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大学
英语世界历史最悠久的大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英语世界历史最悠久的大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牛津大学 | |||
---|---|---|---|
University of Oxford | |||
Universitas Oxoniensis | |||
校训 | Dominus Illuminatio Mea | ||
校训中译 | 主乃我光 | ||
创办时间 | 1096年[1] | ||
URN编码 | 133863 | ||
学校类型 | 公立(大学中央)、书院联邦制 | ||
捐赠基金 | 四十亿零三千万英镑(包括各成员书院)[2][3] | ||
校监 | 彭定康勋爵 | ||
校长 | 艾琳·特雷西[4] | ||
学生人数 | 21,535[5] | ||
本科生人数 | 11,723[5] | ||
研究生人数 | 9,327[5] | ||
其他在学人员人数 | 461[5] | ||
校址 | 英国英格兰牛津市 | ||
代表色 | 牛津蓝[6] | ||
隶属 | 国际研究型大学联盟 罗素大学集团 欧洲大学联盟 欧洲大学协会 G5超级精英大学 五大科学工程联盟 欧洲研究型大学联盟 | ||
网站 | ox.ac.uk | ||
|
牛津大学(英语:University of Oxford;非正式:Oxford University,或:Oxford;勋衔简称:Oxon[注 1])位于英格兰东南区域牛津郡牛津市。是一所世界闻名的顶尖公立研究型书院联邦制大学。为英国“金三角名校”、“G5超级精英大学”、罗素大学集团及全球大学校长论坛的主要成员之一,长年占据各世界大学排名之前五名。它是英语世界历史最悠久的大学[1][8],也是世上现存第二古老持续办学的高等教育机构。 泰晤世高等教育机构长年将牛津连同剑桥,美国的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史丹福大学及柏克莱加州大学列为六间世界最顶尖超级大学(英语:Super Six Universities)。[9][10][11]
牛津大学培养众多社会名人,校友当中包括28位英国首相、及多国领袖与政治要员,而截至2020年10月,牛津大学的校友、教授及研究人员中,共有72位诺贝尔奖得主、3位菲尔兹奖得主、6位图灵奖得主[12]。牛津大学在数学、物理、医学、法学、商学、文学等多个领域拥有崇高的学术地位及广泛的影响力,被公认为是当今世界最顶尖的高等教育机构之一。它同时拥有全球最具规模的大学出版社[13],及全英最大型的大学图书馆系统[14]。
虽然牛津大学没有明确的成立日期,但按照现有的记录,其以某种形式教学始于1096年,并随著亨利二世禁止英国学生就读巴黎大学,牛津大学从1167年开始迅速发展、成型[15]。某些学府的始创日期可能与其相近,如:始创于1150年的巴黎大学在1160-1250年间正式获官方确立其作为大学的地位[16],但中间因法国大革命而停办逾一个世纪(1793年-1896年),学校的现状及模式亦与昔日大有不同,故非为持续办学之高校。[1]1209年,牛津师生与镇民的冲突使一些牛津学者另辟蹊径,他们迁离至东北方的剑桥镇并成立后来的剑桥大学。[17]这两所古老的大学在办学模式、管理架构等各方面都非常相似,两校同时展开相当悠久的竞争岁月,故常被合称为“牛剑”。
牛津大学由39所独立书院及4所学部组成。各个书院为独立的行政机构并隶属于大学。它们有自己的管理架构、收生以及学生活动安排[18];而学部则负责安排教职员讲课及指导研究项目,另负责编制课程及给予学术指引[19]。牛津大学并没有独立于城镇的主校区,大楼和设施散见整个牛津镇。
