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語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斯瓦希里语(Kiswahili),属于班图语族,是非洲大陆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5500万多人),与阿拉伯语及豪萨语并列非洲三大语言[3]。斯瓦希里语是坦桑尼亚、肯尼亚、乌干达的官方语言,刚果民主共和国的国家语言之一,斯瓦希里语的方言科摩罗语是科摩罗的官方语言之一。在赞比亚、马拉维、布隆迪、卢旺达、莫桑比克等东非和中非的国家,斯瓦希里语被作为交际语言使用。在1728年后斯瓦希里语是以阿拉伯字母来拼写,之后到19世纪受到欧洲殖民者的影响改以拉丁字母来拼音。而斯瓦希里语也吸收了大量阿拉伯语借词[4],语言的名称“斯瓦希里”来自阿拉伯文سواحيل,为“濒海地区”之意[5]。
斯瓦希里语 | |
---|---|
Kiswahili | |
发音 | [kiswɑˈhili] |
母语国家和地区 | 坦桑尼亚 肯尼亚 乌干达 布隆迪 刚果民主共和国 索马里 科摩罗 莫桑比克 马拉维 尚比亚 |
母语使用人数 | 1800万 (2019-2023)[1] 8200万(作为第二语言) |
语系 | |
文字 | 拉丁字母(斯瓦希里罗马字母) 阿拉伯字母(斯瓦希里阿拉伯字母) 斯瓦希里点字 |
官方地位 | |
作为官方语言 | 非洲联盟 坦桑尼亚 肯尼亚 乌干达 |
管理机构 | 全国斯瓦希里语委员会 |
语言代码 | |
ISO 639-1 | sw |
ISO 639-2 | swa |
ISO 639-3 | swa ——囊括代码各项代码: swc – 刚果斯瓦希里语swh – 海岸斯瓦希里语 |
格思里代码 | G.42–43; [2] |
语言瞭望站 | 99-AUS-m |
海岸地区,斯瓦希里语或科摩罗语为当地语言
官方或国家语言
贸易语言。作为贸易语言,斯瓦希里语的使用向西北方向延伸 | |
斯瓦希里语传统上被认为是阿拉伯治下桑给巴尔的语言,由于阿拉伯奴隶和其他商品贸易沿海岸传播。至于它最初是因为来自桑给巴尔以外的大陆当地人被作为奴隶贩卖而随之传到桑给巴尔的,还是桑给巴尔本地就有本地黑人居民,目前尚不知晓。无论如何,阿拉伯商人从至少6世纪就开始和沿海居民有密切的联系,伊斯兰教也在至少9世纪开始在东非海岸传播。
目前已知最早的斯瓦希里文字记录是1711年在基尔瓦基斯瓦尼用阿拉伯字母写成的。它们被送往葡萄牙所属的莫桑比克以及当地的同盟。这份新建的原件现在在印度的历史档案馆中。[6]但是受到欧洲殖民力量的影响,拉丁字母后来成为了标准。
1886年,在德国控制了坦噶尼喀(现今坦桑尼亚的主要部分)后,它注意到斯瓦希里语的广泛分布,并很快制定斯瓦希里语为殖民地区域的官方行政语言。在临近的肯尼亚,英国殖民当局并没有这样做,但是也在朝着这个方向行动。德国、英国都需要在一个居民使用多种不同语言的殖民地上进行通知,因此殖民当局都需要选择一个单一的本地语言,并希望本地人能够接受。斯瓦希里语是这两处殖民地唯一合适的选择。
由于德国在一战中战败,其在海外的领地被瓜分。坦噶尼喀落入英国的掌控中。英国当局在英国基督教传教士的帮助下,积极在东非殖民地(乌干达、坦噶尼喀、桑给巴尔和肯尼亚)推广斯瓦希里语,用以进行初等教育和基础管理。斯瓦希里语在当时附属于英语:大学教育,大部分中学教育,较高层次的政府管理仍然使用英语。
推广斯瓦希里语的关键一步是创造一个统一的书写语言。1928年6月,一个跨区域会议召开,桑给巴尔的一个方言语支被选作标准化斯瓦希里语的基础。[7]如今当作第二语言被教授的标准斯瓦希里语,从实用角度就是桑给巴尔斯瓦希里语,尽管在标准书面语和桑给巴尔口语之间存在着细微的差别。
斯瓦希里语目前是坦桑尼亚、肯尼亚、刚果民主共和国三国的第二语言,作为官方、国家语言,有上千万的使用者。临近国家乌干达则在1992年将斯瓦希里语列为小学的必修课程中,并在2005年宣布其为官方语言。斯瓦希里语或其临近语言,是科摩罗的主要语言,在布隆迪、卢旺达、赞比亚北部、马拉维以及莫桑比克也有少量使用者。[8]
