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维基媒体列表条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鹦鹉嘴龙属(Psittacosaurus)属于鸟臀目的角龙下目,自从在1923年由亨利·费尔费尔德·奥斯本(Henry Fairfield Osborn)命名以来,已有18个已命名种被归类于鹦鹉嘴龙,但其中只有9到11个种被认为是有效种[1][2][3][4]。鹦鹉嘴龙是目前恐龙中,拥有最多有效种的单一属。大部分其他恐龙属都只有单一种[5]。这些不同差异极可能因为化石记录。因为鹦鹉嘴龙已发现了数百个化石标本,而大部分其他恐龙标本远少于这个数目,许多甚至只发现单一标本。因为众多的化石,古动物学家能更完整地研究鹦鹉嘴龙的不同差异,进而造成更多的有效种。
目前已发现超过400个鹦鹉嘴龙标本,发现于中国、蒙古国、俄罗斯,可能还有泰国。古动物学家主要根据头颅骨、牙齿的不同差异,或者是采用骨盆的特征,来建立、鉴定鹦鹉嘴龙的不同种[6]。部分物种由于化石材料的残缺或不齐全,并没有体型的估计值,但可借由比较不同种的头颅骨、股骨长度,来估算大致的身长。
就目前的18个已命名种中,模式种蒙古鹦鹉嘴龙的化石发现于蒙古国与中国内蒙古,是唯一分布于蒙古国的种,Protiguanodon、奥氏鹦鹉嘴龙、Psittacosaurus tingi、固阳鹦鹉嘴龙都是蒙古鹦鹉嘴龙的次异名。化石数量次多的中国鹦鹉嘴龙,发现于中国山东省,发现于同地区的杨氏鹦鹉嘴龙则是中国鹦鹉嘴龙的次异名。有三个种发现于辽宁省,陆家屯鹦鹉嘴龙、大鹦鹉嘴龙发现于年代较早的义县组,而梅勒营鹦鹉嘴龙来自于年代较晚的九佛堂组。内蒙古鹦鹉嘴龙、额多鹦鹉嘴龙的化石都发现于中国内蒙古的伊金霍洛组;最新命名的戈壁鹦鹉嘴龙也是来自于中国内蒙古,属于巴颜戈壁组。马鬃山鹦鹉嘴龙发现于甘肃省。新疆鹦鹉嘴龙发现于中国新疆。体型最大的种是西伯利亚鹦鹉嘴龙,化石发现于俄罗斯西伯利亚南部。
除了上述有效种,有情鹦鹉嘴龙的化石发现于泰国,化石过于零碎,而被认为是疑名。目前在分别在义县组发现超过200个标本,蒙古国则发现将近100个标本,都还没有经过正式的研究、命名。
鹦鹉嘴龙的模式种是蒙古鹦鹉嘴龙(P. mongoliensis)。在1922年,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第三次蒙古挖掘活动中,在蒙古戈壁沙漠发现了鹦鹉嘴龙的第一批化石,包含模式标本(编号AMNH 6254)在内。在1923年,亨利·费尔费尔德·奥斯本正式将这些化石命名[7]。这次挖掘活动还发现原角龙、偷蛋龙、迅猛龙的化石[8]。之后,蒙古、苏联、中国、波兰、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组成的挖掘团队,陆续在蒙古国、中国内蒙古发现蒙古鹦鹉嘴龙的化石。
目前已经发现超过75个蒙古鹦鹉嘴龙的个体化石,其中有接近20个是完整的头颅骨与骨骼。蒙古鹦鹉嘴龙的化石发现于下白垩纪的地层,相当于阿普第阶到阿尔比阶,约1亿2500万到1亿年前[9]。这些化石来自于各种年龄层,包含小于13公分的刚孵化幼体,到身长接近2公尺的成年个体[10]。
