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马自达323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馬自達323
Remove ads

马自达323日本国内称为马自达Familia(日语:マツダ·ファミリア Matsuda Famiria),乃马自达汽车公司自1963年至2003年期间生产的小型车轿车,历经九代的车型变革,于2003年改由马自达3后继。“Familia”语源出自西班牙语,意为家人,具有“将所有家人聚集在一起共同搭乘”的意味。在亚洲澳洲市场,其双生车款福特Laser和Meteor;在台湾称为Liata、Activa、Tierra等;在北美洲则有福特Escort和水星Tracer。目前仍挂名Familia的车款,仅剩由丰田汽车OEM代工的商用车Familia Van((日语)マツダ·ファミリアバン)而已。

事实速览 概览, 制造商 ...
Remove ads

历史(自家生产时期)

第一代SSA/SPA/MPA/MSAP/BSAVD/BSBVD/BPAV/BSA55/BPA55系(1963年-1968年)

事实速览 马自达323(第一代)SSA/SPA/MPA/MSAP/BSAVD /BSBVD/BPAV/BSA55/BPA55型, 概览 ...

1960年代当时,马自达(旧称东洋工业)的主力产品已经从三轮车(如K360T600)转移至小型卡车(如RomperKraft)和轻型车(如R360 Coupe),于是著手Carol与Familia的开发工作。由于判断市场会先接受轻型汽车,于是Carol率先发表上市。而Familia则经过市场调查,结果发现商用车与旅行车应该优先开发。因此双门旅行车与四门轿车型委托义大利博通汽车英语Gruppo Bertone公司(Gruppo Bertone)、双门皮卡货车型则交由设计过马自达K360小杉二郎担纲外型设计。

1963年 - 10月开始贩售,最早上市的双门旅行车型由义大利设计师乔吉·乔治亚罗英语Giorgetto Giugiaro(Giorgetto Giugiaro)率领的博通汽车公司设计,采用从Carol DA型引擎扩缸而来的782c.c.水冷式OHV直列四缸SA型引擎,最大马力42ps / 6,000rpm,最大扭力6kg·m / 3,200rpm。后座座椅全倒时,容积量可达400公斤,所以与其他厂牌同级车比较起来,获得了“客、货两用的乘用车”之评价。

1964年 - 4月追加四门型,外型亦由乔吉·乔治亚罗(Giorgetto Giugiaro)设计,搭载782c.c.直列四缸OHV SA型引擎的车型在海外市场以马自达800之名销售。

1965年 - 11月海外发售名为马自达1000 Coupé的双门轿车型,搭载1.0L直列四缸SOHC PC型引擎,且前轮从鼓煞改成碟煞。原先的782c.c.水冷式OHV直列四缸SA型引擎也一律升级成987c.c.水冷式OHV直列四缸PB型引擎,搭载于轿车与旅行车型上,同时也变换成更大的五角形车头灯。

更多信息 车型代号, 车型等级 ...
Remove ads

第二代SPB/STA/STB/SPC/M10A/BPBV/BTAV/BTBV/BPCV/BPB55/BTA65系(1967年-1978年)

四门与双门车型的生产年份为1967年至1973年,旅行车型则至1978年1月止停产。

事实速览 马自达323(第二代)SPB/STA/STB/SPC/M10A/BPBV /BTAV/BTBV/BPCV/BPB55/BTA65型, 概览 ...

1967年 - 11月进行大改款,废除A柱旁的三角窗,并以马自达1000之名销售到美国及其他国家。皮卡货车版本也同时进行大改款,引擎一律改成987c.c.水冷式OHV直列四缸PB型引擎。另外在日本国内的销售方式是先打出最原始、最基本配备的车型(当然价格也最便宜),然后客户订车时再依照其需求逐项加上配备,称为“全选择销售系统”(full choice system)。

