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俄羅斯歷史上最後一個君主制政權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俄罗斯帝国(俄语:Россійская Имперія[注 1],罗马化:Rossiyskaya Imperiya,发音:[rɐˈsʲijskəjə ɪmˈpʲerʲɪjə] (ⓘ))在中文中常简称为帝俄、沙俄[注 2]、俄国,是存在于18世纪至20世纪的统一君主制国家,也是俄罗斯历史上最后一个君主制朝代。1721年,俄国沙皇彼得一世率军击溃了瑞典帝国赢得大北方战争后,改称“全俄罗斯皇帝”(Император Всероссийский[注 3]),创立俄罗斯帝国[注 4]。虽然俄罗斯帝国君主已按照西方惯例明确改称“皇帝”,但当时欧洲依然习惯称呼俄罗斯皇帝为“沙皇”。
俄罗斯帝国 Россійская Имперія Российская империя | |||||||||
---|---|---|---|---|---|---|---|---|---|
1721年—1917年 | |||||||||
格言:«Съ нами Богъ»(俄文) “主与我们同在” | |||||||||
国歌:《胜利的惊雷,响起来吧!》 «Гром победы, раздавайся!» (1791-1816,非正式) 《吾主在锡安是何等光荣》 «Коль славен наш Господь в Сионе» (1798-1816,非正式) 《俄罗斯人的祈祷》 «Молитва русских» (1816-1833) 《上帝,保佑沙皇!》 «Боже, Царя храни!» (1833-1917) | |||||||||
带有国徽的国旗(1914–1917) | |||||||||
地位 | 帝国 | ||||||||
首都 | 圣彼得堡 (1721-1728,1730-1917) 莫斯科 (1728-1730) | ||||||||
常用语言 | 官方语言: 俄语 区域语言: 芬兰语 瑞典语 波兰语 德语 罗马尼亚语 汉语官话(俄属大连) | ||||||||
宗教 | 官方宗教: 俄罗斯正教 少数宗教: 罗马天主教 新教 犹太教 伊斯兰教 旧俄罗斯正教 佛教 异教 | ||||||||
政府 | 单一制君主专制 (1721-1905) 单一制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1905-1917) | ||||||||
全俄罗斯皇帝 | |||||||||
• 1721-1725 | 彼得一世(首) | ||||||||
• 1894-1917 | 尼古拉二世(末) | ||||||||
大臣会议主席 | |||||||||
• 1905-1906 | 谢尔盖·维特(首) | ||||||||
• 1917 | 尼古拉·戈利岑(末) | ||||||||
立法机构 | 元老院 | ||||||||
• 上议院 | 帝国议会 | ||||||||
• 下议院 | 帝国杜马 | ||||||||
历史 | |||||||||
• 彼得一世登基 | 1682年5月7日[儒略历4月27日][c] | ||||||||
• 帝国声明 | 1721年10月22日(儒略历10月11日) | ||||||||
• 十二月党人起义 | 1825年12月26日[儒略历12月14日] | ||||||||
• 农奴制废除 | 1861年3月3日[儒略历2月19日] | ||||||||
1905年1月-12月 | |||||||||
• 颁布宪法 | 1906年4月23日[儒略历5月6日] | ||||||||
• 二月革命 | 1917年3月8日(儒略历2月23日) | ||||||||
面积 | |||||||||
1895年[1][2] | 22,800,000平方公里 | ||||||||
1916年 | 21,799,825平方公里 | ||||||||
人口 | |||||||||
• 1916年 | 181,537,800 | ||||||||
货币 | 卢布 | ||||||||
| |||||||||
今属于 | |||||||||
