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鹿国际赛道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铃鹿赛车场(日语:鈴鹿サーキット/すずかサーキット,Suzuka Circuit)是位于日本三重县铃鹿市的赛车场,为一级方程式赛车日本大奖赛与铃鹿8小时耐久赛等赛事的比赛场地,可容纳155,000名观众。加上附设的游乐园与饭店等设施,是日本首屈一指的大型动力运动度假区。
![]() | |
![]() 截至2005年的赛道地图 | |
位置 | ![]() |
---|---|
时区 | UTC+09:00 |
坐标 | 34°50′35″N 136°32′26″E |
容量 | 155,000 |
FIA等级 | 1 |
所有者 | 本田技研工业 |
营运者 | MOBILITYLAND |
开放 | 1962年 |
建筑师 | 约翰·胡根霍兹[1][2][3][4] |
主要赛事 | 现时举办: 一级方程式赛车: 日本大奖赛(1987–2006、2009–2019、2022年至今) 铃鹿8小时耐久赛(1978–2019、2022年至今) 铃鹿1000公里耐久赛 世界房车杯 超级GT 超级方程式锦标赛(1973年至今) 日本区域方程式(2021年至今) 全日本道路锦标赛 D1大奖赛 超级耐久赛 |
大奖赛布局(2009年至今) | |
长度 | 5.807千米(3.609英里) |
弯道 | 18 |
比赛单圈记录 | 1:30.983 ﹙![]() |
摩托车大奖赛布局(2004年至今) | |
长度 | 5.821千米(3.617英里) |
弯道 | 17 |
比赛单圈记录 | 2:06.805 ﹙![]() |
东赛道 | |
长度 | 2.243千米(1.394英里) |
弯道 | 7 |
比赛单圈记录 | 0:53.885 ﹙![]() |
西赛道 | |
长度 | 3.466千米(2.154英里) |
弯道 | 9 |
原始赛道(1962年–1982年) (没有最终弯道) | |
长度 | 6.004千米(3.728英里) |
弯道 | 17 |
比赛单圈记录 | 1:54.247 ﹙![]() |
网站 | www |
本场地在1962年由本田技研工业兴建,是日本第一座具有全路面铺装与两侧观众席的赛车场[注释 1]。现由本田子公司MOBILITYLAND营运。
概要

1950年代末期,本田宗一郎决定在三重县建设赛车场。赛道设计师约翰·胡根霍兹规划以1.2公里直线车道高架穿越前段赛道,形成颇具特色的8字形布局。在现在FIA G1认证赛道中,铃鹿赛车场与费奥拉诺赛道是唯二采8字形布局的赛道。
2003年日本摩托车大奖赛加藤大治郎意外丧生后,铃鹿赛道在最终弯道前的日立Astemo减速弯道增加了摩托车专用弯道,并在发夹弯道与200R之间加入第二个减速弯[5]。
铃鹿赛车场有五种布局,分别为“汽车全赛道”、“摩托车全赛道”、“东赛道”、“汽车西赛道”与“摩托车西赛道”。“东赛道”从维修区直道到登禄普弯道前半段(七号弯),接著右弯转入维修区直道。“西赛道”则由“东赛道”以外的其他路段组成,起终点设于直线高架段。发夹弯道与200R之间的减速弯道可再分成汽车与摩托车两种路线。
德格纳弯道是以1962年全日本道路锦标赛在此摔车的车手恩斯特·德格纳命名。
