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火山冬天是一个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理论,该理论认为火山爆发后产生大量的火山灰、硫酸、水等物质到大气层中,提升地球对太阳的反照率,将太阳辐射大幅反照回地球外,导致全球气温下降。若要引起长期冷却效应,主要取决于大量的硫化合物注入平流层,这些化合物经历一系列反应后会产生硫酸,经过成核作用后形成气溶胶。[1]这些气溶胶在平流层透过反射阻挡太阳辐射,还会吸收地表辐射来增温平流层,使得地球表面温度下降。[2]近期显示1991年皮纳土波火山以及其他火山爆发生成的气溶胶,已被证明有助于减缓人为造成的臭氧层破洞现象[3],不过产生的硫酸盐同时也会减缓臭氧层修复。[4]大气升温或降温的变化,会引发对流层和平流层的循环现象。[1]
近期火山喷发对冬季气候影响规模不大,但在历史上曾引起重要的大事纪。至目前为止,历史上发生的大规模人口减少事件都与火山冬天多有所关联。(参见多峇巨灾理论)若估计全球火山在大规模喷发后产生的物质数量,平均每1百万年产生至少1015公斤物质。(多巴湖在大规模喷发时估计产生6.9 × 1015公斤的物质)[5]以下列出人类史上有纪录及估计的火山冬天,发生时间由更新世到现代。
历史上的全球人口瓶颈以及物种数量急遽减少,随后可发现幸存的物种有一段大规模基因差异(遗传分歧),研究显示多与火山冬天有关连。这种事件可能会使人口减少到足以产生变化的水平,这种变化在小群体中发生得更快,从而加速人种差异化。[22]根据多巴湖引发的瓶颈效应显示,当时喷发造成至少15,000到40,000人死亡,许多物种也因基因库缩小而产生巨大效应。[22]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