俄罗斯帝国由罗曼诺夫王朝统治,彼得一世为首位皇帝。彼得一世在位期间展开改革,使得帝俄在经济、军事和文化上均有显著的进步,开创效法西欧的近代化的先例。在大北方战争中,俄国击败北欧强权瑞典帝国,取得波罗的海出海口,由纯粹的内陆国转变为滨海国,被欧洲承认为列强之一。帝国在叶卡捷琳娜二世女皇统治时期步入黄金时代,透过三次瓜分波兰和两次对土作战的手段,夺得黑海出海口并将帝国的西部边界深入中欧。在拿破仑战争期间,俄国积极参与反法同盟,透过俄法战争成为唯一能在陆军上遏法军入侵的国家。维也纳会议后,帝俄主导奥地利帝国和普鲁士王国成立神圣同盟,再次从瑞典手中夺取整个芬兰大公国,成为了仅次于大英帝国的欧洲第二大列强,人称“欧洲宪兵”。在随后的新帝国主义时期,其势力范围继续向高加索、中亚和远东三方面扩张[5],完全毁灭了世界上最后一批游牧民族国家、囊括整个中亚,成为侵占清朝时期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帝俄在版图上于在19世纪中期达到极盛,横跨欧亚大陆,北起北冰洋、南达黑海南部,西起波罗的海、东达阿拉斯加,涵盖中亚、北高加索及芬兰地区,与挪威、瑞典、德国、奥匈帝国、罗马尼亚、奥斯曼帝国、波斯、阿富汗、中国、朝鲜与日本接壤,按国土面积计算,成为历史上国土面积第三大的帝国[6][7]。根据1897年人口普查,其人口达到1.25亿,位居世界第三,仅次于大英帝国和大清帝国。
尽管帝俄在政治、军事、外交和菁英文化上皆为当时欧洲的强国之一,然而其在经济、科技、社会制度、教育等民生方面则是在欧洲敬陪末座。15世纪至19世纪中期,因为农奴制度牵制了生产力、东正教腐化贵族思想、未曾经历大规模的产业革命,导致帝国的国力开始衰弱。在亚历山大二世统治时期,俄国于克里米亚战争败于早已近代化的法国与英国,继而于1861年展开对内的大规模农奴制改革,宣告废除农奴制;但由于俄国本身幅员辽阔,无法一次性改革到位,还触动了国内在既得利益者,加剧了俄国人在民族和宗教上分歧。受19世纪中期欧洲革命风潮影响,反对俄罗斯自古君主专制传统的浪潮此起彼伏,人民要求建立共和体制、甚至让少数民族独立,此矛盾在1881年达到最高峰,皇帝亚历山大二世被激进主义者炸死。其子亚历山大三世意识到俄国不能再故步自封,于是强势介入推进改革,不过成就依然不如英法美德等西方进步国家。在1905年,俄罗斯帝国在日俄战争中被亚洲的新兴强权日本击败,连续两次重大战争的失败让帝俄国内一片骂声,认为其原因是日本后来居上的制定宪法,诱发1905年俄国革命,这场革命促使皇帝尼古拉二世实行在立宪的框架下实施俄罗斯帝国基本法,并由首相斯托雷平展开经济改革[8],之后帝俄继续养精蓄锐,积极修建铁路、兴办近代工厂、建立近代化军队,获得了长期的和平,和经济和人口短暂地双双繁荣。直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又把全部改革成果毁于一旦。
帝俄自称“第三罗马”,视己为拜占庭帝国的正统后继者,担负保卫东正教信仰的责任。俄国在尼古拉一世期间确立“君主专制-东正教-民族性”的三维官方民族理论,在外交上奉行泛斯拉夫主义,积极支持巴尔干半岛信仰东正教的南斯拉夫人的民族主义运动,而巴尔干半岛为旧奥斯曼帝国领土上的空白地带,导致其和奥匈帝国发生严重利益冲突。1914年爆发萨拉热窝事件,奥匈帝国向和俄罗斯同样的斯拉夫民族东正教国家塞尔维亚王国宣战,帝俄基于泛斯拉夫主义坚持帮助塞尔维亚一方而参战,并作为协约国的一员,拉动法国与英国一同对抗奥匈帝国及其背后的盟主德意志帝国,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俄罗斯帝国难以支应德国的攻势,自此深入战争泥潭;1917年,二月革命爆发,罗曼诺夫王朝被推翻,宣告俄罗斯帝国以及俄罗斯君主统治彻底终结,其后经过内战由苏俄建立了苏联[注 5][9]。
在1682年年轻的彼得一世成为沙皇之前,莫斯科公国由于立窝尼亚战争失败而元气大减,在渡过混乱时期后才逐渐复苏[10]。他继位后为保护南方的边界,开始对抗克里米亚鞑靼人和奥斯曼帝国。为了继续与奥斯曼帝国的战争,彼得开始到欧洲寻找盟友并学习西欧的科学技术,拜访了勃兰登堡、荷兰、英国和神圣罗马帝国等。
为了增加与西欧海洋国家交流和贸易的机会并寻找俄国在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彼得在1700年与奥斯曼帝国停战,并对当时的北欧强国瑞典宣战。在芬兰湾的纳尔瓦,瑞典军证明了俄军完全不是他们的对手。幸运的是,瑞典在这时陷入了波兰王位的争夺当中。在这喘息的时间,彼得建立了一支新式现代化的军队;当两支军队在1709年在波尔塔瓦再度相遇时,俄国军击败了瑞典军,1712年彼得迁都到了他新造的圣彼德堡,致力于俄国的西方化。
大北方战争一直持续到了1721年,瑞典战败并在9月签署了《尼斯塔德条约》,彼得一世终于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在波罗的海的出海口以及与西欧海洋国家交流的窗口。同年10月22日发表《帝国声明》后,彼得一世于11月2日自称皇帝,创立俄罗斯帝国。