蒙古鹦鹉嘴龙有平坦的头颅顶,头颅骨的后方尤其平坦,上颌两侧的的眶前孔呈三角形。下颌齿骨的下缘有个突出段落,但没有梅勒营鹦鹉嘴龙、大鹦鹉嘴龙的明显。蒙古鹦鹉嘴龙是体型较大的种。模式标本是个幼年个体[11],其颅骨长度约15.2公分,股骨长度约16.2公分[12]。最大型的蒙古鹦鹉嘴龙标本,股骨长度为21公分[13]。截至目前为止,蒙古国的鹦鹉嘴龙有效种,只有蒙古鹦鹉嘴龙。
奥斯本在挖掘蒙古鹦鹉嘴龙的化石时,在附近地点发现了一具骨骼化石。奥斯本认为这个标本是种禽龙的祖先,于是在1923年将这标本命名为Protiguanodon mongoliense。属名意为“第一个禽龙”,种名则意指“蒙古”[7]当这些化石进行清理处理后,被发现几乎与蒙古鹦鹉嘴龙一致[12]。在1958年,中国古动物学家杨锺健将这物种改归类于鹦鹉嘴龙属,并改名为Psittacosaurus protiguanodonensis[14]。这个标本目前被编入蒙古鹦鹉嘴龙,而Protiguanodon mongoliense与Psittacosaurus protiguanodonensis都成为蒙古鹦鹉嘴龙的次异名[9]。
在1933年,中国恐龙学家杨锺健将一个发现于中国内蒙古的部分头颅骨,命名为奥氏鹦鹉嘴龙(P. osborni)[15],种名是以亨利·费尔费尔德·奥斯本为名。奥氏鹦鹉嘴龙的有效性仍有争议。在1990年,古动物学家保罗·塞里诺认为这个标本的化石发现处,接近蒙古鹦鹉嘴龙,年代相近,因此将这个标本编入蒙古鹦鹉嘴龙[16]。在2004年,尤海鲁与彼得·道达森提出奥氏鹦鹉嘴龙是有效种[9]。在2000年,保罗·塞里诺再度把奥氏鹦鹉嘴龙归类为蒙古鹦鹉嘴龙的异名,但塞里诺,注意到内蒙古地区有许多地区发现不同种的鹦鹉嘴龙化石,因此这次是暂时性的编入为蒙古鹦鹉嘴龙的异名[4]。
在1931年,杨锺健命名了丁氏鹦鹉嘴龙(P. tingi)。化石是数个头颅骨的碎片[15]。在1958年,杨锺健将P. tingi列为奥氏鹦鹉嘴龙的次异名[14]。在2004年,尤海鲁与彼得·道达森提出P. tingi是有效种[9]。而保罗·塞里诺两度将奥氏鹦鹉嘴龙、P. tingi都编入蒙古鹦鹉嘴龙,都是蒙古鹦鹉嘴龙的次异名[16][4],而近年将P. tingi视为疑名[4]。
在1958年,杨锺健命名了中国鹦鹉嘴龙(P. sinensis),化石发现于山东省的青山组地层,地质年代为阿普第阶/阿尔比阶[14]。目前已经发现超过20个个体的化石,其中有7个是完整的头颅骨与骨骼,是目前研究资料第二多的种,仅次于蒙古鹦鹉嘴龙[9]。
中国鹦鹉嘴龙的头颅骨有许多特征,可与其他种区别开来。中国鹦鹉嘴龙的成年个体头颅骨小于蒙古鹦鹉嘴龙,牙齿数量也较少。前上颌骨与颧骨在脸侧接触,相当独特。颧骨往两侧突出,形成颧角;中国鹦鹉嘴龙的颧角宽,仅次于西伯利亚鹦鹉嘴龙、陆家屯鹦鹉嘴龙。若将颧角列入计算,中国鹦鹉嘴龙的头颅骨宽度,大于前后的长度。眼睛后方还有一个骨质突起,由颧骨、眶后骨构成,西伯利亚鹦鹉嘴龙也有相同的眶后突起。与其他种不同,中国鹦鹉嘴龙的下颌没有洞孔。下颌往外弯曲,形成反颌的外表[1][16]。中国鹦鹉嘴龙的成年个体,头颅骨长度为11.5公分[11]。
在1962年,中国古动物学家赵喜进命名了杨氏鹦鹉嘴龙(P. youngi),种名是以杨锺健为名[17]。杨氏鹦鹉嘴龙的模式标本是一个部分骨骼与头颅骨,同样发现于山东省的青山组,与中国鹦鹉嘴龙之间有许多类似特征。杨氏鹦鹉嘴龙目前是中国鹦鹉嘴龙的次异名,标本被编入中国鹦鹉嘴龙[16][4]。在2004年,尤海鲁与彼得·道达森曾提出杨氏鹦鹉嘴龙是有效种[9]。
