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新安故城,又称南头古城、南头城,本地人称为九街村,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深南大道与南新路交界北侧,占地面积约七万平方米,临近深圳中山公园。历史上曾作为东官郡城、宝安县城、东莞所城等,管辖范围一度覆盖现香港、深圳、东莞、番禺南部、中山、珠海、澳门等地[1],是“历代岭南沿海地区行政管理中心、海防要塞、海上交通和对外贸易的集散地”,亦为“深港澳地区的历史文化源头”[2],
目前的所保留下来古城建于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为当时东莞守御千户所城。据考,该城城基材料为黄泥砂土,轮廓呈不规则矩形,并且四周围绕有濠沟。城址东西最长处680米,南北最宽处500米。现时古城的南北城墙基址仍存,唯南城门保存较完整,呈拱形,上有一矩形石牌,有小篆阴刻“宁南”二字,而其城楼已损毁。其中主要建筑包括古城垣、县衙、新安监狱、东莞会馆、鸦片烟馆、聚秀楼、育婴堂、关帝庙、文天祥祠、信国公文氏祠、解放内伶仃纪念碑等。古城内之原宝安县政府旧址处现为南头古城博物馆,展示深圳建城历史。
秦攻百越之战后,于岭南设南海郡,辖四县(番禺、四会、博罗、龙川)。汉代汉武帝时,在南海郡番禺县设置番禺盐官,驻地在南头一带。因其位处番禺城(今广州)之东,与西边的高要盐官遥相呼应,因此被称为“东官”。汉代盐官职务甚高,官位相当于郡守。
东吴甘露元年(265年),在汉代番禺盐场旧地上设“司盐都尉”,并在南头筑起首座城寨——司盐都尉垒,又称“芜城”。
东晋成帝咸和六年(331年),朝庭将南海郡一分为二,析出东官郡,郡城建于三国吴国司盐都尉垒旧址之上,管理安怀、宝安、海安、欣乐、海丰、齐昌、陆安、兴宁八县,南头便同时成为东官郡及宝安县的郡、县治所在地。
到了南朝梁天监六年(507年)时,东官郡改名东莞郡。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东莞郡被撤销,并入南海郡,而宝安县治仍然在南头城。
唐至德二年(757年),宝安县改名为东莞县,县治迁移到安怀县 到涌,即今日东莞境内。南头城至此失去行政中心地位,转而成为海防重镇。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朝廷在南头城附近海边,设置了一个军事要地屯门镇,隶属于安南都护府,指挥所在南头城内。[3]
清初,东莞守御千户所改为新安营。康熙年间,迁界令颁布。整个南头城以及三分之二新安县居民被迫迁离,南头城只馀下一面城墙,馀下的屋砖都用来建立界墙。康熙五年(1666年)时,因为人太少,新安县荒废,并跟东莞县合并。康熙八年,在两广总督周有德、广东巡抚王来仁的奏请下,复置新安县,治所设在南头城。
民国三年(1914年),新安县因为跟河南省的新安县的名字相同,易令人混淆,故改回原名“宝安县”,南头仍然为宝安县治。
1949年10月16日,解放军进驻南头城。1953年,因为宝安县深圳墟一带有九广铁路,较为繁荣,便取代了南头的地位,成了宝安县治。
南头城结构一直保存到近代,但因为成立经济特区之后,过份看重经济发展,又吸引到大量人口迁入,南头城的古建筑受到严重的破坏。
清末以前的建筑在南头古城的所有建筑中占比不足5%,人们直观的感受是“古城不古”。除却被鉴定为文物的历史建筑和遗迹外,那些清末建筑、民国建筑、抗日战争遗迹、20世纪50年代宝安县、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九街村时期和特区成立后的村集体建筑,以及1992年以来逐渐兴起的城中村建筑混杂在一起。[4]
2019年3月起,南头古城的“蝶变重生计划”——南头保护修复与特色文化街区改造提升项目正式启动,其中以十字主街、街心公园、工业区厂房作为重点改造区域。十字主街保留了明代以来所形成的古城格局,将改造后的南头古城划分为五大区块——北坊、南门、中汇、西集、东廊。2020年8月26日,经过大半年的改造提升,南头古城南北街示范段开街营业,经历世事沧桑的南头古城终以新貌“迎客”。[5]
330多米长的南北街示范段引入了餐饮、特色零售、文创空间、公共展览等多元业态,共分布南头古城牌坊、南城门广场、南头1820数字展厅等18个打卡点位。南头古城改造完成后将分四大功能区:历史怀旧区、艺术文化体验区、品质生活区、文化创意区[6]。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