2014年日本大奖赛,儒勒·比安奇在此发生严重车祸,最终逝世。
开设
1950年代末期,日本制造商开始参加曼岛TT赛等海外赛事,然而日本国内在首座常设赛车场多摩川赛车场废止后,仅剩路面未舗装的浅间高原汽车测试场,替代方案也未有进展[6]。
曾参加多摩川赛车场第1回大会的本田创办人本田宗一郎为了赢得赛事与推广赛车运动,决定在本田铃鹿制作所[7]周边建设赛车场。最初规划在现在东北侧的水田建设赛道[8],但在本田宗一郎反对之下改为开发丘陵地[9]。
之后,由Honda Land董事盐崎定夫出任赛道设计团队的最高负责人。然而,盐崎过去在铃鹿制作所负责的是生产管理,完全没有赛道设计经验[10]。1960年8月,团队提出第一个赛道设计案[11],设计出有三处立体交会的奇特赛道布局[8]。在前往欧洲考察后,决定聘请赞德沃特赛道经理约翰·胡根霍兹担任设计师与施工建议。
本田前社长河岛喜好证实“为了避免轮胎单侧耗损,(胡根霍兹)提出以立体交会形成8字形以平衡轮胎两侧耗损”[12]。在盐崎的设计案中,车队装备区(围场)后方有个发夹弯,但胡根霍兹认为“这里有弯道的话,噪音会让车队装备区(围场)无法听清楚场内广播”而取消[13]。
盐崎在赛道路线模拟时表示将尽量减少开削地形,以便将经费保留于设施建设[10]。随著设计稿的不断修正,最终完成了“在技术弯道结束后可立刻进入高速路段”的赛道布局[10]。在路面铺装方面,为了让施工单位容易了解赛道路面特殊铺装的构造,胡根霍兹准备了国外各赛道最先进的铺装样本。当时的日本尚未建成高速公路[注释 2],盐崎对此表示“日本是先完成赛道,再将赛道铺装运用到高速公路上”[10][注释 3]。
1961年2月,由本田全额出资的营运公司Motor Sports Land(现MOBILITYLAND[注释 4])正式成立,同年6月动工。1962年9月赛车场完工,同年11月3日 - 4日开幕举办第1回全日本道路锦标赛[11]。包含附属设施在内的总工费达15亿日圆(以现代换算约为255亿日圆[16])。
本田前副社长藤泽武夫基于“从小就喜欢引擎,将有助于未来汽车环境的发展[17]”的理念,从一开始就规划在赛车场设立一座家庭可以享受的汽车游乐园。之后,铃鹿赛车场的游乐园MOTOPIA于1963年开园。
赛事

铃鹿赛车场是目前F1历史最悠久的赛道之一,也是最受赛迷与车手欢迎的赛道之一。自1987年以来,长期是日本大奖赛主办场地[18],也是决定F1世界冠军的传统后段赛事场地之一。过去曾有连续四年的世界冠军在本赛地诞生,包含了1988年艾尔顿·冼拿、1989年亚伦·保鲁斯、以及1990年与1991年的冼拿二连霸。
2007年与2008年F1赛季,由丰田经营,并由赫尔曼·蒂尔克重新设计与改造的富士国际赛车场取代铃鹿成为F1大奖赛场地。2009年七月,富士赛车场宣布不再举行F1赛事[19][20],铃鹿随即签下三年赛事主办合约[21]。
铃鹿赛车场为了符合F1标准,在2007年11月18日举行最后一场重要赛事后关闭一年进行改建[22],然而此段期间仍举办铃鹿8小时耐久赛与铃鹿1000公里耐久赛等赛事。2009年4月12日,赛车场重新开放。
除了开始于1978年的铃鹿8小时耐久赛,以及铃鹿1000公里耐久赛等多项赛事,铃鹿也是GT赛事的比赛场地之一。
1996年与1997年,NASCAR前进本地举行比赛。1997年排位赛是固特异在现代温斯顿杯系列赛首次使用雨胎。.
