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乌德
俄罗斯城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乌兰乌德(俄语:Улан-Удэ,罗马化:Ulan-Ude;布里亚特语:Улаан-Үдэ)是俄罗斯布里亚特共和国首府,2010年人口404,357。是东西伯利亚第三大城市。位于贝加尔湖东南约 100 公里(62 英里)处的乌达河与色楞格河交汇处。
乌兰乌德 Улан-Удэ | |
---|---|
市 | |
其他转写 | |
• 布里亚特语 | Улаан-Үдэ |
乌兰乌德苏维埃广场上的列宁的雕像 | |
乌兰乌德的位置(在贝加尔湖以南) | |
坐标:51°49′38″N 107°36′23″E | |
国家 | 俄罗斯 |
联邦主体 | 布里亚特共和国 |
建立 | 1666年 |
面积 | |
• 总计 | 347.6 平方公里(134.2 平方英里) |
海拔 | 500 公尺(1,600 英尺) |
人口(2010年普查)[1] | |
• 总计 | 404,357人 |
• 排名 | 45(2010年) |
• 密度 | 1,163人/平方公里(3,013人/平方英里) |
时区 | 伊尔库茨克时间[2](UTC+8) |
邮政编码[3] | 670000 |
电话区号 | +7 301 |
市日 | 6月12日 |
友好城市 | 台北市、伯克利、埃利斯塔、鄂木斯克、长春市、辛菲罗波尔、宁越郡、山形市、乌兰察布市、乌兰巴托、留萌市、满洲里市、兰州市、呼伦贝尔市、呼和浩特市、海州市、二连浩特市、额尔登特、顿涅茨克、达尔汗、安养市 |
区划代码 | 81701000001 |
历史
- 历史上长期由匈奴、柔然、突厥等游牧帝国统治。
- 盛唐时属燕然都护府稽落州,随后撤销。[4]
- 辽代属上京道管辖。[4]
- 蒙古帝国兴起后,成吉思汗派兵征服林中百姓。元代属齐王部,称“月良兀突剌思之野”。[4]
- 现在乌兰乌德所在地区的第一批居民是鄂温克人,后来是布里亚特蒙古人。北元灭亡后,不里牙惕(布里亚特人)初属四卫拉特,随后被蒙古本部征服,向喀尔喀车臣汗纳贡。[4]
- 1666年,由哥萨克人在此建立小型的堡垒据点,称为乌金斯科耶。由于地理位置优越,它迅速发展,成为连接俄罗斯、中国和蒙古的大型贸易中心,并从1690年开始成为外贝加尔地区的行政中心。
- 1727年,清朝与俄国签订《恰克图界约》划定两国在蒙古高原的边界,乌金斯科耶周边归属俄罗斯外贝加尔州[5][6]。
- 1735年,首度更名为乌金斯克而且在1775年获得城镇地位。1878年的一场大火之后,这座城市几乎完全毁坏。
- 1783年,再次更名为上乌金斯克用来区别另一座城市下乌金斯克。
- 1820年,更名为乌的柏兴[7]。
- 1900 年,西伯利亚大铁路到达该市,引发了城市的爆炸性增长。1880年人口为3,500人,1939年达到126,000人。
- 1920年,俄国内战,成为苏俄卫星国远东共和国的第一座首都,但是在贡戈塔协议后迁都至赤塔。
- 1934年7月27日,该市乌的柏兴更名为现今的乌兰乌德。
交通
西伯利亚铁路与往蒙古乌兰巴托以至中国北京铁路(K3/4次列车)的交界,2013年开通与北京的直飞航班。2016年开通至天津港的公路货运专线。
气候数据
乌兰乌德(1991-2020年平均数据,1847年至今极端数据) | |||||||||||||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历史最高温 °C(°F) | −0.4 (31.3) |
7.9 (46.2) |
18.4 (65.1) |
28.7 (83.7) |
35.6 (96.1) |
40.0 (104.0) |
40.6 (105.1) |
39.7 (103.5) |
32.2 (90.0) |
24.7 (76.5) |
11.3 (52.3) |
5.2 (41.4) |
40.6 (105.1) |
平均高温 °C(°F) | −17.6 (0.3) |
−10.6 (12.9) |
0.4 (32.7) |
10.7 (51.3) |
18.6 (65.5) |
25.5 (77.9) |
27.5 (81.5) |
24.2 (75.6) |
16.8 (62.2) |
6.9 (44.4) |
−5.2 (22.6) |
−14.8 (5.4) |
6.9 (44.4) |
日均气温 °C(°F) | −22.8 (−9.0) |
−17.5 (0.5) |
−6.7 (19.9) |
3.4 (38.1) |
10.9 (51.6) |
17.9 (64.2) |
20.6 (69.1) |
17.7 (63.9) |
10.0 (50.0) |
0.8 (33.4) |
−10.3 (13.5) |
−19.4 (−2.9) |
0.4 (32.7) |
平均低温 °C(°F) | −27.2 (−17.0) |
−23.5 (−10.3) |
−13.0 (8.6) |
−3.0 (26.6) |
3.8 (38.8) |
11.1 (52.0) |
14.6 (58.3) |
12.3 (54.1) |
4.6 (40.3) |
−4.0 (24.8) |
−14.4 (6.1) |
−23.2 (−9.8) |
−5.2 (22.6) |
历史最低温 °C(°F) | −54.4 (−65.9) |
−44.9 (−48.8) |
−40.4 (−40.7) |
−28.0 (−18.4) |
−15.1 (4.8) |
−3.9 (25.0) |
1.2 (34.2) |
−4.0 (24.8) |
−11.4 (11.5) |
−27.9 (−18.2) |
−38.0 (−36.4) |
−48.8 (−55.8) |
−54.4 (−65.9) |
平均降水量 mm(英寸) | 5 (0.2) |
3 (0.1) |
3 (0.1) |
6 (0.2) |
18 (0.7) |
34 (1.3) |
64 (2.5) |
63 (2.5) |
27 (1.1) |
7 (0.3) |
9 (0.4) |
11 (0.4) |
250 (9.8) |
平均最大雪深 cm(英寸) | 12 (4.7) |
12 (4.7) |
4 (1.6) |
0 (0) |
0 (0) |
0 (0) |
0 (0) |
0 (0) |
0 (0) |
0 (0) |
3 (1.2) |
9 (3.5) |
12 (4.7) |
平均降雨天数 | 0 | 0.04 | 1 | 6 | 10 | 14 | 16 | 15 | 13 | 7 | 1 | 0 | 83 |
平均降雪天数 | 15 | 11 | 9 | 8 | 2 | 0.03 | 0 | 0 | 1 | 8 | 17 | 18 | 89 |
平均相对湿度(%) | 77 | 75 | 66 | 53 | 49 | 57 | 64 | 69 | 68 | 68 | 76 | 78 | 67 |
月均日照时数 | 115 | 155 | 225 | 248 | 287 | 288 | 270 | 247 | 211 | 167 | 113 | 92 | 2,418 |
数据来源1:Погода и Климат[8] | |||||||||||||
数据来源2:NOAA[9] |
姐妹城市
参考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