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鸣乐器(Idiophone)是萨克斯乐器分类法(H&S分类法)中的其中一个主要分类。所使用的编号为“1”。绝大部份的敲击乐器均可归纳于此类别内,较常见的例子有三角铁、木鱼、响板、木琴等。其字源来自古希腊语中的“自身、个人、明显的”(idio)[1]及“声音”(phone)[2]。
根据H&S分类法的定义,但凡一件乐器,它产生声音的方法是透过自身乐器的震动(不论是从固态性(solidity)或是弹性(elasticity)的状况),而非藉着其他的介体:例如膜、弦线、空气(后来加入了第5类时也包括了电流)来发声,皆可称为“体鸣乐器”[3]。因此,如按一般乐器分类法的角度来讲,管乐、弦乐及除钢片琴外的绝大部份键盘乐器皆全不符合上述定义,只有敲击乐器才能符合;当中,所有鼓类乐器又因其发声原理主要借助膜的震动来发声,乐器本体或会制造声音、但远不及由膜所产生般显著,因此也不符合要求。
体鸣乐器下共可分为6个的子类:当中撞击类(struck idiophones,11)占最多,其馀的5类分别是拨奏类(Lamellaphones,或称plucked idiophones,12)、摩擦类(friction idiophones,13)、气动类(blown idiophones,14)、金属片类(Metal sheets ,15)及伸延式膜类(Flexed diaphragms,16),其中14, 15及16子类下的乐器十分稀少,15和16子类更是两人死后,由其他人重新编制定的,当中,原来的雷鸣器和弹音器都是由原来111子类及112子类转至15子类。
-
-
-
- 111.2 借助非发声体(如手、棍或其他物件)去敲打任何可产生浑鸣或非浑鸣的物件
-
- 111.211 单独形,如三角铁
- 111.212 组合形,如木琴
- 111.231 单独形,如单支管钟、木鼓(旧分类)、木鱼
- 111.232 组合形,如管钟、管钟琴
-
-
- 111.241.11 单独型、单音(锣)
- 111.241.12 单独型、复音(油筒鼓)、手碟也归这类,虽然其开口向下
-
- 111.242.11 静止状态形、咀口向上、置于手上或咕𠱸上
- 111.242.111 外敲式,以独立的撞击物敲打,如磬、牛铃、贾特朗乐碗
- 111.242.121 外敲式,以独立的撞击物敲打,如中国、日本寺院内的钟,
- 111.242.122 内敲式,以独立的撞击物敲打置于钟内,如教堂、钟楼内的钟
- 111.242.123 外敲式,但用来敲打用的物件是作为钟的一部份
- 111.242.2 组合型的钟(下属定义跟111.242.1相同,基本上只要把111.242.1内的乐器数目变成复数,便可直接归入本子类)
- 111.242.211 定音牛铃
- 111.242.221 树铃
- 111.242.222 乐钟
- 111.243 木头鼓一类备有中空式凹槽的乐器,非全开口形
- 111.244 其他备有中空式凹槽的乐器,全开口形,如拉篥鼓
- 112 乐器非由演奏者直接于乐器作出敲打而发声,而是借用非敲打式的动作,使其发声[4][5][6]。
- 112.1 摇晃式体鸣乐器或鼗类(演奏者采用摇晃的动作)
-
- 112.111 串形鼗类,如颈链一类将贝壳、宝石、或其他物件串起来的各式环炼类
- 112.112 棒形/环形鼗类,如附有铃片的叉铃、马铃
- 112.121 下垂形鼗类,如加上了发声环的祖鲁族舞盾
- 112.122 推拉形鼗类(以不发声物件在发声物件的凹槽上前后滑动令其发声,或相反),如印尼昂格隆、铁沙铃或竿形叉铃、颤音器
- 112.13 管形鼗类,例如沙锤、贝努埃葫芦摇铃(Benue gourd rattles)、卡扬博、卡西西沙铃、甘萨
- 112.2 刮式体鸣乐器,演奏者以直接或间接方式、以一个不发声的工具,在一个附有凹糟的发声物件套用刮的动作(或相反原理),令乐器发声
- 112.21 棒形刮类:使用小形棒类于附有凹糟的棒形乐器上操作
- 112.211 没有共鸣箱的凹糟形棒,如Reque reque
- 112.212 有共鸣箱的凹糟形棒,例如中国的敔
- 112.22 管形刮类,如刮竹、Kagul
- 112.23 波纹状刮管类,如刮瓜、颚骨刮
- 112.24 轮形刮类,如棘轮
- 112.25 板形刮类,如洗衣板
- 112.3 分置式体鸣乐器,此类乐器备有2个弹弓型的伸延,并利用后座力原理令乐器震生震动,例如中国“huan t'u”(??)及伊朗的“qašik”
-
- 121.1 簧片置于果壳外,以果壳为共鸣体
- 121.2 口簧类(簧片置于棒形或版形框,依靠演奏者的口腔作共鸣箱)
-
- 121.221 单个式(一般的口簧琴均属此分类)
- 121.222 复数式(一个框架内有多于一个口簧片)
- 122 板形,可以是发声条加装在板上,又或者发声条是从板上切割成梳状或锯齿状,弹拨琴(Mbira,又可称Kalimba)属这分类
-
- 122.2 预制式簧片(有后缀 -8 及 -9 ,但暂时未有实际乐器归入)
-
- 131.1 单独摩擦棒类,如砂纸板(Sandpaper blocks)
- 131.2 复数摩擦棒类
- 131.21 直接于棒上摩擦,如钉子提琴
- 131.22 棒状发声体透过其他介面的摩擦,不慬是横向或纵向产生的震动发声,如 恩斯特的棒形琴(Euphon)
- 133.1 单数摩擦皿类,如巴西龟壳
- 133.2 复数摩擦皿类,函盖了19世纪、20世纪种种由不同形状的玻璃所制成的乐器,包括了玻璃琴、巴氏水晶琴、乐碗、玻璃管琴、乐杯等等
- 藉风力或空气的流动令乐器产生震动而发声
- 141 棒型
- 151 藉摩擦力,如锯琴
- 152 藉撞击,如剧场式雷鸣器(使用槌)
- 153 藉摇动,如手提式雷鸣器(不使用槌)
- 154 藉摇动而间接敲击,如弹音器
- 以一块具伸缩性的隔膜,中央有一条幼绳穿过其中心位而引发震动
H&S分类法于每一分类下再设有后缀,提供部份乐器的一些补充资料。就体鸣乐器而言,设下了以下后缀:
- -1 空气的震动通过放大器及扬声器增强。(只限原设计或发声上本未有考虑扩音的需要,电子乐器归入另一分类内。)
- -11:使用可拆除式的麦克风。
- -12:使用可拆除式的拾音器。
idio-. Etymology Online. [9 January 2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01).
-phone. Etymology Online. [9 January 2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5).
Idiophone. Music.vt.edu. 2013-05-23 [2014-0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15).
Jeremy Montagu, Origins and Development of Musical Instruments. Scarecrow Press, Alexandria, Virginia: P.212.ISBN 978-0810856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