2010年6月21日,铃鹿赛车场取代冈山国际赛道成为2011年世界房车锦标赛日本赛场地[23]。
日本超级方程式锦标赛与全日本道路锦标赛,除了四月的定期赛事,其年底决赛“JAF铃鹿大奖赛”、“MFJ大奖赛”(11月)也都选择在铃鹿举行。
2018年起,继承铃鹿1000公里耐久赛的FIA-GT3世界赛“夏季耐力赛 铃鹿10小时耐久赛”于8月举行。而从2006年将铃鹿1000公里耐久赛纳入赛程的超级GT则在五月举行‘SUZUKA GT 300km’。
2019年起,丰田汽车(TOYOTA GAZOO Racing)、本田技研工业、铃鹿赛车场共同在铃鹿举办赛车迷感谢日‘MO-SPO节 - 赛车迷感谢日’[24][25]。
其他动力运动赛事还包含超级耐久赛、保时捷卡雷拉杯、铃鹿太阳能车大赛、Ene-1 Challenge[注释 5]、亚洲道路锦标赛等。动力运动以外的赛事则有SUZUKA Sound of ENGINE、二轮车安全行驶全国大会、自行车的Shimano 铃鹿公路赛、铃鹿城市马拉松等。
另外,三重县内高等学校的冬季马拉松大赛也曾选择在铃鹿的国际赛道或东赛道举行。
2020年,为配合东京奥运,圣火接力将于4月8日通过铃鹿国际赛道,铃鹿8耐也将决赛从每年七月最后一周提前至2020年7月19日[26],但圣火接力随著奥运延后而中止。铃鹿8耐则因严重特殊传染性肺炎疫情影响而宣布延后至10月30日与11月1日举行。原先预定合办的4小时耐久赛,及预订在10月31日、11月1日举行的第52回MFJ大奖赛则宣布中止[27]。
8月12日,铃鹿8耐因国际疫情影响宣告赛事取消[28]。8月25日,已宣告中止的MFJ大奖赛宣布将于10月30日至11月1日举行[29][30]。

- 世界摩托车锦标赛(旧:WGP、现:MotoGP)日本大奖赛:1963 - 1965年、1987 - 1998年、2000 - 2003年。2004年以后改至茂木双环赛道举行。
- 世界跑车锦标赛:1989年 - 1992年。前身是富士举行的WEC-JAPAN。
- NASCAR Thunder Special:1996年、1997年。
- 铃鹿1000公里耐久赛:1966年 - 2017年。※2006年 - 2017年为超级GT的系列赛之一。
- FIA GT锦标赛:1997年 - 1998年(铃鹿1000km)。
- 世界摩托车越野锦标赛日本大奖赛:1991年 - 1995年。在国际摩托车越野赛道(现在的汽车露营区)。
- CIK-FIA世界卡丁车锦标赛
- 世界房车锦标赛(WTCC)日本站:2015年起在茂木双环赛道举行。改为房车世界杯(WTCR)的2018年起与超级方程式决赛同日举行[31],2020年取消日本站[32]。
- D1大奖赛:2016年起停办。
- 法拉利挑战赛
相对于富士国际赛车场专攻日本GP(1960年代)与富士超级冠军系列赛(富士GC)跑车竞赛路线,铃鹿则主打长距离耐久赛与方程式赛车。日本国内的F2锦标赛也针对铃鹿制定“铃鹿F2锦标赛”。
国际赛道
赛道东西狭长,中间部分的立体交会将右弯路线转为左弯路线,形成世界少见的8字形布局[注释 6]。赛道长度方面,四轮全长5.807公里、二轮全长5.821公里,是日本最长的赛道。路宽10 - 16公尺。弯道18处(二轮20处)。最大高低差52公尺[33]。与世界其他赛道相比,铃鹿使用了摩擦系数较高的沥青路面。
- 主直道
- 全长800公尺[33]。往第一弯道方向是斜率2.8%[34]的下坡,看台与维修区之间有段差。由于是下坡,起跑时未踩煞车的车辆容易滑动造成抢跑犯规。
- 第一弯道、第二弯道
- 起跑后的两个连续右弯。先维持速度通过100R的第一弯道,接著在中段区间减速通过60R的第二弯道。
