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招提寺
日本寺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唐招提寺(日语:唐招提寺/とうしょうだいじ Tōshōdai ji),是日本律宗的总本山。位于奈良县奈良市五条町。是中国唐代高僧鉴真和尚亲手兴建的盛唐建筑风格寺院,所以被称为中日友谊的寺院。已被列入日本国宝,并于1998年作为“古都奈良的文化财”的组成部分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建筑历史
鉴真(688年—763年)在754年东渡日本,到平城京受到欢迎。《续日本纪》记载,天平宝字三年(759年),鉴真以朝廷赐予的新田部亲王之旧宅邸建造此寺。鉴真逝世后,弟子继承建造。弘仁元年(810年),完成[1]:84—85。寺院的金堂和讲堂属于8世纪建的古建筑物,都是日本国宝。其他国宝包括鼓楼、经藏、宝藏、干漆卢舍那佛坐像(8世纪)和干漆鉴真和尚坐像(8世纪)等等。
20世纪初,日本、西方学者对中国古建筑进行考察,在1930年代之前未发现唐代建筑。学界论及中国宋代以前的木构建筑实例,以唐招提寺金堂和法隆寺五重塔为例,没有中国的实例[2]:4。逐形成“唐代古建在奈良”的观点。虽然中国自1937年起,确认四处唐代建筑实例,但此类观点仍影响至今。有作者指“现今许多唐代仿制建筑,多为参考日本奈良时代建筑,唐招提寺更是研究唐代建筑的最佳文化遗产[3]”,或“是研究盛唐时代建筑的重要参考范例[4]”。实际经过时代的变迁,唐招提寺金堂的建筑构成早已有所变动修改。有作者将金堂与中国本土唐风建筑进行比较,指两者在屋顶坡度、斗拱比例等方面存在差别,日本唐风建筑多为单栱,中国唐代建筑则使用重栱,唐招提寺更接近唐代早期。[5]
历史上,唐招提寺至少有五次大修,分别是:镰仓时代文永七年(1270年)(然而镰仓大修的证据在2000年开始的平成大修中并没有被发现)、元亨三年(1323年)、江户时代元禄六年至七年(1693年—1694年)、明治三十一年至三十二年(1898年——1899年)、平成十二年至二十一年(2000年—2009年)。元禄大修改变屋顶形态,加高2.5米之多。明治大修时改变部分梁架。1998年,唐招提寺被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同年,成立国宝唐招提金堂保存修理事业专门委员会。两年后,调查结束。在奈良县教育委员会主持下,开展为期十年的大修,即平成大修。金堂建筑被完全解体,进行修缮。解体出两万多件木材。对部分木材进行深入研究,用年轮年代法测定采伐年代。奈良县教育委员会在2004年公布,检测结果表示,有三根椽子均为781年采伐[1]:85—91。
文化财产
- 金堂
- 讲堂
- 鼓楼
- 经藏
- 宝藏
-
金堂
-
讲堂
-
鼓楼
-
经藏、宝藏
-
干漆卢舍那佛坐像
- 舍利容器
- 礼堂
- 御影堂(兴福寺旧一乘院宸殿)
-
礼堂
-
御影堂
- 绢本著色十六罗汉像
- 绢本著色大威徳明王像
- 绢本著色法华曼荼罗图
- 纸本著色东征绘卷 莲行笔
- 木造弥勒如来坐像(讲堂安置)
- 木造持国天・増长天立像(讲堂安置)
- 木造橱子入释迦如来立像(礼堂安置)
- 木造地藏菩萨立像(地藏堂安置)
- 木造大悲菩萨坐像(中兴堂安置)
- 木造大日如来坐像
- 木造如来形立像(头部缺)
- 木造药师如来立像
- 木造传狮子吼菩萨立像
- 木造传众宝王菩萨立像
- 木造传大自在菩萨立像(两手缺)
- 木造菩萨立像(面部・左手缺)
- 木心干漆菩萨立像 2躯
- 木造天部形立像(传帝释天)
- 木造如来坐像(传释迦如来、多宝如来)2躯
- 木造宝生如来立像
- 木造如来形坐像・地藏菩萨立像・菩萨形立像(头部缺)・天部形立像(传梵天)
- 木造十一面观音立像(1900年重文指定)
- 木造十一面观音立像(1901年重文指定、法花院旧藏)
- 木造圣徳太子立像
- 木造大威徳明王像
- 木造不动明王坐像 湛海作
- 木造吉祥天立像
- 木造行基菩萨坐像
- 木心干漆佛头(1902年重文指定)
- 木心干漆佛头(1915年重文指定)
- 木造菩萨头
- 铜板押出三尊佛像
- 铜板押出佛像 5面
- 砖制阿弥陀如来像(传文殊菩萨像)
- 根本说一切有部戒经・老母六英经
- 戒律传来记 上卷
- 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 卷下之三
- 大般若经 卷第176
- 大毘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
- 法华经(开结共)觉盛笔
- 四分戒本、梵网经2帖、宝箧印陀罗尼经、唯识三十颂・大乘百法名门论・般若心经 以上5帖 寶治元年書寫の奧書あり 覺盛筆
- 瑜伽师地论 卷第38
- 唐招提寺一切经 宋版4,456帖、和版88帖、写本250帖、附 元版五部大乘经(内和版83卷写本29卷)269卷
- 令私记断简(军防令、营缮令、关市令)
- 唐招提寺文书 2卷
- 南瞻部洲大日本国正统图(传香寺旧藏)
后世纪念
1963年是鉴真去世一千二百年,中国和日本佛教界都举行了大型纪念活动,日本佛教界还将该年定为“鉴真大师显彰年”。1980年,在邓小平的斡旋之下,唐招提寺住持森本孝顺奉鉴真漆像“回乡探亲”,扬州大明寺因此得以重修,成为中日邦交史上一件大事。历经十年绘出的国画《鉴真东渡图》(郭德福)在中国掀起了鉴真热,体现了中日文化友好交流。 此外,因为各种原因,著名的鉴真坐像每年只能开放几天,所以2013年塑造了一个1:1的复制品,在开山堂展出,向公众开放,成为了中日友谊的见证。 [6]。
关连项目
参考资料
外国人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