马自达R100

详情请参见马自达R100
1968年 - 6月,马自达发售第二辆搭载转子引擎、开发代号为“0820”的汽车,国内称作Familia Rotary Coupe,海外版称为马自达R100。该款车是以第二代马自达323为基础,采双门式设计,最大马力100hp / 7,000rpm,最大扭力125 N·m / 4,000rpm。同年9月,换装排气量更大的1,169c.c.水冷式OHV直列四缸TB型引擎,海外版称为马自达1200,并参加本年度的巴黎国际车展

1970年 - 4月进行小改款,改搭载1.0L PC型和1.3L 直列四缸SOHC TC型引擎,在日本地区改称之为Familia Presto(日语)ファミリア・プレスト),外销版本则按引擎容积大小分别称为马自达1000马自达1300

1971年 - 9月发售RX-3日本国内称为Savanna〔(日语)サバンナ〕)的往复式活塞引擎版兄弟车Grand Familia,这款Grand Familia的定位介于323和626之间。后来改搭载626的引擎,与RX-3一同在海外市场销售。

1973年 - 9月四门与双门车型大改款,进入下一代车型;但是旅行车与皮卡货车型则继续生产至1978年1月为止。

韩国起亚汽车曾在1974年至1982年间曾制造一款名为“起亚Brisa”的汽车[2],实为Familia第二代的双生车款。

更多信息 车型代号, 车型等级 ...
Remove ads

第三代FA3系(1973年-1977年)

事实速览 马自达323(第三代) FA3型, 概览 ...

1973年 - 9月针对日本汽车废气排放标准而改款,头灯由方形改为圆形,车尾线条也重新设计。日本国内继续沿用Familia Presto之名,而在纽西兰澳洲与其他亚太地区则称为马自达808;但欧洲地区改用马自达818之名(据信是为了避开Peugeot标致汽车之命名原则,因为该车厂习惯以中间为0的三位阿拉伯数字替车款命名)。

1976年 - 2月为了顺应日本昭和51年(1976年)颁布的汽车废气排放规定((日语)自动车排出ガス规制)而进行改款,废止987c.c.的引擎,一律改成1,272c.c.稀薄燃烧型引擎,称为Familia Presto 1300AP(日语)ファミリアプレスト1300AP,AP是anti-pollution之意),该车型以马自达Mizer之名外销至美国地区。另外在1972年至1973年之间,搭载1.6L引擎的Familia则以马自达808的名称在美国市场销售。

Remove ads

第四代FA4系(1977年-1980年)

事实速览 马自达323(第四代) FA4型, 概览 ...

1977年 - 元月24日第四代323正式在日本发售。由于当时欧洲的小型车流行两厢式的掀背车,马自达顺应此潮流设计第四代的外观,依旧采用FR驱动方式,且此款车有许多零件跟RX-3共用。在南非,为了符合当地的市场需求,第四代323供应1.6L车型,但并不是马自达自己生产的引擎,反而是三菱1.6L钍星(Saturn,代号4G32)引擎。在美国,由于广告活动以“great little car”作为这款车的主要诉求,故以马自达GLC称之;其动力来源共有1.0L PC型、1.3L TC型与1.4L UC型三种可供选择。

1978年 - 3月追加1.4L直列四缸SOHC UC型引擎,同时三门车型将卤素灯泡辐射层轮胎英语Radial tire列为标准配备。同年6月旅行车进行大改款,分成二门或四门两种车型。为了因应昭和53年废气排放标准,既存的掀背车也一并改良,同时加上前后保杆的橡胶护条、后视镜改为方形、标志大型化等。7月1.4L车型追加3速自排变速箱。

1979年 - 4月进行小改款,将方形头灯改为圆形,原四速手排升级为五速,至于手排车型的低速齿轮比调大。

1980年 - 6月下一世代的323问世,改为FF驱动方式。可是第四代323的旅行车型与厢型车型依旧存在于市场上,因为马自达并没有更新这两种车型。直到更严格的废气排放标准颁布出来,旅行车型才在1985年12月停产。

印度尼西亚,此代车型由印多汽车英语IndoMobil Group制造并重新命名上市:掀背车型称为马自达MR90(1990年至1992年)与马自达Baby Boomers(1992年至1994年),旅行车型叫做马自达Vantrend(1993年至1997年)。所有印多汽车英语IndoMobil Group制造的此代车型使用第四代马自达626的头灯,且防撞杆的外型不同。动力来源为1.4L直列四缸SOHC UC型引擎,搭配五速手排变速箱。

Remove ads

第五代BD系(1980年-1985年)

事实速览 马自达323(第五代) BD型, 概览 ...