大学的本科教育包括书院的每周辅导课程,以及由学部提供的学科课程。上课地点除了书院外,还包括由校方提供的讲堂、课室及实验室。牛津大学同时为两个著名奖学金计划的举办地:一为于2001年设立的克拉伦登奖学金[20];另一为罗德奖学金[21]。
牛津大学没有准确的成立日期。[22]虽有记录证实牛津的教学最晚始于1096年,但大学正式的创办年月至今仍不清楚。[1]学校自1167年英格兰学生从巴黎大学回国后,就迅速发展。[1]历史学家威尔斯吉罗德于1188年教授这批学者,而第一位外国学者亦于1190年抵达牛津。自1201年起,大学委任“校长”为其领袖,领导团队则自1231年起获封为督学机构,学校亦于1248年获英皇亨利三世颁发皇家宪章,以确立其作为大学的地位。[23]
1209年,牛津的镇民与学校的师生发生冲突。一批大学的学者为了避难而迁移至东北方的剑桥镇并成立学者协会,后更发展为剑桥大学。他们希望借此延续他们的学术精神与传统。[17][24]
早期的学生按地理位置分为两批:北边的学生主要为苏格兰人及特伦特河以北的英格兰人;南边的则为爱尔兰人、威尔斯人及特伦特以南的英格兰人。在接著的数个世纪里,地理位置仍决定著学生们应属的书院及学堂,这也是牛津大学的早期文化之一。[25][26]除此,许多修道会(包括道明会、方济各会、加尔默罗会、奥斯定会)开始拥有影响力,并向学生提供宿舍及学堂。[27]差不多在同一时间,不少捐助者亦纷纷成立不同的独立书院,作为自给自足的学术团体。最早的书院创办者包括1249年捐赠大学书院的威廉达勒姆,[27]及贝利奥尔书院的创办者约翰一世·德·贝利奥尔。[25]同样作为书院创办者之一的大法官瓦尔特·德默顿同时还为书院订下规条,[28][29] 墨顿书院因此也成为牛津以及后来剑桥众书院的模范。[30]至此之后,学生们愈趋喜欢书院生活而放弃修道会及学堂的住宿。[27]
1333-34年,一些深感不满的牛津学者欲在林肯郡另立一所大学。牛津及剑桥大学于同年联合向英皇爱德华三世请愿,希望他禁止类似举动。[31]至此直至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包括伦敦在内的任何英格兰地区都被禁止成立其他高等学府,导致“牛剑”双寡头垄断的局面,这在西欧国家属少有景象。[32][33]
文艺复兴自15世纪起大大影响牛津大学的教学。这个时期的驻校学者包括为希腊文复兴作出很大贡献的威廉·格罗辛,以及著名的圣经神学家约翰·科莱。
随著宗教改革以及大学与罗马天主教廷的断交,一些深感不满的学者离开牛津前往欧洲大陆,多半最终安定于杜埃大学。牛津大学的教育最后也从中世纪的经院哲学改为文艺复兴模式,虽然部分与大学有所联系的机构因而丧失一些土地与财产。
1636年,时任校监兼坎特伯里大主教的威廉·劳德编制大学法令。此规条在17至19世纪中起到相当大的作用。劳德同时也给予大学出版社一份权利保障宪章,并对大学主要的图书馆——博德利图书馆的发展起到很大的正面作用。从英国国教会创立起到1866年,要获得牛津大学文学学士学位必先成为教会的成员。1871年,拒绝皈依英国国教的人,只能从牛津获得文学硕士学位。
1642-1649年英国内战期间,大学成为骑士党的大本营,但牛津市本身的局势则有利于圆颅党。不过,自18世纪中,牛津大学绝少再参与政治纠纷。
19世纪中,牛津大学经历“牛津运动”事件(1833-1845年),约翰·亨利·纽曼为主要领袖。而由德国开创的现代大学教育模式,则经一些重要的学者(诸如本杰明·乔伊特及马克斯·缪勒)传入牛津。
1802年起,大学开始为各学科分拆出荣誉学院。[34] 1853年,自然科学、法律学及现代历史学院创立。[34]1872年,后者再被分拆成法理及现代史学院,而随后神学院亦获得创立。除了这些文学荣誉学士课程之外,校方至今也有提供民法学士课程。[35]