叶卡捷琳娜大帝时代是俄罗斯帝国的第二个关键时期,在她去世的时候俄国成为欧洲的一个大国,帝国在南方和西方得到相当大的新疆土。1768年,与奥斯曼帝国之间的俄土战争爆发,在1774年以《凯纳甲湖条约》的签订而结束。根据这个条约,俄国取得了黑海的出海口,克里米亚鞑靼人则终止与奥斯曼帝国的附庸国关系,而叶卡捷琳娜大帝在1783年吞并了克里米亚。1787年,第二次俄土战争爆发,1792年战争结束后,俄国将其势力伸入巴尔干半岛;虽然奥斯曼帝国没有被俄国完全赶出欧洲,但已不再是俄国的严重威胁了。在西部,俄国则趁著波兰立陶宛联邦衰败日虚之际,与普鲁士王国、奥地利帝国三次瓜分波兰。
身为一个欧洲的主要国家,俄国也无法避免的参与了与拿破仑法国的战争。1812年,拿破仑因“大陆封锁”政策对俄宣战,后者采取的焦土战略大大加剧法军补给问题,大军团在撤退过程中折损严重,帝国根基动摇。之后,联军组建第六次反法同盟发动反攻,拿破仑多次取胜却难掩整体颓势,于1814年退位。在反法同盟击败拿破仑后,俄罗斯皇帝亚历山大一世被视为欧洲的救世主。
早于17世纪,俄国已积极向西伯利亚扩张,并与清朝发生冲突。清俄分别于1689年和1727年签署《尼布楚条约》和《恰克图条约》确立边界,但这并未阻止俄国的野心。1858年5月,俄国乘英法联军与清政府开战之际,俄国以武力威胁清朝黑龙江将军奕山签署《瑷珲条约》,以黑龙江为边界。1860年签订的《中俄北京条约》,俄国更把整个外满洲(包括库页岛)吞并,并获得海参崴这个不冻港,以扩展其于西太平洋的影响。另一方面,俄国亦企图将势力染指库页岛及千岛群岛,与日本展开争夺。1875年5月7日,时日本与俄国签订《库页岛千岛群岛交换条约》,俄国把千岛列岛北部给予日本,换取库页岛的主权。19世纪末期,俄国向清政府租借大连,成立关东州。俄国亦藉得到了东清铁路的建筑权对内满洲进一步牵制。
俄罗斯帝国在北美洲亦曾经于1648年派遣探索队成功的探索了阿拉斯加,并于1733年占有俄属北美,但在1867年10月将其以720万美元(折合2009年的900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美国,即今日的阿拉斯加州。
俄罗斯最早向中亚的活动,是彼得大帝时代,当时已向希瓦汗国扩张。在克里米亚战争失败后。在伊格纳契夫怂恿下,向中亚扩张。由咸海出发。前往希瓦汗国与布哈拉汗国。这二国成为附属国。1864年,占领费尔干纳盆地的浩罕与塔什干。1877年,占领土库曼。
1900年,八国联军进攻期间,消息传到圣彼得堡,俄罗斯皇帝尼古拉二世认为是侵略中国的大好机会,如同德国强占胶州湾,在积极参加八国联军之外,1900年7月16日,制造了海兰泡惨案,居住在海兰泡的数千名中国人被沙俄军队杀害[11],泅水逃生的不到百人。17-21日,俄军又先后将江东六十四屯居民万余人赶至黑龙江边枪杀或用斧头砍死,剩下的跳入黑龙江,只有极少人泅水得生。8月28日,俄军攻占齐齐哈尔,黑龙江将军寿山自杀;9月22日,占领吉林,28日,占领辽阳;10月1日,进入盛京(沈阳)。
1900年11月,俄国要求奉天将军增祺签订《奉天交地暂且章程》,要求把军事占领合法化,把俄国独占东三省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因遭清政府及列强反对而作废。俄军得到大量中国东北的金矿、煤矿和森林资源。
1904年2月8日到1905年9月5日,大日本帝国和俄国为争夺在朝鲜半岛和中国东北地区的影响力进行一次帝国主义战争。
战争中,俄国遭遇连场败仗,最终在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斡旋下,签订《朴次茅斯和约》,战争结束。俄国在日俄战争失败后,损失了用作维持其帝国的常规军事力量,国内自此动荡不安,爆发一连串革命事件。俄军在日俄战争中的惨败,是1905年爆发血腥星期日革命事件最直接的导火线。
俄罗斯在历史上长期以来是一个农业国家。长期以来的农奴制妨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因此在19世纪中叶以来,俄罗斯帝国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在皇帝亚历山大三世(1881-1894在位)时期,俄罗斯帝国的经济成就为:“煤炭开采量增长110%、石油开采量增长1468%、炼钢工业增长159%、生铁锻造业增长487%。当时俄罗斯帝国的小麦和粮食产量达到了世界粮食总产量的15%、黑麦产量达到了全世界总产量的55%,俄罗斯帝国的黄金储备量增加了210%。俄罗斯国家财政收入增加了9倍,而同时期英国的生产总值只增长了2.5倍,法国增长了2.6倍”。而在俄罗斯末代皇帝尼古拉二世的斯托雷平总理执政的时期(1906-1910)改革之下,粮食收成增加30%。到1913年,农业产值增长2%,居世界第一位;工业产值增加5%,居世界第一位;人口增长1,5%,居欧洲第一位。国民收入总值-164亿卢布,居世界第四;国民生产总值-65亿2100万卢布,居于世界第五。这辉煌的经济成就毁于一战、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和俄国内战。至1922年底苏联成立时期,新生的苏联面对的是一个民生凋敝、满目疮痍的残破局面。
