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上符号(〃)是一个常用于手写的缩略符号,表示前述的内容将会重复。例如:
黑色鋼筆,一盒20枚 ..... 2.10英鎊 藍 〃 〃 〃 ..... 2.10英鎊
〃 | |
---|---|
同上符号 | |
在汉语中,有类似的叠字符号,写作“𠄠”(两横,等同于U+16FE3 𖿣 OLD CHINESE ITERATION MARK),源于古文的“二”。该符号逐渐演变成“〻”,继而演变成“々”。非正式场合的汉语也有把〃作为叠字符号的情况。
历史
该符号称“ditto”,缩写作“do.”。这个词来自意大利托斯卡纳语,它是动词“dire”(说)的过去分词,有“已提及”之意。在英语,以此解作“同上”的记录最早出现在1625年。[1]早期使用同上符号的证据可在新亚述帝国时期(前934 – 608)的楔形文字的文献中找到,其中用两条竖线标示与上文重复的话,[2]
Unicode
西方文字中,包括拉丁文字,Unicode没有指定同上符号,一般采用引号"
(英文亦可使用”
,德文采„
,法文采―
或»
),也可用其缩写“do.”。[3]
在东亚语文(中日韩越统一表意文字,特别是Bopomofo、Hangul、Han、Hiragana和Katakana)中,全角符号为U+3003 〃 DITTO MARK ,HTML:〃
,位于中日韩符号和标点。[4][5]基于汉字的语文则更常使用“〻”(U+303B 〻 VERTICAL IDEOGRAPHIC ITERATION MARK)和由之衍生的“々”(U+3005 々 IDEOGRAPHIC ITERATION MARK);其源头为古文“𠄠”(两横,U+20120 𠄠 ,今作“二”),Unicode另有码位U+16FE3 𖿣 OLD CHINESE ITERATION MARK。
日本的“仝”本来被视为同上符号,在 Unicode 1.0 编排于中日韩符号和标点区的 U+3004,名称为 IDEOGRAPHIC DITTO MARK;但后来与正字区 U+4EDD 的字认同(统一)了,Unicode 1.0.1 将 U+3004 改为日本标准符号。
参见
参考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