危险性的鲨鱼名单中,因为它们攻击人类的纪录比上述这三种还多。
当然并非所有的鲨鱼都十分凶猛,如鲸鲨就是相当温驯的滤食性鲨鱼。它们对人类完全没有任何的威胁,潜水人可以跟它们一起共游,甚至还能抚摸它的身体。有些国家还有潜水观赏鲨鱼的旅游活动,如菲律宾的北宿雾因为有许多长尾鲨的栖息而吸引游客前来,因此为当地许多居民带来可观的收入。
在帛琉、斐济与美拉尼西亚等地,当地人民崇拜并敬畏鲨鱼,太平洋许多群岛上的原住民认为鲨鱼会引领祖先到他们所该去的地方。
在大航海时代和近代,欧洲船队远航到亚洲期间为了解决食物供给问题,经常就地取材,各种鱼类(包括鲨鱼)和鸟类都是他们的目标。荷东印度公司船长斯达弗里纳斯在1768年的航海记录中,记录了当时追逐鲨鱼的目的更多是运动项目而非进食。鲨鱼鱼鳍有时也会作为水手的食物。[33]
有说法称每隔一年就有一亿鲨鱼被人类杀害[34]。其他质疑者认为充其量二千六百万-七千三百万[35]。人类食用鱼翅汤是导致鲨鱼数量减少的一大因素。鱼浆制品也多有以鲨鱼为原料者[36],比如说鲨鱼黑轮、鲨鱼甜不辣[37]、鲨鱼丸[38][39]等[40]。鲨鱼是一个生态系统的必要组成部分, 而人类活动可能导致它们灭绝。一些国家(如帛琉),建立了“鲨鱼避难所”,以防止他们被杀害[41]。
帛琉在2003年时成立了世界第一座的“鲨鱼保护区”,严禁在此进行捕鱼活动。
美国夏威夷州最早规定禁止贩卖和食用鱼翅,违者可罚款5,000至15,000美元,现在已有多个州采取相同规定。议员霍夫曼评论道:“从活生生的鲨鱼身上切下鱼翅再把它们扔回海里的做法不仅残酷,还动摇食物链并伤害我们的海洋。”“加州的立法迈出了一大步让这些食肉动物恢复数量并让我们的海洋回复平衡。”[42]有声音说这是文化不平等,在一份中文报道中,伍国庆说鲨鱼在西方社会被大量捕杀,猎取其中的鱼油等成分,其鱼翅被大量丢弃。内中还说鱼翅含有害成分并无实在科学根据[43][44]但是中文报道中存在编造:加州沿海的鲨鱼总数都远少于32万[45]。伍国庆在英文报道中只说到该法案是强加给华人社区的,提到鲨鱼肉鲨鱼油的是一名业主[46]。
部分种类的鲨鱼在中国大陆并非保护动物,因此不少地方都有贩卖鲨鱼肉的商家。然而由于鲨鱼肉口感极差,且异味浓重,故并不是很受消费者欢迎,一般只用于加工成鱼丸等鱼浆制品。
中华民国政府自2008年起立法保护鲸鲨,不过仍有不法渔民不断私自滥捕。
在2010年6月7日时,有渔民曾于屏东车城海域发现一条重达165公斤的公牛鲨,疑似因为为了捕食箱网中的鱼类而卡住,发现时已不幸死亡,7天后又发现一只,重约320公斤。7月8日也捕获一只,第四只于同月15日发现。由于发现地点都和热门旅游景点垦丁南湾相当接近,因此在当时造成相当大的风波。专家指出有可能是暖化使公牛鲨迁徙至台湾南部海域觅食。后来在2011年也有多次发现纪录,2012年甚至有冲浪客声称在南湾发现小型鲨鱼,不过后来都没有捕获。
中华民国农委会渔业署自2012年起全面要求台湾渔船捕鲨时,要“全鱼入港”、“带鳍上岸”,违者不仅会依法罚款,情节重大违规甚至会被吊销执照,是亚洲第一个针对鲨鱼割鳍弃身开罚的国家。渔业署说明台湾并非完全禁捕鲨鱼,不吃鱼翅也非终极目标,但一定要让鱼翅来源合法,必须是合法取得,而非非法屠宰,才能兼顾饮食文化与渔民利益,让渔业资源永续经营[47]。
渔业署也在2013年3月5日正式公告“大白鲨、象鲛及巨口鲨渔获管制措施”,回应民间团体诉求及国际鲨鱼保育潮流,比照鲸鲨保育管理模式,第一步先规范通报管制措施。依据该公告,该年4月1日起,渔民若捕获“大白鲨、象鲛及巨口鲨”,需通报渔业署,并由学术单位进行科学采样及搜集生物学资料后,始得拍卖及利用鱼体。且学术单位可优先依议价、购买,作为科学研究及教学展示之用[48]。
由于部分地区人喜欢以鲨鱼作为食物,尤其是鱼翅。
在香港水域中,至今纪录有八种鲨鱼出没,亦曾有五个泳客被鲨鱼咬死。而全部都是发生于西贡水域,其中1995年6月,最高纪录中两星期内,有三位泳客遇害。可是鲨鱼并不只在西贡里出没,还会在港岛中湾、赤柱及南湾等地方亦有鲨鱼的踪影。2006年8月31日,康文署于石澳泳滩的防鲨网外发现两条灰礁鲨的尸体。
现在,香港海洋公园设有“鲨鱼馆”,于1989年落成。但为了改养中华鲟,已经于2008年改建,部份鲨鱼会改放在海洋馆里饲养,或送去外地,令部分保育人士不满意。到2014年7月,“寻鲨探秘”于海洋公园开幕,宣扬保护鲨鱼的讯息。
鲨鱼并不会随意攻击,也对人血毫无兴趣,但还是应避免在鲨鱼出没海域游玩,如冲浪板的形状看似海豹,会使他们想掠食。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