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美國電腦服務公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网景通讯(英语:Netscape Communications),旧称网景通讯公司(Netscape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通常简称为网景(Netscape),是一家已倒闭的美国电脑服务公司,以其开发的同名网页浏览器而闻名。当还是一家独立公司时,其总部设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山景城[2]。
此条目需要更新。 (2019年7月20日) |
Netscape网页浏览器曾一度占据市场主导地位,但之后在第一次浏览器大战当中输给了Internet Explorer,其市场占有率从1990年代中期的90%跌落至2006年底的不到1%[3]。一位早期的Netscape雇员布兰登·艾克创造了JavaScript,这是网页的客户端脚本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另一位创始工程师卢·蒙特利发明了Cookie。该公司还开发了用于保护线上通讯安全的SSL协议,该协议一度被广泛使用,直至被TLS协议取代[4]。
Netscape股票从1995年开始进行交易,到1999年被美国在线(AOL)收购,其市值最终到达100亿美元[5][6]。在1998年2月,大约在被AOL收购一年之前,Netscape公开了浏览器的程式码,并建立了Mozilla组织来协调其产品的未来发展[7]。Mozilla组织以Gecko排版引擎为基础重写了整个浏览器的原始码[8],而往后的Netscape版本也都是基于这个被重写的程式码。Gecko引擎技术随后也用于Mozilla基金会的Firefox浏览器。
Netscape的浏览器开发持续到2007年12月,当时AOL宣布在2008年初将停止支援Netscape浏览器[9][10]。截至2011年,AOL依然持有Netscape这一品牌,以Netscape为名的还包括它的廉价网际网路服务[11][12]。
网景通讯公司想要你把网际网路想像为——无止境、图文并茂的一本百科全书,能连结电子邮件、文件、网路新闻群组和线上购物,而不是一条高速公路。 |
—Netscape Navigator,Macworld(1995年5月)[13] |
网景是第一家尝试从尚处萌芽阶段的全球资讯网获利的公司[14][15]。在1994年4月4日成立时的名字为马赛克通讯公司(Mosaic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由吉姆·克拉克邀请马克·安德森共同创立。并得到知名风险投资公司凯鹏华盈的投资。克拉克和安德森的第一次会议所讨论的并非讨论是类似网景的软体或服务,而更像是一种类似任天堂的产品[16]。克拉克从SGI和NCSA Mosaic招募了团队早期成员[15]。马克·安德森和吉姆·克拉克最初提出了一份20页的概念设计,为任天堂的任天堂64打造一个在线游戏网络,但这一交易最终没有达成。马克·安德森解释道:“如果他们提早一年发货,我们可能就不会做Netscape了。”[17]
该公司的第一个产品是网页浏览器──Mosaic Netscape 0.9,发行于1994年10月13日。在发布的四个月后,它已经占据了四分之三的浏览器市场份额[16]。由于其优于其他竞争对手,如Mosaic,它在短时间内成为互联网用户的主要浏览器[16]。为了避免和NCSA的商标拥有权产生问题,这套程式后来改名为Netscape Navigator(中译为“网景领航员”),公司也于1994年更名为“网景”[18]。网景第一批员工虽曾在NCSA工作,不过网景领航员没有使用Mosaic浏览器的任何代码[19]。
1995年8月9日,网景首次公开募股获得巨大成功。原本股票价值为每股14美元,但股价因一个临时决定倍增至每股28美元。第一天收市,股价升至每股75美元,几乎是当时创记录的“首日获利”。1995年,该公司的收入每季上升一倍[20],网景的浏览器市场占有率达到70%[21]。网景的成功使马克·安德森于1996年成为时代杂志的封面人物[22]。
网景的一个目标,是为所有作业系统的使用者提供跨平台一致的网际网路使用体验。网景领航员的使用者介面在多个平台上始终如一。网景更多次尝试开发一种能够让使用者透过浏览器来存取和修改他们的档案的网路应用系统。这引起微软注意,因为那概念跨越作业系统界线,微软视为对Microsoft Windows的直接威胁。有人声称,数个微软的执行人员在1995年6月曾参访网景总部,提议分拆市场,即容许微软开发Windows浏览器,而网景则负责在其他作业系统上开发产品[23][24],网景当时拒绝了[25]。不过,微软否认该指控,因为这违反反垄断法。[26]
