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春秋時期思想家、政治家、軍事改革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子产(?—前522年),姬姓,国氏,名侨,字子产,又字子美,以字行,谥成[2][注 1],又称公孙侨、公孙成子、东里子产、国子、国侨、郑乔、郑子产,是春秋末期郑国的政治家、思想家、改革家。
子产执政期间,改革内政,慎修外交,捍卫郑国利益,极受郑国百姓爱戴,后世对其评价甚高,将他视为中国历史宰相的典范,清朝的王源更推许他为春秋第一人。
按照《史记·郑世家》的说法,子产是郑成公的小儿子[3],但这种说法多被人质疑。[4][5]
而按杜预注,子产是郑穆公之孙,公子发之子。[6][7]这种说法为大多数人所采信。
郑国的始封祖郑桓公是周厉王的儿子,子产作为郑国的公族,为姬姓。子产之父被称作公子发,而公子之子为公孙,因此子产也被称为公孙侨(侨一作乔,两字通假;“乔”的意思是高,高大的树木称之为乔木,有生长的意思,且高大的树木被认为是美材,所以别字子美)。公子发字子国,子产以父亲的表字为氏,为国氏。世代居住在郑国的东里,因此又称之为东里子产,产的意思是生,与名字的意思相合。[8]
郑穆公有十三个儿子,两个儿子先后成为郑国国君,其他的十一个儿子中,三家被灭,一家不为卿,人们就将为卿执政的七家统称为“七穆”。子产所属的国氏便是执政的七穆之一。[9][10]
前565年四月二十二日,公子发和公孙辄入侵蔡国,俘虏了蔡国司马公子燮,郑国人都很高兴,只有子产不随声附和,子产说:“小国没有文治却有了武功,没有比这更大的祸患了。楚国人前来讨伐,我们能不顺从他们吗?顺从了楚国,晋国的军队就一定会前来了。晋楚两国进攻郑国,从今往后,郑国至少四五年不得安宁。”公子发愤怒的对他说:“你知道什么?国家有出兵的重大命令,而且有执政的卿在那里,小孩子说这些话,是会被杀的。”[11]
这年冬季,楚国的令尹公子贞进攻郑国,讨伐郑国入侵蔡国。公子𬴂、公子发、公孙辄要顺从楚国,公子嘉、公孙虿、公孙舍之要等待晋国援救,最后听从了公子𬴂的意见,与楚国讲和。[12]
前564年,晋国进攻郑国,郑国人害怕,就派人求和。郑国的六卿公子𬴂、公子发、公子嘉、公孙辄、公孙虿、公孙舍之以及他们的大夫、卿的嫡子,都跟随郑简公参与结盟。[13]
因为郑国在结盟过程中表现的不顺从,晋人带领诸侯再次进攻郑国。[14]
前563年冬季十月十四日,尉止、司臣、侯晋、堵女父、子师仆率领叛乱分子进入郑国首都,当日早晨在西宫的朝廷上杀死了公子𬴂、公子发、公孙辄,将郑简公劫持到了北宫。公子嘉事先知道这件事,所以没被杀。[16][17]
公孙夏听说有叛乱,不设警戒就出来了,收了他父亲公子𬴂的尸骨就去追赶叛乱者。叛乱者进入北宫,公孙夏就回去召集甲兵,但是家臣和妾婢多数已经逃走,大多数器物也已经丢失。子产听说有叛乱,设置守门的警卫,配齐所有的官员,关闭档案库,慎重收藏,在完成防守准备后让士兵排成行列再出动,收拾了公子发的尸骨后进攻北宫的叛乱者,公孙虿率领国人援助他,杀了尉止和子师仆,叛乱者全部杀死,侯晋逃亡到晋国,堵女父、司臣、尉翩、司齐逃亡到宋国。[18]
叛乱平定后,公子嘉当国,打算专权独揽,便制作盟书,规定官员各守其位,听取执政法令,不得参与朝政。大夫、官员们、卿的嫡子不肯顺从,公子嘉准备诛杀他们。子产劝阻他,请求烧掉盟书。公子嘉不同意,说:“作盟书用来安定国家,众人发怒就烧了它,这是众人掌政,国家不也很为难了吗?”子产说:“群众的愤怒不可触犯,专权的意愿难以成功。把两件难办的事合在一起来安定国家,是危险的办法。不如烧掉盟书来安定众人,您得到了所需要的东西,众人也能安定,不也是可以的吗?专权的欲望不能成功,触犯众人会发生祸乱,您一定要听我的话。”于是在仓门的外边烧掉了盟书,众人这才安定了。[19]
前558年,郑国尉氏、司氏叛乱的残余分子待在宋国。郑国人由于公孙夏、伯有、子产的缘故,用一百六十匹马和师茷、师慧两位乐师作为财礼送给宋国,又以公孙黑为人质。宋国正卿乐喜把堵女父、尉翩、司齐交给了郑国,把认为有才能的司臣放走了。郑国人把这三人剁成了肉酱。[20]
前554年,公子嘉执政独断专行,国人很忧虑这件事,就追究西宫那次祸难和纯门那次战役的罪责,公子嘉应该抵罪,他便带领自己的甲士和然丹、子良家的甲士保卫自己。八月十一日,公孙舍之、公孙夏率领国人进攻,杀了公子嘉并瓜分他的家财和采邑。郑国人让公孙舍之当国,公孙夏听政,立子产做卿。[21]
前551年夏天,晋人让郑人去朝见,郑人派少正子产回答说:“在晋国先君悼公九年,我国国君郑简公在这一年即位。即位八个月,我国先大夫公子𬴂随从国君来朝见执事,而执事对我国国君不加礼遇。我国国君恐惧。由于这一趟,我国二年六月就朝见了楚国,晋国因此讨伐,遂有了戏地之盟。楚国人还很强大,但对我国表明了礼仪。我国想要跟从执事,而又怕犯下大过错,说:‘晋国恐怕会认为我们不尊敬有礼仪的国家’,因此不敢对楚国有叛离之心。我国四年三月,先大夫公孙虿又随从我国国君到楚国观察他们有没有空子可钻,晋国这时有了萧鱼之盟。我们认为我国靠近晋国,晋国譬如草木,我们不过是草木发出的气味,怎么敢不一致?楚国逐渐衰弱,我国国君拿出土地上的全部出产,加上宗庙的礼器,来接受盟约。于是就率领群臣到晋国,随从执事参加年终的会见。我国二心于楚的,只有子侯、石盂,回去以后就把他们讨伐了。湨梁会盟的第二年,公孙虿已经告老了,公孙夏跟从我国国君朝见晋君,在尝祭的时候拜见了贵国君主,参与了祭祀。隔了二年,听说君主要安定东方,四月又向君主朝见听取盟会的日期。在没有朝见的时候,没有一年不聘问,没有一次战争和会盟不跟从。由于大国的政令没有定准,国和家都很困乏,意外的忧患屡屡发生,没有一天不戒惕,怎敢忘掉自己的职责?大国如果安定我国,大概朝夕都会到晋国的朝上朝见,哪里用得着命令呢?如果不体恤我国的忧患,反而把它作为借口,那只怕不能接受大国的命令,而被大国丢弃成为仇敌了,我国害怕这样的后果,岂敢忘掉君主的命令?一切委托给执事,执事应该深思一下。”[22]
前549年,担任晋国中军将的范宣子主持政事,诸侯朝见晋国的贡品很重,郑国人对这件事感到忧虑。这年二月,郑简公去晋国。子产让公孙夏带信给范宣子:“您治理晋国,四邻的诸侯听不到美德,只听到沉重的贡品,我对此感到遗憾,我听说君子治理国和家,不是担心没有财货,而是害怕没有好名声。诸侯的财货聚集在晋国公室,诸侯内部就不一致。如果您把这个作为利己之物,晋国内部就会不和。诸侯内部不和,晋国就会受到损害,晋国的内部不和,您的家就会受到损害。为什么那样糊涂呢!还哪里用得着财货?好名声,是装载德行的车子。德行,是国家和家族的基础。有基础才不至于损坏,您不也应该这么做吗?有了德行就快乐,快乐了就能长久。《诗经》说:‘君子之所以欢乐,是因为他是国家和家族的柱石。’这就是有美德吧!‘天帝在你的上面,你不要有二心。’这就是有好名声吧!用宽恕来发扬德行,那么好的名声就自然传布天下,因此远方人会仰慕而来,近处的人也会获得安宁。您宁可让人对您说:‘您确实养活了我’,还是说‘您剥削了我,来养活自己’?大象有了象牙而毁了自己,是因为象牙值钱的缘故。”范宣子听了子产这番道理后很高兴,就减轻了贡品。
这一趟,郑简公朝见晋国是为了贡品太重的缘故,并且请求攻打陈国,郑简公行叩首礼,范宣子辞谢不敢当,公孙夏做相礼说:“由于陈国仗恃大国来欺凌侵害我国,我国的君主因此请求向陈国问罪,岂敢不叩首。”[23]
前549年冬季,陈哀公会合楚王攻打郑国[24],在陈军经过的路上,水井被填塞,树木被砍伐,郑国人怨恨他们。前548年六月,公孙舍之和子产率领七百辆战车攻打陈国,夜间突然袭击,于是攻进了城。公孙舍之命令军队不要进入陈哀公的宫室,和子产亲自监守着宫门。陈哀公派司马桓子把宗庙的祭器赠送给他们,然后自己穿上丧服,抱着土地神的神主,让他手下男男女女分开排列捆绑着,在朝廷上等待。公孙舍之手拿马僵绳进见陈哀公,再拜叩头,捧着酒杯进献。子产进来,数点俘虏的人数就出去了。郑国人向土地神祝告除灾去邪,司徒归还民众,司马归还兵符,司空归还土地,随后就撤兵回国。[25]