19世纪,大学推行数项行政改革。这包括由写作代替口述的入学考试模式的转变,对非国教徒入学条件的放宽,以及4所女性书院的成立。20世纪枢密院的决定(如:豁免每日崇拜及增加各书院宗教仪式的用途)使大学逐步脱离传统作风。虽然校方传统上颇为重视古典知识,但也从19世纪开始将科学及医学列入大学教育范围之一。1920年前,对古希腊文的了解为牛津入学必要的条件之一;而在1960年前,对拉丁文的认知亦为入学的最基本要求。
20世纪前至中期,不少欧洲大陆的学者因社会地位被纳粹主义及共产主义提倡者取代,而纷纷前来牛津继续事业。至今,牛津培养了多位英国政治名人及领袖,逾50位各国的元首亦为牛津的校友。[12]
牛津于1875年首度制定女性的本科考试制度,[36]而最早的四所女性书院亦在女性高等教育推广联盟的作用下成立。玛格丽特夫人学堂于1878年创立,[37]而萨默维尔书院亦于翌年创办。[38]这两所女性书院的首批(合共21位)学生,一开始是于牛津校内一所面包店的阁楼听课。[36]另外的三所女性书院:圣休书院、圣希尔达书院及圣安妮书院亦分别于1886、[39] 1893[40]及1952年[41]正式成为大学众书院的成员之一。20世纪初期,牛津及剑桥一度被认为是充满“男性特权”的堡垒,[42]直到1920年的10月,女性有资格成为大学会员并报读完整的本科课程为止。[43]可是到了1927年,大学领袖定下收生人数限制,牛津女性学生的数目被限制在男性的四分之一,直到1957年,这个政策才被废除。[36]上世纪七十年代前,牛津各个书院所录取的学生均为单一性别,这无影中限制女性的入学率,因为女性书院的数目及容量都较少。
1974年,布雷齐诺斯、耶稣、瓦德汉、赫特福德及圣凯瑟琳成为首批接受女性报名的前男性书院。[44][45]1988年,大学女性本科生的比例达到40%。
2008年,最后一所女性书院圣希尔达书院也破格录取了男性学生。这代表著所有牛津书院均成为男女教育机构。 [46] 2013年,男女学生的总录取率比例拉近至 18.1:19.0。[47]
牛津大学为一所“都市大学”,并没有一大片独立于城镇的主校区。相反,学校的各个书院、学系部门以及其他设施均散布在城镇的各个角落里。大学校区彼此隔著城镇建筑遥相呼应,又与城镇互相依存。因此,town and gown的关系一直是个有趣话题。牛津大学绝大部分的科学大楼都集中在科学区,这里已最为贴近一般所认知的校区形态。另外,面积达3.7公顷、位于牛津市西北部的拉德克利夫天文角则尚在发展。
大学特色建筑包括用以举办音乐会、讲堂及大学各个典礼的谢尔登剧院,及作为大学考试及有时亦用作授课地点的考试学校。在谢尔登完工前,圣母玛利亚大学教堂一直为牛津大学各个典礼的举办地。基督堂座堂则较为特别,它既是英国圣公会牛津教区(包括牛津郡、白金汉郡和伯克郡)的主教座堂,又是书院的礼拜堂。
2012-13年期间,大学动工建造颇具争议的米尔城堡。此建筑群占地1公顷,包括数座高达4-5层的学生宿舍。但有关建筑阻挡市中心的景观,[48] 被批评为“除巨石阵之外的摩天大厦”。[49]然而,因各书院经费、资产差异有天壤之别,对学生提供的宿舍单位数目及配套(如宿舍与市中心的距离)自然亦有落差,由大学中央管理的宿舍可大大舒缓这种书院间的差异。[50]
牛津的大学公园占地70英亩,坐落于城市的东北部。除了花园之外,里面还有数个体育场以及科学园,包括用以研究演化过程的“基因园”。公园在日间开放给公众使用,有时亦会用作举办官方活动。牛津在高街亦拥有一所植物园。[51]
