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中国象征派诗人、翻译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戴望舒(1905年11月5日—1950年2月28日),原名戴梦鸥,学名戴朝采[注 1],字丞,小名海山,浙江杭州人,中国现代诗人、翻译家,“象征派”代表人物。笔名有江思、艾昂甫等。[1][2][3]
1905年11月5日(农历9月7日),戴望舒于杭州出生。八岁入杭州鹾务小学读书,十四岁考入杭州宗文中学。
1923年秋天,考入上海大学文学系。1925年5月,转入震旦大学学习法语。1926年与施蛰存、戴杜衡等人创办《璎珞》旬刊,发表诗作《凝泪出门》。1927年,戴望舒因参加左翼活动,避居于松江施蛰存家中。
1928年,戴望舒与施蛰存、刘呐鸥在上海虹口北四川路989弄(海宁路口)公益坊16号开办水沫书店。1928年与施蛰存、杜衡、冯雪峰创办《文学工场》。1929年4月,出版了第一本诗集《我底记忆》,这本诗集也是戴望舒早期象征主义诗歌的代表作,其中最为著名的诗篇就是《雨巷》,受到了叶圣陶的极力推荐,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
1932年他参加施蛰存主持的《现代》杂志编辑社。11月初赴法国留学,先后入读巴黎大学、里昂中法大学。不过在留学期间,他并不喜欢去课堂听课,而是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了翻译外文著作上。当时他翻译了《苏联文学史话》、《比利时短篇小说集》和《意大利短篇小说集》等,另外还研读了西班牙作家的许多小说集。1935年春天,由于他参加了法国和西班牙的一些反法西斯游行,被学校开除,于是便启程回国。
1936-1938年任教于同济大学。1936年6月,与穆时英的妹妹穆丽娟结婚。1936年10月,戴望舒与卞之琳、孙大雨、梁宗岱、冯至等人在上海法租界亨利路(新乐路)100弄永利村30号,创办了《新诗》月刊,这是中国近代诗坛上最重要的文学期刊之一。戴望舒在《新诗》上翻译介绍了叶赛宁等诗人的作品。《新诗》在1937年7月停刊,共出版10期,是新月派、现代派诗人共同交流的重要场所。
抗日战争爆发后,戴望舒与妻女于1938年5月到了香港,任《星岛日报》副刊星座版主编, 一直至香港沦陷,报纸停刊。他在香港期间十分活跃, 参与多项文化人组织的抗日活动, 1939年和艾青主编《顶点》。1940年4月,与郁风等友人创办《耕耘》杂志, 但只出了两期便停刊。1942年3月日本占领香港期间被捕入狱七星期。出狱后留在香港任编辑、翻译及开过旧书店, 至战争结束。1946年3月离港往上海教学,出诗集,因支持反政府的学生运动,被法院传召。1948年5月返回香港, 1949年3月再离港北上,参加在北平召开的中华文学艺术工作代表大会。后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国际新闻局法文科科长,从事编译工作。
戴望舒长期患有哮喘病,平时便自行注射麻黄素以缓解症状。1950年2月28日上午,戴望舒自行注射麻黄素,结果因药物过量导致而昏迷,经抢救无效逝世,享年44岁。安葬于北京西山脚下的北京香山万安公墓,墓碑上有茅盾亲笔书写的“诗人戴望舒之墓”。
戴望舒新诗属象征派,以音节和色彩见称,一样晦涩,尤其在《雨巷》一诗中,手法繁复用词抽象,颇难理解,代表作是《雨巷》,极受好评。《我用残损的手掌》语言颇有张力,节奏起伏配合诗情;《旅思》和《萧红墓畔口占》两首,语言纯厚天然,富于中国情韵。一般作品则语言欧化,迷于细节,耽于情调,题材不广,深度不足,未能逼近现实。[4]戴望舒有些新诗模仿现代法国诗人,尤其是耶麦的作品,颇为耐读。[5]
女星紫薇所演唱的《初恋女》一歌,正是戴望舒作词,陈歌辛作曲。
我走遍漫漫的天涯路 我望断遥远的云和树
多少的往事堪重数 你呀你在何处
我难忘你哀怨的眼睛 我知道你那沉默的情意
你牵引我到一个梦中 我却在别个梦中忘记你
啊,我的梦和遗忘的人 啊,受我最初祝福的人
终日我灌溉著蔷薇 却让幽兰枯萎
戴望舒通法语、西班牙语和俄语等欧洲语言,一直从事欧洲文学的翻译工作,他是首个将西班牙诗人洛尔卡的作品翻成中文的人。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