不久,子产向晋国奉献战利品,穿着军服主持事务。晋国的士庄伯质问陈国的罪过,子产回答说:“从前虞阏父做周朝的陶正,服事我们先王。我们先王嘉奖他能制作器物,于人有利,并且是虞舜的后代,周武王就把长女太姬许配给陈胡公,封他在陈地,作为周朝的三恪。所以陈国是我周朝的后代,到今天还依靠着周朝。陈桓公死后发生动乱,蔡国人想要立蔡女所生的公子为君,我们先君郑庄公奉事陈佗并立了他为君,蔡国人杀死了陈佗。我们又和蔡国人奉事陈厉公,至于陈庄公、陈宣公,都是我们所立的。夏氏发动祸乱杀死了陈灵公,陈成公流离失所,又是我们让他回国的,这是君王知道的。现在陈国忘记了周朝在的大德,丢弃我们的大恩,抛弃我们这个亲戚,倚仗楚国人多,以进逼我国,但是并不能满足,我国因此而有去年请求攻打陈国的报告。没有得到贵国的命令,反却有了陈国进攻我国东门那次战役。在陈军经过的路上,水井被填塞,树木被砍伐。我国非常害怕敌兵压境,给太姬带来羞耻,上天诱导我们的心,启发了我国攻打陈国的念头。陈国知道自己的罪过,在我们这里得到惩罚。因此我们敢于奉献俘虏。”士庄伯说:“为什么侵犯小国?”子产回答说:“先王的命令,只要是罪过所在,就要分别给刑罚。而且从前天子的土地方圆一千里,诸侯的土地方圆一百里,以此递减。现在大国的土地多到方圆几千里,如果没有侵占小国,怎么能到这地步呢?”士庄伯说:“为什么穿上军服?”子产回答说:“我们先君郑武公、郑庄公做周平王、周桓王的卿士。城濮之战后,晋文公发布命令,说:‘各人恢复原来的职务。’命令我国先君郑文公穿军服辅佐天子,以接受楚国俘虏献给天子,现在我穿着军服,这是由于不敢废弃天子命令的缘故。”士庄伯已经不能再质问,向正卿中军将赵武回复。赵武说:“他的言辞顺理成章,违背了情理不吉利。”于是就接受郑国奉献的战利品。[26]
孔子说:“古书上说:‘言语用来完成意愿,文采用来完成言语。’不说话,谁知道他的意愿是什么?说话没有文采,不能到达远方。晋国成为霸主,郑国进入陈国,不是善于辞令就不能成功。要谨慎地使用辞令。”[27]
前548年,前一年被然明预言将要死去的晋国下军佐程郑去世,子产才开始了解然明。子产向然明询问有关施政的方针,然明回答说:“把百姓看成像儿子一样。见到不仁的人,就诛戮他,好像老鹰追赶鸟雀。”子产很高兴,把这些话告诉子太叔,而且说:“以前我见到的只是然明的面貌,现在我了解到他内心甚有见识。”子太叔向子产询问政事,子产说:“政事好像农活,白天黑夜想着它,要想着它的开始又想着要取得好结果。早晨晚上都照想着的去做,所做的不超过所想的,好像农田里有田埂一样,过错就会少一些。”[28]
前547年三月初一,郑简公赏赐攻入陈国有功劳的人,设享礼招待公孙舍之,赐给他先路和三命车服,然后再赐给他八个城邑;赐给子产次路和再命车服,然后再赐给他六个城邑。子产辞去城邑,说:“从上而下,礼数以二的数目递降,这是规定。下臣的地位在众卿中排第四,而且这是公孙舍之的功劳,下臣不敢受到赏赐的礼仪,请求辞去城邑。”郑简公坚决要给子产,他就接受了三个城邑。公孙挥说:“子产恐怕将要主持政事了。他谦让而不失礼仪。”[29]
前547年,楚康王和秦国人联兵进攻吴国,因听说吴国有了准备,就退而入侵郑国。五月,到达城虞。郑国的皇颉出城和楚军作战,战败被俘。[30]印堇父和皇颉一起留守在城麇,楚国人囚禁了印堇父,把他献给秦国。郑国人在印氏那里拿了财货向秦国请求赎回印堇父,子太叔正做令正,为他们提出请求赎回的话。子产说:“这样是不能得到印堇父的。秦国接受了楚国奉献的俘虏,却在郑国拿财物,不能说合于国家的体统,秦国不会这样做的。如果说‘拜谢君主帮助郑国。如果没有君王的恩惠,楚军恐怕还在我国城下’,这才可以。”子太叔不听,就动身了。秦国人不肯释放印堇父,子太叔把财物改为其他礼品,按照子产的话去说,然后才让印堇父获释。[31]
前547年,许灵公前去楚国,请求进攻郑国,说:“不发兵,我就不回去了!”这年八月,许灵公死在楚国。楚康王说:“不攻打郑国,怎么能求得诸侯?”冬季的十月,楚康王攻打郑国,郑国人准备抵御。子产说:“晋国将要和楚国讲和了,诸侯将要和睦,楚康王因此才冒昧来这一趟。不如让他称心回去,就容易讲和了。小人的本性,一有空子就凭血气之勇,在祸乱中有所贪图,以满足他的本性而追求虚名,这不符合国家的利益,怎么可以听从?”公孙舍之高兴了,就不抵御敌人,十二月初五,楚军进入南里,拆毁城墙。接着从乐氏渡过洧水,进攻师之梁的城门。放下内城的闸门,俘虏了九个不能进城的郑国人。最后,楚国人渡过汜水回国,安葬了许灵公。[32]
前546年,郑简公在垂陇设享礼招待赵武,公孙舍之、伯有、公孙夏、子产、子太叔、公孙段、印段跟从郑简公参与享礼。赵武说:“这七位跟从着君主,这是赐给我以光荣。请求诸位都赋诗以完成君主的恩赐,我也可以从这里看到七位的志向。”子产赋《隰桑》这首诗[注 2],赵武说:“我请求接受它的最后一章。”[注 3]享礼结束,赵武告诉叔向说:“伯有将要被杀了!其余的人都是可以传下几世的大夫。公孙舍之也许是最后灭亡的,因为处在上位而不忘记降抑自己。印氏是倒数第二家灭亡的。”[33]
前545年,蔡景侯从晋国回国,路过郑国。郑简公设享礼招待他,蔡景侯表现得不恭敬。子产说:“蔡景侯恐怕不能免于祸难吧!以前经过这里的时候,国君派公孙舍之去到东门外边慰劳他,但是他很骄傲,我本以为他还是会改变的。现在他回来,接受享礼而显得怠惰,这就只能说是他本性如此了。作为小国的国君,事奉大国,反而把怠惰骄傲作为本性,将来能有好死吗?如果蔡景侯遇到于祸难,一定是他儿子造成的结果。他做国君,淫乱而不像做父亲的样子。我听说,像这样的人,经常会遇到儿子来作乱。” [34]
前545年九月,郑国的子太叔前去晋国,报告说按照在宋国的盟誓将要去楚国朝见。子产辅助郑简公去了楚国,搭了帐篷而不筑坛。外仆说:“从前先大夫辅助先君到四方各国,从没有不筑坛的。从那个时候到今天也都没有改变。现在您不除草就搭起帐篷,恐怕不可以吧!”子产说:“大国君臣去到小国,就筑坛;小国去到大国,随便搭个帐篷就行了,哪里用得着筑坛?我听说过:大国君臣去到小国有五种好处:赦免它的罪过,原谅它的失误,救助它的灾难,赞赏它的德行和刑法。教导它所想不到的地方,小国不困乏,想念和顺服大国,好像回家一样,因此筑坛来表扬它的功德,公开告诉后代的人,不要怠情于修德业。小国去到大国有五种坏处:向小国掩饰它的罪过,请求得到它所缺乏的东西,要求小国奉行它的命令,供给它贡品,服从它的随时发出的命令。不这样,就得加重小国的财礼,用来祝贺它的喜事和吊唁它的祸事,这都是小国的祸患,哪里用得着筑坛招来它的祸患?把这些告诉子孙,不要招来祸患就可以了。”[36]
前544年,吴国的公子季札到郑国聘问,与子产一见如故。季札送给子产白绢大带,子产给季札献上麻布衣服,季札对子产说:“郑国的执政者很奢侈,祸难将要来临了,政权必然落到您手中。您执政,要用礼来谨慎地处事。否则,郑国将会败亡。”[37][38]
前544年,伯有派公孙黑去楚国,公孙黑不肯去,说:“楚国和郑国现在的关系不好,互相憎恨,派我去楚国,这等于是要我死。”伯有说:“你家世世代代都是办外交的。”公孙黑说:“可以去就去,有困难就不去,什么世世代代办外交的?”伯有要强迫他去。公孙黑发怒,准备攻打伯有氏,大夫们为他们调和。十二月初七,郑国的大夫们在伯有家里结盟。裨谌说:“这次结盟,它能管多久呢?《诗经》说:‘君子多次结盟,动乱因此滋长。’现在这样是滋长动乱的做法,祸乱并没有停止,一定要三年然后才能解除。”然明说:“政权将会落到哪一家手中?”裨谌说:“好人代替坏人,这是天命,政权哪能避开子产?如果不是越级提拔别人,那么按班次也应该子产执政了。选择贤人而提拔他,这是大家所尊重的。上天又为子产清除障碍,使伯有丧失了精神,公孙夏又去世了,子产怎么可以逃避责任?上天降祸于郑国很久了,一定要让子产来平息灾祸,国家才可以安定。不这样,郑国就将会灭亡了。”[39]
前543年,子产辅助郑简公而去晋国,叔向问起郑国的政事。子产回答说:“我能不能见到,就在这一年了。驷氏、良氏正在争斗,不知道怎么调和。如果能调和,我能够见到,这就可以知道了。”叔向说:“他们不是已经和好了吗?”子产回答说:“伯有奢侈倔强而又固执,公孙黑喜欢居于别人之上,两人互不相让,虽然已经和好,还是结下了仇怨,不久就会爆发。”[40]
前543年六月,子产去陈国参加结盟,回来复命,告诉大夫们说:“陈国,是要灭亡的国家,不能结好。他们积聚粮食,修理城郭,仗着这两条而不安抚百姓,他们的国君根基不巩固,太子地位卑微,其他公子却很奢侈,大夫们骄傲放纵,政事各行其是,谁也作不了主,在这种情况下处于大国之间,能够不灭亡吗?十年之内陈国就会灭亡。”[41]
前534年三月十六日,陈哀公弟弟公子招和公子过杀掉太子偃师,立了陈哀公的次子公子留为国君,陈哀公上吊自杀。陈哀公三子公子胜向楚国控诉,楚国人抓住陈国报信的使者干征师,公子留逃亡到郑国。[42]九月,楚国的公子弃疾带兵奉事太子偃师之子公孙吴包围陈国,宋国的戴恶领兵会合。冬季的十月十八日,陈国被灭。[43]
伯有喜欢喝酒,便造了地下室,并经常在夜里喝酒,奏乐。朝见的人来见他,他还没有喝完酒,朝见的人说:“主人在哪里?”伯有的手下人说:“我们的主人在地下室。”朝见的人只好都分路回去。不久伯有去朝见郑简公,又要派公孙黑去楚国,回家以后伯有又去喝酒了。前543年七月十一日,公孙黑带者驷氏的甲士攻打并且放火烧了伯有的家,伯有逃亡到雍梁,酒醒以后才明白是怎么回事,于是又逃亡到许国。大夫们聚在一起商量,罕虎说:“《仲虺之志》说:‘动乱的就攻取它,灭亡的就欺侮它。’摧毁灭亡的而巩固存在的,这是国家的利益。罕氏、驷氏、丰氏三家的祖先本来是同母兄弟,伯有骄傲奢侈,所以不免于祸难。”有人对子产说:“要靠拢正直的帮助强大的。”子产说:“他们难道是我的同伙?国家的祸难,谁知道如何平定?如果有主持国政的人强大而且正直,祸难就不会发生。姑且保住我的地位吧。”七月十二日,子产收了伯有氏死者的尸体而加以殡葬,来不及和大夫们商量就出走了,印段跟从他。罕虎不让子产走,大家说:“别人不顺从我们,为什么不让他走?”罕虎说:“这个人对死去的人有礼,何况对活着的人呢?”于是就亲自劝阻子产。七月十三日,子产进入国都;七月十四日,印段进入国都,两个人都在公孙黑家里接受了盟约。七月十六日,郑简公和他的大夫们在太庙结盟,又与国内的人们在郑国城门外结盟。[44]