作为一所书院联邦制大学,牛津大学的行政架构对于一般人而言可能较为陌生。大学采用联邦制,由各个独立行政机构(这里包括38所书院及6所学堂),及以校长为首的中央行政机关组合而成。各个学部及相关部门均位于大学本部,并不隶属任何一所书院或学堂。他们安排教职员负责讲课及指导研究项目,另负责编制课程及给予学术指引。书院及学堂则负责为他们各自的学生安排每周的辅导课程。每位学部的教职员本身也会挑选进入自己喜欢的书院,成为会员。每所书院学堂均囊括来自不同学术圈的成员,只有绝少数有倾向某一学术界的取态(如纳菲尔德书院为修读社会科学人的集中地)。[19]
图书馆等设施则有三类:一类由大学提供(博德利图书馆);二类由学部提供(如英文系的图书馆);最后一类则由书院自己开办(这类均为跨学科图书馆)。[52]
大学的会众(Congregation)由学校逾3700名学术及行政人员组成,成员亦包括所有的大学毕业生(此乃终生身份)。其负责商讨及正式颁发由大学评议会所草议的政策,并拥有最终的立法权力。与其他英国大学一样,虽然牛津的正式领袖是其校监(Chancellor),但此职位并不介入学校的日常事务。其只负责监察学校的行政,并由会众定期选出。真正处理学校行政事务的主领,为牛津大学的校长(Vice-chancellor)。而大学目前也有5位副校长(Pro vice-chancellors),专门负责教育、研究、学校计划及资源分配、学校发展及对外事务和人事及平等机会五大范畴的监督。大学评议会(University Council)负责政策与行政事务,成员包括校长及所有由会众所选出来的学术部门的首长,学生会则为评议会的监察者。这种的民主中央行政架构为牛津剑桥两所大学特有的体制。[53]
另外,牛津众书院每年会轮流选出两名学监(Proctors),作为额外的巡视官。他们负责检察大学所有的成员是否按照规令行事,查看学校各个行政会议是否按照合法的程序进行,另也负责学生的秩序及福利。[53]
牛津大学众多学术部门被归入四大学部(Divisions)内:人文学部、社会科学学部、医学部及数学、生命与物理科学部。大学的教授获称为“法定教职员”,他们决定着大学(特别是研究生)课程的发展。[53]
牛津大学为公立研究型大学,因政府资助为其经费来源之一;但它同时也能称为私立大学,因其由独立的私立书院组成,并可以拒绝任何政府资助。[54]
作为牛津大学的学生或教职员,每人必定是其中一所书院或学堂的成员。这里包括39所书院(Colleges;又译“学院”)和5所永久私人学堂(Permanent Private Halls),他们负责管辖自己的学生,并有各自的组织架构及学生活动安排。[18] 不是所有的书院都取录任何主修课程的学生,不过一般所涉领域都很广。
书院包括:
永久私人学堂由不同的宗教团体创建。书院与私人学堂最大的差别,是前者由其所有成员共同管治,而后者则由创办的宗教团体管理。这些私人学堂包括:
这两类的私人机构组成牛津的书院议会(Conference of Colleges)。议会会向大学反映众书院的意见,并与中央行政机关成员磋商。[55][56] 此议会由弗兰克斯于1965年创立。[57]
书院及学堂的成员常被称为“dons”,但大学本身没有采用此对有关成员的称呼。除了饭堂宿舍等设施之外,书院及学堂同时为他们的成员安排社交、文化及娱乐活动。书院有选择录取各自的本科生及分配学费的权力。对于研究生而言,此项目由学术部门负责。因各自的传统不同,书院的首领有不同的称呼,包括:“warden”、“provost”、“principal”、“president”、 “rector”、“master”及“dean”。除书院首领之外,书院(及牛津大学自身)亦往往对某些物事有自己的称呼方式。
2011/12年度,牛津合计获得十亿零一千五百万英镑的净收入,研究资助(四亿零九百万)、教师资助(二亿零四百万)及学费(一亿七千零三百万)为主要来源。[58]书院的总收入则为三亿六千万英镑,[59]当中的四千七百万来自大学。[58]
