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奔怒海
香港電影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投奔怒海》(英语:Boat People)是1982年上映的一部香港电影,由许鞍华执导,是许鞍华“越南三部曲”的最后一部[注 1],主演包括林子祥、缪骞人、马斯晨、刘德华等,片名由著名小说家金庸所取。本片以越南共和国(南越)灭亡后作为题材,于1982年10月13日上映,香港票房1,547万港币,位列年度总票房第五位[2]。电影荣获第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美术指导及最有前途新人五项大奖[3];在2005年获香港电影金像奖协会票选为“最佳华语片一百部”第八名[4]。
剧情
影片通过日本摄影记者芥川(林子祥饰)的视角展开。在共产党接管岘港三年后,芥川受邀回到越南报道战后生活。他在政府人员的带领下来到岘港附近的一个新经济区,看到一群小学生在快乐地玩耍,唱着赞美胡志明的歌曲。
他看到的这一幕其实是为了欺骗外国媒体而伪造的。在岘港,他目睹了一场火灾,并因未经许可拍照而遭到警察殴打。他还看到警察殴打一名 "反动分子"。后来,他看到一个家庭被迫离开城市前往经济新区,回想起他看到的快乐的孩子们,他想知道为什么他们不愿意去那里。
在城市里,他遇到了琴娘 Cam Nuong(马斯晨饰)和她的家人。她的母亲为了抚养孩子偷偷做妓女。她有两个弟弟,大弟弟纳克(Nhac)是个精通美国俚语的街头男孩,小弟弟朗(Lang)的父亲是她母亲服务过的一个韩国人。从 Cam Nuong 那里,芥川了解到共产主义统治下岘港生活的残酷细节,包括孩子们在 "养鸡场 "刚被处决的尸体中寻找贵重物品。有一天,Nhac 在捡垃圾时发现了一枚未爆炸的弹药,结果被炸死。
在 "养鸡场",芥川遇到了刚从经济特区释放出来的年轻人明(刘德华饰)。明企图抢劫芥川的相机,被审判后重新送回经济新区。芥川利用与一名官员的关系跟踪他到了那里。在经济新区,他目睹了囚犯们遭受的虐待。他回到之前孩子们为他唱歌的地方,惊恐地发现孩子们在拥挤的营房里不穿衣服地睡觉。
与此同时,明计划与一位名叫 Thanh 的朋友一起逃离这个国家。然而,有一天在执行拆除地雷的任务时,Thanh 被炸死了。明独自上船准备逃离这个国家,但他被陷害了。一艘越南巡逻艇正等着他们,并不分青红皂白地向船上开枪,打死了船上所有的人,抢走了所有值钱的东西。
Cam Nuong 的母亲因卖淫被捕,被迫公开认罪。她用钩子刺穿自己的身体自杀身亡。芥川决定卖掉自己的相机,帮助琴娘和她的弟弟离开这个国家。在船出发的当晚,芥川帮他们运了一集装箱柴油。然而,他们被发现了,他遭到枪击。柴油容器爆炸,芥川被烧死。影片最后,琴娘和她的弟弟安全上船,期待着在一个更自由的地方开始新的生活。
角色
角色 | 演员 | 粤语配音 | 备注 |
芥川汐见 | 林子祥 | 林子祥 | 日本左派记者。曾抢先报导过越共统一越南的新闻,往统一后的越南岘港采访,最初从安排的行程见到幸福的越南人。后来认识岘港当地人阮琴娘及其弟,发现一般人经济生活非常困苦,却仍不欲往集体农场(新经济区)。而很多与前南越政府有关系的人都生活在恐惧之中。芥川在“鸡场”(刑场)拍摄琴娘收尸时认识从集体农场回岘港的祖明,后来到他的农场看见实际的情况。 |
夫人 | 缪骞人 | 朱曼子 | 岘港唯一剩下酒吧的过气老鸨,得到当地某些人保护仍然生存营业。夫人的父亲是日本人,母亲是中国人,做过法国人的情妇,开酒吧时做美国人生意。统一后在共产党的鼻息下生存。祖明是夫人的男友。 |
阮琴娘 | 马斯晨 | 岘港当地少女。父亲是阵亡的南越政府军军人,有两个弟弟。母亲被迫卖淫养活一家。二弟拾荒时捡到手榴弹被炸死。其母被共产党干部迫死后,干部表示会把琴娘“优先送到新经济区”。最后与三弟成功乘坐难民船离开越南。 | |
祖明 | 刘德华 | 李学斌 | 原来是美军的翻译,统一后被送到集体农场。因为想筹钱与友人乘船离开越南,故短暂回到岘港。与芥川一起回到农场后,被派往地雷区掘地雷,等待机会离开。上船后,难民船被军方截停,被打死。 |
阮主任 | 奇梦石 | 负责接待芥川的干部。曾经是留法学生,参与共产革命大半生,也曾为革命坐牢。年老时却发现自己原来喜欢以往的前殖民宗主地巴黎、法国美食、法国美酒、法国美女,俱与共产主义不符。说:“越南人的革命成功了,我自己的革命失败了”,亦批评一些年轻的干部“急功近利”。最后被任命为新经济区某小队队长,被立即送走。当时文化局的干部(阮主任口中的年轻干部)认为阮主任“不是一个真正的革命者,无法放弃小资产阶级的滥情”。 |
选角
刘德华一角原属意由周润发演出。台湾当时政策封杀曾经参与大陆电影拍摄的演员(当年台湾是港产片最大出口市场),禁止他们一切有份的电影上影;周润发为台湾市场放弃拍摄,此角后欲改用黄日华,但TVB高层下令要求拍摄《天龙八部之虚竹传奇》而要让给刘德华,成为刘第二部电影作品(第一部为《彩云曲》)。
禁映
本片于1980年代制作,外景拍摄取景于中国海南岛,投资方为左派电影明星夏梦所创办的青鸟公司。当时台湾的港九电影戏剧事业自由总会禁止中国大陆工作人员参与制作,亦禁止在大陆拍摄的电影于台湾上映,所以当时本片在台湾被禁映,后来才解禁。电影拍摄时正值中国与越南交恶,电影中亦有出现描述越南排华的场面。然而电影的内容对共产主义亦有很深刻的批判,因此亦在中国大陆禁止上映。当时九七问题刚开始在香港浮现,《投奔怒海》对共产党统治下的描写产生很大震撼。在当时仍然是左、右两派壁垒分明的香港电影圈中,《投奔怒海》在政治上没有那么带有批判的感情;而同时被台湾、中国大陆以泛政治理由禁映,在电影圈中也极为少见。[5]
发行
破绽
剧本最后一幕芥川因所携的柴油被追兵的子弹击中而著火。实际上柴油燃点很高,一般不会因中枪而起火。
奖项
其他
注释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