伯有听到郑国人为他结盟,很生气;听到罕虎的甲士没有参加攻打他,很高兴,说:“罕虎帮助我了。”二十四日,伯有从墓门的排水洞进入,靠着羽颉用襄库的兵甲装备士兵,带着他们攻打旧北门,驷带率领国内的人们攻打伯有。两家都召请子产,子产说:“兄弟之间闹到这个地步,我服从上天所要帮助的一家。”伯有死在买卖羊的街市上,子产给伯有的尸体穿上衣服,头枕在尸体的大腿上而为他号哭,为他收尸并把棺材停放在街市旁边伯有家臣的家里,不久又将他葬在斗城。驷氏想要攻打子产,罕虎愤怒的说:“礼仪,是国家的支柱。杀死有礼的人,没有比这再大的祸患了。”驷氏这才中止了计划。[45]
伯有之乱后,罕虎把政事交托子产,子产辞谢说:“我国国小而逼近大国,国中家族庞大而受宠的人又多,我不能治理好国家。”罕虎说:“我率领他们听从,谁敢触犯您?您好好地辅助国政吧。国家不在于小,小国能事奉大国,国家就可以不受逼迫了。”[46]
子产治理政事,有事情要公孙段去办,就赠送给他城邑,子太叔说:“国家是大家的国家,为什么单独给他送东西?”子产说:“要没有欲望确实是很难。满足了他的欲望,让他去办事情而取得成功。这不是我的成功,难道是别人的成功吗?对城邑有什么爱惜的,它又跑的到哪里去?”子太叔说:“四方邻国将怎么看待我们?”子产说:“这样做不是为了互相违背,而是为了互相顺从,四方的邻国对我们有什么可责备的?《郑书》有这样的话:‘安定国家,一定要优先照顾大家族。’姑且先照顾大家族,再看它归向何处。”不久,公孙段恐惧而把封邑归还,最终子产还是把城邑给了他。伯有死了以后,郑简公让太史去册命公孙段做卿,公孙段辞谢。太史退出,公孙段又请求太史重新发布命令,命令下来了再次辞谢。像这样一连三次,这才接受策书入朝拜谢。子产因此讨厌公孙段的为人,但担心他作乱,就让他居于比自己低一级的地位。[47]
子产让城市和乡村有所区别,上下尊卑各有职责,田土四界有水沟,庐舍和耕地能互相适应,征收财产税和土地税。对卿大夫中忠诚俭朴的,听从他,亲近他;骄傲奢侈的,推翻他。[48]
丰卷准备祭祀,请求打猎获得祭品。子产不答应,说:“只有国君祭祀才用新猎取的野兽,一般人只要大致足够就可以了。”丰卷很生气,退出以后就召集士兵准备攻打子产。子产打算逃亡到晋国,罕虎阻止了他而驱逐了丰卷,丰卷逃亡到晋国。子产请求不要没收丰卷的田地住宅,三年以后让丰卷回国复位,把他的田地住宅和一切收入都退还给他。[49]
子产参与政事一年,舆人歌唱道:“计算我的家产而收财物税,丈量我的耕地而征收田税。谁杀死子产,我就帮助他。”到了三年,又歌唱道:“我有子弟,子产教诲他们;我有土田,子产使之增产。万一子产逝世,谁来接替他呢?”[50]
前542年,鲁襄公死去的那一个月,子产陪同郑简公到晋国去,晋平公由于兄弟国家鲁国有丧事,没有接见他们。子产派人将晋国宾馆的围墙全部拆毁而安放自己的车马。士文伯责备他,说:“我国由于政事和刑罚不够完善,到处都是盗贼,无奈诸侯的属官来向我国的君主朝聘,因此派官吏修缮宾客所住的馆舍,加高大门,围墙增厚,以不让宾客使者担忧。现在您拆毁了它,虽然您的随从能够自己戒备,让别国的宾客又怎么办呢?由于我国是盟主,修缮围墙,为接待宾客。如果都拆毁了,那么将怎么供应宾客的需要呢?我国的君主派我前来请问拆墙的意图。”子产回答说:“由于我国地方狭小,夹在大国之间,而大国需索贡品又没有一定的时候,因此不敢安居,尽量搜索我国的财富,以便随时来朝会。碰上执事没有空闲,而没有能够见到;又得不到命令,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接见。我们不敢献上财币,也不敢让它日晒夜露。如果奉献,那么它就是君主府库中的财物,不经过在庭院里陈列的仪式,就不敢奉献。如果让它日晒夜露,就又害怕时而干燥时而潮湿因而腐朽坏,以加重我国的罪过。我听说晋文公做盟主的时候,宫室矮小,没有可供观望的台榭,而把接待诸侯的宾馆修得又高又大,宾馆好像现在君主的寝宫一样。对宾馆内的库房、马厩都加以修缮,司空及时整修道路,泥瓦工按时粉刷墙壁,诸侯的宾客来了,甸人点起火把,仆人巡逻宫馆。车马有一定的处所,宾客的随从有人替代服役,管理车子的管理员为车轴加油,打扫的人、牧羊人、养马的人各人做自己分内的事情。各部官吏各自陈列他的礼品。晋文公不让宾客耽搁,也没有因为这样而荒废宾主的公事。和宾客忧乐相同,有事就加以安抚,对宾客所不知道的加以教导,不周到的加以体谅。宾客来到晋国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还有什么灾患?不怕抢劫偷盗,也不担心干燥潮湿。现在铜鞮山的宫室绵延几里,而诸侯住在像奴隶住的屋子里,门口进不去车子,而又不能翻墙而入。盗贼公开行动,而传染病又不能防止。宾客进见诸侯没有一定的时候,君主接见的命令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发布。如果还不拆毁围墙,这就没有地方收藏财礼,反而要加重罪过了。”谨敢问执事,对我们将有什么指示?虽然君主有鲁国的丧事,但这同样也是我国的忧虑。如果能够奉上财礼,我们愿把围墙修好了再走。这是君主的恩惠,岂敢害怕修墙的辛勤劳动!”[51]
士文伯回到朝廷汇报。赵武说:“说得对。我们实在是不好,用容纳奴隶的房屋去接待诸侯,这是我们的罪过啊。”就派士文伯去表示歉意并说自己无能。晋平公接见郑简公,礼仪有加,举行极隆重的宴会,赠礼更加丰厚,然后让他回去。晋国重新建造接待诸侯的宾馆。叔向说:“这就是为什么辞令不能废弃吧!子产善于辞令,诸侯因他而得利,为什么要放弃辞令呢?《诗经》说:‘辞令和谐,百姓团结,辞令动听,百姓安定。’他已经懂得这个道理了。”[52]
前542年十二月,卫国的北宫文子陪同卫襄公前去楚国,经过郑国,印段到棐林去慰劳他们,依照聘问的礼仪,而使用慰劳的辞令。北宫文子进入郑国国都聘问,公孙挥做行人,冯简子和子太叔迎接客人。事情完毕以后北宫文子出来对卫襄公说:“郑国讲究礼仪,这是几代的福气,恐怕不会有大国去讨伐他吧!《诗》说:‘谁能耐热,不去洗澡。’礼仪对于政事,好像天热得要洗澡一样。洗澡用来消除炎热,有什么可担心的?”[53]
子产参与政事,选择贤能而使用他们。冯简子能决断大事;子太叔外貌秀美而内有文采;公孙挥能了解四方诸侯的政令而且了解他们大夫的家族姓氏、官职爵位、地位贵贱、才能高低,又善于辞令;裨谌能出谋划策,在野外策划就正确,在城里策划就不得当。郑国将要有外交上的事情,子产就向公孙挥询问四方诸侯的政令,并且让他写一些有关的外交辞令稿;和裨谌一起坐车到野外去,让他策划是否可行;把结果告诉冯简子,让他决定。计划完成,就交给子太叔执行,交往诸侯应对宾客,所以很少有把事情办坏的时候。这就是北宫文子所说的讲究礼节。[54]
郑国人在乡校里游玩聚会,议论国家政事。然明对子产说:“毁了乡校怎么样?”子产说:“为什么?人们早晚事情完了到那里游玩,来议论政事的好坏。他们认为好的,我就推行它;他们所讨厌的,我就改掉它。这是我的老师,为什么要毁掉它?我听说用忠于为善,能减少怨恨,没有听说用摆出权威能防止怨恨。靠权威难道不能很快制止议论?但是就像防止河水一样:大水来了,伤人必然很多,我不能挽救。不如把水稍稍放掉一点加以疏通,不如让我听到这些话而作为药石。”然明说:“我从今以后知道您确实是可以成就大事的。小人实在没有才能。如果终于这样做下去,哪里只会对二三位大臣有利?这确实有利于郑国。”孔子听到这些话,说:“从这件事来看,别人说子产不仁,我不相信。”[55][56]
罕虎想要让尹何来治理自己的封邑。子产说:“尹何年轻,不知道能不能胜任。”罕虎说:“这个人谨慎善良,我喜欢他,他不会背叛我的。让他去学习一下,他也就更加知道该怎么办事情了。”子产说:“不行。人家喜欢一个人,总是希望对这个人有利。现在您喜欢一个人却把政事交给他,这好像一个人不会用刀而让他去割东西,多半是要损伤他自己的。您喜欢他,不过是伤害他罢了,有谁还敢在您这里求得喜欢?您对于郑国来说是国家的栋梁。栋梁折断,椽子就会崩塌,我也会被压在底下,我哪敢不把话全部说出来?您有了漂亮的丝绸,是不会让别人用它来学习裁制的。大的官职和大的封邑,是庇护自身的,反而让学习的人去裁制,这比起漂亮的丝绸来价值不就多得多吗?我听说学习以后才能从政,没有听说用从政来学习的。如果真是这么办,一定有所伤害。譬如打猎,熟悉射箭驾车的,就能获得猎物,如果从没有登车射过箭驾过车,那么只担心翻车被压,哪里有闲心想获得猎物?”罕虎说:“好啊!我实在是不够明智。我听说君子懂得大的远的,小人只懂得小的近的。我,是小人啊。衣服穿在我身上,我知道而且慎重对待它,大的官职和大的封邑是用来庇护自身的,我却疏远而且轻视它。要没有您的话,我是不知道的。从前我曾说过,您治理郑国,我治理我的家族以庇护我自己,这就可以了。从今以后才知道这样不行。从现在起我请求,即便是我家族的事情,也听从您的意见去处理。”子产说:“每个人的想法不一样,好像他的面孔,我难道敢说您的面孔像我的面孔吗?不过心里觉得这样做是危险的,就把它告诉您了。”罕虎认为子产忠诚,所以把政事全交付给他,子产因此能够执掌郑国大权。[57]