1980年 - 6月马自达发表第五代323。该款车采用BD平台,为该公司第一款采用FF方式的紧凑型轿车。其双生车款是福特Laser,以及在澳洲销售的四门型轿车Meteor;而台湾福特六和曾引进此代福特Laser,以“福特全垒打”之名在市场上销售。在日本市场,其高阶车款双门XGI型配备了1,500c.c.、单凸、单点燃油喷射引擎,XGI Turbo型的E5T型引擎则额外增加涡轮增压装置,这是Familia车款首次搭载涡轮增压引擎。双生车款福特Laser也提供相同规格的引擎,但是生产数量不多。内装方面,前排座椅可做七段式调整,甚至拆掉头枕往后打平,可与后排座椅连成平面。另外,部分较高的等级可选购电动天窗。此代车款在日本市场属于马自达的常胜军,销售量甚至曾数度超越同级的丰田Corolla

1981年在美国市场继续以马自达GLC之名推出,仅搭载1.5L直列四缸SOHC E5型引擎,采用四轮驱动设定。

Remove ads

获奖纪录

此代车款荣获1980年第一届日本年度风云车日本カー・オブ・ザ・イヤー,Car Of The Year Japan)[3],也分别获得美国澳洲《风火轮杂志》(Wheels Magazine)的1980年年度风云车大奖。此外,在汽车赛事上亦获得优异的成绩,曾在WRC摩纳哥蒙地卡罗站取得优胜。

第六代BF系(1985年-1994年)

掀背车与轿车型的生产年份为1985年至1989年,旅行车型则至1994年才停产。

事实速览 马自达323(第六代) BF型, 概览 ...

1985年 - 延续上一代销售成功的气势,此代车型的外观修饰得更加洗练成熟。而且出现许多首创的纪录,比如推出Familia车系第一次也是唯一的敞篷车型、Familia车系第一次搭载柴油引擎(1.7L直列四缸PN型)、日本车坛第一辆全时四轮驱动车、日本车坛首度出现后轮装置了LSD限滑差速器(limited slip differential)的GT-A车型等。

如同上一代,福特亚太地区也推出了双生车款Laser,两部车的车身设计非常相近,除了挂上的厂徽标志不同。Laser的掀背车型在美国由福特旗下另一品牌水星(Mercury)推出名为Tracer的车款,但其仪表板设计与323大不相同。

此代车型在南非仍以入门级车款持续制造,且直至2003年才停产,其双生车款为福特Tonic。南非马自达公司也以此代车型的车头外观设计出一款皮卡货车,称之为马自达Rustler(双生车款叫作福特Bantam)。在1991年至1994年间,南非马自达于此代323上装载与马自达626相同的2.0L DOHC十六汽门FE型引擎,当然悬吊系统煞车系统皆经过升级调校。

1991年 - 南非制造的323版本回销英国,以马自达Sao Penza之名上市,配备1.3L喷射引擎;该款车也曾经过小幅度修改于1989年至1991年间在澳洲贩卖。

Familia GT-A

1987年 - 2月日本地区推出一款专为拉力赛开发的GT-A竞技车,搭载1.6L涡轮增压DOHC B6T型引擎附中冷器,最大马力140ps / 6,000rpm、最大扭力19.0kg·m / 5,000rpm。搭配五速手排变速系统、全时四轮驱动、以及日本车界首创的后轮LSD限滑差速器

第七代BG系(1989年-1996年)

四门轿车型与323 Astina的生产年份为1989年至1994年。

事实速览 马自达323(第七代) BG型, 概览 ...