微软发布Internet Explorer 1.0,当时只是Windows 95的Microsoft Plus!附购品。根据前Spyglass开发者Eric Sink的说法:正如大家所相信的,Internet Explorer并没有基于NCSA Mosaic,而是基于由Spyglass开发的Mosaic版本[27]。微软很快地推出了数个Internet Explorer的连续版本,这些版本都是捆绑于Windows作业系统,使用者可免费使用(网景领航员当时是收费的)。微软更以自己公司的其他部门的收入,调配于开发Internet Explorer的资金中。这段时期,现在被称之为“浏览器大战”。当时,网景和微软为了超越彼此,在它们的浏览器增加许多功能(虽然未必能正常运作),“版本号码”亦增加得很快(虽然未必合逻辑)。当时Internet Explorer因为拥有专业人才、资金充足,处于上风。Internet Explorer到了3.0版,在功能上差不多等同于Netscape Communicator(中译“网景通讯家”);而到4.0版,使用者认为Internet Explorer运作比较稳定。对于网景的其他产品,微软亦提供了对应的免费产品,例如:随Windows NT附送的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伺服器软体。
网景无法对抗微软的“免费程式对上收费程式”策略。同时,网景面对越来越多对其产品程式错误的批抨。批评者认为,网景过度偏向“增加功能”,忽视运作稳定,特别是在1997年第4季和1998年1月的大规模裁员后,大众对网景的印象渐趋负面。1998年网景的浏览器市场占有率还超过50%,但在次年微软浏览器的市占率就超过了网景[28]。
1998年1月,网景开始展开Mozilla开放原始码计画。在 Internet Explorer 成为浏览器市场的首位后,网景寄望透过开放 Netscape Communicator 4.0 的原始码,使其成为有成就的开源计划。它以Netscape公众授权条款(Netscape Public License,简称NPL)发布原始码,Netscape公众授权条款相似于GNU通用公众授权条款(GNU General Public License,简称GPL),却容许网景继续于公开的原始码中加入专有部分。之后,网景继续开发Netscape Communicator 4.5,并专注改善电子邮件和企业的功能。
开始了一段日子后,开源社群终于发觉,他们很难在当时原始码的基础上继续开发Netscape Communicator。他们决定放弃旧有的原始码,重新编写下一代浏览器。利用新开发的Gecko排版引擎,浏览器拥有一个更加模组化的结构,并容许大量开发人员一同工作。新浏览器亦包含一个基于XML的用户介面标记语言——XUL。在XUL的帮助下,一次性的“用户介面开发”便能在Windows、Mac OS和Unix中稳定运作。
1998年5月,美国司法部控告微软,并提出反垄断诉讼。网景在该案件中不是原告,虽然它的行政人员曾收到法庭传票;而网景亦提供了许多证物,包括一个“坏脾气”的内部讨论区的所有内容[29]。
1998年10月,网景耗资100万美元收购网上目录网站Newhoo,并重新命名为Open Directory Project,在内容开放条例下发布其资料库。
1998年11月24日,美国线上以42亿美元、免税换股的方式收购网景[30][31][6]。该次合并受到很多人数落,认为两间公司的企业文化差距很大、不能相容。批评者还包括一个长期的网景开发者——杰米·加文斯基[32][33]。有批评者认为,收购网景,成为美国线上与微软讨价还价的筹码,减少美国线上对Internet Explorer的依赖。其他批评者相信,美国线上对Netcenter或网景的“网路资产”感兴趣,因为它们是当时流量很高的网站。最终,网景的伺服器产品和专业服务团体成为iPlanet的一部分。iPlanet为美国线上和昇阳电脑之间的联合行销和发展联盟。
2000年11月14日,美国线上跳过了Netscape 5,释出基于Mozilla 0.6原始码的Netscape 6。失策的是,由于Mozilla 0.6稳定性不足,Netscape 6催化使用者放弃使用网景品牌。直到2001年8月,基于Mozilla 0.9.2的Netscape 6.1才比较穏定;一年后,发布基于Mozilla 1.0的Netscape 7。
证实微软因滥用垄断能力而败讼后,美国线上向微软提出索偿诉讼[34]。在2003年5月,微软和美国线上达成和解协议,愿意赔偿网景7.5亿美元,并同意提供美国线上7年无限制的使用和散布Internet Explorer的权利[35][36]。这被认为是“网景结束的讯号”。
2003年7月15日,时代华纳(当时称为美国线上时代华纳)解散了网景,网景大部份的程式员被解雇,网景的标志亦消失于建筑物。美国线上仍在2004年8月18日发布Netscape 7.2,不过该版本是内部开发,而非网景雇员[37]。
