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政策(英语:Criminal Policy,德语:Kriminalpolitik)是刑事法学犯罪学犯罪社会学犯罪心理学政治学的汇流学门,主要探讨政府如何在不侵犯人权底线的前提下,以及公帑成本效益的考量下,运用刑事司法部门的各种政策,例如警力配置、追诉效率、起诉率、刑罚转向处遇心理治疗精神治疗戒瘾等等,来达成最有效率的降低犯罪率、再犯率之效果。刑事政策使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上所称的方案评估大致相同[1]法兰兹·封·李斯特表示:“确切针对目标的社会政策同时也是最好、最有效的刑事政策”。[2]

Quick Facts 犯罪学, 子领域 ...
犯罪学
子领域
犯罪生物学
犯罪社会学 | 犯罪心理学
刑罚学 | 刑事政策 | 受害者学
学派
<依知识论立场>
古典学派 | 实证学派
新古典学派
<依地理位置>
义大利学派 | 芝加哥学派
法兰克福学派
<依社会、哲学、政治理论>
冲突犯罪学 | 环境犯罪学
马克思主义犯罪学英语Marxist criminology
女性主义犯罪学
左翼现实主义 | 右翼现实主义
整合犯罪学 | 后现代主义
犯罪原因理论
(大致依时间先后)
功利主义(古典理论)
生来犯罪人 | 精神病学模式
紧张理论 | 差别接触理论
次文化理论 | 社会控制理论
标签理论 | 明耻整合理论
理性选择理论 | 自我发展论
日常活动理论 | 破窗理论
一般人格与认知社会学习理论
衍生的刑罚理论
(大致依时间先后)
应报理论 | 吓阻理论
预防理论 | 矫治模式
罪有应得理论 | 修复性司法
新应报理论 | 表达性刑罚理论
重要概念
犯罪 | 暴力 | 人性
连环杀手 | 少年犯罪
白领犯罪 | 社会阶级
社会解体英语Social disorganization theory | 社会分化
文化失范 | 文化冲突
组织型犯罪 | 受害者
毒品 | 回避机制
越轨 | 刑法 | 司法程序
刑罚 | 保安处分
监狱 | 虐囚 | 监狱人权
规训与惩罚 | 疯癫与文明
死刑存废问题
社区处遇 | 转向处遇
少年感化院 | 中途之家
更生人 | 更生中心
再犯 | 累犯
相关学科
心理学 | 社会学 | 精神医学
刑事学 | 法医学
Close

研究方法

刑事政策的研究方法,运用到许多统计技巧。早期用简单的列联表英语contingency table卡方检定回归分析来评估政策实施前后某个犯罪现象是否有显著减少。

20世纪后半以来,则随著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进步而进步,尤其是犯罪心理学计量经济学。例如随著犯罪心理学实验准实验英语Quasi-experiment成果的累积,刑事政策在矫治成效研究和矫治技术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也逐渐从个体层面、从心理学上证实,传统犯罪学与刑事政策上所称“吓阻理论”泰半是难以在刑事司法体系中实现的,而强调严刑峻罚的政策,例如三振出局法洁西卡法案吓乖计画等等,长期下来反而有轻微提高暴力犯罪率的负效果[3]。另一方面,20世纪后半以来,刑事政策研究开始引进计量经济方法,例如时间序列分析向量自回归追踪资料英语Panel Data(Panel Data)等等,以求在长年的犯罪率与政策数据中找出因果关系,证明/否证政策的功用;例如从总体层面逐渐证明,基于吓阻理论的刑事政策,虽然一小部分有降低犯罪率的效果,例如提高见警率能抑制窃盗、抢夺等财产犯罪,但对大部分犯罪没效果[4]

注脚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