虽然大学每年收到较多的经费及资助,但各个书院拥有较高的总捐款回赠。以2011/12年度为例,大学所收到的捐款为八亿五千万英镑;相比之下,众书院的则为二十九亿。[60]大学中央及书院的这些捐款统一由于2007年成立的牛津大学捐款管理会负责管理。[61]
大学于2008年5月发动了名为“牛津反思 -- 牛津大学行动”(Oxford Thinking – The Campaign for the University of Oxford)的筹款活动。[62]此活动期望能得到对于学术课程、学生资助及基建三大范畴上的支持,[63]并于2012年3月超越了原定十亿零两千五百万英镑的目标,达到三十亿的金额。[58]
牛津大学是由英国著名的研究型大学组成的罗素大学集团的成员之一,同时也隶属国际研究型大学联盟、科英布拉集团、Europaeum、欧洲大学协会、G5及欧洲研究型大学联盟,并为英国其中一所“金三角名校”。[64]
与其他英国大学一样,牛津大学透过UCAS系统招收本科生。特别注意的是报考牛津、剑桥及其他大学的医学、牙医及兽医课程的学生,需提早于每年的10月15号前完成系统登记的手续。[65]另外,为了能有更好的个性化判断,学生不能同时报考牛津及剑桥(报读第二个本科课程的申请者例外)。[66]大多的学生都选择申请其中一所书院,而书院之间也会互相交流,确保合资格的学生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书院,亦不会因为对某一书院的偏好而不获录取。
优先考虑的原则包括预期的公开考试结果、各类的推荐信以及即时的入学考试(适用于某些学系)及面试的成绩。每年大约有60%的申请者够资格获得优先考虑。若太多获优先考虑的申请者倾向于同一所书院,则这些学生会被重新分配至收生不足的书院,有关书院亦会为这些学生安排面试,面试轮候期间,受邀的学生会获得3天的免费食宿。一名学生可获多所书院安排面试。居住在欧洲以外的学生可透过互联网进行面试评核。[67]
录取通知通常在圣诞节前夕、由书院寄出(2012-13学年的录取则延迟至1月)。每年大约有四分之一获录取的学生进入自己没有申请的书院。某些大学课程采用开放式录取,允许在8月高级程度考试(高考)放榜后,重新审视先前未获任何一所书院录取的学生。[68][69]
牛津的本科课程包括每周的书院辅导,及学部提供的各学科课程。大约1-4名学生会被分为一组,每周与由书院提供的导师一起商讨学习进度,及所面对的困难。授课形式主要为论文表达(适用于大多数修读人文及社会科学的学生;亦包括部分数学及物理科学的学生)或解难能力测试(适用于大多数的数理生及部分社会科学学生)。牛津的本科教育每年分为三个学期——米迦勒学期、希拉里学期及圣三一学期,每个学期为时八周,比其他大多数英国大学更短。[70]
大学所有的学系均有提供研究生课程,课程主要由有关学部提供。
牛津大学提供不同的学生资助及奖学金。牛津大学助学金计划于2006年创立,为所有的大学3年本科生提供高达10,235英镑的资助,金额为全英之冠。[71]各书院同时也有不同种类的基金,帮助有需要的学生。牛津亦为多个研究生奖学金计划的基地,如罗德奖学金、韦登菲尔德奖学金[72]及克拉伦登奖学金[73][74][75]。
另见:Category:牛津大学图书馆及Category:牛津大学博物馆
牛津大学拥有全英最大型的大学图书馆系统,系统包含100所图书馆,馆藏量合计逾1100万册,[14]此数字仍在不断增长。[76]当中的博德利图书馆为法定送存地,亦是全英国第二大的图书馆(仅次于大英图书馆)。这所大学最主要的研究图书馆的建筑还包括旧校区的方庭,此方庭是由托马斯·博德利于1598年建立,后在1602年正式启用。