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初期对俄罗斯来说是一个关键时期。欧洲的工业革命使得俄罗斯与西欧的发展差距不断加大越来越大。虽然俄罗斯人口较任何一个欧洲发展国家都多,但大部份都是贫穷的农奴。1904年—1905年日俄战争的失败是对其政权的一个打击,俄罗斯境内不断发生流血革命,而第一次世界大战则是导致俄罗斯帝国灭亡的关键,俄罗斯国内无法支应来自德国的猛烈攻击,民生物资极其贫乏。1917年3月,首都彼得格勒居民发动反饥饿游行,直接引发二月革命。3月15日皇帝尼古拉二世退位,让位予其弟米哈伊尔大公,但遭米哈伊尔拒绝,于是罗曼诺夫王朝灭亡,由亚历山大·克伦斯基所领导的俄罗斯共和国所取代,但由于随后爆发的十月革命造成混乱,支持沙皇的白军开始与布尔什维克领导的红军展开战争,末任沙皇尼古拉二世一家也在战争期间的1918年于叶卡捷琳堡被红军处决,而直到1922年支持皇帝的白军才被红军击败,苏联也于同年12月正式成立。
俄罗斯欧洲部份的政治疆界大致和东欧平原的自然边界一致,但在此之外它还占有芬兰王国以及波兰会议王国。它的北界达到了北冰洋以及北冰洋中的诸岛。俄罗斯帝国的乌拉尔山以东部为其亚洲的领地,西伯利亚以及其南部的草原。俄罗斯帝国的亚州部份和欧洲部份以乌拉尔山,乌拉尔河,以及里海—高加索山脉为界。南界达到了黑海东南岸以及高加索山脉。西部边界在传统意义上从科拉半岛途径波罗的海直到多瑙河河口,包含了俄罗斯所占有波兰的部份。西边邻国有普鲁士王国,奥地利帝国,以及罗马尼亚。
20世纪初,俄罗斯帝国国土面积达2,280万平方公里,占地球陆地面积的六分之一,当时俄罗斯帝国的领土面积仅次于大英帝国。虽然俄罗斯统治下的中亚、北亚及远东占全国领土的四分之三,但大多数人居住乌拉尔山脉以西的欧洲部分。俄罗斯国境内拥有一百多个不同的民族,其中俄罗斯族占全国人口的45%。
除了几乎整个今俄罗斯联邦的领土[12] ,1917年前的俄罗斯帝国还囊括了乌克兰的绝大部分(第聂伯乌克兰和克里米亚)、白俄罗斯、摩尔多瓦(比萨拉比亚)、芬兰(芬兰大公国)、亚美尼亚、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包括萨梅格列罗),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俄属土耳其斯坦)的整个中亚,立陶宛、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波罗的海省区)的绝大部分,波兰(波兰会议王国)的很大一部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阿尔达汉省、阿尔特温省、厄德尔省、卡尔斯省和埃尔祖鲁姆省的东北区域。在1742和1867年之间,阿拉斯加也是俄罗斯帝国的殖民地。
随着瑞典在大北方战争中失败,在1809年9月芬兰作为一个自治大公国被并入了俄罗斯帝国。俄罗斯皇帝作为一个立宪君主,通过由他任命的芬兰当地人组成的芬兰元老院和派遣的芬兰总督来控制芬兰大公国。而波兰的自治权则在起义失败后被撤销。
通过《组织法》的第一段阐述,俄罗斯帝国成为了一个不可分裂的联邦。另外,第26段讲到“在俄罗斯帝国的王冠之下俄罗斯、波兰、芬兰大公国联合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而俄罗斯同芬兰的关系也由组织法的第二段调节为法律条文:“芬兰大公国,作为俄罗斯帝国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其管理内部事务的特殊方针基于特殊的法律条款。”和1910年6月10日法。[13]
1733至1867年之间俄罗斯也掌控着俗称的俄属北美。在接受了这片土地后,俄罗斯帝国成为了一个疆域横跨欧亚美的庞大帝国。当英法在二十世纪没落了之后,不同于大多数殖民性帝国,帝俄仍保留了相当大一部分的领土,就像早先的共产苏联和现今的俄罗斯。
此外,当时的俄罗斯帝国还有相当大的势力范围,特别是在关东的港口和大清东清铁路的特权,这两个特权都同在天津的特权一样被清政府承认。(在这段时间俄罗斯帝国享有的治外法权请参见俄日关系条目)
1815年,格奥尔格·安东·雪佛博士[14]到达了考艾岛并同当地岛屿的首领(夏威夷王国的国王——卡美哈梅哈一世的附庸)达成了一个保护协议,但皇帝拒绝批准这笔交易。[15]