前541年春季,楚国的公子围到郑国去聘问,同时娶公孙段的女儿为妻,伍举担任副使,将要进入宾馆。郑国人讨厌伍举,派公孙挥婉辞拒绝,于是楚国人就住在城外。聘礼完成后,公子围将要带领很多士兵去迎娶妻子。子产担心这件事,派公孙挥辞谢,希望他们在城外完婚。公子围命令太宰伯州犁回复,表示不能接受。公孙挥直言担心楚国趁着婚礼进攻,伍举知道郑国有了防备,请求倒转弓袋子进入郑国国都,郑国才同意了。[58]
前541年夏季四月,赵武、叔孙穆叔、曹国的大夫进入郑国,郑简公同时设享礼招待他们。罕虎通知赵武享礼的时间,通知的礼仪结束,赵武赋了《瓠叶》这首诗。[注 4]罕虎通知叔孙穆叔,同时告诉他赵武赋诗的情况。叔孙穆叔知道赵武想要一献之宴,劝罕虎答应,罕虎说自己不敢这么做。叔孙穆叔告诉罕虎,既然是赵武的意思,没什么不敢的。等到举行享礼,郑国人在东房准备了五献的用具。赵武辞谢,私下对子产说:“我已经向冢宰请求过了。”于是就使用了一献。[59]
郑国徐吾犯的妹妹很漂亮,公孙楚已经和她订了婚,公孙黑又硬派人送去聘礼。徐吾犯害怕,把这事告诉子产。子产说:“这是国家政事混乱,不是您的忧患。她愿意嫁给谁就嫁给谁。”徐吾犯请求这二位,让女子自己选择,他们都答应了。公孙黑打扮得非常华丽进来,陈设财礼然后出去了。公孙楚穿着军服进来,左右开弓,一跃登车而去。女子在房间内观看他们,说:“公孙黑确实是很美,不过公孙楚是个真正的男子汉。丈夫要像丈夫,妻子要像妻子,这就是所谓顺。”徐女便嫁给了公孙楚。公孙黑发怒,不久以后就把皮甲穿在外衣里而去见公孙楚,想要杀死他而占取他的妻子。公孙楚知道他的企图,拿了戈追赶他,到达交叉路口,用戈敲击他。公孙黑受伤回去,告诉大夫说:“我很友好地去见他,不知道他有别的想法,所以受了伤。”[60]
大夫们都议论这件事。子产说:“各有理由,年幼地位低的有罪,罪在于公孙楚。”于是就抓住公孙楚而列举他的罪状,说:“国家的大节有五条,你都触犯了。惧怕国君的威严,听从他的政令,尊重贵人,事奉长者,奉养亲属,这五条是用来治理国家的。现在国君在国都里,你动用武器,这是不惧怕威严。触犯国家的法纪,这是不听从政令。公孙黑是上大夫,你是下大夫,而又不肯在他下面,这是不尊重贵人。年纪小而不恭敬,这是不事奉长者。用武器对付堂兄,这是不奉养亲属。国君说:‘我不忍杀你,赦免你让你到远方。’尽你的力量,快走吧,不要加重你的罪行!”[61]
前541年五月初二,郑国放逐公孙楚到吴国。准备让公孙楚起程的时候,子产征求游氏宗主子太叔的意见。子太叔说:“我不能保护自身,哪里能保护一族?他的事情属于国家政治,不是私家的危难。您为郑国打算,有利国家就去办,又有什么疑惑呢?周公杀死管叔,放逐了蔡叔,难道不爱他们?这是为巩固王室。我如果犯罪,您也要执行惩罚,何必顾虑游氏诸人?”[62]
前541年六月初九,由于公孙楚作乱的缘故,郑简公和郑国的大夫们在公孙段家里结盟。罕虎、子产、公孙段、印段、子太叔、驷带在闺门外边私下结盟,盟地就在薰隧。公孙黑硬要参加结盟,让太史写下他的名字,而且称为“七子”。子产并不加讨伐。[63]
前541年,晋平公生了病,郑简公派子产去到晋国聘问,同时探视病情。叔向询问子产说:“我国国君的疾病,卜人说‘是实沈、台骀在作怪’,太史不知道他们,谨敢请问这是什么神灵?”子产说:“从前高辛氏有两个儿子,大的叫阏伯,小的叫实沈,住在大树林里,不能相容,每天使用武器互相攻打。帝尧认为他们不好,把阏伯迁移到商丘,用大火星来定时节,商朝人沿袭下来,所以大火星成了商星;把实沈迁移到大夏,用参星来定时节,唐国人沿袭下来,以归服事奉夏朝、商朝。唐国的末期国君叫做唐叔虞。正当周武王的邑姜怀着太叔的时候,梦见天帝对自己说:“我为你的儿子起名为虞,准备将唐国给他,属于参星,而繁衍养育他的子孙。”等到孩子生下来,有纹路在他掌心像虞字,就名为虞。等到周成王灭了唐国,就封给了太叔,所以参星是晋国的星宿。从这里看来,那么实沈就是参星之神了。从前金天氏有后代叫做昧,做水官,生了允格、台骀。台骀能世代为官,疏通汾水、洮水,堵住大泽,带领人们就住在广阔的高平的地区。颛顼因此嘉奖他,把他封在汾川,沈、姒、蓐、黄四国世代守着他的祭祀。现在晋国主宰了汾水一带而灭掉了这四个国家。从这里看来,那么台骀就是汾水之神了。然而这两位神灵与晋君之病无关。山川的神灵,遇到水旱瘟疫这些灾祸就向他们祭祀禳灾。日月星辰的神灵,遇到雪霜风雨不合时令,就向他们祭祀禳灾。至于疾病在您身上,也就是由于劳逸、饮食、哀乐不适度的缘故。山川、星辰的神灵又哪能降病给您呢?我听说,君子有四段时间,早晨用来听取政事,白天用来调查询问,晚上用来确定政令,夜里用来安歇身体。在这时就可以有节制地散发体气,别让它有所壅塞以使身体衰弱。心里不明白这些,就会使百事昏乱。现在恐怕是体气用在一处,就生病了。我又听说,国君不能有同姓的妻妾,因为子孙不能昌盛。美人都占尽了,那么就会得病,君子因此讨厌这个。所以《志》说:“买姬妾侍女不知道她的姓,就占卜一下。”违反这两条,古代是很慎重的。男女要辨别姓氏,这是礼仪的大事。现在君主的宫里有四个姬姓侍妾,那恐怕就是因为这个缘故吧!如果是由于这两条,病就不能治了。去掉这四个姬姓女子还可以,否则就必然得病了。”叔向说:“好啊,我没有听说过这些呢,所说的都是对的啊。”[64]
晋平公听说了子产的话,说:“他是知识渊博的君子啊。”便送给子产很厚重的财物。[65]
前541年,楚国的令尹公子围派公子黑肱、伯州犁在犫、栎、郏地筑城,郑国人害怕。子产说:“没有妨害。这是公子围准备篡位而先除掉公子黑肱和伯州犁。祸患不会到达郑国,担心什么?”[66]
这年冬季,公子围趁着楚王生病,杀死了楚王和他的两个儿子,公子黑肱逃到郑国,太宰伯州犁被绞死在郏地。[67]
子太叔到楚国参加郏敖的葬礼,同时为新国君的即位进行聘问。子太叔回国后对子产说:“准备行装吧。楚王骄傲奢侈而自我欣赏他的所作所为,必然要会合诸侯,我没有几天就要前去开会了。”子产说:“没有几年,盟会是开不成的。”[68]
前540年秋季,郑国的公孙黑准备发动叛乱,想要除掉游氏而取代游氏的卿位,由于旧伤发作,而没有实现,驷氏和大夫们想要杀死公孙黑。子产正在郑国边境,听说了这件事,害怕赶不到,乘坐了传车到达,让官吏历数他的罪状,说:“伯有那次动乱,由于当时正致力于事奉大国,因而没有讨伐你。你有祸乱之心不能满足,国家已经对你不能容忍了。专权而攻打伯有,这是你罪状的第一条。兄弟争夺妻子,这是你罪状的第二条。薰隧的盟会,你假托君位,这是你罪状的第三条。有了死罪三条,怎么能够容忍?你不快点去死,死刑就会到你的头上。”公孙黑再拜叩头,推托说:“我早晚就死,不要帮着上天来虐待我。”子产说:“哪个人可以不死?凶恶的人不得善终,这是天命。做了凶恶的事情,就是凶恶的人。不帮着上天,难道帮着凶恶的人?”公孙黑请求让自己的儿子印担任褚师的官职。子产说:“印如果有才能,国君将会任命他。如果没有才能,早晚和你一样的下场。你对自己的罪过不担心,而又请求什么?你不快点死去,司寇就要来了。”七月初一,公孙黑上吊死了,被暴尸在周氏地方的要道上,写着罪状的木头放在他的尸体上。[69]
前539年十月,郑简公前去楚国,子产作为相礼者。楚灵王设享礼招待郑简公,赋《吉日》这首诗。[注 5]享礼结束,子产就准备了打猎用具,楚灵王和郑简公便在江南的云梦打猎。[70]
前538年,楚灵王向子产询问说:“晋国会允许诸侯归服我国吗?”子产说:“会允许君王的。晋平公贪图小的安逸,志向不在于诸侯。他的大夫们多所需求,不能帮助国君。在宋国的盟约又说两国友好如同一国。如果不允许君王,哪里用得着在宋国的盟约?”楚灵王说:“诸侯会来吗?”子产说:“一定来。服从在宋国的盟约,取得君王的欢心,不害怕晋国,为什么不来?不来的国家,大约是鲁、卫、曹、邾几个国家吧!曹国害怕宋国,邾国害怕鲁国,鲁国、卫国为齐国所逼迫而亲近晋国,因此不来。其余的国家,是君王的威力所能达到的,谁敢不来?”楚灵王说:“那么我所要求的没有不行的了?”子产回答说:“在别人那里求取快意,不行。和别人愿望相同,都能成功。”[71]