1989年 - 2月大改款的第七代323上市,采用BG平台,车型有三、五门掀背型与四门轿车型,继续沿续上一代的全时4WDFF系统。在北美洲市场,四门轿车型称作Protegé,掀背车型则维持323的名字。第七代323的双生车款在亚太地区称为福特Laser,而美国地区则称福特Escort。1994年至1997年韩国起亚汽车销售的Sephia,其机械结构与车身底盘也衍生自此代车款。

Protegé GT版仅在1990、1991、1993年于加拿大地区发售,配备1.8L BP型引擎(1991至1994年生产的福特Escort GT亦采用该型引擎)。

Remove ads

Familia Astina

详情请参见马自达323 Astina

Thumb
323 Astina


Thumb
323F即为日本版Eunos 100

Familia Astina(日语)ファミリアアスティナ)事实上即为第七代323的五门快背(fastback)版,拥有较运动化的外观及上掀启闭式头灯(retractable headlight)。在欧洲地区称为323F,在香港或其他地区称作323 Astina。在日本,由于马自达当时采“五行销管道”之策略,市面上甚至还有一款名为Eunos 100(日语)ユーノス100)的车,只是配备上比Astina丰富许多。

由于此款车具有运动化的外型,加上四人乘坐空间与后车厢置物空间相当实用,在欧洲市场一推出便造成轰动,也促成了后继车Lantis的问世。

Familia Infini

Familia Infini是一款1989年至1990年于日本地区上市的特殊版本[4],原厂代号“E-BG8P”。大部分的配备规格近似美规版的323 LX级:1.8L DOHC BP型自然进气(N/A)引擎、四轮碟煞系统等,并包括几个特殊之处:只有右驾版、五速手排变速系统、重新调校的悬吊系统、前轮LSD限滑差速器、车身涂装只有深绿色、引擎盖与上掀启闭式头灯类似323掀背车版、只生产四门轿车型、车头有个“∞”的Infini标志。不过此车型的数量稀少,大约只制造了1,000辆左右。

Familia Supreme

此高档豪华等级在日本市场特别被独立出来,外观特色包括加长的美规前后保险杆,后车牌被置于后车厢开关的侧边等。内装尚包括当时同级车所缺乏的驾驶座电动调整座椅,而引擎则采1.5L直列四缸B5型

Familia GT-X、GT-R与GT-Ae

马自达为了参加WRC开发了Familia GT-X车型,配备4WD、附有涡轮增压器与中冷器的1.8L BPT型引擎(马力180ps)、LSD限滑差速器。前、后轮的驱动力分配为:前43、后57。Familia GT-X于WRC获得1989年度N组赛车的“原厂组”冠军,以及1991年度的车手冠军。但是由于中冷器(intercooler)横置在引擎室内,发生不容易散热的问题。

1992年4月马自达发表更强化的Familia GT-R(原厂代号“E-BG8Z”)三门掀背车,搭载1.8L BPD型引擎,最大马力210ps / 6,000rpm、最大扭力25.5kg·m / 4,500rpm,并将加大的中冷器改置于车头迎风面。除了经过强化的引擎内壁,另采用石川岛播磨重工业制造的RHF6CB型水冷式涡轮增压器、钠冷却排气门、440c.c.低阻抗喷油嘴等。外观方面换装大型化的前、后保险杆,夸张的进气坝格栅与雾灯也经过重新设计,配合偏硬的悬吊系统与防倾杆,以及五爪辐射式轮圈与加大的煞车碟盘。但是受到日本泡沫经济影响,马自达公司的资金运作困难,因此宣布无限期退出WRC

GT-Ae版是基于GT-R版而改造的,限量300辆。由于ABS防锁死煞车系统、电动窗、天窗、电动调整照后镜、自动上锁等装置设备全部移除,故车重比GT-R少了30公斤。动力仍旧沿用1.8L BPD型引擎,且变速箱的齿比调得更紧密;并将原GT-R版的尾翼加大,以便导正行进时的气流至下方新设的小尾翼。此外,此版本的内装颜色也比GT-R版更淡。

第八代BH系(1994年-1998年)

事实速览 马自达323(第八代) BH型, 概览 ...