- S型弯道、反斜坡弯道
- 左、右、左、右的连续弯道区间。如果不按节奏和准确地操作车辆,将会大幅影响圈速,因而有“掌握S型弯道就能掌握铃鹿”的说法。雨天时路面容易聚集水流,可能造成车辆打滑。
- 最后的右弯路面没有超高,会让车手有往外侧倾斜的错觉,因此称作“反斜坡弯道”。
- 登禄普弯道
- 会产生巨大横向重力加速度的高速上坡左长弯,斜率达7.8%[35]。因过去赛道上方有登禄普的轮胎形看板(登禄普桥[36])而得名。
- 德格纳弯道
- 中间夹著短直道的两连续大角度右弯。以1962年11月4日开幕赛“全日本道路锦标赛”在此处[注释 7]摔车的车手恩斯特·德格纳命名。德格纳2出口就是立体交会处。立体交会后赛道变成左向。
- 110R、发夹弯道
- 从上坡的右110R大幅减速,再以赛道最低速通过左弯的发夹弯道。发夹弯道是左向区间第一个左弯。2020年4月1日日信工业取得命名权,命名为‘NISSIN刹车发夹弯道’[37]。
- 200R、250R(通称:マッチャン)
- 和缓的右弯下坡区间。是前本田社员松永乔(昵称:マッチャン)于1969年8月10日12小时耐久赛的死亡车祸所在地。事故发生处是出口侧的250R,不过该通称大多泛指200R、250R。
- 200R减速弯道(二轮专用)
- 二轮赛事使用200R内侧的“200R减速弯道”。2018年4月12日由武藏精密工业取得命名权,命名为‘MuSASHi减速弯道’[38]。
- 勺子弯道
- 赛道西端折返的复合左弯道。因形状近似勺子而得名。包含了60R至200R的五个转弯处,走线自由度高。出口是下坡,紧接著的是爬升的西直道。
- 西直道
- 赛道最长的1公里直道[33],仅前半部稍微左弯。赛道最高速记录出现在此处的立体交会前。接著需稍微减速通过130R。
- 130R
- 接在西直道后,需稍微减速的超高速左弯。试胆的知名弯道。原先是曲率半径130R的弯道,2003年改成85R与340R复合弯道,难度略为下降 。
- 减速弯道
- 通过130R后须大幅减速的减速弯道。以前此处设有卡西欧广告看板,加上其形状而称作“卡西欧三角”。2014年3月1日日立汽车系统取得命名权,命名为“日立汽车系统减速弯道”[39]。2021年3月30日起,配合公司名称变更为“日立Astemo减速弯道”[40]。
- 须以煞车决胜负的要地。1989年日本大奖赛,冼拿与保鲁斯在此撞车。二轮用减速弯道比四轮用更为靠近最终弯道。
- 最终弯道
- 连结主直道的加速下坡右缓弯。由于发生过重大事故,自行车比赛会以反方向进行。
配合不同赛事,会改用较短的东西赛道。
- 东赛道
- 从登禄普弯道接东捷径到最终弯道的赛道,全长2.243公里。也是体验活动“赛道挑战者”采用的路线。
- 过去日本方程式曾使用从登禄普弯道前方右转切入130R与减速弯道中间的“东特别赛道”(全长2.746公里)[41]。
- 西赛道
- 减速弯道前接西捷径切到登禄普弯道的赛道,全长3.475公里(2轮3.483公里)。维修区设于西直道。
- 南赛道
- 西直道南侧的独立赛道,主要以金卡纳与卡丁车赛事为主。全长1.26公里。
-
主直道
-
第二弯道
-
S型弯道
-
反斜坡弯道
-
德格纳弯道入口(德格纳1)
-
立体交会
-
110R
-
NISSIN刹车发夹弯道
-
MuSASHi减速弯道
-
勺子弯道
-
130R
-
日立Astemo减速弯道(前方是二轮用,后方是四轮用)
-
最终弯道
-
东捷径
-
西捷径
-
南赛道
地形高低差加上高、低速弯道的平衡配置,让铃鹿赛车场被评为高难度的赛道。大卫·库塔曾表示这是“能让自己感受到身为大奖赛车手的优秀赛道[42]”,2009年日本大奖赛优胜者塞巴斯蒂安·维泰尔更称赞为“神所创造的赛道[43]”。詹森·巴顿、路易斯·汉米尔顿等车手也都曾公开赞赏铃鹿的赛道设计[43]。
