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乐遗址位于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黄河北大街龙山路1号(浑河古道北岸高台地),是新石器时代母系社会氏族公社的新乐文化的村落文化遗址。2001年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乐遗址 | |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 | |
地址 | 辽宁省沈阳市 |
分类 | 古遗址 |
时代 | 新石器时代 |
编号 | 5-24 |
认定时间 | 2001年 |
命名
遗址发现于沈阳市新乐电工厂(119厂)宿舍区域内。依照考古惯例,以发现处所为名,故命名为“新乐遗址”。
考古发现
遗址分布面积为178000平方米,于1973年第一次进行考古发掘工作,陆续发现新乐先民居住半地穴式古房址40馀座,出土文物包括石器、陶器、玉器、骨器、煤精制品和木雕艺术品等。遗址旁边亦发现两座辽代墓葬建筑。
其中于1978年在二号房址出土的鸟形炭化木雕艺术品,距今有7200多年的历史,被认为是氏族崇拜的图腾信物。它是在沈阳地区发现的年代最久远的文物,也是世界上年代最久远的木雕工艺品。沈阳市政府广场名为《太阳鸟》的雕塑即按照它的形象塑造,现已成为沈阳城市精神的标志和象征。
新乐遗址发现的文物分属三个互相叠压的文化层:
距今约7200年前(相当于新石器时代早期),新乐先民居住遗址及生活器具文物。
距今约6000年前,出土文物以陶器群为主,和新民市出土的偏堡(bú)子文化相类。 新乐遗址是新石器时代古文化遗址。位于沈阳市皇姑区黄河大街新开河北岸黄土高台之上,1973年首次发掘。这是一处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的村落遗址,占地面积17.8万平方米,集居地约2.5万平方米。其布局与半坡文化很相似,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测定新乐遗址距今有7200多年的历史。其出土文物相当丰富。出土文物中还有极为珍贵的煤精制品和木雕艺术品。新乐遗址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建了新乐遗址博物馆。
距今约4000年前(相当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出土文物以石制收割工具和鼎、甗等煮食用具为主,和沈阳大部份地区的文物发现类近。
遗址现况
1984年遗址设立了“新乐遗址博物馆”,分为南北两个展区。
北部遗址展区展示7000年前原始建筑遗迹,除二号房址展示考古发掘现场外,另外复原10座原始半地穴式房屋,并在房屋中展示新乐先民的生活场景,如“狩猎归来”、“氏族集会议事”、“制陶”等。
南部文物展区为现代博物馆建筑,展出在遗址发现的各种文物。
-
新乐先民像
-
新乐先民与太阳鸟图腾像
-
复原后原始半地穴式房屋
-
先民生活场景:陶器制作
参考资料
外部参考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