大学于2000年正式将博德利与个别的学科图书馆组合成博德利图书馆群[77],此群组现包含28所图书馆(成员包括赛克勒图书馆、社会科学图书馆及拉德克利夫科学图书馆等)。[78][77]此联谊亦创立牛津大学图书馆信息系统(OLIS),[79]及其对外开放的“牛津图书馆线上搜寻系统”(SOLO,内含大学各个图书馆的目录表)。[80]博德利亦与谷歌在2004年间合作,进行大规模的数字化系统更新项目。[81][82]
校方亦于2010年在斯温顿的南马斯顿创办一家藏书库,[83]并计划重塑将会于2014-15年以“韦斯顿图书馆”之名开放的新博德利建筑物。[84]
牛津同时开办多所艺术及博物馆。其中,于1683年创立的阿什莫林博物馆是全英最古老的博物馆,亦为全球历史最悠久的大学博物馆。[85]馆内有多个艺术及考古学收藏,包括米开朗基罗,达芬奇,特纳和毕加索的作品。大学的自然史博物馆在位于公园道的科学区内,采用新哥特式建筑风格打造,[86][87]内藏多个动物学,昆虫学和地质标本,包括一副霸王龙及三角龙的骸骨,及渡渡鸟的残骸。毗邻自然史博物馆的,是于1884年成立的皮特·里弗斯博物馆,内展大学的考古和人类学收藏品。自创立以来,馆内的教职员都有参与校方的人类学教学工作。大学的科学史博物馆则坐落在宽街的一座世上最古老的专门性博物馆建筑大楼内,内收集约15000个文物。[88]大学各博物艺术馆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环境。
牛津拥有全球规模最大及第二古老[注 2]的大学出版社,[13]每年出版近六千本新书(包括各种参考、专业工具书)。[89]著名出版物包括《牛津英语词典》、《牛津简明英语词典》、《牛津世界经典》、《牛津国家人物传记大辞典》、《全国传记简明词典》等。
牛津大学于各类的大学排名中均入全球十强,并经常与剑桥大学争夺“全英最佳”之名誉。其中,牛津更曾11度蝉联由《星期日泰晤士报》发表之《全英最佳大学指南》榜首之位。[97]《泰晤士高等教育》的《世界声誉排名》亦是连续5年将其评为“世界六大著名学府”。[98]
另见:牛津大学学术礼服
在牛津,每当参与考试、接受入学测试、纪律聆讯及会见大学官员时,均需穿戴学术礼服。一项于2008年、有4,382人参与的公投显示,81%的牛津学生反对将穿戴考试礼服的硬性规定改为自愿性质。[99]可是,学生表示,此投票的主题似乎是“应否在默认的情况下放弃穿戴礼服的传统”,而非“是否应将其改为自愿性质”,因为此调查假设一旦有小部分人选择不穿戴,其他人也会陆续跟随。2012年7月,校方改善有关礼服的规条,更为包容跨性别人士。[100] 此外,不同的书院亦有自己的传统及礼节,例如某些书院会定期举行需穿戴礼服的聚餐。
另见:Category:牛津大学学会及社团
牛津的体育活动以书院竞赛的模式进行,在比赛里这些队伍称之为“cuppers”。而最受瞩目的运动竞赛,就是每年一度的牛津剑桥跨校比赛,当中以赛艇最为著名,这同时也说明两校对划艇队的重视。每个学期末,牛津也会上演跨书院划艇竞赛。各参与校队的学生亦会获赋予“运动蓝”(sporting blue)的荣誉。大学共有两份主要的报章——独立的《彻韦尔周报》及由学生会发表的《牛津学生周报》。其他出版刊物包括《伊希斯杂志》及专门给研究生阅读的《牛津人评论》。学校亦有自己的校园电台频道。各音乐学会及戏剧团均散布在不同的书院里,大学本身也有相关的学社。所有的学术社均开放给所有的学生,并无任何的主修限制。大学的辩论队“牛津联盟”每周都会举办一场辩论比赛。校队及其他一些学会时常进行“全体活动”(crewdates),活动包括聚餐及庆祝。[101]
牛津大学学生会(OUSU)负责向校方反映学生的意见、代表全体学生参与国家高等教育政策辩论会,及直接向学生提供福利及援助。宏观牛津整体的书院联邦制度,学生会既是大学逾21,000名学生的代表,又是众书院宿舍委员的联邦。学生会的行政委员为六名全职的有薪假休人员,他们均为每年完成期末考试的学生。[102]
