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莫树锦,BBS(Mok Shu Kam Tony,1960年5月—)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临床肿瘤学系教授,中大癌症病人针灸中心主管,广东省人民医院名誉教授,兼任电视节目主持,杂志专栏作者。
莫树锦在1972年毕业于九龙塘学校(小学部)[1]。中学时曾为赤柱圣士提反书院寄宿生,由中一读至1976年中四。其后到加拿大爱民顿留学攻读医学,专长肺癌肿瘤研究,1984年于加拿大艾伯塔大学医学系毕业,黄子华为莫树锦在大学宿舍的室友[2],1989年于多伦多玛嘉烈医院取得肿瘤内科院士资格[3],后于多伦多士嘉堡市私人执业。1996年7月从加拿大回流香港,1996年8月获聘为香港中文大学临床肿瘤学科助理教授。
莫树锦于二十七岁结婚,育有一子一女,回港后三年与妻子离婚。专门向江湖人物传道的中国基督教播道会乐泉堂牧师莫树坚及资深大律师莫树联[4],皆是莫树锦的兄长。另外尚有六名兄弟姊妹[5]。父亲是一名商人[5]。
2001年4月,黄霑证实患上肺癌,由莫树锦担任主诊医生,至2004年11月因并发症病逝[6]。2007年,多伦多华商网络选出莫树锦为“红枫传奇”人物之一[7]。
2009年,莫树锦发表IPASS研究(IRESSA Pan-Asia Study),以亚洲的非吸烟肺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是全球首项研究证实带有EGFR基因变异的肺癌病人接受标靶治疗的效果较化疗优胜,正式确立标靶治疗为EGFR基因变异肺癌的一线治疗方案,为日后确诊晚期肺癌的病人提供更适切有效的治疗方案。2016年,发表报告证实这些癌症患患者如在接受一线标靶治疗后再出现基因突变及抗药性,可透过新的治疗模式将癌症无恶化存活期有效延长逾一倍,研究成果获全球顶尖医学期刊《新英伦医学杂志》(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选为“瞩目研究文章”之一。[8]他多年来于顶尖医学期刊如《新英伦医学杂志》和《刺针》(The Lancet)等发表超过220份著作。[8]
近年,莫树锦于《明报周刊》撰写专栏,讲述其行医经历[9],并结集成多本作品。2006年起,他亦于无线电视主持关于健康及饮食节目。
2018年10月,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肿瘤学系教授莫树锦荣获欧洲肿瘤学学会(European Society for Medical Oncology)所颁发的终身成就奖(Lifetime Achievement Award),以表扬他于肺癌领域研究对全球带来重大贡献,学会形容为“肿瘤学的传奇”,他亦是全球第一人将“个人化治疗”概念应用在晚期肺癌患者身上,并致力研究肺癌的生物标记,多项研究成果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也是首名华人获得这项荣誉。[8]
2011年12月,莫树锦参选2011年香港选举委员会界别分组选举的医学界分组,以886票当选为选委会委员。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