2005年国际汽车联盟(FIA)针对F1车迷进行问卷调查,铃鹿在“最喜爱的赛道”中次于蒙地卡罗(摩纳哥)、斯帕(比利时)、银石(英国)、蒙札(义大利)位居第五,是欧洲以外的最高票[44]。
铃鹿赛车场在2017年10月与斯帕、2019年2月与利曼24小时耐力赛主办者西部汽车俱乐部缔结友好契约[45][46]。
铃鹿赛车场与富士国际赛车场是日本国内取得国际汽车联盟最高安全等级“G1”的赛车场[注释 8]。无论是工作人员在意外发生时的应对,或是医疗救护体制的整备皆获得高度评价,更与同样举办F1赛事的摩纳哥并列为世界最佳[47]。
然而,随著车速不断提升,狭窄的路幅与安全区成为本赛道亟需改善的课题。过去透过赛道改建将车道往内侧移动以加大缓冲区,并增设二轮用减速弯道。另外,考虑到二轮、四轮双方的安全性,在完成路面铺装的逃生区外围加铺砾石。即便如此,受限于赛道布局与位置条件,安全面的提升有限。
2003年MotoGP日本大奖赛的加藤大治郎死亡事故让国际摩托车赛车协会(FIM)取消铃鹿的A级认定。

赛车场西方铃鹿山脉过来的云层时常带来阵雨。由于赛道东西狭长,有时会出现东西两侧天气不同的现象。此外,赛车场所在的纪伊半岛常位于台风路径上,过去有多次赛事因此受到影响。
- 1972年9月,原先预定使用全赛道的全日本铃鹿汽车赛因台风影响改用东赛道。
- 1982年8月,铃鹿8小时耐久赛因台风影响缩短为6小时。
- 1989年8月的铃鹿1,000公里耐久赛因天气不佳顺延至12月。
- 2004年F1日本大奖赛因台风22号影响,排位赛与正赛安排在同日举行。
- 2010年F1日本大奖赛因豪雨变更赛程。
- 2011年9月预定举行的日本方程式第5战,因台风12号豪雨影响宣布比赛中止。
- 2014年7月,铃鹿8小时耐久赛因开赛前的大雨影响,大会首次延后开赛,赛程缩短约1小时。
- 2014年F1日本大奖赛正赛受到台风18号接近的大雨影响,在安全车先导开赛后,由于雨势过大,大会在第二圈出示第一次红旗暂停比赛。第40圈开始,雨势再次加大,儒勒·比安奇失控打滑撞上处理退赛车辆的吊车,比赛提前中止。儒勒·比安奇伤势严重,之后不幸死亡。
- 2017年10月,全日本超级方程式第16回JAF铃鹿大奖赛正赛因台风21号接近带来的大雨影响宣告比赛中止。
- 2018年7月,铃鹿8小时耐久赛因台风12号接近,部分场内活动中止并更改周六赛事。
- 2019年的8耐受到台风6号影响,会前赛4小间耐久赛在2小时40分出示红旗中止,前十排位赛也随之中止。
- 2019年10月的F1日本大奖赛,因令和元年东日本台风(台风19号)接近的影响,周六仅部分开放,排位赛与正赛于周日同日举行[48]。

基于日本国土交通省之国土画像情报(彩色航拍)制作
。初期赛道全长6.00415公里,1966年取得FIA国际赛道认证[11]。1983年 - 1987年进行布局修正与缓冲区改建以符合F1安全标准。之后持续进行改建。
- 1976年 - 主直道与维修区车道之间增设维修区指挥台。
- 1983年 - 赛道全长:6.03335公里
- 最终弯道设置减速弯,降低最终弯道与主直道车速。
- 1984年 - 赛道全长:5.94315公里
- 勺子弯道稍微往内侧移动,扩大外侧缓冲区。
- 1985年 - 赛道全长:5.91198公里
- 第一弯道稍微往前方移动,扩大外侧缓冲区。第一弯道至第三弯道之间的100R、70R、60R三个复合转弯区改成由短直线连结100R与60R的双转弯区构造。
- 1987年 - 赛道全长:5.85943公里
- 1991年 - 赛道全长:5.86403公里