1994年 - 6月在日本发售,8月遍及全球市场。此代车型采用BH平台,加长了轴距,四门轿车型外观则以当年流行的义大利式风格作为设计。此代车型在全球市场出现了好几种名字:

  • 四门轿车型:北美洲称作Protegé澳洲称作323-Protegé南非叫作Étude。双生车款是福特Laser,但在台湾却称为“你爱她”Liata,当年配合张学友演唱的〈真爱〉作为广告主题曲,造成轰动,间接促进福特Liata与马自达323热销。
  • 三门掀背车型:日本称作Familia Neo欧洲马自达323c。双生车款为福特Laser Lynx,但到了台湾改称Aztec。

323f / Lantis / 323 Astina

详情请参见马自达Lantis

Thumb
澳规版323 Astina五门掀背车

此款共有四门轿车与五门掀背车两种车型,特色是没有B柱,其车身式样由保时捷工程师主持设计。在日本称为Lantis香港澳洲南非称为323 Astina哥伦比亚称作Allegro,而欧洲则叫323f。动力输出除了1.5L B5-MI型Z5型和1.8L BP型引擎外,还有一具与Eunos 500(用料比较豪华高级、挂上马自达副品牌“Eunos”车款)共用的2.0L V型六缸KF型引擎。

Familia Neo / 323c / Laser Lynx / Aztec

Thumb
加拿大版323 Neo三门掀背车

日本马自达从1994年起制造Familia Neo供给本土市场,福特则另外生产一款双生车,在日本澳洲称为Laser Lynx,台湾版则叫Aztec,可是其前后保险杆、头灯与引擎盖与Familia Neo有些许差异。Familia Neo的顶级车型搭载了1.8L直列四缸DOHC BP型引擎,与Lantis相同。

欧洲市场,此款车名为323c(coupé之意),搭载1.3L SOHC 75ps马力之B3型引擎、1.5L DOHC 16V 88ps马力之Z5型引擎、1.8L DOHC 16V 115ps马力之BP型引擎等三种动力。

第九代BJ系(1998年-2003年)

事实速览 马自达323(第九代) BJ型, 概览 ...

1998年6月,马自达323最后一个世代车型于日本上市,代号BJ,双生车款为第五代福特Laser。受到开发费用削减的影响,该代车型有许多主要元件与马自达626共用。该车型主打新开发的1.5升ZL-VE引擎,其搭载了新开发之S-VT可变气门正时技术,峰值马力达130ps。五门掀背车型因行销策略称呼为Familia S-Wagon(在北美洲市场称作Protegé5,某些亚洲国家则称Astina NU,台湾市场则称M-RV),以车内丰富的空间变化为主要亮点。安全性上,以3H高刚性车体作为沟通,而双前座安全气囊及ABS在日本国内为标准配备,并提供驾驶座侧气囊作为选配。1999年,全车系新增EBD,主打运动风格之Sport-20车型也同时诞生。Sport-20车型上新增四速手自排、节圆直径(PCD)由4*100变更为5*114.3,车头造型也更具侵略性,并提供TCS作为选配。

Thumb
日规Familia Van Y12型

2000年10月,小改款车型上市。外观与内装皆有相当程度之改变,主要聚焦于车头钣件变动及角灯一体式的大灯,内装则具备更丰富的配色,Sport-20并提供TCS与DSC作为选配,亦有Familia Field Break特仕版。另外有两款由日产汽车OEM代工的Familia Van与Familia Business Wagon车型,其原型为日产Wingroad。

2001年 - 马自达在北美洲市场推出限量的Protegé MP3,其中1,000辆为蓝色、500辆为黄色。改装内容包含重新调校过的悬吊系统、17吋Racing Hart铝合金轮圈、美国Racing Beat公司制“猫背”排气尾段、日本Kenwood制MP3立体音响附高音喇叭等。此外所搭载的2.0L FS-DE型引擎,移除了VTCS可变涡流控制系统,且改写ECU行车电脑之点火时间程式,故需要加入高辛烷值汽油[5];该具引擎可输出140bhp / 6,000rpm的最大马力、142lbs-ft / 4,500rpm的峰值扭力。

