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太平道是中国东汉道教的一个教派,领袖为张角,信徒遍布各地,于东汉末年发动黄巾之乱,被朝廷镇压及经过多年战争而消亡。太平道为早期道教之两大派别之一,另一派是五斗米道。汉灵帝时流行于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1][2]。
太平道源自东汉汉顺帝时(126年-144年)方士干吉(部分史书记为于吉),他自称在曲阳泉水边得到神书《太平清领书》,建造精舍,建立烧香等仪式,诵读道书,以符水为百姓治病,颇得人心。干吉的弟子宫崇和再传弟子襄楷都分别把《太平清领书》上献皇帝,但都未受重视。这部道书落入张角手中,成为他创立太平道的根据之一。[3]
钜鹿人张角得到《太平清领书》,自称“大贤良师”,传授弟子,为人治病,人们纷纷投奔。张角派遣弟子八人前往各地,以“善道”教化天下,十馀年间徒众多达数十万,遍布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4]张角把信徒分为36方,规模大的方万多人,小方有七千人。他自称天公将军,弟弟张宝自称地公将军,张梁则称人公将军。太平道有了军队式的组织。[5]
张角手持九节杖,宣称人因犯罪而病苦,为人治病,要病人先反省过失,悔悟后才令其喝符水。他称赞病愈者信念坚定,久治不愈的则说他信念不诚。[6]太平道崇尚黄色,黄巾黄衣,信奉黄帝、老子及太一之神,[7]太一就是北极星。
张角提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184年),天下大吉”的口号,认为土德将取代汉朝火德[8],在都城和地方州郡衙门墙上写上标语,计划由大方之长马元义率领荆、扬两州数万徒众,于中平七年(184年)三月五日在都城起兵。马元义来往于都城与各地以作准备,并以宫内官员为内应。[9]起兵一事走漏风声,马元义被捕处死。汉灵帝下令逮捕张角等人,张角遂提前于二月五日起兵,一时声势浩大,朝廷震动。徒众都头裹黄巾,世称黄巾之乱。各地投奔太平道的群众不绝于道。[10]
起兵同年,张角病死,张宝、张梁遭官军讨伐而战死,黄巾军馀众仍在各地顽强抵抗二十多年。其中的一部分因骁勇善战,而受到汉末群雄之一曹操的招抚并加入到其势力下,即著名的青州兵。[11]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