- 减速弯道往最终弯道侧移动30公尺,维修区道路入口往130R侧移动70公尺。此布局使用至2000年为止,但在该十年无人打破首年1991年杰哈德·伯格的杆位圈速。
- 2001年 - 赛道全长:5.85913公里
- S型弯道部分稍微往内侧移动,扩大外侧缓冲区。
- 2002年 - 赛道全长:5.821公里
- 反斜坡弯道到登禄普弯道的区间往内侧移动,扩大缓冲区。
- 2003年 - 赛道全长:5.807公里(四轮)、5.824公里→5.813公里(二轮)
- 3月 - 130R变更为85R与340R复合弯。扩大外侧缓冲区并在部分区域铺设砾石。减速弯道入口往前方移动约60公尺稍微减缓曲率,最终弯道增设二轮专用双重减速弯道。
- 6月 - 二轮赛事在减速弯道发生加藤大治郎死亡事故等多次意外,因此取消双重减速弯道并分离四轮与二轮。二轮用减速弯道位于四轮用减速弯道后方约65公尺,曲率较大。
- 2004年 - 赛道全长:5.821公里(2轮)
- 为了降低缓冲区狭小的200R车速,设置二轮专用减速弯道。从此之后赛道布局未再变更。

在启用40年后,无论是路宽或是缓冲区,铃鹿与新赛车场相比都过于狭小。20年未改建的老旧维修区与媒体中心也遭到FIA批评,要求扩增维修区与车辆设备区、强化车队活动总部设施、电脑更新等。赛道的安全性更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 工程期间
- 2007年11月 - 2008年5月:车辆设备区增建准备工程
- 填埋场内的山田池
- 2008年9月 - 2009年3月:东赛道区域进行大规模改建
- 旧后勤维修大楼拆除,建设新后勤维修大楼,整备观战区,辅助道路的整备等
- 2009年10月 - 2010年3月:西赛道观战区域整备
- 虽然施工计划取消,但部分工程内容并入2008年 - 2009年工程
- 2007年11月 - 2008年5月:车辆设备区增建准备工程
- 主要改建计画
- 看台改建、增设
- 各观战区的环境改善、提升舒适度
- 新建后勤维修大楼
- 新设车队办公室
- 扩张车辆设备区
- 拓宽缓冲区
- 设置辅助道路
圈速纪录
目前的正式圈速纪录是路易斯·汉米尔顿于2019年日本大奖赛的1:30.983。前纪录是2005年日本大奖赛奇米·雷克南保持的1:31.540。非正式最快圈速则是塞巴斯蒂安·维特尔于2019年排位赛创下的1:27.064[53]。
项目 | 圈速 | 车手 | 车辆 | 赛事 |
---|---|---|---|---|
大奖赛布局:5.807公里(2009至今) | ||||
一级方程式赛车 | 1:30.983 | 路易斯·汉米尔顿 | 宾士F1 W10 EQ Power+ | 2019年日本大奖赛 |
超级方程式锦标赛 | 1:37.850 | 山本尚贵 | 达拉拉SF19 | 2020年超级方程式锦标赛铃鹿站第一轮 |
超级GT-GT500 | 1:48.055 | 高星明诚 | 日产Z GT500 | 2022年超级GT-GT500铃鹿站 |
超级GT-GT300 | 1:59.252[54] | 新田守男 | 凌志RC F GT3 | 2018年超级GT-GT300铃鹿站 |
亚洲三级方程式锦标赛 | 1:59.591 | 杰克·杜汉[55] | Tatuus F.3 T-318 | 2019年亚洲三级方程式锦标赛铃鹿站 |
世界房车锦标赛 | 2:09.063 | 加布里埃勒·塔奎尼 | 本田Civic WTCC | 2014年FIA世界房车锦标赛日本站 |
房车世界杯 | 2:13.163 | 佩皮·奥里奥拉 | CUPRA León TCR | 2018年房车世界杯日本站 |
