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香港四大天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香港四大天王(英语:Four Heavenly Kings)是指香港粤语流行音乐流行文化的一种现象,代表人物为1990年代初香港最受欢迎的四名男歌手:张学友刘德华黎明郭富城。四人于1980年代先后加入娱乐圈成为歌手或演员,1990年代初期各自冒起,并于1992年同时被传媒称为“四大天王”,继承了八十年代以来许冠杰徐小凤罗文林子祥邓丽君谭咏麟陈百强梅艳芳张国荣香港乐坛的地位。四大天王自1990年代至今在音乐、影视、舞蹈、商业、慈善等领域均获得杰出的成就,在华人社会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知名度[1][2][3],也有作者以“香港四大天王”为主题出版著作[4]。至于香港四大天王对香港娱乐圈的影响,一方面四人对香港娱乐圈维持表面上的繁荣盛世,另一方面对市场形成了垄断,加上电视台、电台等对四人过分吹捧和宣传,让整个90年代香港演艺圈氛围重人气轻音乐,其他艺人的市场发展空间减少,给香港乐坛的发展来了负面的影响。各人在2000年代淡出乐坛后,香港乐坛随后多年来被诟病为青黄不接。[5] 值得一提的是四人虽为人父,但四人不约而同的都只有女儿而没有儿子,故此后来亦被戏称为“四大外父”[6]

Remove ads

入行经过

  • 张学友(Jacky Cheung Hok Yau),1961年7月10日在香港出生,高中毕业后曾于香港贸易发展局国泰航空公司工作,1983年参加《欢乐今宵》的《尽显才华Sing声星》比赛,但未能获奖[7],其后于1984年参加十八区业馀歌唱大赛,凭关正杰原唱的《大地恩情》一曲获得冠军,同年与电视广播有限公司及宝丽金唱片公司签约,成为艺人及歌手[8]。85年正式发片出道,其中《Smile》,《遥远的她Amour》等专辑销量上佳,并在87年踏入红馆连开6场演唱会,成为当时最受瞩目的新晋男歌手。
  • 刘德华(Andy Lau Tak Wah),1961年9月27日在香港出生,小时候在父亲的店铺工作,售卖小食及杂货,因经常往片场送外卖而对演艺工作产生兴趣,中学毕业后于1981年入读第10期无线电视艺员训练班,毕业后任职演员[9]。82-83年凭《猎鹰》及破收视率的《神雕侠侣》这两部电视剧大红大紫,成为众多电影片商招揽的对象而投身影坛至今。在拍摄电影《投奔怒海》期间认识了歌手林子祥,在对方的鼓励下尝试发展歌唱事业[10],1985年与华星唱片签约及推出唱片(同年与黄日华梁朝伟苗侨伟汤镇业无线五虎将之称),成为歌手。
  • 黎明(Leon Lai Ming),1966年12月11日在北京出生,小时候定居香港,十四岁往英国就读高中[11],1985年返港后获星探邀请参演电影,其后曾入读亚洲电视艺员训练班及任职电话推销员[12],随后于1986年参加第五届新秀歌唱大赛,凭蔡枫华原唱的《绝对空虚》一曲获得季军,签约华星唱片[13],曾灌录电视剧主题曲和插曲,但未有推出唱片[14]。1989年获戴思聪推荐到宝丽金唱片公司试音,成为旗下的歌手;1990年7月推出首张唱片,同年由于电视剧《人在边缘》收视高企,带动唱片销量上涨,促进他在歌坛发展的机会。[15]
  • 郭富城(Aaron Kwok Fu Shing),1965年10月26日在香港出生,中学毕业后在景福金行工作。1984年因做一字马受伤请假太久而遭金行辞退,同年成功投考无线电视艺员招募班,成为舞蹈员[16]。1987年入读无线电视艺员训练班,成为艺员,因不获重视而到台湾发展。1990年在台湾拍摄机车广告而红遍当地,其后获邀签约福隆传播公司,同年9月推出首张唱片,成为歌手[17]
Remove ads