2004年10月12日,美国线上关闭了一个受欢迎的开发者网站Netscape DevEdge。DevEdge曾是一个重要的、有关网际网路技术的资料来源,它维护了网景浏览器、和诸如HTML和JavaScript技术的说明文件、以及由业界和技术领导者(如丹尼·古德曼)所编写的文章。部份DevEdge的内容已重新发布到Mozilla Developer Center网站。
网景的品牌继续被广泛使用。公司亦再一次有自家的程式设计师,开发和支援网景系列浏览器[38]。
但在2007年底,美国线上决定停止网景浏览器的开发,并于2008年3月1日起停止安全更新和所有的技术支援,并建议用户转移使用Firefox浏览器[9]。2007年,使用网景浏览器的使用者仅占0.6%[39]。
网景发明了HTTP Cookie技术,使得网站能将资料保存在浏览器中,解决了网页伺服器因为HTTP是无状态协议而不能依据用户资料产生个人化页面的问题。此技术被网站普遍用来提供购物车或个人化服务[41]。
网景发明了现在广为使用的JavaScript语言。JavaScript除了增强浏览器的功能,网景也是在伺服器上使用JavaScript的先驱[42]:Netscape Enterprise Server支持网页用JavaScript来查询SQL资料库,产生动态网页,突破了静态网页的限制。
在网路安全技术方面,为了解决电子商务的安全与隐私问题,网景制订并在产品中支持传输层安全协议(SSL),至今仍被广泛使用。轻型目录访问协议(LDAP)的发明者蒂姆·豪斯于1996年加入网景,并以产品推广此协议。为了用浏览器安全有效的执行Java软体,网景发明了JAR档案格式,此格式将许多Java class档案压缩成一个档案,并可加上数位签章。
它亦是“推送技术”(Push technology)先驱。“推送技术”容许网站,定时地“传送”天气、财经和包裹追踪等的资讯,到客户端。网景将达成“推送技术”的方法,名为:Netcaster。不幸的,商界很快便发现人们利用“推送技术”来传送广告,而恼怒的用户自然会关闭这功能。故Netcaster仅仅只是昙花一现。
网景最广为人知的,是它努力改善功能,达到适用于跨平台。它的客户端软体,曾经可以于以下作业系统中运行,包括:Windows(3.1、95、98、NT)、Macintosh、Linux、OS/2、BeOS和很多版本的Unix,包括DEC、Solaris、BSDI、IRIX、AIX和HP-UX。它的伺服器软体,通常不只用于Unix和Windows NT,某些版本更可在Linux运行,而一个版本的Netscape FastTrack Server,更能在Windows 95或98上运作。现在,大部分的网景伺服器软体继续在Sun Java System媒介延续。
2012年4月9日,微软以10亿5千6百万美元购买800项美国线上的专利或专利授权,专家们认为网景的SSL、Cookie等专利可能是微软愿意出高价的理由之一[43][44][45]。
Netscape.com是其浏览器的首页,网站在1990年代中期访客众多,后来成为独立部门。1997年该网站与雅虎合作设立网站导览Netscape by Yahoo!,雅虎两年内要付给网景至少三千万美元[46][47]。它后来逐步转型成入门网站,提供搜寻服务和一些会员专有服务,例如:站内信箱和个人首页My Netscape。
2006年6月,网景重新设计Netscape.com,把它变成一个类似Digg的社群新闻网站。它的主设计者:布莱恩·阿尔维(Brian Alvey)[48];主开发者:亚历克斯·鲁德洛夫(Alex Rudloff)[49]。它是由Weblogs公司的执行长贾森·卡拉卡尼斯负责,直至他于2006年11月离开美国线上为止。现时的经理为汤姆·德拉普(Tom Drapeau)。在网站内,用户可投票首页的故事,更可附上意见。这个设计直到2007年9月被推翻,原本的社群网站改名为Propeller.com继续经营,原来的Netscape.com则回归为传统的入口网站。2010年10月,美国线上关闭Propeller.com[50]。
开放目录计划(又称DMOZ,衍生自原域名directory.mozilla.org)是一个多语言、内容开放的WWW目录。它是由网景拥有,并由自愿编者组成的社群所编辑和维护。
美国线上以网景为品牌,提供一个廉价的拨号网际网路服务[51]。它的主要竞争者为NetZero。网景网际网路服务的广告对象,以年轻人为主,例如:大学生和刚刚毕业的人[52]。
网景推出产品的节奏比过去的软体公司快许多,被称为Internet Time,被许多其他网路公司仿效[53][54][55]。
网景制定了臭虫奖励计划用来奖励发现产品漏洞的研究者,随后被其他公司和组织所仿效[56]。
David Winton于2000年拍摄了一部纪录片《代码奔腾》(Code Rush),描述网景工程师推出Mozilla开放原始码的故事[57]。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