斯瓦希里在撒哈拉以南语言中比较特殊的一点是,该语言不是声调语言(Mvita变体除外,该变体用于肯尼亚第二大城市、印度洋港口蒙巴萨)
标准斯瓦希里语有五个元音音位:/ɑ/、/ɛ/、/i/、/ɔ/以及/u/。其中/u/的发音介于国际音标中的[u]和[o]之间。无论轻重音如何,元音都不会约减。各元音发音如下:
斯瓦希里语没有双元音,当元音在一起时,每个字母单独发音。因此斯瓦希里语中“豹”一词“chui”念做/tʃu.i/,有停顿。
单词的重音几乎总是在倒数第二音节上。这条规则的例外情况非常罕见,可以在从其它语言的借用的单词中找到,主要是阿拉伯语。[9]
在连续的元音组合的情况下,每个元音自成音节并单独发音。鼻音“m”和“n”可能会独自构音节。[9]
如果它出现在单词的倒数第二音节,它可能会独自发重音。[9]
斯瓦希里语现在使用的拼写系统近似于英语,它没有使用字母“Q”和“X”。[10]它有两个二合字母“ch”和“sh”;字母“c”除了没有同化的英语借词外并没有被使用,偶尔在广告宣传品中替代字母“k”。
斯瓦希里语拼写系统的字母和音没有完全的对应,无法根据拼字来识别有送气和没有送气的子音,不过斯瓦希里语的所有方言都可以用拼字来识别子音送气及不送气,是用类似/kh/等德国殖民时代用的拉丁字母来识别。[来源请求]
斯瓦希里语以往也曾用阿拉伯字母来拼写。其他语言在使用阿拉伯字母拼写时会有一些修改,但用斯瓦希里语时的修改相对来言较小。随著城市、作者及时间的不同,拼法上也有一些差异,有些部份还相当的一致,但有些部份的差异已经大到会造成整合上的困难。
用阿拉伯字母拼写时,一般会将母音用变音符号的方式来标示,因此斯瓦希里语阿拉伯字母拼写法是元音附标文字。/e/和/i/常被混为一谈,/o/和/u/也是。不过在有些拼写法中,/e/的kasra会旋转90度,避免和/i/混淆,/o/的damma也会反过来写,避免和/u/混淆。
有些斯瓦希里语的子音没有对应的阿拉伯字母,斯瓦希里语阿拉伯字母拼写法也不像波斯-阿拉伯字母系统或乌尔都字母会另外创造新的字母,而是用最接近的阿拉伯字母代替。因此一个阿拉伯字母可能代表一种以上的声音,在书写时也可能会针对同一个音用不同的阿拉伯字母代替。部份阿拉伯字母和拉丁字母的对应关系如下:
阿拉伯字母拼写 | 拉丁字母拼写 |
---|---|
ا | aa |
ب | b p mb mp bw pw mbw mpw |
ت | t nt |
ث | th? |
ج | j nj ng ng' ny |
ح | h |
خ | kh h |
د | d nd |
ذ | dh? |
ر | r d nd |
ز | z nz |
س | s |
ش | sh ch |
ص | s, sw |
ض | ? |
ط | t tw chw |
ظ | z th dh dhw |
ع | ? |
غ | gh g ng ng' |
ف | f fy v vy mv p |
ق | k g ng ch sh ny |
ك | |
ل | l |
م | m |
ن | n |
ه | h |
و | w |
ي | y ny |
和所有的班图语言一样,斯瓦希里语具有高度且复杂的黏著特征,名词划归数种类别,不同类别具有不同的标示数及其他文法范畴的前后缀。这些名词类别可被类比为其他语言中存在的名词的性,并会体现在词缀以及句子其他成分的一致性标志上。
单数带有 m- 前缀、复数带有 wa- 前缀的名词表示人类。例如:m-toto “孩子”,复数 wa-toto “孩子们”。动词的不定式以 ku-为前缀:ku-soma “阅读”。类别“其他”是一些难以归类的词。名词的单数的 ki-前缀在复数中变成 vi-前缀,这个规则甚至应用于一些以 ki- 开头的外来词,如 kitabu“书”(源于阿拉伯语:kitāb)的复数是 vitabu,词根的第一个音节被重新分析为前缀。这些类别中也包含语言,就像“斯瓦希里语”这个词本身 kiswahili。
单数 | 复数 | |||||
---|---|---|---|---|---|---|
mtoto | mmoja | anasoma | watoto | wawili | wanasoma | |
孩子 | 一个 | 正在读 | 孩子 | 两个 | 正在读 | |
一个孩子正在读 | 两个孩子正在读 | |||||