基于牛津书院生活的重要性,每所书院的舍委(本科生为初级舍委 JCRs;研究生为中级舍委 MCRs)的服务,对于学生而言比学生会的来得更直接。每个舍委均有其主席及其他获选的干事,负责向书院官方反映学生的意见。他们亦会为舍员安排活动,通常都能获得足够的经费,款项多数来自有关书院,但有时也有其他来源(如学生自费经营的酒吧)。
牛津大学培养了不少社会各界著名人士:从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英裔南非商人塞西尔·罗德斯,天文学家爱德蒙·哈雷,“豆豆先生”罗温·艾金森,LinkedIn创始人里德·霍夫曼,前任英格兰银行总裁马克·卡尼,《爱丽丝梦游仙境》作者路易斯·卡罗,《格列佛游记》作者强纳森·史威夫特,唯美主义艺术家奥斯卡·王尔德,著名谍报小说作家约翰·勒卡雷,歌剧魅影音乐剧作曲家安德鲁·洛伊·韦伯,著名男演员休·葛兰,著名女演员凯特·贝琴萨,原子序数发现者亨利·莫塞莱,英国战争英雄“阿拉伯的劳伦斯”汤玛斯·爱德华·劳伦斯[103] 到“广告教父”大卫·奥格威,美国《瑞秋·梅道秀》主持人瑞秋·梅道,冒险家的沃尔特·雷利[104] 和澳洲新闻媒体大亨鲁珀特·梅铎[105] ,以及著名游戏公司Rockstar Games创始人之一的丹·豪泽。这些牛津校友获称之为“牛津人”(Oxonians)。另外,有65名诺贝尔得奖者现在或曾经于牛津工作或学习。
此校培养了26位英国首相,其中几乎所有二战后当选的首相均毕业于牛津。[106] 当中包括:威廉·格莱斯顿、赫伯特·阿斯奎斯、克莱门特·艾德礼、安东尼·艾登、哈罗德·麦克米伦、希思、哈罗德·威尔逊、柴契尔夫人、贝理雅[12]、大卫·卡梅伦、德蕾莎·梅伊、鲍里斯·约翰逊、卓慧思及现任首相辛伟诚。[107]
截至2010年,逾100位牛津人获选入下议院。[106] 当中有最新的反对党领袖(文立彬)及多名影子内阁成员。亦有140名牛津校友获选入上议院。[12]
牛津同时也是30位他国首领的母校。[12] 著名人士有:挪威国王哈拉德五世[108]、约旦国王阿卜杜拉二世[12]、四位澳洲总理(约翰·戈顿、马尔科姆·弗雷泽、鲍勃·霍克和东尼·艾博特)[109][110][111]、现任匈牙利总理奥班·维克多、两位加拿大总理(莱斯特·皮尔逊和约翰·内皮尔·特纳)[12][112]、两位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及未取得学位便离开的英迪拉·甘地)[12][113]、五位巴基斯坦总理[12]、前锡兰总理所罗门·班达拉纳克、牙买加发言人诺曼·曼利[114]、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总理埃里克·威廉姆斯、前哥伦比亚总统阿尔瓦罗·乌里韦·贝莱斯、前泰国首相阿披实·威差奇瓦、首位牛津出身的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其同时为罗德学者)[12][115]、津巴布韦共和国副总理兼罗德学者阿瑟·穆坦巴拉、前博茨瓦纳主席费斯图斯·莫加埃,及缅甸民主政治家兼诺贝尔和平奖得主昂山素姬[116]。除此,彭定康、卫奕信、麦理浩、罗富国、郝德杰、金文泰、司徒拔、德辅、宝云及戴维斯等数名港督均为牛津人。[12]
众多著名文学家均为牛津出身。当中的作家包括:钱锺书、杨绛、约翰·福尔斯、苏斯博士、托马斯·米德尔顿、塞缪尔·约翰逊、克里斯托弗·希钦斯、罗伯特·格雷夫斯、伊夫林·沃、[117] 刘易斯·卡罗尔[118]、赫胥黎[119]、王尔德[120]、C·S·路易斯[121]、J·R·R·托尔金[122]、格雷厄姆·格林[123]、V·S·奈波尔、菲利普·普尔曼、[12] 约瑟夫·海勒[124]、维克拉姆·塞斯[12];诗人有:雪莱[125]、约翰·多恩[126]、A·E·豪斯曼[127]、W·H·奥登[128]、T·S·艾略特和菲利普·拉金[129];另也有七名桂冠诗人:托马斯·沃顿[130]、亨利·詹姆斯·派伊[131]、罗伯特·骚塞[132]、罗伯特·西摩·布里奇斯[133]、塞西尔·戴·刘易斯[134]、约翰·贝杰曼[135]和安特迅[136]。