夏季,诸侯前去楚国,鲁国、卫国、曹国、邾国不参加会见。曹国、邾国用国内不安定来推辞,鲁昭公用祭祖来推辞,卫襄公用生病来推辞。郑简公先在申地等待。六月十六日,楚灵王在申地会合诸侯。椒举对楚灵王说:“下臣听说,诸侯不归服于别的,只归服于有礼。现在君王开始得到诸侯,对礼仪要谨慎啊。霸业的成功与否,都在这次会见了。夏启有钧台的宴享,商汤有景亳的命令,周武王有孟津的盟誓,周成王有岐阳的田猎,周康王有鄷宫的朝觐,周穆王有涂山的会见,齐桓公有召陵的会师,晋文公有践土之盟。君王打算采用哪一种?宋国的向戌、郑国的子产在这里,他们是诸侯大夫中的能干人物,君王可以加以挑选。”楚灵王说:“我采用齐桓公的方式。”楚灵王派人向向戌和子产询问礼仪。向戌说:“小国学习礼仪,大国使用礼仪,岂敢不进献所听到的?”便献上公侯会合诸侯的礼仪六项。子产说:“小国以事奉大国作为职责,岂敢不进献所该做的?”便献上伯爵、子爵、男爵会见公爵的礼仪六项。君子认为向戌善于保持前代的札仪,子产善于辅佐小国。[72]
楚灵王向诸侯表现出骄纵,伍举向他劝谏,楚灵王不听。[73]子产见到向戌说:“我不担心楚国了。楚王骄纵又不听劝谏,他在位不会超过十年。”向戌说:“对。不是十年的骄纵,他的邪恶不会远播。邪恶远播然后被抛弃。善也像恶一样,德行远播然后兴盛。”[74]
前529年,楚国发生内乱,楚灵王被迫上吊自杀。[75]
前538年,子产制订丘赋的制度,国内的人们指责他,说:“他的父亲死在路上,他自己做蝎子的尾巴,还在国内发布命令,国家将要怎么办?”浑罕把话告诉子产。子产说:“有什么妨害?如果有利于国家,生死都不计较。而且我听说做好事的不改变他的法制,所以能够有所成功。百姓不能放纵,法制不能更改。《诗经》说:‘在礼义上没有过错,为什么怕别人说的话。’我不改变了。”浑罕说:“国氏恐怕要先灭亡吧!君子在不厚道的基础上制订法令,它的后果尚且是贪婪。在贪婪的基础上制定法令,后果将会怎么样?姬姓的国家,蔡国和曹国、滕国大约是要先灭亡的吧!因为它们逼近大国而没有礼仪。郑国在卫国之前灭亡,因为它逼近大国而没有法度。政策不遵循法度,而由自己的意志来决定。百姓各人有各人的意志,哪里能够尊敬上面的人?”[76]
前537年,楚灵王派令尹𫇭罢和莫敖屈生到晋国迎娶晋女,经过郑国,郑简公在汜地慰劳𫇭罢,在菟氏慰劳屈生。晋平公送女儿到邢丘,子产辅佐郑简公在邢丘会见晋平公。[77]
前536年三月,郑国把刑法铸在鼎上,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成文法。叔向派人送给子产一封信,说:“开始我对您寄予希望,现在完了。从前先王衡量事情的轻重来断定罪行,不制定刑法,这是害怕百姓有争夺之心。还是不能防止犯罪,因此用道义来防范,用政令来约束,用礼仪来奉行,用信用来保持,用仁爱来奉养。制定禄位,以勉励服从的人,严厉地判罪,以威胁放纵的人。还恐怕不能收效,所以用忠诚来教诲他们,根据行为来奖励他们,用专业知识技艺教导他们,用和悦的态度使用他们,用严肃认真对待他们,用威严监临他们,用坚决的态度判断他们的罪行。还要访求聪明贤能的卿相、明白事理的官员、忠诚守信的乡长、慈祥和蔼的老师,百姓在这种情况下才可以使用,而不致于发生祸乱。百姓知道有法律,就对上面不恭敬。大家都有争夺之心,用刑法作为根据,而且侥幸得到成功,就不能治理了。夏朝有违犯政令的人,就制定禹刑。商朝有触犯政令的人,就制定汤刑。周朝有触犯政令的人,就制定九刑。三种法律的产生,都处于末世了。现在您辅佐郑国,划定田界水沟,设置毁谤政事的条例,制定三种法规,把刑法铸在鼎上,准备用这样的办法安定百姓,不也是很难的吗?《诗经》说:‘效法文王的德行,每天抚定四方。’又说:‘效法文王,万邦信赖。’像这样,何必要有法律?百姓知道了争夺的依据,将会丢弃礼仪而征用刑书。刑书的一字一句,都要争个明白。触犯法律的案件更加繁多,贿赂到处使用。在您活着的时候,郑国恐怕要衰败吧!我听说,“国家将要灭亡,必然多订法律”,恐怕说的就是这个吧!”[78]
子产复信说:“就如同您所说的这样,我没有才能,不能考虑到子孙,我是用来挽救当前的世界。既然不能接受您的命令,又岂敢忘了您的恩惠?”[79]
士文伯说:“大火星出现,郑国恐怕会发生大火灾吧!大火星还没有出现,而使用火来铸造刑器,包藏着引起争论的法律。大火星如果象征这个,不引起火灾还能表示什么?”[80]
前536年,楚国的公子弃疾前往晋国,经过郑国,郑国的罕虎、子产、子太叔跟从郑简公在柤地慰劳他。公子弃疾辞谢不敢见面。郑简公坚决请求,这才肯见面。公子弃疾见郑简公好像进见楚王,用驾车的马八匹作为私人进见的礼物,进见罕虎好像进见楚国的上卿,用马六匹;进见子产,用马四匹;进见子太叔,用马两匹。公子弃疾又下令禁止割草放牧采摘砍柴,不进入农田,不砍树木,不摘菜果,不拆房屋,不强行讨取。公子弃疾发誓说:“有触犯命令的,君子撤职,小人降等。”楚国人寄住的时期不作暴行,主人不用担心客人。一往一来都像这样,郑国的三个卿都知道公子弃疾将要做楚王了。[81]
前535年,郑简公派子产到晋国进行聘问。晋平公有病,由韩宣子迎接客人,子产问起平公的病,韩宣子私下说:“国君卧病,到现在三个月了,所应该祭祀的山川都祈祷过了,但是病情只有增加而没有见好。现在国君梦见黄熊进入他的卧室,不知道是主杀人呢,还是恶鬼在作祟?”子产回答说:“以你们国君的英明,又有您做正卿,哪里会有恶鬼?从前尧在羽山杀死了鲧,鲧的神灵变成黄熊,钻进羽渊里,成为夏朝郊祭的神灵,夏商周三代都祭祀他。鬼神凶吉所涉及的,不是他的同族,就是继承他的同样地位的人,所以天子祭祀天帝,公侯祭祀诸侯身份的神灵,从卿以下不过祭祀他的亲族。现在周王室逐渐衰落,晋国实际上继承了霸主的地位,恐怕是因为没有祭祀夏郊吧?”韩宣子把子产的话报告了晋平公,于是便举行祭祀夏郊的仪式,由夏禹的后代董伯作为祭祀的尸主,五天以后,晋平公病愈接见了子产,把莒国的两个方鼎赏赐给了他。[82][2]
前535年,子产为丰施把州地的土田归还给韩宣子,说:“过去君王认为那个公孙段能够承担大事,因而赐给他州地的土田。现在他不幸早死,不能长久地享有君王的赐予。他的儿子不敢占有,也不敢告诉君王,所以私下送给您。”韩宣子辞谢。子产说:“古人有话说:‘他父亲劈的柴,他的儿子不能承受。’丰施将会惧怕不能承受他先人的俸禄,更何况担当大国的恩赐?即使您执政而可以使他免于罪戾,后来的人如果碰巧有关于边界的闲话,我国获罪,丰氏就会受到大的讨伐。您取得州地,这是使我国免于罪过,又等于建立扶持丰氏。谨敢以此作为请求。”韩宣子接受了,把情况报告晋平公。晋平公把州地给了韩宣子。韩宣子由于当初的话,占有州地感到惭愧,用州地跟乐大心交换了原县。[83]
前536年二月,有人梦见伯有披甲而行,说:“三月初二,我将要杀死驷带。明年正月二十七日,我又将要杀死公孙段。”到三月初二那一天,驷带死了,国内的人们十分害怕。前535年,郑国有人因为伯有而互相惊扰,说:“伯有来了!”大家四散逃开,不知跑到哪里去才好。这年的正月二十七日,公孙段死了,国内的人们就越来越恐惧了。下一月,子产立了公子嘉的儿子公孙泄和伯有的儿子良止做大夫,来安抚伯有的鬼魂,事情才停了下来。子太叔问这样做的原因,子产说:“鬼有所归宿,这才不做恶鬼,我是为他寻找归宿啊。”子太叔又问:“立公孙泄干什么?”子产答道:“为了使他们高兴,立身没有道义而希图高兴,执政的人违反礼仪,这是用来取得百姓欢心。不取得百姓欢心,不能使人信服。不能使人信服,百姓是不会服从的。”[84]
等到子产去晋国,赵景子问他,说:“伯有还能做鬼吗?”子产说:“能。人刚刚死去叫做魄,已经变成魄,阳气叫做魂。生时衣食精美丰富魂魄就强有力,因此有现形的能力,一直达到神化。普通的男人和女人不能善终,他们的魂魄还能附在别人身上,以大肆惑乱暴虐,何况伯有是我们先君郑穆公的后代,公子去疾的孙子,公孙辄的儿子,我国的卿,执政已经三代了。郑国虽然不强大,或者就像俗话所说的是‘小小的国家’,可是三代执掌政权,他使用东西很多,他在其中汲取精华也很多,他的家族又大,所凭借的势力雄厚,可又不得善终,能够做鬼,不也是应该的吗?”[85]
子皮的族人饮酒没有节制,所以罕朔和子皮氏的关系很坏。前535年二月,罕朔杀了罕魋后逃亡到晋国,韩起向子产询问为罕朔安排什么官职。子产说:“君主的寄居之臣,如果能容他逃避死罪,还敢选择什么官职?卿离开本国,随大夫的班位。有罪的人根据他的罪行降等,这是古代的制度。罕朔在我国的班位,是亚大夫。他的官职,是马师。得罪逃亡,就随您安排了。能够免他一死,所施的恩惠就很大了,又岂敢要求官职?”韩起认为子产答复恰当,让罕朔随下大夫的班位。[86]
前533年夏季四月,陈地发生火灾。郑国的裨灶说:“过五年陈国将会复国,复国五十二年后被灭亡。”子产问这样说的缘故,裨灶回答说:“陈国,是水的隶属;火,是水的配偶,而是楚国所主治。现在大火星出现而陈国发生火灾,这是驱逐楚国而建立陈国。阴阳五行用五来相配,所以说五年。岁星过五年到达鹑火,然后陈国终于灭亡,楚国战胜而占有它,这是上天之道,所以说是五十二年。”[87]