成名过程

随著许冠杰林子祥陈百强谭咏麟张国荣梅艳芳锺镇涛徐小凤等1970至1980年代知名歌手相继淡出香港流行乐坛颁奖礼,张学友1989年凭着电影《旺角卡门》的乌蝇及同年专辑在事业谷底翻身、李克勤草蜢Beyond乐队等歌手也于1990年代初开始冒起[18]。刘德华,黎明在1980年代后期至1990年代初期因主演影视剧集受到观众的注意而人气急升,歌唱事业也因此发展理想,唱片销量排行IFPI香港唱片销量大奖前列,当中黎明专辑《是爱、是缘》更成为1991年IFPI最高销量唱片专辑。两人形象同属偶像派,一样靠收视高企的tvb电视剧走红后开始发唱片,曾被媒体称为“艺坛双子星”,也有媒体将他们二人及张学友统称为“三剑侠”。1990年尾,郭富城在台湾演出机车广告,开始受到关注,随后灌录了三张国语大碟,其中《对你爱不完》及《我是不是该安静的走开》等歌曲红遍港澳台,1992年初以歌手身份返回香港发展。

1992年,张学友、刘德华、黎明、郭富城同属香港最受欢迎的男歌手之一,《东方日报》为此写了一篇描写香港流行乐坛的打油诗,引起了“香港演唱会之父”张耀荣的兴趣,并统称四人为“四大天王”,此称号获得公众广泛地认可和接受,一直沿用至今[19]。另一说法则是前香港电台助理广播处长张文新在1992年香港电台“太阳计划”活动上,邀请四人同台表演并即场向香港传媒封四人为“四大天王”[20][21]

Remove ads

影响及评价

在1990年代天王封号以后,四人的歌曲仍然多以翻唱为主,高频出现于两岸三地的电台、电视、垄断颁奖礼,对于其他同期歌手如李克勤黄凯芹Beyond等的发展乃至给华语流行乐坛的发展来了负面的影响,生存空间被挤压得很少。黎明于1992年接受媒体访问时,表示不喜欢“天王”这个没有意义的称号,他认为香港乐坛不是只有四个人,每名歌手也有付出努力,不想让人以为他们四人雄霸乐坛,而对其他歌手造成负面影响,并表示四人早已达成共识,同意弃用“四大天王”的称号[22],同时要求乐迷不要称呼他为“天王”,惟传媒仍不断以“四大天王”的称号来增加宣传声势[23]

90年代时,台湾创作歌手王杰接受访问时评价他们封号时,认为这抹杀其他值得尊敬的音乐人或歌手,同时这让观众误认为既是“天王”,当然是最好的,其他歌手就无法出头了。

1993年,Beyond主唱黄家驹在《我哋呀Unplugged》音乐会之后说过:“香港只有娱乐圈,没有乐坛。”意在批评当时四大天王年代重人气不重视音乐趋势,令香港乐坛没有真正独立自主的空间,因而有时令娱乐圈中人不满。

1994年,“摇滚新势力”在香港体育馆演出之前,来自中国内地的何勇在北京接受访问时表示“‘四大天王’除了张学友还算是个唱歌的,其他都是小丑”,这句说话在香港引起轩然大波[24],很多媒体和艺人都对何勇严词批评,梅艳芳说“对香港歌星这样一个口吻,你算什么?”,“中国火”的海报、地铁广告都被砸,后来何勇在香港发布会上解释“香港这个繁华的地方需要‘四大天王’”才将事情平息。黎明于1996年接受媒体访问时再次主张取消“四大天王”称号,他认为“四大天王”这个称号只是电视台的宣传手法,其他传媒也跟着认同,此举不但会妨碍新人冒升,而且会为他们四人带来不必要的压力[25]

1999年,黎明率先宣布退出香港乐坛颁奖礼[26],当时他认为“四大天王”这四个字在香港本地及报纸上已刻上多年,是永远不能洗脱的名称[27],而张学友、郭富城、刘德华在不久之后也相继淡出乐坛,“四大天王”的流行文化现象逐渐冷却[28],香港乐坛亦开始进入衰落时期[29],惟“四大天王”的称号至今仍广泛流传,四人仍具有相当的影响力[30]

2004年11月,谭咏麟在接受传媒访问时,将古巨基许志安梁汉文李克勤四名歌手称为“新四大天王”,引起各方的争议及讨论,四名歌手均表示自己并未达到“四大天王”的成就,不愿意被称为“新四大天王”,市民大众、媒体及业内人士均认为“新四大天王”的称号名不副实,事件最终亦不了了之,评论认为事件反映出1990年代的“四大天王”在大众心目心无法被取代和超越。这也体现出和四大天王同时期的歌手被挤压的后果,那些生不逢时的真正的实力派男歌手水平被严重低估,甚至被迫转行做节目主持或者其他幕后工作。在他们事业的黄金年代面对不公平竞争,没有得到应有的市场认可[31][32] [33]

