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国大陆人抢购香港奶粉风波,是香港境内水货客问题的一种,事件酝酿于2010年。
2010年代初,香港市场上的婴儿奶粉因为被中国大陆人抢购而导致短缺的事件,于2013年初白热化。[1]亦有公司从事有规模的奶粉走私生意,被律政司控告。
自2010年开始,大批来自中国大陆的自由行游客及水货客来到香港抢购奶粉,当时已经引来香港社会不满,于2011年初要求香港特区政府开征奶粉离境税[2],惟政府一直未有采取任何行动。
2013年1月,有妈妈网站文章称,由于有水货客在粉岭、旺角及将军澳等聘请人士排队以抢购奶粉,及偷运水货回到中国大陆炒卖。此传闻令到不少香港家长紧张,加入抢购热潮。一时令到香港奶粉市场缺货越紧张。此事引致有网民仇视一签多行到访香港从事水客活动的中国大陆人,组织上街示威,围堵及指责疑似水客的中国大陆人。
2013年2月1日,特区政府公布推行10项措施,以解决问题。
2008年,三鹿集团奶粉被揭发含有化工原料三聚氰胺,并且在中国大陆造成29.6万名儿童患病。截至2010年12月31日,中国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通报称在全国各地仍然发现涉案问题奶粉超过2000吨。
这件事不但令社会及国际舆论大为震惊,同时也摧毁了中国消费者对国产奶粉的信任。对食品安全的担忧,使越来越多的中国父母选择进口奶粉。2010年大陆进口的全脂奶粉约为34万吨,比往年增长了一倍。也使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婴儿奶粉进口市场[3]。而直至2013年,中国大陆奶粉进口量是消耗量的25%,远远不及进口奶粉的需求量[4]。
紧靠的香港,由于奶粉质量高及安全可靠,使中国家长们蜂拥而至抢购并囤积,致使香港奶粉告急。[3]
越来越多的中国父母开始选用进口婴儿奶粉,进而催生了一些牟利的水货客前往香港寻找外国品牌的奶粉。他们相对以高价让香港店铺售出全部的奶粉货源,之后以更高价格在中国大陆转售。之后,这些人在中国大陆转售,售出价格通常大大高于进价。外加当时人民币相对港币汇率走强,因此这些商人就可以轻松从中牟取利润。[5]
此外,境外产地之同品牌的奶粉在中国大陆因入口税及销售税与香港贩售有明显的价差,导致水货客有暴利可图。
但是香港的父母们,则对于无法购买奶粉及被水货客推高价格而感到不满。
2013年2月1日,运输及房屋局、保安局与食物及卫生局等部门举行联合记者会公布解决香港家长购买奶粉困难的措施。
此章节需要扩充。 (2013年3月1日) |
经济学者关焯照认为,限制奶粉出境量会使奶粉价格长远回复正常,而中国大陆人被迫在中国大陆买价格较贵的奶粉,新措施反令奶粉供应商得益,零售商受损[4]。
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高永文期望“限奶令”立法可以改善奶粉供应链[9],确保香港父母能够有足够奶粉。期后,他表示自限制配方奶粉出境措施实行以后,香港奶粉短缺情况得以纾缓,暂时没有供应严重短缺情况。“更重要的是,政府设立的特别热线在限带措施于3月1日生效后至今,4天内只有逾10个来电是需要订购配方奶粉”,反映市场需求已经缓和[10]。
2015年2月6日,粉岭裁判法院主任裁判官吴蕙芳在审理走私奶粉案件时表示,“自己国家出产的奶粉,自己国民都不敢吃,是一种国耻。”这番话在中国社交媒体成为了热门话题。据BBC报导,支持舆论有之,反思的舆论亦不少,例如“国和人民没有耻,有的是无奈”;“富人嫌弃三聚氰胺超标,穷人连三聚氰胺超标的奶都喝不上,贫富差距大,才是国耻。富人喝着进口奶,还想移民,穷人喝不上奶,却肯为国牺牲,更是国耻中的国耻。”[11]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