根据欧洲王族家谱年鉴的记载,俄罗斯在1910年时实施的是君主立宪制的君主政体。这个体系建立于1905年的10月,并且作为过渡期和自成一格的政体。然而在这天以前,俄罗斯皇帝的权利是专制而且无限的。在十月宣言修法和帝国杜马(国会选举)开始后(1906/04/27),专制这个字就被谨慎地保存著,但是权力已转为有限的程度。然而这种政权并没有办法成为有意义的宪法,因为还缺少了议会单位。但是无限专制却给了自我限制专制体系一个空间,无论将会永久专制,或是只按独裁者的意见统治及行事,都只会增加各党间的冲突而已。目前看来,俄罗斯的政府系统最好定义为专制皇帝下的君主权力有限体制。
东斯拉夫人就是俄罗斯人,白俄罗斯人,乌克兰人。在古基辅罗斯时期俄罗斯为一欧洲的封建贵族制的小国家,分裂成许多小公国,在公元9~10世纪左右的时候(相当于中国的中晚唐),东斯拉夫人当中的一个名为“罗斯(Русь,名称由来众说纷纭,其中说法之一是得名于罗斯河)”的部落请来了北欧日耳曼雇佣兵,凭借使用铁器的日耳曼雇佣兵的力量,扫平了其他还在使用青铜器的部落,统一了东斯拉夫。
根据古老部落的习俗,最强大的战士可以封王——于是日耳曼雇佣兵(瓦良格人)的团长留里克就成为了罗斯人最早的第一任大公,留里克去世后,他的部将奥列格成为首领,率领部队继续南下,最后定都基辅(就是今日的乌克兰首都),建立了基辅罗斯,这就是最早的东斯拉夫人国家。俄罗斯人,白俄罗斯人,乌克兰人的关系,类似德国人、奥地利人、瑞士德语区人同族同源的关系。
需要说明一下的是:俄国的统治者原本是各地的“王公(князь)”,位于基辅的全罗斯统治者被成为“大公(Великий князь)”,沙皇(царь)一词是来自于古拉丁文的caesar, 或者古希腊文καῖσαρ的俄文转写цезарь,简化之后变成царь。意思是“凯撒”。第一位自称沙皇的是伊凡雷帝。这个称呼不仅仅是一个巩固中央集权的象征,更是一个国家、民族概念和民族心的体现。这个说法的来源理论基础是“莫斯科-第三罗马”。自始至终,罗马帝国(第一罗马),拜占庭帝国(第二罗马)都是地跨过欧亚非的多民族大帝国,而凝聚帝国国民意志、让国民认同自己是同胞是一份子的精神理念,就是“我们都是罗马人”的共同信仰。无论语言、肤色和出身,只有有著共同的宗教信仰和民族认同感,愿意为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贡献自己的一份力的,就是罗马人,就可以享有平等同样的权利。在拜占庭帝国,无论是希腊人,亚塞拜然人,埃及人还是埃塞俄比亚人,只要有著共同的东正教信仰,接纳这个大民族共同的文化和价值观,就是“罗马人”。
1453年拜占庭帝国灭亡之后,拜占庭帝国的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的侄女、索菲娅·帕列奥罗格公主辗转到了莫斯科嫁给了当时的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伊凡雷帝的祖父),从而带去了象征拜占庭帝国荣耀的双头鹰国徽。之后在她的影响下伊凡三世继承了罗马人的理念,开始宣扬“莫斯科-第三罗马”。
“第三罗马”是一个精神价值观概念。简单而言,是继承罗马帝国包容多民族的原则海纳百川吸收各个不同民族的人共存。只要是同样的东正教信仰、效忠沙皇忠于和祖国、自认为是俄罗斯大民族的一份子,就被承认为社会中的同胞。而这个人本身的肤色、语言、出身是完全没有影响的。就像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时期,所有人都被称为“罗马人”,而语言则可以使用拉丁文、希腊文、埃及文、波斯文等。
这个就是“第三罗马”概念的精髓--包容不同,统一信仰。这与当时强调民族纯粹性的国家和血统性传位王朝的欧洲截然不同。俄国有190多个民族,俄罗斯人的概念不是一个血统的概念,而是一个精神、文化和信仰的概念。与国籍和民族概念不分的法国和单纯以血统定民族的德国、日本不同,俄国人的概念不只是民族血统上的俄罗斯人,更是接受了俄国文化和语言、有著俄国人这样自我认知的大民族概念。如陀思妥耶夫斯基:“凝聚俄罗斯民族的不是血液,而是信仰”。
彼得大帝在1721年时改称自己为皇帝,并且宣布自己为全俄罗斯的皇帝。之后的统治者也一直延用这个名称,在日俄战争之后俄罗斯帝国进行了民主改革有了自己的国家杜马和国会,但此时君主制度一直到1917年二月革命被推翻为止。支后俄罗斯西化民主派的俄国临时政府克伦斯基上台,皇帝的权力在十月宣言之前被两项规定所限制,其目的是为了保护现有的体制。教宗保罗一世认为,皇帝和其配偶都必须是东正教教会的成员之一,而且必须要遵守继承权法(Pauline Laws)的规定。但是到了1905年10月17日,情况就改变了,皇帝自愿限制他的立法权力。他认为在没有经过国家杜马(一个自由选举产生的国民议会)的同意下,任何提案皆无法通过成为法律。虽然在1906年4月28日时出现了与上述道德责任相关的法律,并且和组织法一起扩增,但同时皇帝仍然握有解散杜马的权利,并且他也行使了这项权利。