内地创作歌手李健评价四大天王时,认为他们不错,但未达到所谓“天王”的地步。

有媒体分析认为,随着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网路红人的数量快速增长,大众的注意力被分散,爱好者被瓜分到各个社群中,可能不会再诞生“四大天王”这类家喻户晓的跨年代巨星[34]。香港影评人石琪认为“四大天王”在21世纪应可继续各展所长,彼此竞争,但同时认为香港演艺界的黄金时期已经一去不返,新一代艺人的出头机会大不如前[35]。专栏作家杨峥在其撰文中表示,“四大天王”具有自己的个人特色,他们的共通点是努力上进、积极求变,四人同样难以被取代[36]。从事电影导演、编剧兼作家的何言在其出版的著作中表示,“四大天王”这个称号足以代表整个香港娱乐圈的繁荣盛世,四人的影响力超出了乐坛,延伸到电视、电影、商业、慈善等领域,在1990年代至今已经超过二十多年,地位依然举足轻重,他们的作品成为了大众的集体回忆[37]香港教育大学客座首席讲师许为天曾于报章撰文,表示“四大天王”是香港珍贵的文化资产,四人的成就不止于演艺舞台,也是香港人努力成功的见证。作者认为四人具有偶像的魅力,容易被青少年接受,而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的奋斗经历、在演艺生涯中的待人处事智慧,更令学生容易吸收,认为教师在向学生介绍“流行文化”时应加以教导和启发,将四人具备的优点(例如:坚毅、承担、沟通、创新等)传承下去[38]

成就

四人自1990年代至今在音乐、影视、舞蹈、商业、慈善等领域均获得杰出的成就,具有广泛而持久的影响力。

合作演出

自1980年代至今,四人之间曾经个别合作演出电影及电视剧集,以及一同出席综艺节目及音乐颁奖礼等活动。2015年,黎明接受媒体访问时表示,他们四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彼此的生活、嗜好和工作方式不一样,因此暂时没有必要合作演出[39];2019年,刘德华接受媒体访问时表示,期望四人能够合作担任季选秀节目的导师,惟他表示张学友好像不愿意[40]。下表列出四人曾经一同或个别合作的节目活动或影视作品:

综艺节目

电影

  • 1988年,刘德华和张学友与共同主演《旺角卡门》。
  • 1990年,刘德华和张学友在电影《阿飞正传》分别饰演超仔和歪仔。
  • 1991年,刘德华在他投资的《九一神雕侠侣》中请来当时尚未列为天王的郭富城任要角银狐。同年上映的《五亿探长雷洛传II之父子情仇》、《机Boy小子之真假威龙》亦为刘德华及郭富城合作之电影。
  • 1991年,《豪门夜宴》,为赈济1991年华东水灾的香港演艺界忘我大电影,是唯一一套四位天王全参与的电影(只有张学友主演,其他客串演出)[44]
  • 1992年,黎明和张学友合演《明月照尖东》及《妖兽都市》。
  • 1992年,黎明和刘德华合演《龙腾四海》。
  • 1993年,《超级学校霸王》,有刘德华、张学友、郭富城(客串)三位天王参与,是在2003年《金鸡2》(刘德华、黎明和张学友)上映之前惟一一套有三位天王参与的电影。
  • 1998年,《安娜玛德莲娜》中,张学友客串饰演军装警察,郭富城饰演游永富。
  • 2003年,刘德华和张学友在曾志伟的牵头下共同主演电影《江湖》。
  • 2003年,刘德华和黎明合演《无间道3之终极无间》。
  • 2003年,刘德华和郭富城义演公益电影《爱在阳光下》。
  • 2009年,《建国大业》中,刘德华客串俞济时,黎明客串蔡廷锴
  • 2009年,《十月围城》中,张学友客串杨衢云,黎明饰演刘郁白。
  • 2012年,《寒战》中,刘德华客串饰演陆明华,郭富城饰演刘杰辉。
  • 2016年,《赌城风云III》中,刘德华饰演刀仔,张学友饰演易天行。
Remove ads

电视剧

  • 1989年,当时仍未发展歌唱事业的黎明和郭富城合演《天涯歌女》,此剧亦是唯一有超过一位天王参演的电视剧[45]
  • 2004年,张学友和郭富城客串无线电视剧《赤沙印记@四叶草.2》。

音乐

  • 1994年的香港电台十大中文金曲颁奖典礼上,四人共同在舞台上演唱了谭咏麟的《朋友》。
  • 1999年1月,黎明最后一次参加颁奖晚会,四个人亦同时坐在了台下的第一排,第一排的位置并没有其他男歌手,显示了四大天王的地位,至此之后,由于黎明的退出和张学友逐渐淡出颁奖典礼,四人亦很少有合作的机会。
  • 2003年,乐坛巨星张国荣刚于4月1日去世,与张国荣份属好友的四人出席在4月6日举行的第2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典礼上,为纪念张国荣而同台合唱生前作品《当年情》(电影《英雄本色》主题曲)。
  • 2007年,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十周年纪念的晚会中,四人联袂演出[46]