台湾市场由福特六和生产的第九代323,四门车型称为323 Protegé,五门车型则于1999年至2000年前期称为M-RV,2000年10月后更新为Isamu Genki,作为调整配备后的入门车型。相较于其台湾双生车福特Tierra/Activa,两者仅在内外装零件上出现差异,如车头造型、内装配色等,动力单元与变速系统则完全相同,搭载1.6升直列四缸ZM-DE引擎、直列四缸1.8升FP-DE引擎或直列四缸2.0升FS-DE引擎,产品更新周期与Tierra/Activa相近,此车系并生产至2008年行政院环境保护署实施四期环保新制上路为止。而在南美洲部分国家如厄瓜多尔委内瑞拉哥伦比亚等,该代车款以Allegro之名销售。

在中国大陆,海马汽车将该车外观略微调整,取名为福美来销售。该车搭载1.6升直列四缸DOHC ZM-DE或1.8升直列四缸FP-DE引擎,配上五速手排或四速自排变速箱系统。

2003年 - 10月原厂发表新款Axela,意味著Familia / 323车系历经九个世代、四十个年头的演变后谢幕退位,改由马自达3接棒。

Mazdaspeed Familia / Mazdaspeed Protegé

Thumb
美规2003.5.MazdaSpeed Protegé

日本国内在2001年5月以限量100辆的方式发售Mazdaspeed Familia(日语)マツダスピードファミリア),但同年9月又追加100馀辆。动力来源采用2.0升 FS-ZE引擎,并重新调校引擎压缩比、凸轮轴、飞轮,变更进排气埠等,使得最大马力向上提升至175ps。车身外观部分,后保险杆采北美式样,轮胎为205/45R17,前后轮皆装配15英吋煞车碟盘,车身涂装为专用之青色,以及搭配Mazdaspeed空力套件。美规版Mazdaspeed Protegé则搭载2.0L FS-DET单涡轮增压引擎,最大马力170hp / 6,000rpm,最大扭力160lbs·ft / 3500rpm。2003年美国地区又发售了一款车名附加“2003.5.”字缀的Mazdaspeed Protegé,换装不同式样的空力套件与全新订制的内装,最后此市场生产了4,500辆的Mazdaspeed Protegé。

历史(日产OEM时期)

厢型车旅行车第七代Y10系(1994年-1999年)

事实速览 马自达Familia Van/Wagon(第七代) Y10型, 概览 ...

详情请参照日产AD日语日産・AD日产Wingroad日语日産・ウイングロード
1994年 - 9月正式上市,以日产AD日语日産・AD更换厂徽铭牌而成,故整体构造与日产AD并无太大之差异。此外,富士重工业(速霸陆前身)的第四代速霸陆Leone Van也是从日产AD换牌而成,故为兄弟车。动力心脏共有1.5L直列四缸DOHC QG15DE型、1.8L直列四缸DOHC QG18DE型等二种引擎,配合四速自排或五速手排变速系统;车体型式则分成厢型车与旅行车二种。

1996年 - 由于日产AD的旅行车车型在5月23日独立成日产Wingroad日语日産・ウイングロード车系,Familia Wagon亦随之小改款,追加搭载1.8L直列四缸DOHC SR18DE型引擎的“XG Touring”车型。

1999年 - 6月随著Familia改朝换代成第九代而停售。

厢型车旅行车第八代Y11系(1999年-2008年)

事实速览 马自达Familia Van/Wagon(第八代) Y11型, 概览 ...

详情请参照日产AD日语日産・AD日产Wingroad日语日産・ウイングロード
1999年 - 6月10日随著日产AD改朝换代而大改款,原先第七代Capella Wagon与此代车型整合。有趣的是,2WD与4WD车型的节圆直径英语Bolt circle(pitch circle diameter,缩写成P.C.D.)并不相同。

2000年 - 1月21日随著日产AD实行小改款,同时停产旅行车型。

2007年 - 1月24日四速自排车型随著日产AD进行大改款,只剩下“DX”车型的1.5L五速手排2WD、1.8L四速自排或五速手排4WD,以及CNG的“XL”车型继续发售而已。

2008年 - 12月此代Y11型正式停止贩售。

厢型车第九代Y12系(2007年-2018年)

事实速览 马自达Familia Van(第九代) Y12型, 概览 ...

