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六式15厘米榴弹炮砲兵第1連隊参战。 1940年(昭和15年)开始,遵从德国陆军(及美国陆军)的标准,被称为“师炮”的野砲兵連隊的野炮(装备改良型三八式野炮和九十式野炮)改用轻榴弹炮(九一式十糎榴弾砲(日语:九一式十糎榴弾砲)),轻榴弹炮(九一式十糎榴弾砲(日语:九一式十糎榴弾砲))改用重榴弹炮(十五糎榴
九一式105mm榴彈炮九一式105mm榴弹炮(日语:九一式十糎榴弾砲/きゅういちしきじっせんちりゅうだんほう)是日本陸军在1930年代初期使用的榴弹炮。並在二战期间使用的主力轻榴弹炮。主要由野砲兵連隊(军队符号:A)使用,即师团炮兵。 一战期间的欧洲战线,除了常规的75mm野战炮外,各国還將100mm轻型榴弹炮合并为师屬
M10自走砲M-10自走砲車並非美軍制式裝備,而是中華民國陸軍以M10驅逐戰車底盤裝設日本九一式榴彈炮(日语:九一式十糎榴弾砲)打造的自走炮,除役時間不明。 國共內戰在1949年國民政府敗退撤臺前,美國政府雖然未允諾直接軍援中華民國,但是並不阻止國軍蒐購戰爭剩餘物資,1948年蔣緯國轉任裝甲兵司令部參謀長起,
M10驅逐戰車砲兵團,由於車上的火砲均無法使用,因此在上海進行改裝,裝置日製105mm榴彈炮(日语:九一式十糎榴弾砲)並修改部分砲塔結構。來台後編制調整,改編為第四總隊第四十四大隊(裝砲),大隊長曹樹奇,駐地桃園。目前僅在裝甲兵學校以及某裝甲旅營區各保有一輛作展示,但改裝的日製105mm榴彈炮及砲
中華民國火砲列表18榴彈砲 M2A1榴彈炮 M1930山炮 M1936野戰炮(英语:76 mm divisional gun M1936 (F-22)) 四年式榴彈炮(日语:四年式十五糎榴弾砲) 三八式野戰炮(英语:Type 38 75 mm Field Gun) 三八式榴彈炮(日语:三八式十五糎榴弾砲) 四一式山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