其他

  • 1992年吴君如搞笑圣诞歌曲《巴老弹星人报佳音》,歌者表示圣诞节要与“刘明黎德华同郭学友张富城”一起庆祝。
  • 此流行文化亦成为1995年香港高级程度会考中国语文及文化科试卷三聆听理解的题材,录音声带中一位女同学表示加入了刘德华歌迷会。
  • 2016年,黎明在社交网站平台发布一段名为《老黎拜年》的短片,以电脑效果将片段中的摩艾石像换上四人的照片并配上对白及歌曲[47][48]

其他版本的天王称号

第五大天王

1990年代期间最有机会问鼎四大天王以外的第五位男歌手人选,实际上此角色从未正式得到承认,四大天王仍只有张刘黎郭四位。

以下按出生日期排序:

  • 许志安(Andy HUI Chi-on),1967年8月12日在香港出生,1986年参加新秀歌唱大赛入行,1988年推出首张唱片。1993年初,凭著一首《喜欢你是你》的热播一炮而红,开始被香港传媒纳入“第五天王”讨论人选之一;1993-94年均取得不俗人气及季选歌曲。
  • 郑伊健(Ekin CHENG Yee-kin),1967年10月4日在香港出生,1990年开始被调往戏剧参与电视剧演出,至1991年加盟BMG唱片公司并于1992年推出首张个人大碟《不要哭了》,作歌视双线发展的偶像派歌手。1996年拍摄《古惑仔》系列后人气急升,至2000年间在香港歌影人气极高并风头一时直迫四大天王,并一度取代李克勤(1993-94年)于乐坛颁奖礼中与四大天王同时晋身最受欢迎男歌星五强。
  • 李克勤(Hacken LEE),1967年12月6日在香港出生,曾被看好及于1980年代末被称“谭咏麟接班人”。1992年,香港电台举办太阳计划活动及宣布策封乐坛“四大天王”,除了张学友、刘德华、黎明之外,李克勤本在第四位人选呼声之内,但最后人选是刚从台湾红回香港发展一年的郭富城。其后于1993年、1994年二度于乐坛颁奖礼中与四大天王同时晋身最受欢迎男歌星五强;当时李克勤是地位最接近四大天王的香港男歌手。
  • 古巨基(Leo KU Kui-kei) ,1972年8月18日在香港出生,1990年参加无线电视艺员训练班第四期艺员进修班。1994年,签约艺能动音,并于同年7月推出了第一张个人专辑《爱的解释》,正式进军乐坛。1997年《欢乐今宵》一曲的成功,被誉为“假音王子”;同时1997年《欢乐今宵》、1998年《有你一天》及1999年《罗马假期》夺得金曲,与四大天王同时晋身最受欢迎男歌星五强。

天王杀手

  • 周华健(Emil Chow),1960年12月22日于香港出生,1985年于台湾出道,1994年从台湾回流香港发展推出数张粤语专辑并一度取得极大成功。1995年其人气、歌曲流行度及唱片销量达至颠峰,当时曾被香港传媒称为“天王杀手”,两年间其乐坛成绩及受欢迎程度更直迫四大天王。惟后期因兼顾不到台港两地市场,故转移专注于国语歌市场,周华健在港旋风亦告骤减。

台湾四小天王

台湾四大天王

  • 1990年代初期,台湾媒体亦将四位本土歌手封为“台湾四大天王”,分别为:齐秦王杰童安格周华健。周华健的事业巅峰因与香港四大天王同期,曾被香港传媒称作是“天王杀手”,“天王”则意指香港四大天王。周华健于2004年接受中国中央电视台电视节目《艺术人生》访问时表示,当年自己的销量仅次于张学友,与他既是好友亦将他作为推动自己工作的一个动力,每次回到公司的第一件事就是要翻查张学友的最新唱片销量记录,想张学友的时间比想自己老婆还要多。
  • 1995年12月由中视《欢乐传真》节目主办、威聚唱片企划执行的“四大天王就是你”模仿大赛中,罗志祥欧汉声陈显政陈中威组成偶像团体,命名“四大天王”。不过1998年陈显政与陈中威分别因不适应演艺圈的环境和兵役问题退出娱乐圈,罗志祥和欧汉声其后改组“罗密欧”。

参见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