详情请参照日产AD日语日産・AD

2007年 - 继日产AD于2006年12月改朝换代之后,大改款的第九代Familia Van也正式在1月24日上市。车头的水箱罩与保杆与日产AD之设计不同,车尾铭牌也改成“Familia VAN”。动力心脏共计三种:1.2L直列四缸DOHC CR12DE型(最大马力90hp / 5,600rpm、最大扭力12.3kg·m / 4,000rpm)、1.5L直列四缸DOHC HR15DE型(最大马力109hp / 6,000rpm、最大扭力15.1kg·m / 4,400rpm)、1.8L直列四缸DOHC MR18DE型(最大马力124hp / 5,200rpm、最大扭力17.6kg·m / 4,800rpm),皆搭配四速自排变速箱。

同年4月3日三菱汽车亦委托日产汽车第四代日产AD日语日産・AD换牌第二代三菱Lancer Cargo[6],故市场上有三款兄弟车同场较劲。

2008年 - 12月追加4WD车型,搭载1.6L直列四缸DOHC HR16DE型引擎,可输出最大马力109hp / 6,000rpm、最大扭力15.3kg·m / 4,400rpm。

2010年 - 8月25日实施部分改良[7],将助手席安全气囊、电源插座、车顶握把列入标准配备。

2017年 - 2月9日实行小改款[8],全车系将紧急煞车功能、LDW车道偏离警示、DSC车身动态稳定、TCS循迹控制系统、助手席椅背折叠式餐桌、手套箱外盖等纳入标准配备。

2018年 - 5月正式停产,直到6月停售,改以丰田汽车提供的丰田Succeed日语トヨタ・サクシード / 丰田Probox日语トヨタ・プロボックス换牌成第十代厢型车车型。

历史(丰田OEM时期)

厢型车第十代XP16#M系(2018年迄今)

事实速览 马自达Familia Van(第十代) XP16#M型, 概览 ...

详情请参照丰田Probox日语トヨタ・プロボックス丰田Succeed日语トヨタ・サクシード

2018年 - 随著2017年8月马自达与丰田汽车深化合作关系[9],翌年6月21日正式以丰田Probox日语トヨタ・プロボックス / 丰田Succeed日语トヨタ・サクシード贴牌成为第十代Familia Van,实际制造者为丰田麾下大发工业的京都工厂。第十代Familia Van基本上与兄弟车一模一样,但在安全配备方面将具有PCS碰撞预警系统、LDA车道偏移警告系统与AHB主动远近光灯等列入标准配备。动力系统采用1.5L直列四缸DOHC 1NZ-FE型引擎,搭配CVT变速箱之后在JC08模式((日语)JC08モード)下平均油耗表现达到19.6km/L。乘坐二人时货舱长度达1,810mm,乘坐五人时则为1,040mm。

2022年 - 实施部分改良,导入该车系首见的1.5L直列四缸DOHC 1NZ-FXE型引擎搭配1LM型交流同步电动机油电混合车型,采用EGR排气再循环系统,可输出74ps / 4,800rpm的最大马力、11.3kg·m / 3,600-4,400rpm的最大扭矩。电动马达则可输出61ps之最大马力及17.2kg·m之最大扭矩。在WLTC模式下,平均油耗为22.6km/L。镍氢电池安装于后座底下,提供了较大的货舱空间。至于高阶的汽油版“GX”车型,车内后视镜增加自动防眩光功能,新增倒车影像辅助系统,并换上与车身同色的前后保险杆。

2023年 - 由于受到丰田汽车旗下大发工业爆发撞击测试造假之影响,12月21日马自达汽车宣布委托大发工业代工制造的Familia Van全面停止接单[10]

参见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