在1983年,中国古动物学家程政武命名了固阳鹦鹉嘴龙(P. guyangensis),种名是以化石发现地的中国内蒙古固阳县为名。化石是前半个头颅骨,之后在同一挖掘地点,发现数个关节脱落的身体骨头,来自于数个个体[18]。头颅骨与蒙古鹦鹉嘴龙有显著不同。但是,这些标本目前被视为是蒙古鹦鹉嘴龙的变异个体,而被编入蒙古鹦鹉嘴龙。固阳鹦鹉嘴龙不再被视为有效种[16]。在2004年,尤海鲁与彼得·道达森曾提出固阳鹦鹉嘴龙是有效种[9]。
在1988年,美国恐龙学家保罗·赛里诺与赵喜进命名了新疆鹦鹉嘴龙(P. xinjiangensis),种名是以中国新疆为名[19]。在1970年代早期,就已发现不同年龄层的化石,但正模标本与最完整的标本都是幼年个体,直到近年在另在一个地点发现成年个体的化石[6]。新疆鹦鹉嘴龙的化石发现于新疆的吐谷鲁群上层,地质年代为阿普第阶/阿尔比阶。
新疆鹦鹉嘴龙的颧骨有明显的颧角,颧角的前端平坦,而牙齿也有不同特征。肠骨的髋臼后方,有个明显的长骨突[1]。一个成年个体的股骨长约16公分[6]。
在1988年的另一份研究里,保罗·赛里诺与赵喜进、程政武、饶成刚命名了梅勒营鹦鹉嘴龙(P. meileyingensis,又译梅勒营子鹦鹉嘴龙),化石发现于中国辽宁省的梅勒营子盆地,属于九佛堂组。目前已经发现4个头颅骨,其中一个与骨骼相连,都是在1973年发现[20]。九佛堂组的地质年代仍不确定,但参考中国内蒙古的年代相近地层,可能是距今约1亿1000万年前,相当于下白垩纪的阿尔比阶[21]。
梅勒营鹦鹉嘴龙有最短的口鼻部、最短小的头盾,头部的轮廓略呈圆形。眼眶略呈三角形。齿骨下缘有明显突出段落,与大鹦鹉嘴龙相同,但比蒙古鹦鹉嘴龙、陆家屯鹦鹉嘴龙、有情鹦鹉嘴龙、西伯利亚鹦鹉嘴龙的类似特征小型[1][2]。根据模式标本的完整头颅骨,可能是个成年个体,头颅骨长度为13.7公分[20]。
在1992年,法国古动物学家埃瑞克·比弗托(Eric Buffetaut)与泰国学者Varavudh Suteethorn命名了有情鹦鹉嘴龙(P. sattayaraki),化石是一个部分上颌与下颌,发现于泰国的Khok Kruat组,地质年代为阿普第阶/阿尔比阶[22]。在2000年,保罗·赛里诺认为这些化石曾遭到侵蚀,且过于零碎,没有鹦鹉嘴龙属的某些特征,而质疑这个种的有效性[23]在2002年,埃瑞克·比弗托与Varavudh Suteethorn使用照片提出反驳,表示有情鹦鹉嘴龙的下颌有球根状垂直棱脊,是鹦鹉嘴龙属的特征[24]。某些学者认为有情鹦鹉嘴龙是有效种[2],而其他学者则认为是个疑名[1][9][4]。在2010年,保罗·塞里诺建议把有情鹦鹉嘴龙归类为角龙下目的分类未定属[4]。
有情鹦鹉嘴龙的齿骨下缘有个突出段落,类似蒙古鹦鹉嘴龙、西伯利亚鹦鹉嘴龙、大鹦鹉嘴龙、陆家屯鹦鹉嘴龙、梅勒营鹦鹉嘴龙,但较小。根据有情鹦鹉嘴龙的化石,它们的体型接近中国鹦鹉嘴龙[22]。如果有情鹦鹉嘴龙是个有效种,它们将是唯一生存于东南亚的鹦鹉嘴龙物种。
在1996年,加拿大恐龙学家戴尔·罗素(Dale Russell)与赵喜进命名两个鹦鹉嘴龙的种,第一个是内蒙古鹦鹉嘴龙(P. neimongoliensis),种名是以中国内蒙古为名。模式标本是一个接近完整的骨骼与大部分头颅骨,还有其他7个标本,发现于伊金霍洛组(Ejinhoro Formation),地质年代为下白垩纪[11]。
与其他种相比,内蒙古鹦鹉嘴龙的额骨相当狭窄,头颅骨的形状也很狭窄。坐骨的长度大于股骨,这点也与其他种不同[1]。模式标本是一个长13.2公分的头颅骨,以及一个长13公分的股骨,是个不完全成长的个体。由于蒙古鹦鹉嘴龙的头颅骨、尾巴较为修长,成年的内蒙古鹦鹉嘴龙,身长可能小于蒙古鹦鹉嘴龙[11]。