作曲家休伯特·帕里、乔治·巴特沃思、约翰·塔弗纳、威廉·沃尔顿和安德鲁·劳埃德·韦伯均有与大学联系。[12]
休·格兰特[137]、凯特·贝金赛尔[137]、达德利·摩尔[138]、迈克尔·佩林[12]和特里·琼斯等演员均为牛津本科生,另包括导演弗洛里安·亨克尔·冯·杜能斯马克、编剧肯·洛区及李察·寇蒂斯。[139]
牛津大学培养了不少数学界名人。迈克尔·阿蒂亚、丹尼尔·奎伦和西蒙·唐纳森三位牛津数学家曾赢得菲尔兹奖,而成功证明了费马大定理的安德鲁·怀尔斯亦曾为牛津的学生,他现为牛津皇家学会研究社的教授。马库斯·杜·索托伊及罗杰·潘洛斯则为大学数学系的教授。Mathematica及Wolfram Alpha软件的设计主力史蒂芬·沃尔夫勒姆、全球资讯网的建立者提姆·柏内兹-李[140]、关系型数据库理论的奠基者埃德加·科德,[141] 及对程式设计贡献良多的东尼·霍尔均曾赴牛津学习。
至于科学界的名人则包括了数名诺贝尔化学、物理学及生理或医学奖的得主。[142] 促进了X射线晶体学发展的桃乐丝·霍奇金,约翰·沃克曾于牛津进行研究,[143] 而曾为牛津学生的理查德·道金斯[144] 及弗雷德里克·索迪[145] 于毕业后均因研究项目而返回大学工作。罗伯特·虎克[12]、爱德文·哈勃[12]及史蒂芬·霍金[12]都有在牛津学习进修。除此,有“现代化学之父”之称的罗伯特·波义耳,虽没有正式在大学念书,但亦有获得牛津所颁发的荣誉学位。[146] 相对论及光子理论的先驱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也曾到访牛津。[147]
共有12名圣人及20位坎特伯里大主教(包括最近当选的罗云·威廉斯)诞生于此校。[12] 宗教改革的先驱威克里夫曾为牛津的学者,循道宗的创办者约翰·卫斯理曾在基督堂学习,并获选为林肯书院的学者。[148] 其他重要成员还有阿赫迈底亚的米尔扎·艾哈迈德·纳西尔、身为巴哈伊信仰专任领袖之一的守基·阿芬第及唯一的巴基斯坦天主教枢机若瑟·科代罗。[149]
牛津的哲学传统始于中世纪。早期的成员包括以罗吉尔·培根、“奥卡姆剃刀论”著名的奥卡姆的威廉[150] 及罗伯特·格罗斯泰斯特[150]。汤玛斯·霍布斯[151][152]、杰里米·边沁及约翰·洛克则取得过牛津的学位证明,虽说后者的功绩在他离开大学后才获记载(而这12年在校生活亦对其有很大的影响)。[150]著作《心的概念》的作者吉尔伯特·赖尔将其一生的精力都投放在大学的哲学事业上。[150] 其他曾赴牛津学习的著名近代哲学家包括了艾尔弗雷德·朱尔斯·艾耶尔[150]、保罗·格莱斯、以其论文《成为一只蝙蝠可能是什么样子》闻名的汤玛斯·内格尔、罗伯特·诺齐克及中文房间的提倡者约翰·罗杰斯·希尔勒。[153]
大约有50馀名的奥林匹克奖牌得主与大学有学术上的联系。美国篮球运动员比尔·布莱德利、兵工厂足球俱乐部执行长伊万·加齐迪斯、巴基斯坦板球国家队队长伊姆兰·汗[12]及划船四金得主马修·平森特为两例[12][154]。
古老的牛津大学为多部小说电影里的场景。早于1400年由杰弗里·乔叟编制的《坎特伯雷故事集》里便有提及牛津。直到1989年,[哪里?]共有533部以牛津为主题的小说,而此数字仍在上升。[155] 电影《哈利波特》系列亦于牛津取景。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