摩托车大奖赛布局:5.821公里(2004至今) | ||||
世界耐力锦标赛 | 2:06.805[56] | 乔纳森·雷亚 | 川崎Ninja ZX-10 | 铃鹿8小时耐久赛 |
全日本道路锦标赛 | 2:07.110[57] | 秋吉耕佑 | 本田CBR1000RR | 2009年全日本道路锦标赛第二轮 |
东赛道:2.243公里 | ||||
世界房车锦标赛 | 0:53.885 | 阿兰·曼纽 | 雪佛兰Cruze 1.6T | 2012年世界房车锦标赛日本站 |
房车世界杯 | 0:53.888 | 诺伯特·米捷利斯 | 现代i30 N TCR | 2019年房车世界杯日本站 |
其他设施


铃鹿赛车厂以国际赛道为中心,加上游乐园“MOTOPIA”、铃鹿赛车场酒店、餐厅“S-PLAZA”、家庭露营场等,形成十分大型的休闲度假区。由于饭店邻接赛道,车手与车队人员从饭店前往赛道十分便利。
为了提升行车礼仪与驾驶技术,此处开设了“交通教育中心”,利用本田车辆进行驾驶技术指导。2009年3月底以前还有摩托车牌照培训课程。
- 2012年7月7日,为了纪念铃鹿赛车场开场50周年,在场内的GP赛车地域开设赛车影剧院。民众可在此模拟体验真实赛车情况[58]。
- 2015年9月28日,赛道卡丁车于11月15日结束营业。2016年3月19日,由佐藤琢磨担任顾问的活动“赛道挑战者”正式开放[59]。
- 2017年5月2日,官方推特[60]公布新设施。6月26日发表赛车型云霄飞车“DUEL GP”。2018年3月3日正式开放。
- 2019年,以皮皮拉的摩托广场为中心进行翻新工程。3月21日“职业小摩托”“儿童摩托训练营”翻新完成,新设“越野摩托”与GP赛车地域的“摩托赛车战士”[61]。
- 2020年3月1日,GP赛车地域开设日本第一座摩托车型云霄飞车“GP RACERS”与卡丁车游乐设施“KART ATTACKER”[62]。
- 2020年11月23日,开放长达35年的“Flying Ship”结束营业[63]。2021年2月28日保龄球场“Circuit Bowl”结束营业[64]。2021年3月1日,暂时关闭进行设备点检的“ 天然温泉Kur Garden”因设备老化维护困难宣布结束营业[65]。
交通
相较于较为偏僻的其他日本赛车场,铃鹿赛车场的交通方式较为便利,从周边各铁路车站步行前往约需20分至1小时左右。
- 从名古屋、东京方向出发
- 从大阪北部、京都方向出发(利用新名神高速道路)
- 铃鹿停车区智慧型交流道约30分
- 龟山系统交流道接东名阪道至铃鹿交流道,或是从龟山交流道或龟山停车区智慧型交流道接国道1号约30分
- 从大阪南部、奈良方向出发(利用名阪国道)
- 从龟山交流道接国道1号,或从关交流道接三重县道144号铃鹿关线约30分
周边有两公司三路线通过,来往三大都市圈十分便利。大赛期间也有临时列车、直通接驳巴士运行。
1980年代后半至1990年代前半的F1大赛期间,为了避开赛车场到白子站的车潮。安全中心有往来白子站的临时直升机航班。
住宿
铃鹿赛车场酒店邻接赛道。从车队装备区步行到饭店大厅仅须十至十五分钟左右。
此外,近铁名古屋线白子站周边与近铁铃鹿线平田町站周边也有多间商务饭店,近铁四日市站/JR四日市站及津站周边也有多间都市型饭店。
转播
F1日本大奖赛由迷你FMPit-FM进行英语实况转播[68]。
2015年起,部分赛事由社区广播电台Suzuka Voice FM与YouTube进行实况转播。2018年起GYAO!开始进行铃鹿10小时耐力赛全程实况转播。
参考资料
相关条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