在1996年,戴尔·罗素与赵喜进命名的第二个种是额多鹦鹉嘴龙(P. ordosensis,又译鄂尔多斯鹦鹉嘴龙),种名是以中国内蒙古鄂尔多斯为名。模式标本是一个接近完整的骨骼、一个部分头颅骨。但是,目前只有头颅骨、下颌、脚掌等部分被研究过。还有三个标本被编入额多鹦鹉嘴龙,也还没有被研究过。这些标本被发现于伊金霍洛组,与内蒙古鹦鹉嘴龙相同[11]。在2010年,保罗·塞里诺发现额多鹦鹉嘴龙、中国鹦鹉嘴龙有许多类似特征,但认为若更详细研究应可发现额多鹦鹉嘴龙的其他可鉴定特征。塞里诺将额多鹦鹉嘴龙视为疑名[4]。
额多鹦鹉嘴龙的颧骨有许多不同特征,例如非常明显的颧角[1]。额多鹦鹉嘴龙是体型最小的种,一个成年个体的头颅骨,长度只有9.75公分[11]。
在1997年,中国古动物学家徐星命名了马鬃山鹦鹉嘴龙(P. mazongshanensis),种名是以马鬃山为名。化石是一个完整头颅骨与相连的脊椎、以及一个前肢,发现于中国甘肃省的新民堡群下层[25]。这些标本是在清理处理前就被命名,当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进行化石的处理过程时,头颅骨遭到损毁,数个骨头与全部牙齿消失[26]。马鬃山鹦鹉嘴龙的所属地层还没有经过年代测定,但可能属于巴列姆阶晚期到阿普第阶之间[27]。
在2000年,保罗·塞里诺提出马鬃山鹦鹉嘴龙是个疑名,因为没有可与其他种作出区别的鉴定特征[23]。但近年的其他学者多认为,与其他种相比,马鬃山鹦鹉嘴龙的口鼻部比例较长,而上颌骨有明显的骨质隆起,往两侧与下缘突出[2]。上颌骨的骨质龙起部目前已遗失[4][26]。在化石化过程中,这个头颅骨曾经遭到外力而变形,在过去曾被误认是该种的特征之一[26]。在2010年,保罗·塞里诺再度提出马鬃山鹦鹉嘴龙是个疑名[4]。
在1950年代,苏联古动物学家在西伯利亚科麦罗沃州的Shestakovo村,发现许多鹦鹉嘴龙的化石。在1990年代,两个临近的地点也发现鹦鹉嘴龙的化石,其中一个有数个完整骨骼化石。在2000年,俄罗斯古动物学家Alexei Voronkevich、亚历山大·阿维里安诺夫(Alexander Averianov)等人将这些化石命名为西伯利亚鹦鹉嘴龙(P. sibiricus)[28]。但直到2006年,才有这些化石的完整研究。这些化石发现于伊列克组(Ilek Formation),地质年代为下白垩纪的阿普第阶/阿尔比阶。其中有两个接近完整、关节仍相连的骨骼,其他化石则关节脱落,来自于各种年龄层[2]。
西伯利亚鹦鹉嘴龙是体型最大的种。模式标本的头颅骨长约20.7公分,股骨长度为22.3公分。西伯利亚鹦鹉嘴龙的头盾长于其他种,约是头颅骨长度的15到18%。西伯利亚鹦鹉嘴龙的眼睛周围有许多角,每边眶后骨有三个,而每块眼睑骨有一个。中国鹦鹉嘴龙的眶后骨也有类似、较小型的角,这可能是同源演化的结果。颧骨有明显的颧角,颧骨与前上颌骨相接,中国鹦鹉嘴龙也有类似的特征,代表它们可能是近亲。齿骨下缘有突出段落,与蒙古鹦鹉嘴龙、梅勒营鹦鹉嘴龙、有情鹦鹉嘴龙类似。古动物学家列出西伯利亚鹦鹉嘴龙与其他种的不同特征,总计32个,其中有6个是西伯利亚鹦鹉嘴龙的独有特征。这些特征多位于头颅骨。颈部到骨盆之间的脊椎骨总共有23节,而其他种的颈部到骨盆之间脊椎骨,总共有21或22节[2]。