于彼得大帝改革期间建立的俄罗斯元老院或参政院是沙皇的立法、司法和行政机构,以检察总长为主席领导机构运作。其成员全部由皇帝任命。它完备的职能由其下属的几个部门执行:它是拥有否决权的最高机构,是帝国的会计部,也是政治犯的最高法庭,而且它还有一个部门起着同英国纹章院类似的功效。不仅如此,元老院对帝国各部门之间发生的争论,特别是中央代表和地方选举产生的机构之间的矛盾,也拥有裁判权;而由于皇帝赋予了元老院和美国最高法院相同的职能,所以元老院可直接否决违背宪法的议案。另外,它还负责颁布新的法律。
根据1905年10月18日起的法律规定 ,用作支持皇帝的最高议会被建立,并在政府首脑的名义下,设立了大臣会议主席(首相)。俄罗斯政府由其所有的政府部门和它们的部长(大臣)组成,各部长并列在下:
根据1906年2月20日制定的法律,帝国议会作为上院和帝国杜马作为下院共同成为帝国的立法机构。自此时起,法律上皇帝只有和两议院合作才能正常行使其立法权。因上述的原因重组的帝国议会产生了196个席位,其中一半由皇帝直接任命,剩下的98人则是由选举产生。另外由皇帝任命的部长们依其职权,也自然是前98人之成员。关于这些当选议员,其中有3人是东正教的僧侣神父,另外3人是负责掌管教区或世俗职务的白神父,剩下的18人是贵族,6人是大学或科学学院的成员,以及6人来自商会,6人来自工业局,34人来自有地方自治局(земство)的政府,其馀16人则无,并且有6位来自波兰。作为立法机构,帝国议会的职权与杜马相当,但实际上它甚少提出立法。
帝国杜马是俄罗斯帝国的下议院,1907年6月2日的政令规定其共有442个席位,且拥有过分复杂的选举方式。其操作过程本身就倾向于构建由富裕阶层(尤其是地主阶级)和俄罗斯族裔组成多数派议会,以压制其属国人民的议政权力。除中亚地区外,每个省都会选出几名杜马议员,各大城市也会选出自己的议员。要成为一名杜马议员,首先需要被选举人团选中。而选举人团则由农民、公民和地主阶级组成的集会选出。地主阶级中的显贵会亲自出席,而较小的地主则委派代表。公民阶级(都会人士)依照应税财产被分成两类后,各自选入省选举人团,农民则是由小行政区(волость)的代表团所代表。工人阶级则是以特别的方法对待,每个任用50个员工以上的集团,选出一个或以上的代表加入选举人团。
在选举人团里他们进行过半数获胜选举,优胜者可以代表其参加杜马议会。由于选举人团里保守派实力雄厚(多地主和公民),即使有“社会五大阶层必须都选入至少一位议员”的规定,进步人士仍然极少成为杜马成员。但杜马的激进势力依然存在,他们主要来自于帝国最大的七座城市—圣彼得堡、莫斯科、基辅、敖德萨、里加和波兰的华沙和罗兹,因为这些城市有独特的选举系统。它们会直接选出杜马的成员,虽说市民们的选举票额依然照应税财产被分为由高到低的不同三等,但每等选出的代表数量是相同的。这样便保证了即使保守势力互相合作,也无法阻止进步人士进入杜马。
神圣宗教会议(1721年成立)是俄罗斯东正教教会的最高政府机关。这是一个由世俗检察官主持,代表着皇帝,以及莫斯科,圣彼得堡,基辅三个大城市和格鲁吉亚的大主教,另外还有轮流任职的主教。
为方便管理,俄罗斯(截至1914)被划分为81个省(guberniyas),20个州(oblasts), 和1个自治区。俄罗斯帝国的附庸国和保护国,比如布哈拉酋长国,希瓦汗国和1914年后的图瓦(乌梁海)等则在俄罗斯的亚洲部分占11个省、17个州和一个自治区(萨哈林)。而除俄罗斯本土外,还有另外8个省在芬兰,10个在波兰。俄罗斯的欧洲部分因此拥有59个省和一个州(顿河州),而战争部长对顿河州拥有管辖权;其他的也都有自己的省长和副省长,后者主要是管理当地政府。此外还设有总督区,通常由若干个省份组成,总督通常包括更广泛的权利,总督一般自己命令其管辖范围内军队和武装力量。1906年,俄罗斯帝国已经在芬兰、华沙、维尔纽斯、基辅、莫斯科和里加设有秘书长。较大的城市(圣彼得堡、莫斯科、敖德萨、塞瓦斯托波尔、刻赤、尼古拉耶夫、罗斯托夫)拥有独立于省的属于自己的管理系统;在这些城市中警察局长相当于省长。
除去中央政府设立的机构外,地方通常拥有以下三种行政机构:
而直到19世纪末,甚至在一些重要地区是直到1917年,帝国的大部分亚洲区域不同于其他地方,都处于一种军政府体制(военно-народная администрация)的管治之下。研究相信,俄罗斯人和穆斯林之间无法弥合的巨大文化差距,是民政化无法推进的一个因素;帝国军官们基于军事安全优先——无论是坚持认为穆斯林“落后”和“狂热”,或者防范泛突厥&泛伊斯兰对帝国的威胁,一直持久地反对在军政管理地区进行民政化改革[16]。1898年安集延暴动是进一步加重当局对于穆斯林的刻板印象,从而削弱了在相应地区的地方行政民政化步伐。[17] 直到俄罗斯帝国统治末期,即使是最开明的俄方官员都认为,在俄罗斯和“原住民”之间任何可能的切实共融,是永远的遥不可及。[18]
