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研究者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朱利安·西摩·施温格(英语:Julian Seymour Schwinger,1918年2月18日—1994年7月16日),犹太裔美国理论物理学家,量子电动力学的创始人之一,与理查德·费曼、朝永振一郎共获196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施温格从小聪慧过人,也是物理学家中出了名的硬算高手,对冗长繁难的笔算非常拿手。
施温格出生于纽约,16岁就发表了第一篇物理论文。他起先在纽约市立学院求学,后转至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师从著名物理学家伊西多·拉比,并于1939年获得博士学位,毕业后在伯克利加州大学和普渡大学任教,并曾一度担任奥本海默的助手;二战期间,施温格从事了有关雷达和加速器的研究;1945年出任哈佛大学教授,但在70年代因有效场论的论点与同事不和,离开哈佛至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任教直至退休。
1918年2月12日,朱利安·施温格出生于美国纽约市[1]。他是波兰裔犹太移民之后,家里是从事制衣行业的[1]。
施温格16岁时就在专业期刊上发表了第一篇论文[1]。他在那一年被纽约城市大学录取[1]。因为不喜欢所在学校的课程,他的学习态度很敷衍,经常成绩不及格[1]。哥伦比亚大学知名物理学家伊西多·拉比后来赏识他的才能,推荐他转到学习环境更好的哥伦比亚大学就读,这成为他人生的转折点[1]。
施温格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学士学位(1937 年)和博士学位(1939 年)[2]。
接下来的两年里,他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工作,首先担任国家研究员,然后担任奥本海默的助理[3]。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施温格成为普渡大学工程系的讲师,教授基础物理[3]。
1943 年加入麻省理工学院的辐射实验室(MIT Radiation Laboratory)[2]。
1945 年秋,施温格接受了哈佛大学的任命,并于 1947 年成为该校历史上最年轻的正教授之一[2][3]。
从 1972 年到去世,施温格一直担任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物理系教授[2]。
此章节需要扩充。 (2019年6月26日) |
施温格从学生时代起就习惯白天打瞌睡、睡懒觉,晚上才起床学习和工作。
2018年2月12日,施温格百年诞辰之际,哈佛大学在杰佛逊实验室(Jefferson Laboratory)为其举行了纪念活动。[1]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