前532年春季,周王朝历法的正月,有一颗星出现在婺女宿。裨灶对子产说:“七月初三日,晋国国君将要死去。现在岁星在玄枵,姜氏、任氏保守着这里的土地,婺女宿正当玄枵的首位,而有了妖星在这里出现,这是预告灾祸将要归于邑姜。邑姜,是晋侯的先妣。上天用七来记数,七月初三日,是逢公的死日,妖星就在这时候出现了,我是用它占卜而知道的。”[88]
前532年七月初三,晋平公死了,九月,罕虎准备带着财礼前去参加晋平公的葬礼,子产说:“吊丧哪里要用财礼,用财礼一定要一百辆车拉,一定要一千人。一千人到那里,一时不会回来。不回来,财物一定会用光。几千人的礼物出去几次,国家还有不灭亡的?”罕虎坚决请求带着财礼出去,最后用光了他带去的财礼。罕虎回国后,对公孙挥说:“并不是难于懂得道理,难在实行。子产他老人家懂得道理,我对道理还懂得不够。《书》说‘欲望败坏法度,放纵败坏礼仪’,这就是说我啊。他老人家懂得法度和礼仪了,我确实是放纵欲望,又不能自我克制。”[89]
前531年秋季,为了商量救援蔡国,季平子和韩宣子、齐国国弱、宋国华亥、卫国的北宫文子、郑国的罕虎、曹国人、杞国人商定在厥慭会见。罕虎出行前,子产说:“走不远的,已经不能救援蔡国了。蔡国小而不顺服,楚国大而不施仁德,上天将要抛弃蔡国来使楚国积累邪恶,恶贯满盈然后惩罚它,蔡国一定灭亡了。而且丧失了国君而能够守住国家的也是很少的。到了三年,楚王大概有灾难吧!美和恶的岁星绕行一周的时候必然会有报应,楚灵王的邪恶已经要到岁星绕行一周的时候了。”[90]
前530年三月,郑简公去世了。郑国人将要为安葬国君而清除道路上的障碍,到达游氏的祖庙,准备拆毁它。子太叔让他手下清道的人拿着工具站着,暂时不要去拆,说:“子产经过你们这里,如果问你们为什么不拆,就说:‘不忍毁掉祖庙啊。对,准备拆了。’”这样一番以后,子产就让清道的人避开游氏的祖庙。管理坟墓之人的房屋,有位于当路的。拆了它,就可以在早晨下葬,不拆,就要到中午才能下葬。子太叔请求拆了它,说:“如果不拆,各国的宾客怎么办?”子产说:“各国的宾客能够前来参加我国的丧礼,难道会担心迟到中午?对宾客没有损害,只要百姓不遭危害,为什么不做?”于是就不拆,到中午安葬郑简公。君子认为:“子产在这件事情上懂得礼。礼,没有毁坏别人而成全了自己的事。”[91]
前530年,齐景公、卫灵公、郑定公到晋国去,朝见新即位的晋昭公。晋昭公设享礼招待诸侯,子产为郑定公相礼,请求不参加享礼,请求丧服期满然后听取命令。晋国人答应了,这是合于礼的。[92]
前529年,晋国召集全体诸侯会见。[93]七月二十九日,晋国在邾国南部检阅军队,发动了装载甲士的四千辆战车,就在平丘会合诸侯。子产、子太叔辅助郑定公参加会见,子产带了帷布、幕布各九张出发,子太叔带了各四十张,不久又后悔,每住宿一次,就减少一些帷幕。等到达会见的地方,也和子产的一样了。[94]
八月初六朝见完毕,晋国命令诸侯在第二天中午到达会盟地,子产命令外仆赶紧在盟会的地方搭起帐篷,子太叔阻拦仆人,让他们等第二天再搭。到晚上,子产听说他们还没有搭起帐篷,就派他们赶紧去,到那里已经没有地方可以搭帐篷了。[95]
等到结盟的时候,子产争论进贡物品的轻重次序,说:“从前天子确定进贡物品的次序,轻重是根据地位排列的。地位尊贵,贡赋就重,这是周朝的制度,地位低下而贡赋重的,这是距天子附近的小国。郑伯,是男服。让我们按照公侯的贡赋标准,恐怕不能足数供应的,谨敢以此作为请求。诸侯之间应当休息甲兵,从事于友好。使者催问贡税的命令,没有一个月不来到。贡赋没有个限度,小国不能满足要求而有所缺少,这就是得罪的原因。诸侯重温旧盟,这是为了使小国得以生存。贡赋没有个限制,灭亡的日子将会马上到来。决定存亡的规定,就在今天了。”从中午开始争论,一直到晚上,晋国人才同意了。结盟以后,子太叔责备子产说:“诸侯如果来讨伐,我们难道可以轻易地对待吗?”子产说:“晋国的政事出于很多家族,他们不能一心一意,苟且偷安还来不及,哪里来得及讨伐别人?国家不和别国竞争,也就会遭到欺凌,还成个什么国家?”[96]
回国的路上,子产听说罕虎死了,号哭着说:“我完了!没有人帮我做好事了,只有他老人家了解我。”[97]
孔子认为:“子产在这次盟会中,足以成为国家的柱石了。《诗经》说:‘君子之所以欢乐,是因为他是国家和家族的柱石。’子产是君子中追求欢乐的人。”又说:“会合诸侯,制定贡赋的限度,这就是礼。”[98]
前526年三月,晋国的韩宣子到郑国聘问,郑定公设享礼招待他。子产告诫大家说:“如果在朝廷的享礼上有一个席位,就不要发生不恭敬的事!”孔张后到,站在客人中间,主管典礼的人挡住他,去到客人后边,主管典礼的人又挡住他,他只好到悬挂乐器的间隙中待着。客人因此而笑他。享礼结束后,郑国大夫富子劝谏说:“对待大国的客人,是不可以不慎重的。难道说被他们笑话了,而他们会不欺负我们?我们样样都能做到有礼,那些人还会看不起我们。国家没有礼仪,凭什么求得光荣?孔张没有站到应该站的位置上,这是您的耻辱。”子产发怒说:“发布命令不恰当,命令发出后没有信用,刑罚偏颇不平,诉讼放任混乱,朝会有时失去礼仪,命令没有人听从,招致大国的欺负,使百姓疲惫而没有功劳,罪过来到还不知道,这是我的耻辱。孔张,是郑襄公哥哥的孙子,公子嘉的后代,执政卿的继承人,做了嗣大夫,他接受命令而出使,遍及诸侯各国,为国内的人们所尊敬,为诸侯所熟悉。他在朝中有官职,在家里有祖庙,接受国家的爵禄,分担战争所需的军赋,丧事、祭祀有一定的职责,接受和归还祭肉,辅助国君在宗庙里祭祀,已经有了固定的地位。他家在位已经几代,世世代代保守自己的家业,现在忘记了他应该处的地位,我哪里能为他感到耻辱?不正派的人把一切都归罪于我这个执政的人,等于说先王没有刑罚。你最好用别的事来纠正我。”[99]
韩宣子有一副玉环,其中一个在郑国的商人手里。韩宣子向郑定公请求得到那只玉环,子产不给,说:“这不是公家府库中保管的器物,我国国君不知道。”子太叔、公孙挥对子产说:“韩宣子也没有太多的要求,对晋国也不能怀有二心。晋国和韩宣子都是不能轻视的。如果正好有坏人在两国中间挑拨,如果鬼神再帮着坏人,以激起他们的凶心怒气,后悔哪里来得及?您为什么爱惜一个玉环而以此使大国来讨厌呢?为什么不去找来给他?”子产说:“我不是轻慢晋国而有二心,而是要始终事奉他们,所以才不给他,这是为了忠实和守信用的缘故。我听说君子不是怕没有财物,而是担心没有美好的名声。我又听说治理国家不是怕不能事奉大国、抚养小国,而是怕没有礼仪来安定他的地位。大国命令小国,如果一切要求都得到满足,将要用什么来不断地供给他们?一次给了,一次不给,所得的罪过更大。大国的要求,如果不合乎礼就驳斥,他们哪里会有满足的时候?我们如果将成为他们的边境城市,那就失去了作为一个国家的地位了。如果韩宣子奉命出使而求取玉环,他的贪婪邪恶就太过分了,难道不是罪过吗?拿出一只玉环而引起两种罪过,我们又失去了国家的地位,韩宣子成为贪婪的人,哪里用得着这样?而且我们因为玉环招来罪过,不也是太不值得了吧?”[100]
韩宣子向商人购买玉环,已经成交了。商人说:“一定要告诉君大夫!”韩宣子向子产请求说:“前些时候我请求得到这只玉环,执政认为不合于道义,所以不敢再次请求。现在在商人那里买到了,商人说一定要把这件事情报告,谨敢以此作为请求。”子产回答说:“从前我们先君郑桓公和商人们都是从周朝迁居出来的,共同合作清理这块土地,砍去野草杂木,一起居住在这里,世世代代都有盟誓,互相信赖。誓辞说:‘你不要背叛我,我不要强买你的东西,不要乞求、不要掠夺。你有赚钱的买卖和宝贵的货物,我也不加过问。’仗着这个有信用的盟誓,所以能互相支持直到今天。现在你带着友好的情谊光临我国,而告诉我们去强夺商人的东西,这是教导我国背叛盟誓,恐怕不行吧!如果得到玉环而失去诸侯,那您一定是不干的。如果大国有命令,要我们没原则地供应,那就是把郑国当成了边境里的城市,我们也是不干的。我如果献上玉环,真不知道有什么道理和好处。谨敢私下向您陈述。”韩宣子就把玉环退了回去,说:“我韩起虽然不够聪明,岂敢求取玉环以求得两项罪过?谨请把玉环退还。”[101]
夏季四月,郑国的六卿为韩宣子在郊外饯行。韩宣子说:“请几位都赋诗一首,我也可以了解郑国的意图。”子产赋了郑国的《羔裘》。韩宣子说:“我是不敢当的。”[注 6]赋诗结束后,韩宣子很高兴,说:“郑国差不多要强盛了吧!几位大臣用国君的名义赏赐我,所赋的《诗》不出郑国之外,都是表示友好的。几位都是传了几世的大夫,可以不再有所畏惧了。”韩宣子为六卿都奉送了马匹,而且赋了《我将》这首诗[注 7]。子产拜谢,又让其他五个卿也都拜谢,说:“您安定动乱,岂敢不拜谢恩德!”韩宣子用玉和马作为礼物私下拜见子产,说:“您命令我舍弃那个玉环,这是赐给了我金玉良言而免我一死,岂敢不借此薄礼表示拜谢!”[102]
前526年九月,郑国大旱,派屠击、祝款、竖柎祭祀桑山。他们砍去了山上的树木,还是不下雨。子产说:“祭祀山神,应当培育和保护山林,现在反而砍去山上的树木,他们的罪过就很大了。”于是就剥夺了他们的官爵和封邑。[103]
