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拉德·古拉尼 (英语:Gerald Guralnik,1936年9月17日—2014年4月26日),美国物理学家,布朗大学物理系“校长”教授,美国物理学会院士,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研究员,艾尔弗·斯隆基金研究员。 [1][2][注 1]
1964年,古拉尼与卡尔·哈庚、汤姆·基博尔共同提出希格斯机制与希格斯玻色子理论。另外还有两个研究小组也在同年独立地提出类似结果,一组为弗朗索瓦·恩格勒和罗伯特·布绕特,另一组为彼得·希格斯。六位物理学者分别发表的三篇论文,[3][4][5]在《物理评论快报》50周年庆祝文献里被公认为里程碑论文。[6]2010年,美国物理学会颁发理论粒子物理学樱井奖给他们,因为他们“详细阐述,在四维相对论性规范场论里,自发对称性破缺的性质与向量玻色子质量的持续守恒生成。”[7]
启蒙时期
1936年9月17日,古拉尼在美国爱荷华州的一个小城希德弗斯(Cedar Falls)出生。希德弗斯的居民大约有10,000人,附近有宽广肥沃的农田。由于小城没有公共运输,去任何地方都必须开私家车。在那年代,古拉尼和大多数他的朋友,虽然年龄只有13岁,就可以合法地独自开私家车上学。由于缺乏最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识,他有好几位懵懵懂懂的年幼朋友都因为严重交通事故而往生。
古拉尼出生于富裕人家,祖父以勤俭起家,创建了很大的杂货店连锁企业。当古拉尼就读于小学时,他便对照相产生极大的兴趣。在中学里,他又义务帮助校刊与年刊做些拍照与洗照片的工作,因此接触到一些关于化学与照相光学的书籍。后来,更引起他对于工程学与物理学的兴趣。
本来,古拉尼很想去爱荷华州立大学专修工程学,他有很多朋友申请到那里读书。但是,高瞻远瞩的父亲认为他应该换个环境读书,坚持要他申请麻省理工学院,甚至帮他填写申请表。由于他的表现杰出,两个大学都录取他为学生。父命难违,他最终选择到位于剑桥的麻省理工学院念书。[10]
求学时期
古拉尼进入麻省理工学院之后不久,就发觉同学们的数学程度超高,原来他们都已经准备好了。他只能快马加鞭,奋力追赶。在学校里的第二年,他遇到了哈庚,两个人成为同窗好友与研究伙伴。1958年,古拉尼获得学士学位。[11][10]
毕业后,古拉尼转入哈佛大学攻读博士。由于个人觉得未来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约翰·凡扶累克讲述的量子力学非常枯燥无味,他决定不再选修进阶量子力学,转而选修量子场论。未来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朱利安·施温格是这门课的教授。施温格很会讲课,能够把艰深的教材变得非常活泼有趣。古拉尼认为这堂课是最有意思的一堂课。由于受到施温格的启发,古拉尼决定进入理论物理领域。1964年,得到博士学位。[11][10]
职业生涯
1964年至1965年,他申请成为伦敦帝国学院的博士后研究员,并且获得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之后,又搬迁到罗彻斯特大学担任博士后研究员。罗彻斯特大学物理系的系主任罗伯特·马侠克(Robert Marshak)严肃地劝导他不要再搞任何关于希格斯机制的研究,否则他很可能再也找不到工作。从此,他大多数时间都在研究量子场论的其它问题,主要是应用电脑来解析一些量子场论的基本问题。[10][12]
1967年,他被聘请为布朗大学的副教授。1973年,擢升为正教授。古拉尼时常会拜访伦敦帝国学院与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从1985年至1987年,他任职为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研究员。在那里,对于格点量子色动力学(Lattice QCD)计算方法的发展与应用,他做出很多贡献。[7]
古拉尼近期的研究领域主要是在量子场论与广义相对论,特别是相结构(phase structure)、理论分析或数值分析量子场论的完全解。[7]他是“代用脑计画”(Ersatz Brain Project)的成员之一,这计画的目标是设计一个类似人脑,具有人脑功能的电脑。 [1]
物理世家
古拉尼有一个美满的家庭。他与妻子苏珊共育有一个儿子,撒卡利,也是一位理论物理学者。撒卡利与父亲合作发表了很多篇论文。[11]
参阅
注释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