在2006年,中国古动物学家周长付等人命名了陆家屯鹦鹉嘴龙,化石是4个头颅骨,发现于中国辽宁省的陆家屯,属于义县组[26]。陆家屯鹦鹉嘴龙的生存年代有些争议,有些学者主张是1亿2800万年前的巴列姆阶[29]另一派则主张是1亿2500万年前的阿普第阶最早期[30]。陆家屯鹦鹉嘴龙是已知最早的鹦鹉嘴龙,与鹦鹉嘴龙科的红山龙生存于相同时期,两者的化石都发现于同一地层[31]。在2010年,保罗·塞里诺提出红山龙、陆家屯鹦鹉嘴龙可能是同种动物,但由于红山龙的化石过于稀少,因此仍将两者暂定为不同种动物[4]。
陆家屯鹦鹉嘴龙的模式标本头颅骨,长度为19公分,而最大型标本的头颅骨长度为20.5公分,由此可知它们的体型接近蒙古鹦鹉嘴龙、西伯利亚鹦鹉嘴龙。它们的眼睛前方有个小孔,类似蒙古鹦鹉嘴龙。颧骨向两侧突出,始头颅骨的宽度大于前后的长度,这点类似中国鹦鹉嘴龙。西伯利亚鹦鹉嘴龙、大鹦鹉嘴龙也有宽颧骨。但是,陆家屯鹦鹉嘴龙没有眶后骨的角,这点不同于中国鹦鹉嘴龙、大鹦鹉嘴龙。整体而言,陆家屯鹦鹉嘴龙有数个较原始的特征,与它们的较早生存年代符合[26]。
在2007年,保罗·赛里诺、赵喜进、Loren Brown、谭琳命名了大鹦鹉嘴龙(P. major),种名意指它们的大型头颅骨。化石是一个接近完整的骨骼与头颅骨,化石发现于中国辽宁省北票市,接近陆家屯鹦鹉嘴龙的发现地点[32]。在2008年,尤海鲁等人研究大鹦鹉嘴龙的其他标本时,认为大鹦鹉嘴龙、陆家屯鹦鹉嘴龙是不同物种[3]。
大鹦鹉嘴龙的头颅骨相当大,长度约是身体的30%长度,而蒙古鹦鹉嘴龙的头颅骨/身体比例为30%。头颅骨的长度为20.3公分,而股骨的长度为19.7公分。大鹦鹉嘴龙比蒙古鹦鹉嘴龙的模式标本大,但仍小于蒙古鹦鹉嘴龙的最大型标本。大鹦嘴龙的口鼻部狭窄。颧骨的颧角长度,仅次于中国鹦鹉嘴龙、陆家屯鹦鹉嘴龙、新疆鹦鹉嘴龙。其他种的颧角往两侧突出,只有大鹦鹉嘴龙的颧角微向下弯。大鹦鹉嘴龙的齿骨下缘突出段落,类似梅勒营鹦鹉嘴龙,但较为明显[32]。大鹦鹉嘴龙、陆家屯鹦鹉嘴生存于相同环境,但陆家屯鹦鹉嘴龙的头颅骨也很大;两者的差异在于,大鹦鹉嘴龙的头颅骨长而狭窄,陆家屯鹦鹉嘴龙的头颅骨较宽[3]。
在2009年,保罗·塞里诺、赵喜进、谭琳命名了最新种,戈壁鹦鹉嘴龙(P. gobiensis)。化石是在2001年发现于中国内蒙古的巴颜戈壁组(Bayan Gobi Formation)。戈壁鹦鹉嘴龙是种小型鹦鹉嘴龙,身长约有1公尺。化石是一个头颅骨、关节连接的部分身体骨骼、以及胃石。戈壁鹦鹉嘴龙有许多不同于其他种的明显特征,例如:眶后骨上有椎形角、眶后骨与颧骨接触面有凹处、牙齿珐琅质较厚。戈壁鹦鹉嘴龙、蒙古鹦鹉嘴龙生存于相同环境[33]。
目前有许多标本无法归类于上述任何一种,或者还没被建立为新种,目前都被标名为鹦鹉嘴龙的未命名种,Psittacosaurus sp.,但这不代表这些化石是属于相同种[9]。
目前在中国辽宁省义县组发现了超过200个鹦鹉嘴龙的标本,其中有一个标本的背部具有管状刺毛。这些标本大多数的保存状况良好,其中某些化石已经被研究过,但还没有被归类于任何种[34][35][36]。
在2005年到2006年之间,蒙古古动物学家Bolortsetseg Minjin与蒙大拿州洛矶山博物馆的杰克·霍纳率领一个化石挖掘团队,在蒙古发现了将近100个鹦鹉嘴龙的标本。这些新标本仍在进行化石的清洁处理中,还没有进行正式的研究、分类[37]。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