前525年冬季,彗星在大火星旁边出现,光芒西达银河。鲁国大夫申须预言诸侯各国将会有火灾。梓慎则认为宋国、卫国、陈国、郑国这四个国家将发大火。郑国的裨灶对子产说:“宋、卫、陈、郑四国将要在同一天发生火灾。如果我们用瓘斝玉瓒祭神,郑国一定不发生火灾。”子产不肯给。[104]
前524年夏季五月十四日,宋国、卫国、陈国、郑国都发生火灾。裨灶说:“不采纳我的意见,郑国还要发生火灾。”郑国人请求采纳裨灶的意见,子产不同意。子太叔说:“宝物是用来保护百姓的。如果有了火灾,国家差不多会灭亡。可以挽救灭亡,您爱惜它干什么?”子产说:“天道悠远,人道切近,两不相关。如何由天道而知人道?裨灶哪里懂得天道?这个人的话多了,难道不会偶尔也说中的?”于是就不给。后来也没有再发生火灾。[105]
郑国还没有发生火灾以前,里析告诉子产说:“将要发生大的变异,百姓震动、国家差不多会灭亡。那时我自己已经死了,赶不上了。迁都,可以吗?”子产说:“即使可以,我一个人不能决定迁都的事。”等到发生火灾,里析已经死了,还没有下葬,子产派三十个人搬走了他的棺材。火灾发生以后,子产在东门辞退了晋国的公子、公孙,派司寇把新来的客人送出去,禁止早已来的客人走出宾馆的大门。派浑罕、子上巡察许多祭祀处所以至大宫。派公孙登迁走大龟,派祝史迁走宗庙里安放神主的石匣到周庙,向先君报告。派府人、库人各自戒备自己的管理范围以防火。派商成公命令司宫戒备,迁出先公的宫女,安置在火烧不到的地方。司马、司寇排列在火道上,到处救火。城下的人列队登城。第二天,派野司寇各自约束他们所征发的徒役不散开,郊区的人帮助祝史在国都北面清除地面修筑祭坛,向水神、火神祈祷,又在四城祈祷。登记被烧的房屋,减免他们的赋税,发给他们建筑材料。号哭三天,停止开放国都中的市场。派行人向诸侯报告。[106]
七月,子产因为火灾的缘故,大筑土地神庙,祭祀四方之神解除灾患,救治火灾的损失,这是合于礼的。于是精选士兵举行蒐礼阅兵,将要进行清除场地。子太叔的家庙在路的南边,住房在路的北边,庙寝庭院不大。超过期限三天,他让清除场地的小工排列在路南庙北,说:“子产经过你们这里,下命令赶快清除,就向你们面对的方向动手拆除。”子产上朝,经过这里而发怒,清除的人就往南毁庙。子产走到十字路口,让跟随的人制止他们,说:“向北方拆除居室,不要拆庙。”[107]
火灾发生的时候,子产登上城墙的矮墙颁发武器。子太叔说:“晋国恐怕要来讨伐吧?”子产说:“我听说,小国忘记防御就会危险,何况有火灾呢?国家之所以不会被轻视,就是因为有防备。”不久,晋国的边防官吏责备郑国说:“郑国有了火灾,晋国的国君、大夫不敢安居,占卜占筮、奔走四处,遍祭名山大川,不敢爱惜牺牲玉帛。郑国有火灾,是我国国君的忧虑。现在执事狠狠地颁发武器登上城墙,将要拿谁来治罪?边境上的人害怕,不敢不报告。”子产回答说:“像您所说的那样,我国的火灾,是君主的忧虑。我国的政事不顺,上天降下火灾,又害怕邪恶的人乘机打我国的主意,以引诱贪婪的人,再次增加我国的不利,以加重君主的忧虑。幸亏没有灭亡,还可以解释。如果不幸而被灭亡,君主虽然为我国忧虑,恐怕也是来不及了。郑国如果遭到别国的攻击,只有希望和投奔晋国,已经事奉晋国了,哪里敢有二心?”[108]
前523年,郑国的驷偃死了。驷偃在晋国的大夫那里娶妻,生了丝,此时很年幼,驷偃的父辈兄辈便立了驷偃的叔叔驷乞做驷氏的继承人。子产讨厌驷乞的为人,而且认为不合继承法规,不答应,也不制止,驷氏感到恐慌。过了几天,丝把情况告诉了他的舅舅。冬季,晋国的大夫派人带了财礼来到郑国,询问立驷乞的缘故。驷氏害怕,驷乞想要逃走,不让走;又请求用龟甲占卜,也不给。大夫们商量如何回答晋国,子产不等他们商量好就回答客人说:“郑国不能得到上天保佑,我国君主的几个臣下不幸夭折病死。现在又丧失了我们的先大夫驷偃。他的儿子年幼,他的几位父兄害怕断绝宗主,和族人商量立了年长的亲子。我国的君主和他的几位大夫说:‘或许上天确实搅乱了这种继承法,我能知道什么呢?’俗话说,‘不要走过动乱人家的门口’,百姓动武作乱,尚且害怕经过那里,而何况敢知道上天所降的动乱?现在大夫将要询问它的原因,我国的君主确实不敢知道,还有谁知道?平丘的会盟,君王重温过去的盟约说:‘不要有人失职。’如果我国君主的几个臣下,其中有去世的,晋国的大夫却要专断地干涉他们的继承人,这是晋国把我们当作边境的县城了,郑国还成什么国家?”便辞谢客人的财礼而回报他的使者,晋国人对这件事就不再过问了。[109]
前523年,郑国发生大水灾,有龙在时门外边的洧渊争斗,国内的人们请求举行禳灾求福的祭祀。子产不答应,说:“我们争斗,龙不看,龙争斗,我们为什么偏要去看呢?那洧渊本来是龙居住的地方,向它们祭祀祈祷,怎么能使它们离开呢?我们对龙没有要求,龙对我们也没有要求。”于是就中止了祭祀的打算。[110]
前522年,子产生了病,对子太叔说:“我死以后,您必定担任为政。只有有德行的人能够用宽大来使百姓服从,其次就莫如严厉。火势猛烈,百姓看着就害怕,所以很少有人死于火。水性懦弱,百姓轻视并玩弄它,很多人就死在水中。所以宽大不容易。”子产病了几个月就死去了。子太叔执政,不忍心严厉却奉行宽大政策。郑国盗贼很多,聚集在芦苇塘里。子太叔后悔了,说:“我早点听从子产他老人家的话,就不至于到这一步。”于是发动徒兵攻打藏在芦苇丛生的湖泽里的盗贼,将他们全部杀死,其余盗贼稍稍收敛了一些。[111]
孔子说:“好啊!政事宽大,百姓就怠慢,怠馒就用严厉来纠正。政事严厉,百姓就受到伤害,伤害就实施宽大。用宽大调节严厉,用严厉调节宽大,因此政事调和。《诗经》说,‘百姓已经很辛劳,差不多可以稍稍安康。赐恩给中原各国,用以安定四方’,这是实施宽大。‘不要放纵随声附和的人,以约束不良之人。应当制止侵夺残暴的人,他们从来不怕法度’,这是用严厉来纠正。‘安抚边远,柔服近邦,用来安定我的君王’,这是用和平来安定国家。又说,‘不争强不急躁,不刚猛不柔弱。施政平和宽裕,各种福禄都聚集’,这是和协的顶点。”子产去世后,孔子听到这消息,流着眼泪说:“他的仁爱,是古人流传下来的遗风啊。”[112][113]
子产执政一年,浪荡子不再轻浮嬉戏,老年人不必手提负重,儿童也不用下田耕种。第二年,市场上买卖公平,不预定高价了。三年过去,人们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四年后,农民收工不必把农具带回家,五年后,男子无需服兵役,遇有丧事则自觉敬执丧葬之礼。子产去世后,郑国的青壮年痛哭失声,老人像孩童一样哭泣,说:“子产离开我们死去了啊,老百姓将来依靠谁!”[114]
另据记载,子产死后,郑国的男子舍弃玉佩,妇女舍弃缀珠的耳饰,在民巷中聚哭了三个月,娱乐的乐器都停了下来。[115]
前517年夏季,鲁国的叔诣和晋国赵鞅、宋国乐大心、卫国北宫贞子、郑国子太叔、曹人、邾人、滕人、薛人、小邾人在黄父会见。子太叔进见赵鞅,赵鞅向他询问揖让、周旋的礼节。子太叔回答说:“这是仪,不是礼。”赵鞅说:“谨敢请问什么叫礼?”子太叔回答说:“我曾经听到先大夫子产说:‘礼,是上天的规范,大地的准则,百姓行动的依据。’天地的规范,百姓就加以效法,效法上天的英明,依据大地的本性,产生了上天的六气,使用大地的五行。气是五种味道,表现为五种颜色,显示为五种声音,过了头就昏乱,百姓就失掉本性,因此制作了礼用来使它有所遵循:制定了六畜、五牲、三牺,以使五味有所遵循。制定九文、六采、五章,以使五色有所遵循。制定九歌、八风、七音、六律,以使五声有所遵循。制定君臣上下的关系,以效法大地的准则。制定夫妇内外的关系,以规范两种事物。制定父子、兄弟、姑姊、甥舅、翁婿、连襟的关系,以象征上天的英明。制定政策政令、农工管理、行动措施,以随顺四时。制定刑罚、牢狱让百姓害怕,以模仿雷电的杀伤。制定温和慈祥的措施,以效法上天的生长万物。百姓有好恶、喜怒、哀乐,它们以六气派生,所以要审慎地效法,适当地模仿,以制约六志。哀痛有哭泣,欢乐有歌舞,高兴有施舍,愤怒有战斗。高兴从爱好而来,愤怒从讨厌而来。所以要使行动审慎、使命令有信用,用祸福赏罚,来制约死生。生,是人们喜好的事情。死,是人们讨厌的事物。喜好的事物,是欢乐。讨厌的事物,是哀伤。欢乐不失于礼,就能协调天地的本性,因此能够长久。’”赵鞅说:“礼的伟大达到极点!”子太叔回答说:“礼,是上下的纲纪,天地的准则,百姓所生存的依据,因此先王尊崇它,所以人们能够从不同的天性经过自我修养改造或者直接达到礼的,就叫做完美无缺的人。它的伟大,不也是适宜的吗?”赵鞅说:“我赵鞅请求一辈子遵循这些话。”[116]
申徒嘉是个被砍掉了一只脚的人,与子产同拜伯昏无人为师。子产对申徒嘉说:“我先出去那么你就留下,你先出去那么我就留下。”到了第二天,子产和申徒嘉同在一个屋子里、同在一条席子上坐着。子产又对申徒嘉说:“我先出去那么你就留下,你先出去那么我就留下。现在我将出去,你可以留下吗,抑或是不留下呢?你见了我这执掌政务的大官却不知道回避,你把自己看得跟我执政的大臣一样吗?”