自1870年开始俄罗斯欧陆部分的城市就有类似地方自治局的机构。所有不动产者,纳税的商人,匠人和工人都会依照其财产数额被降序记录在一份名单上。所有人的财产总额求和后三等分,再按照其数额将名单分成最富裕,次富裕和不富裕三份,每份之间人数差异巨大,却都拥有相同数目的市立杜马候选名额。执行权属于选举的市长和杜马选出的多人委员会 управа 。但亚历山大三世于1892和1894颁布的法令将市立杜马至于地方长官(地方长官制)的直接管理之下,和地方自治局一样。虽然依然有诸多限制,一些西伯利亚城市还是于1894年获得类似的自治机构;1895年,部分高加索城市也获得类似的自治权。
瑞典的波罗的海省份 (库尔兰,利沃尼亚和爱沙尼亚) 在大北方战争后被并入俄罗斯。根据1721年签订的尼斯塔德条约 ,当地的德裔贵族在自治和与教育,警察和司法方面保留极大的权利。德语在此地继续流通167年后,1888年颁布的新法收回波罗的海德意志人的自治权力,将之赋予中央政府下派至此的长官。与此同时,行政机关、塔尔图大学(爱沙尼亚语)也和塔尔图一起从多尔帕特大学(德语)改名为尤里耶夫大学(俄语),对此地的俄罗斯化也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中。1893年,本地也建立原本特属于俄罗斯族行政区的地方农民事务管理委员会。
在受军事主导管治的地方,是由从军队长期借调的军官行使上级行政权,与民事司法机关并存,但是在一些地方的司法权也由军队所掌控。在帝国欧洲部分的相当一部分由地方自治局及附属官僚履行的职责,更被交由一小群军官来行使——这些人通常缺乏专业培训而担负起极大的行政责任。[19][20] 很多情形下他们并未能胜任工作,军政府体制是呈现出摇摇欲坠及独断专行 的型态:当时这点在远东地区,以及北高加索便可以见到,在总督之下是存在“行政真空”。相较在欧洲部分需要至少十二个不同部门所行使的多项职权,在突厥斯坦那里则全由地区军事指挥官一身包揽[21]。1886年时虽然突厥斯坦引入了新的民法体系,但依据由军事法庭行使司法权力——军政府的行政主导地位未有受到削弱,而地方民政化也无可预期[22]。
乌拉尔地区 | 南区 | 高加索 | 西伯利亚 | 波兰王国 | |
---|---|---|---|---|---|
金 | 18% | - | - | 81.2% | - |
铂 | 100% | - | - | - | - |
银 | 36% | - | 24.3% | 29.3% | - |
铅 | 5.8% | - | 92% | - | 0.9% |
锌 | - | - | 25.2% | - | 74.8% |
铜 | 54.9% | - | 30.2% | 14.9% | - |
生铁 | 19.4% | 67.7% | - | - | 9.3% |
钢铁 | 17.3% | 36.2% | - | - | 10.8% |
锰 | 0.3% | 29.2% | 70.3% | - | - |
煤炭 | 3.4% | 67.3% | - | 5.8% | 22.3% |
石油 | - | - | 97% | - | - |
1860年后的铁路规划和建设对于俄罗斯的经济、文化和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中央机关和贵族阶层们基本垄断决策,但地方氏族阶层为铁路的建设提供需求。地方的贵族、商人和企业家畅想“从地方到帝国”的未来,谋求自己的利益,时常与其他城市竞争,由此也为帝国的经济做出贡献[23]。俄国军队在19世纪80年代在中亚修建了两条主要铁路:高加索铁路,连接黑海海滨的巴统和里海海滨的巴库;外里海铁路,由里海海滨的克拉斯诺沃茨克起始,直至布哈拉、撒马尔罕和塔什干。两条铁路为帝国的商业和战略需求服务,同时促进了人口流动[24][25]。
年份 | 1840 | 1850 | 1860 | 1870 | 1880 | 1890 | 1900 | 1911 |
公里数 | 26 | 601 | 1590 | 11243 | 23982 | 32390 | 56976 | 78468 |
港口 | 吨位 | 区位 |
---|---|---|
里加 | 1528 | 波罗的海 |
刻赤 | 33 | 波罗的海 |
阿尔汉格尔斯克 | 549 | 白海 |
费奥多西亚 | 175 | 黑海 |
奥涅加 | 98 | 白海 |
马里乌波尔 | 266 | 黑海 |
叶夫帕托里亚 | 66 | 黑海 |
苏呼米 | 45 | 黑海 |
伊斯梅尔 | 47 | 黑海 |
阿斯塔拉 | 64 | 里海 |
符拉迪沃斯托克 | 891 | 太平洋 |
阿穆尔河畔尼古拉耶夫斯克 | 57 | 太平洋 |
阿斯特拉罕 | 34 | 里海 |
巴库 | 286 | 里海 |
列尼 | 173 | 黑海 |
克拉斯诺沃茨克 | 21 | 里海 |
