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国耻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百年国耻指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时期,一般观点认为其是从第一次鸦片战争(1839–1842年)开始,至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中国(当时之全国性政权为中华民国)成为战后四大国之一并获得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或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止的这一段时期,亦是中国主流的学者、政治人物用来描述中国从十九世纪中叶到二十世纪中叶历史的一个叙事框架[1]。自19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40年代的这一百年中,中国历史以清朝的衰落、战败和政治分裂为特征,接续的中华民国则持续了清末的政治动荡,而在这一过程中以西方列强、俄国和日本对中国施加的干预、吞并以及压迫构成了此段中国历史的主要基调。
![]() |
“国耻”这一表述源于中国在甲午战争(1894-1895年)中的失败以及随后的事态发展,包括19世纪90年代末的租界争夺。在此之后,民族屈辱的概念成为许多中国作家和学者讨论的焦点,尽管他们对民族屈辱的理解有所不同;普通学者和宪政主义者对祖国的理解与晚清时期的反清革命者也有所不同。中华民国建立后,民族屈辱的思想进一步发展,该思想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北洋政府接受日本于1915年提出的《二十一条要求》以及一战结束后中国在1919年巴黎和会及随后签订的《凡尔赛条约》中所遭遇到的不公待遇而引发的五四运动中得到广泛认同。北伐战争时期,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普及了这一概念,作以抗议不平等条约和中国领土的丧失的思想。在1930年代和1940年代,这一词汇在日本侵华战争期间变得更加普及。
至今,尽管曾经施加于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已经被完全废除且部分自清末所丢失的领土已经回归,但这一时期依然在中国民族主义的概念中占据核心地位,该术语在政治语境和大众文化中依然被广泛使用。


历史
这段时期通常认为自19世纪中叶开始,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夕,中国出现广泛的鸦片成瘾现象,随后中国政治陷入混乱状态,期间中国经历了太平天国之乱、英法联军之役、甲午战争、庚子拳乱及八国联军之役、辛亥革命、九一八事变、南京大屠杀等等。以现代中国史观分析,其史观分界点常常是基于鸦片战争之前与鸦片战争之后。意思是说,鸦片战争之前,当时的清朝政府施行闭关锁国政策,虽是天下首富,但以农业为主的中国逐渐成为先进工业国家盘剥的对象。先进工业国家纷纷强迫清政府接受其在中国设立租界,并在租界里享有法外治权。在鸦片战争之后,中国遭受到西方列强及新兴日本的不断侵略,因而遭受到百年多的羞辱。在这期间,中国失去了三分之一的国土,被迫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这个“百年国耻”一直到“抗日战争结束”(二战结束)后才终结。中国共产党主张百年国耻终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历史评价
现代中国史观往往将百年国耻的出现归咎于西方列强欺负中国,由于工业列强对中国的不断盘剥,最终触发了清朝政府的反抗。由于害怕与列强产生直接的对抗,满清政府放任义和团制造舆论,指天灾人祸都是洋人得罪神佛、数典忘祖而来,而且洋人有品德上的缺陷,纵容以义和团“扶清灭洋”活动,大举进京“勤王”,杀害外国人及恐吓中国基督徒,烧教堂破坏捣毁洋行与售卖洋货的商铺,并攻进天津租界,各国公使要求清廷取缔义和团,但未获清廷回应。其后在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慈禧太后以光绪帝(当时已被软禁)的名义公布《对万国宣战诏书》,向十一国宣战,主动挑起战争,号召全国军民抵抗英国、美国、法国、德国、义大利、日本、俄国、奥匈帝国、西班牙、比利时、荷兰等十一国;同时,还悬赏捕杀洋人:“杀一洋人赏五十两、洋妇四十两、洋孩三十两”。义和团及官军(主要为荣禄手下之甘军)开始围攻使馆区,结果为应对清政府的宣战及保护外国侨民,引来上述八国联军派兵进入中国境内,当时清朝虽然经过洋务运动,但其国力及军事实力仍无法与八国联军相比,加上东南各省组织的东南互保运动,结果八国联军仅派约5万人便打败北京一带的清军,最终清政府与包含派兵八国在内的十一国签订《辛丑条约》,付出庞大的赔款,并丧失多项主权,各国取得在北京驻军及建筑要塞特权。
对此,清末发行的《国民读本》的“国耻”一节中有如下描述:“言雪耻矣,虽然欲雪耻,必先知耻。胪举各耻,为少年告焉。一失地之耻,中国疆域东迄辽海,北至外兴安岭,西尽天山,今则俄之疆土日辟而南,中国之辽东无东海疆...各口岸之租界,既归外人自治,又与割地无异。甚且有瓜分全地之议矣,可耻哉...”。随后的“爱国”一节中则称:“国民爱国之心厚则其国强...我中国之立国开化如是其古也,四万万同胞之助如是其众也...我中国为礼义之邦,忠义如林,若而人者当迸之四夷勿使污我中国土可也。”[2]
中国共产党对在百年国耻的评价方面,六四天安门事件后,中国共产党发起全面爱国主义教育,重新评价了义和团运动的历史影响,并对当时业已衰败的清政府及掌权的慈禧太后盲目自大地公布《对万国宣战诏书》进行了分析,总结出“落后就要挨打”的理论,将中国近代史描述为落后的中国在列强面前备受屈辱的历史,称为“百年国耻”[3][4]。
2012年中共十八大召开,习近平就任执政党中共中央总书记后提出“中国梦”构想,提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任内提倡强硬的外交政策,被异见者称为“战狼外交”。
参考
参见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