申徒嘉说:“伯昏无人先生的门下,哪有执政大臣拜师从学的呢?你津津乐道执政大臣的地位把别人都不放在眼里吗?我听说这样的话:‘镜子明亮尘垢就没有停留在上面,尘垢落在上面镜子也就不会明亮。长久地跟贤人相处便会没有过错’。你拜师从学追求广博精深的见识,正是先生所倡导的大道。而你竟说出这样的话,不是完全错了吗!” 子产说:“你已经如此形残体缺,还要跟唐尧争比善心,你估量你的德行,受过断足之刑还不足以使你有所反省吗?”申徒嘉说:“自个儿陈述或辩解自己的过错,认为自己不应当形残体缺的人很多;不陈述或辩解自己的过错,认为自己不应当形整体全的人很少。懂得事物之无可奈何,安于自己的境遇并视如命运安排的那样,只有有德的人才能做到这一点。一个人来到世上就象来到善射的后羿张弓搭箭的射程之内,中央的地方也就是最容易中靶的地方,然而却没有射中,这就是命。用完整的双脚笑话我残缺不全的人很多,我常常脸色陡变怒气填胸;可是只要来到伯昏无人先生的寓所,我便怒气消失回到正常的神态。真不知道先生用什么善道来洗刷我的怒气呢?我跟随先生十九年了,可是先生从不曾感到我是个断了脚的人。如今你跟我心灵相通、以德相交,而你却用外在的形体来要求我,这不又完全错了吗?”子产听了申徒嘉一席话深感惭愧,脸色顿改而恭敬地说:“你不要再说下去了!”[165]
子产早晨外出,经过东匠巷的大门时,听见有个女人在哭,就按住他车夫的手让车停下仔细听那哭声。过了一会儿,就派差役把这女人抓来审问,原来是个亲手勒死丈夫的人。后来有一天,子产的车夫问他说:“先生是怎样知道的?”子产说:“她的哭声里有恐惧。大凡人对于自己亲爱的人,刚生病时是担忧,快死的时候是恐惧,已经死了就悲哀。如今她哭已经死了的丈夫,不哀伤而恐惧,我因此知道这里面有奸情。”[166][167]
子产任郑国的宰相,掌握了国家的政权。三年之后,好人服从他的教化,坏人害怕他的禁令,郑国得到了治理,各国诸侯都害怕郑国。子产有个哥哥叫公孙朝,有个弟弟叫公孙穆。公孙朝嗜好饮酒,公孙穆嗜好女色。公孙朝的家里,收藏的酒达一千坛,积蓄的酒曲堆成山,离他家大门还有一百步远,酒糟的气味便扑鼻而来。在他被酒菜荒废的日子里,不知道时局的安危,人理的悔恨,家业的有无,亲族的远近,生死的哀乐,即使是水火兵刃一齐到他面前,他也不知道。公孙穆的后院并列着几十个房间,里面都放着挑选来的年轻美貌的女子。在他沉湎于女色的日子里,排除一切亲戚,断绝所有的朋友,躲到了后院里,日以继夜,三个月才出来一次,还觉得不惬意。发现乡间有美貌的处女,一定要用钱财把她弄来,托人做媒并引诱她,必须到了手才罢休。子产日夜为他俩忧愁,悄悄地到邓析那里讨论办法,说:“我听说修养好自身然后推及家庭,治理好家庭然后推及国家,这是说从近处开始,然后推广到远处。我治理郑国已经成功了,而家庭却混乱了。是我的方法错了吗?有什么办法挽救我这两个兄弟呢?请你告诉我。”邓析说:“我已经奇怪很久了,没敢先说出来,你为何不在他们清醒的时候,用性命的重要去晓喻他们,用礼义的尊贵去诱导他们呢?”子产采用了邓析的话,找了个机会去见他的两位兄弟,告诉他们说:“人比禽兽尊贵的地方,在于人有智慧思虑。智慧思虑所依据的是礼义。成就了礼义,那么名誉和地位也就来了。你们放纵情欲去做事,沉溺于嗜欲,那么性命就危险了。你们听我的话,早上悔改,晚上就会得到俸禄了。”公孙朝和公孙穆说:“我懂得这些已经很久了,做这样的选择也已经很久了,难道要等你讲了以后我们才懂得吗?生存难得碰上,死亡却容易到来。以难得的生存去等待容易到来的死亡,还有什么可考虑的呢?你想尊重礼义以便向人夸耀,抑制本性以招来名誉,我以为这还不如死了好。为了要享尽一生的欢娱,受尽人生的乐趣,只怕肚子破了不能放肆地去喝酒,精力疲惫了不能放肆地去淫乐,没有工夫去担忧名声的丑恶和性命的危险。而且你以治理国家的才能向我们夸耀,想用漂亮的词句来扰乱我们的心念,用荣华富贵来引诱我们改变意志,不也鄙陋而可怜吗?我们又要和你辨别一下。善于治理身外之物的,外物未必能治好,而自身却有许多辛苦;善于治理身内心性的,外物未必混乱,而本性却十分安逸。以你对身外之物的治理,那些方法可以暂时在一个国家实行,但并不符合人的本心;以我们对身内心性的治理,这些方法可以推广到天下,君臣之道也就用不着了。我们经常想用这种办法去开导你,你却反而要用你那办法来教育我们吗?”子产茫然无话可说。过了些天,他把这事告诉了邓析。邓析说:“你同真人住在一起却不知道他们,谁说你是聪明人啊?郑国的治理不过是偶然的,并不是你的功劳。”[168]
郑国很多人把新法令悬挂起来,子产命令不要悬挂法令,邓析就对新法加以修饰。子产命令不要修饰新法,邓析就把新法弄得很偏颇。子产的命令无穷无尽,邓析对付的办法也就无穷无尽。这样一来,可以的与不可以的就无法辨别了。可以的与不可以的无法辨别,却用以施加赏罚,那么赏罚越厉害,混乱就会越厉害。这是治理国家的禁忌。所以,如果善辩但却不符合事理就会奸巧,如果聪明但却不符合事理就会狡诈。狡诈奸巧的人,是先王所惩处的人。事理,是判断是非的根本啊。[169]
子产治理郑国,邓析极力刁难他,跟有狱讼的人约定:学习大的狱讼要送上一伴上衣,学习小的张讼要耍送上短衣下衣。献上上衣短衣下衣以便学习狱讼的人不可胜数。把错的当成对的,把对的当成错的,对的错的没有标准,可以的与不可以的每天都在改变。想让人诉讼胜了就能让人诉讼胜了,想让人获罪就能让人获罪。郑国大乱,人民吵吵嚷嚷。子产对此感到忧虑,于是就杀死了邓析并且陈尸示众,民心才顺服了,是非才确定了,法律才实行了。如今世上的人,大都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可是却不杀掉邓析之类的人,这就是想把国家冶理好而国家却更加混乱的原因啊。[170]
邓析持模棱两可的论题,创设没有结果的诡辩,在子产执政的时候,作了一部写在竹简上的法律《竹刑》。郑国使用它,多次使子产的政事发生困难,子产只能屈服。于是子产便把邓析抓了起来,并当众羞辱他,不久就杀了他。可见子产并不是能够使用《竹刑》,而是不得不用它;邓析并不是能够使子产屈服,而是不得不使他屈服;子产并不是能够诛杀邓析,而是不得不诛杀他。[171]
子产在郑国担任宰相,去见壶丘子林,跟他的学生们坐在一起,一定按年龄就座。这是把宰相的尊贵放在一边而不凭它去居上座.身为大国的宰相,而能丢掉宰相的架子,谈论思想,议论品行,真心实意地与人探索,大概只有子产能这样吧。他在郑国做了十八年相,仅处罚三个人,杀死两个人。桃李下垂到路上,也没有谁去摘,小刀丢在道上,也没有谁去拾。[172]
晋人想进攻郑国,派叔向到郑国聘问,借以察看郑国有没有贤人。子产对叔向诵诗说:“如果你心里思念我,就请提起衣服涉过洧河,如果你不再把我思念,难道我没有其他伴侣可选?”叔向回到晋国,说:“郑国有贤人子产在,不能进攻。郑国与秦国、楚国临近,子产赋的诗又流露出二心,不可以进攻他们。”晋国于是停止攻郑的计划。孔子说:“《诗经》上说:‘国家强大完全在于有贤人’,子产只是诵诗一首,郑国就免遭灾难。”[173]
郑简公告诉子产说:“郑国很小,又夹在楚、晋两国之间。如今内城外城都不完整,兵器铠甲也不齐备,不可以用来对付意外事变。”子产说:“长久以来,我严密地封锁了郑国的外围边境,而防守郑国的内部也已经很巩固了,虽然郑国很小,但还是没有危险的。您别担忧。”因此郑简公终身没有祸患。[174]
子产做郑国的相国,郑简公告诉子产说:“我饮酒也不快乐啊。祭祀规模不大,钟鼓竽瑟经常不响,我的事也不能专一,国家不安定,百姓得不到治理,耕耘和作战的事不和睦,也是你的罪过。你有你的职责,我也有我的职责,我们各守其职吧。”子产退下来不再管祭祀之事而专门掌管政事,五年后,国内没有了盗贼,路不拾遗,桃树枣树栽到大街上也没有人攀援,锥刀遗失在路上三天仍可以找得回来。这样的情况三年都没有改变,民众没有忍饥挨饿的。[175]
郑简公对子产说:“喝酒不能尽兴,钟鼓不能鸣响,这是我的责任;国家不得安宁,朝廷得不到治理,对诸侯的外交打不成目的,这是你的责任。你别干涉我寻欢作乐,我也不干涉你治理国政。”从此之后,子产专心治理郑国,城门不需要关闭,国内没有盗贼,路旁没有挨饿的人。孔子说:“像郑简公这种喜好,就算抱着乐钟上朝都没问题。”[176]
子产主持郑国的政务,用自己的座车在溱水、洧水边载他人过渡。孟子说,“子产只知道布施恩惠,但却不懂得用道德治理国政。十一月搭好路人的便桥,十二月搭好行车的梁桥,民众渡河就不会为难了。君子以仁德整治好自己的政务,外出使行人避道都没有关系,怎么能一个个人去满足呢?因此,治理国政的人去使每个人感到愉悦和满意,那连时间也不够了。”[177]
从前有人向郑国子产赠送活鱼,子产命校人养在池中,校人把鱼煮熟了,回来说:“刚开始那些鱼看起来很疲累的样子,过了一会就懒洋洋的,很自如地就死去了。”子产说:“算是找到了应该到的地方,找到了应该到的地方啊!” 校人出来就说:“谁说子产智慧?我既然已经把鱼煮熟了吃掉,他还说:‘找到了应该去的地方,找到了应该去的地方。’”所以对君子可以用恰当有道的方法来欺骗他,但却很难用不道的方法来迷惑他。[178]
子产是子国的儿子,子产忠于郑国国君,子国怒责他说:“孤傲地离异臣子,独独去忠于君主。君主贤明,能听从你;君主不贤明,就不会听从你。听或不听,还不能确知,你却已经脱离群臣了。脱离群臣,就一定会危及自身了。不只是危及自身,又将危及父亲。”[179]
子产有一子国参[183],继承了子产的卿位。[184]另据《姓氏辩证书》,国参的儿子国珍,字子玉,国珍的儿子国卑,字子乐。
子产墓位于河南新郑市西南陉山的山顶,旁边有祭仲墓,墓东建有祠庙。子产墓和庙都朝向东北新郑,杜预称之为“不忘本”。墓的隧道只堵塞后面而前面敞开,且不填土,以示其中没有珍宝。墓的修建没有使用山上美丽的石头,仅仅收集洧水自然形成的卵石砌成。墓庙前有一枯死的柏树,树根和死株之上,生长了许多新的柏树,甚至成为一片树林。如今庙树均废,只有墙基轮廓尚存。墓高约5米,底周长约100米,1987年3月1日,被列为郑州市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今有新郑市炎黄文化研究会立“子产墓”碑。[185][186][187] [188][189]
后人为纪念子产,曾在新郑市城内修建过许多祠,这些祠久已不存,只剩一座残碑——瓜皮碑,相传是杨彝在子产祠游玩,见到一通尚未刻字的石碑,诗兴顿发,就在地上捡起一块带泥的瓜皮,在碑上题了一首诗,该碑现存于新郑市文化馆。[190]
杨彝《子产祠》
溱洧河边子产祠, 郑侯城下黍离离。 惠人懿范应难见, 君子高风何处追。 尘世几更山色在, 英雄如梦鸟声悲。 行人马上空回首, 落日荒郊不尽思。 |
汉武帝曾问东方朔自己是怎么样的君主,东方朔说“以前尧、舜、周成王、周康王的盛世都不能用来比喻现在,汉武帝的功德已经超越三皇五帝,当朝的丞相就有如周公、召公,御史大夫有如孔丘,将军有如姜太公,郡守有如子产一样”等等的话。汉武帝听后开心大笑。[204]
赵岐生前预筑了坟墓,绘制季札、子产、晏婴、叔向四像居宾位,又画自己的像居主位,都作赞词。[205]
李矩被刘聪堂弟刘畅以优势兵力进逼,李矩准备趁夜偷袭他们,但部下认为对方士兵众多,都很害怕,李矩就派外甥郭诵祭祀子产祠,说:“您昔日做郑国的丞相,凶恶的鸟儿都不敢叫。凶暴的胡人和恶臭的羯人怎么能从厅堂经过?”又让巫师到处传言:“子产有指教,将派神兵相助。”将士们士气大振,趁夜进攻,斩获数千人,只有刘畅逃脱了性命。[206]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