巴统 | 898 | 黑海 |
波季 | 348 | 黑海 |
别尔江斯克 | 80 | 黑海 |
新罗西斯克 | 646 | 黑海 |
尼古拉耶夫 | 721 | 黑海 |
利巴瓦 | 796 | 波罗的海 |
敖德萨 | 1243 | 黑海 |
纳尔瓦 | 95 | 波罗的海 |
赫尔松 | 252 | 黑海 |
列威利 | 65 | 波罗的海 |
塞瓦斯托波尔 | 44 | 黑海 |
圣彼得堡 | 2024 | 波罗的海 |
格尼申斯克 | 67 | 黑海 |
彼尔诺夫 | 23 | 波罗的海 |
塔甘罗格 | 657 | 黑海 |
文达瓦 | 604 | 波罗的海 |
俄罗斯帝国的国教是俄罗斯东正教,俄罗斯皇帝是其领袖,同时还保有最高保护者的称号。皇帝虽然能够进行任命与去职,却不能修改教条及教会传授的内容。东正教在宗教意义上的领导机关是最神圣主教会议,这一会议在宗教事宜上享有极大的权力。理论上所有宗教信仰都是自由的,但对于犹太人则有一定的限制。
根据1905年发布的1897年俄罗斯帝国人口普查统计结果,全俄罗斯帝国宗教信徒大致人数如下:
宗教 | 信徒[26] | 比例 |
---|---|---|
俄罗斯东正教 | 87,123,604 | 69.3% |
伊斯兰教 | 13,906,972 | 11.1% |
罗马天主教 | 11,467,994 | 9.1% |
犹太教 | 5,215,805 | 4.2% |
信义宗[27] | 3,572,653 | 2.8% |
旧信徒派 | 2,204,596 | 1.8% |
亚美尼亚使徒教会 | 1,179,241 | 0.9% |
佛教 | 433,863 | 0.4% |
其他非基督宗教 | 285,321 | 0.2% |
归正宗 | 85,400 | 0.1% |
门诺会 | 66,564 | 0.1% |
亚美尼亚礼天主教 | 38,840 | 0.0% |
浸信会 | 38,139 | 0.0% |
犹太教卡拉派 | 12,894 | 0.0% |
圣公宗 | 4,183 | 0.0% |
其他基督宗教教派 | 3,952 | 0.0% |
俄罗斯正教会设有三位都主教(分别在莫斯科、圣彼得堡和喀山),十四位总主教和五十位主教,全部由僧侣中产生。被选中的僧侣必须未婚,但是鳏夫却不被接纳,而且在东正教中,一场婚姻是不能被任何东西打破的,所以鳏夫修士无法晋升。这些规则被一直沿用至今。
俄罗斯帝国的武装力量由俄罗斯帝国陆军、俄罗斯帝国海军及俄罗斯帝国空军组成。
俄罗斯帝国总体上是一个农业社会,散布在广大的领土上。1913年,80%的人口属于农民。苏联史学家认为19世纪的俄罗斯帝国持续处在系统性的危机中,工人和农民陷入贫困,最终导致了20世纪初的革命,但近期俄罗斯学者的研究对此提出了质疑。鲍里斯·米尔诺夫对19世纪后期的改革进行研究,参照1861年废除农奴制、农业生产状况、生活水平指标以及对于农民的征税情况,认为这些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社会的福利水平。此外,他还发现在18世纪俄罗斯人民的福利状况主要处在下降趋势,但在18世纪末至1914年则处于缓慢提升的状态[28][29]。
俄罗斯帝国的臣民被分为不同的阶级,例如贵族、神职人员、商人、哥萨克和农奴。高加索及非俄罗斯民族地区的原住民,例如鞑靼斯坦、西伯利亚和中亚居民,则被官方登记为外籍人。
81.6%的人口属于农民阶级,0.6%属于贵族,0.1%属于神职人员,9.3%属于商人,6.1%属于军人。超过8800万人是农民,其中一部分曾经是农奴(1858年为10,447,149名男性),其他为土地农民(同年9,194,891名男性,除去阿尔汉格尔斯克省)和自由农民(同年842,740名男性)。
俄国农奴制创立于16世纪,在17世纪中期(1647年)成为了法律条文。1861年,俄罗斯帝国废除了农奴制[注 6]。
从农奴变成的农民得到了分配的耕地。但这些土地只是被分给了农村公社,一个管理这些耕地所有权和税款的组织。如果想切实的拥有耕地,农民需要交付附有税率的“赎金”。而在那时候,没有土地的农民只能去给别人干短工来赚取“赎回”土地的钱。不过在向皇帝交了这笔钱之后,新生的农民也就正式的成为了农民,不受地主的任何限制。但是这笔钱很高,因为是先由皇帝付给地主赎金,所以农民直接把钱还给皇帝,而后者要求的年利率是6%,支付期限是49年。另外,对地主经济上的补偿理由并不是土地,而是他们损失了应该为其义务劳动的农奴。不仅如此,很多地主还盘算着如何减少以前自己地上的农奴可以分得的已经少得可怜的土地,比如剥夺他们最需要的部分:农奴小屋周边的牧草地。其结果就是自由身的农民依然需要为以前的主人干活,借此来偿还赎回土地的费用。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