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罗山社(荷兰文:Tirosen[注 1]亦写作TirocenTiracenTilaocen[1]:232-233Toelosang[2]),是位于台湾嘉义平原地区的平埔洪雅族群罗亚族的聚落,在台湾荷兰统治时期即活跃于台湾舞台。郑成功攻台时,荷兰人曾在此集体避难。

Quick Facts 汉字, 白话字 ...
诸罗山
汉字 諸羅山
白话字 Chu-lô-san
字面意思闽南语音译罗亚族聚落名Tirosen[注 1]、Tirocen、Tiracen、Tilaocen、[1]:232-233Toelosang[2]
Close

历史

台湾荷兰统治时期,诸罗山社是大员(今台南)以北重要村社之一,荷兰人派有政务员、牧师、教师、士兵驻地执行政教事务,地位重要。荷治末期,郑成功包围热兰遮城(今安平)275天,诸罗山社成为荷兰人唯一的集体避难地。日本学者安倍明义氏《台湾地名研究》云: “荷兰人的文书中记载著:郑军攻进台湾时,当时在赤崁之北的荷兰人先到索兰(萧垅,今台南佳里)避难,可是由于该地不稳,又撤退到麦达(麻豆),更辗转到多鲁哥(哆啰啯,今台南市东山区),后因食粮缺乏再向北方的帝洛森(诸罗山,今嘉义)退却”。

台湾平埔族没有书写的文字,社众之间传达主要以口语形式进行,17世纪荷兰人将平埔族语以罗马字母拼出,是平埔族语言出现文字化的起始,诸罗山社的名称以罗马字母译音,在《热兰遮城日志》及东印度公司(简称VOC)档案中有多种拼法,大抵以Tirosen[注 1]为主,亦有Tirocen、Tiracen、Tilaocen[1]:232-233或Toelosang[2]等。明郑时期首次以台语口音译成汉字“猪罗山”,国立中央图书馆藏1664年《永历十八年台湾军备图》在平地绘有“猪磱山番”[3]:10国立故宫博物院藏1666年左右绘制《台湾略图》(内容与《永历十八年台湾军备图》几乎雷同)记为“猪膋山番”[4]:107。入清后清廷或嫌弃猪罗的台语音似猪牢,而改用同音异字诸罗山,并以诸罗两字设为县名。[5]

诸罗山社位于北回归线下的地理特质,于17世纪欧洲人编制的世界地图已被标示出来,伦敦大英博物馆收藏1648年扬·布劳荷兰语Jan Blaeu所绘地图,在台湾西部有港湾称为Wangkan(魍港、位今嘉义布袋),魍港之北在北回归线下注明Toelosang(诸罗山),四百年前诸罗山社的社址在红毛井附近(今嘉义市兰井街),清代筑建诸罗城之前迁移至城外番社(今中正公园一带)。[6]

诸罗山社原住民在19世纪大多已汉化,目前只剩下番社、番仔沟、番仔陂、红毛井福社宫等遗迹凭供追忆。

注释

参考资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