kitabu | kimoja | kinatosha | vitabu | viwili | vinatosha | |
书 | 一个 | 足够 | 书 | 两个 | 足够 | |
一本书足够了 | 两本书足够了 | |||||
ndizi | moja | inatosha | ndizi | mbili | zinatosha | |
香蕉 | 一个 | 足够 | 香蕉 | 两个 | 足够 | |
一个香蕉足够了 | 两个香蕉足够了 |
同一个名词词根可以以不同的名词类别用于其衍生的含意:人 mtoto (watoto) “孩子”,抽像 utoto “童年”,指小 kitoto (vitoto) “婴儿”,指大 toto (matoto) “大孩子”;植物 mti (miti) “树”,人工制品 kiti (viti) “椅子”,指大 jiti (majiti) “大树”,kijiti (vijiti) “棍子”,ujiti (njiti) “瘦高的树”。
一些类别的构造在刚开始可能看起来有悖常理:
斯瓦希里语中的动词由一个词根和若干词缀(大多是前缀)组成,这些词缀的附加可以表述人称、时态和从句。班图语动词以“-a”为结尾,这个元音的变化来表示虚拟语气和否定。
在多数字典中,动词以根形式被列出,例如:-kata 意思是“切、砍”。在一个简单的句子中,用前缀加入语法中的时态与人,如:ninakata“我在切”。这里 ni- 意思是“我”,na- 则表示指定的时间(现在时,除非另有说明)。
ni- | -na- | kata |
第一人称单数 | 现在时 | 切、砍 |
这句话可以修改他的主语前缀和时态前缀,例如:
u- | -na- | kata |
第二人称单数 | 现在时 | 切、砍 |
u- | -me- | kata |
第二人称单数 | 完成时 | 切、砍 |
动物或人的主语和宾语前缀, 在第三人称使用m-/wa-(人分类):
|
|
在标准斯瓦希里语中,宾语是第二人称复数和第三人称复数的都使用-wa-;在内罗毕斯瓦希里语中,宾语第二人称复数使用-mu-。
常见时态前缀有:
-a- | 格言时态(不定时态) |
-na- | 确定时态(经常是现在进行时态) |
-me- | 完成时态 |
-li- | 过去时态 |
-ta- | 将来时态 |
hu- | 习惯用(不带主语的前缀) |
-ki- | 条件句式 |
格言时态前缀用于陈述事物的常态,如:“鸟 飞”。不定时态的主语前缀可被省略,如:nasoma意思时“我 读”,虽然这句话也是口语对ninasoma“我正在读”的简化。
人称 | 单数 | 复数 |
---|---|---|
第一 | na- | twa- |
第二 | wa- | mwa- |
第三 | a- | wa- |
na- | soma |
第一人称单数:格言时态 | 读 |
mwa- | soma |
第二人称复数:格言时态 | 读 |
-ki-被译成如果。
第三个前缀是宾语前缀,它在有相关宾语时放在动词词根前面:
a- | na- | mw- | ona |
第三人称单数 | 确定时态 | 第三人称单数宾语 | 看 |
ni- | na- | mw- | ona | mtoto |
第一人称单数 | 确定时态 | 第三人称单数:宾语 | 看 | 孩子 |
-a后缀表示肯定的语气,-i表示否定和虚拟语气,如sisomi:
si- | som- | -i |
第一人称单数否定:过去时态 | 读 | 否定语气 |
人称 | 单数 | 复数 |
---|---|---|
第一 | si- | hatu- |
第二 | hu- | ham(w)- |
第三 | ha- | hawa- |
除了,第一人称单数和第二人称单数外,其它即在肯定语气的主语前缀前加 ha。 还有一些其它结尾元音变化的例子,比如用-e表示虚拟语气。这些变化规则仅在以-a结尾的班图语动词中;由阿拉伯语衍生的动词不改变他们的结尾元音。
其它的后缀则放置于结尾元音之前,如表示应动语态的-i-和表示被动语态的-w-:
wa- | na- | pig | -w | -a |
第三人称复数 | 确定时态 | 打 | 被动语态 | 肯定语气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